你見地不夠,又不肯下功夫,也不肯廣結善緣,哪來的功德聚啊?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第六支香 準提功德聚,寂靜心常誦,一切諸大難,無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間,受福如佛等,遇此如意珠,定獲無等等。 其實這八句話,每句話都影射到我們自己的見地、功夫、行願到哪裡了,我們如果沒有很通透的見地,這種見地就是我們的認知。我們做什麼事情,這種認知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認知到位了,很深很通很透了,你做什麼事情就會認真。...

修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一搭沒一搭,那怎麼會感應啊?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第五支香 昨天下午,特別引用龍樹菩薩讚美準提法門的不可思議,可能大家還沒有完全體會進去,我這裡重新再把它說明一次。 第一句話:「準提功德聚」,什麼是「準提功德聚」啊?見性是功,這是我們內在心地上面明心見性了。內功對外德,廣利有情,就是外德。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準提法是這者的融合。所以叫做「準提功德聚」,各位千萬不要很輕易看過去了。準提法門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的統合,等於聚寶盆一樣。我們認識到了嗎?認識到了,你才會珍惜這個法門。...

佛經所講的這些預言、授記是真實不虛的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第二支香 佛陀五年參學,所參訪的都是印度當時的大外道,名氣很大,他都一一去參訪了,他們的境界佛陀都一一的印證到了,最後四個字:「知非即捨」。佛陀的智慧曉得,這些是沿途風光,不執取,他不會貪戀那些境界,這是佛陀的智慧。當時印度最有名的這些修行人,佛陀都一一的參學過後,沒有人可以參學了,只好自己來,所以才有六年苦行,最後發現苦行非道。苦行也不是真正的大道所在啊!於是佛才在金剛菩提樹下繼續參究,最後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所以佛陀是相當理性的啊!...

膻中穴只能夠作善觀緣起,善了緣起一定要在命門這個地方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第二支香 一定要把命門跟心月輪融在一起,很重要!把握這樣的要領,你的念誦就不同了。至於準提法法本的,念到哪個字哪個字放光,那是方便,也象徵著法輪常轉,周流不息,周而復始,等於這二十八個字在迴圈,也代表淨念相繼。你的功夫成熟了,都攝六根,整個眼耳鼻舌身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叫都攝六根。緊跟著入流亡所,打成一片了,沒有內,沒有外,沒有大,沒有小,無始無終,無內外大小,那你的金剛念誦力道就不一樣了。...

一切從法界中流出,一切還歸於法界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早課 在臺北市中心有這麼樣一個禪堂,很不容易的,這是40多年前的因緣,我們是1979年年底搬到這邊來的,1979年在信義路三段二十七號六樓。那就是39年前,我們當時是買到了10樓,11樓、12樓是租的,過了一年又把11樓跟12樓買下來了。現在這邊的房地產價錢貴得不得了,如果是現在就根本買不起了。那麼快40年前,還好,可以說還好。在臺北市中心有這麼一個禪堂,那是大家的福氣,作為一個弘法的基地,是一個很方便的地方。...

念清楚是戒,聽清楚是定,念念本空是慧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1日 第五支香 在密法中,稱準提菩薩為準提佛母。佛母者,三世諸佛之母,按照《準提陀羅尼經》記載,無量無數無邊的古佛皆依這個法門成就。什麼法呀?大般若,大般若就是大佛母,所以準提法是大般若的修行法門。...

賢劫千佛,佛佛相繼,自古以來所傳承的這個法脈絕不是偶然的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1日 第五支香 玄奘大師往印度取經的半路上,遇到了窺基大師的前世,是個大阿羅漢,入定在雪山中,碰巧被玄奘大師遇上了。大概是前一個冰河時期的人,長得很高大,玄奘大師拿著引磬站在他的肩膀上,在他耳朵旁邊敲,把他敲出定了,這是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的一個記載。羅漢眼睛張開,看到玄奘大師,出定的第一句話就問:“釋迦牟尼佛呢?”他入定是為了要等待釋迦牟尼佛的降世,賢劫千佛,佛佛相續,自古以來所傳承的這個法脈絕不是偶然的,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示現成佛,賢劫千佛他是第四位。...

你沒有真見地,你就不會懂得愛惜自己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1日 第二支香 老實念咒不但影響我們的心理,也影響到我們的生理,不是嗎?一口氣、一口氣念,正是肺經的功用,呼吸往來,你念得好,功用正向,口水很甘甜;念得不對的,舌乾唇燥,心煩氣迫,跟法不相應,念到索然無味,一點味道都沒有,那要反省了!...

光,代表你善念的光,你心平氣和,身心一鬆放就是光明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1日 第二支香 我們在修學佛法,一定是見地、修證、行願輾轉增上,單一的叫平面,為什麼我們咒語念不好?你念得很平鋪直敘,念得很平淡無奇,你當然念不進去了。 那你說,我「LA」字為什麼觀想不起來?因為你著相了,著在文字相上面,你並沒有把這個般若慧觀真正融到你的身心,你把那個「LA」字當作「LA」字了,所以你對這個「LA」字有生疏感。這個「LA」字,如果讓你觀想起來,也不過是個文字相,當然,你觀起來已經不錯了。但它畢竟是個具立體事理性的法門的前方便而已。...

佛學理論要以事修功夫,包括菩薩行的經驗融在一起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1日 早課 《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在我個人的理解範圍內,只有對二十五圓通整體的瞭解,才能夠呈現出華嚴法界觀。這是什麼道理呢?好比佛陀針對我們在人事上的煩惱,制定了在家戒、出家的沙彌十戒,還有比丘、比丘尼戒、菩薩戒。如果你去研究比丘、比丘尼戒,覺得很生硬,好像跟時代已經有點距離,因為印度的生活習慣跟我們中國的生活習慣已經有所不同,所以要套在我們中國人的思想、生活習慣中,好像有點生硬,有點格格不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