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十方準提學會
一、 立身不求無患,身無患則貪欲易生。 二、 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三、 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四、 行道不求無魔,道無魔則誓願不堅。 五、 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 六、 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七、 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八、 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九、 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 十、 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則怨恨滋生。 聖人設化 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 以遮障為解脫,以群魔為法侶。 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 以拂逆為園林,以利名為棄屣。...
仁俊法師
學佛,從根本說,首應認清「愛」「見」之害,認清了進而對治之,身心方能獲得學佛的真實利益。情識上的染著稱為愛,觀念上的執著稱為見。情識一染著了愛,生命便在它的蠱惑,驅策中勞累不已;觀念一執著了見,生命就在它的蠱惑、驅策中逼惱不巳。有情間最旺熾的引合力莫過於愛,從欲界看,舉凡有情間的一切、不透過愛不緊握著愛,生命與生活就會感到孤獨與冷模,這是有情求愛而著愛的主因。有情間最強烈的對峙力莫過於見,從欲界(人間)看,彼此在見的壁壘森嚴下,思想與看怯總是合不攏,總是在口誅筆伐中逞本領。有情間因愛而引合起來,因見而排擠開去,自來就過著這種矛盾生活,...
十方活動
緣起 民國五十三年春,上仁下俊上人於立法委員曾華英(法名慧泰)之護持期請下,於荒野僻靜的新店五峯山下(五峯路61巷11號)創建安眾清修道場,取名「同淨蘭若」,意囑有緣來此同修者,皆依佛律六合敬之精神,人人日用作息,同一步調,個個持意無染,勤修三學,開發淨慧,同契佛心。 民國六十一年,仁公應美國佛教會聘請,與日常法師一同赴美弘法,由上廣下善上人接任「同淨蘭若」住持;民國七十年,廣公受印順導師付託,轉任新竹福嚴精舍住持,遂由兩位上人剃染的從智法師(法名宏善,後號首愚)於年底晉山繼任。...
準提法門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冊 No. 1079 三藏沙門無畏譯 總攝二十五部大漫荼羅印 以二手無名指小指相叉於內 二中指直豎相拄 二頭指附二中指第一節 二大母指捻左右手無名指中節 若有召請 二頭指來去 佛言此咒及印能滅十惡五逆一切重罪 成就一切白法功德 作此法不簡在家出家 若在家人飲酒食肉有妻子 不簡淨穢 但依我法無不成就 第一壇法 第二念誦法 第三成驗法 第四廣明自在法 第五天得大神足 第一壇法 佛言若求成就 先作壇法 不同諸部廣修供養 掘地作壇 香泥塗之所建立 但以一新淨境未曾用者 於佛像前 月十五日夜 隨力供養 燒安悉香及清淨水...
準提法門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二十冊 No. 1077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垂拱二年於西魏國寺譯 爾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世尊思惟觀察 愍未來諸眾生故 說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羅尼法 即說咒曰 南謨颯哆南(一)三藐三勃陀俱胝南(二)怛姪他(三)唵折戾(四)主戾(五)准締(六)娑婆訶(七)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受持讀誦此陀羅尼滿八十萬遍無量劫來所造五無間等 一切諸罪皆悉消滅 所在生處皆得值遇諸佛菩薩 所有資具隨意充足 生生常得出家 具持菩薩律儀淨戒 恒生人天不墮惡趣 常為諸天之所守護 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誦持之者...
仁俊法師, 首愚方丈
首愚和尚講述 詹淑美記錄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至四日,仁俊上人圓寂紀念法會準提專修開示 第三天 之一 準提法的儀軌,本身就是修法的口訣。 儀軌是文字平面的組合,文字之表達有先後次第,局部局部的、一段一段的;但任一局部裡又貫通儀軌整體,所以真正修持應用的時候,整個儀軌是要整體而立體地去把握。既然如此,所以大家修持對法先要融會貫通,有一個全盤正確的了解才好。 準提法的修持,一開始是先觀想頭頂的光明,用梵文「」字來表達。這字總持了一個佛法理事的層次脈絡,引導行者由觀持它到達終極目標。...
仁俊法師, 首愚方丈
首愚和尚講述 詹淑美記錄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至四日,仁俊上人圓寂紀念法會準提專修開示 第一天 施食一開始,右手結金剛拳印,念三七二十一遍淨法界咒之後,就把金剛拳印散於頭頂上。緊跟著三稱「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同時合掌;然後誦《心經》,還有「四弘誓願」,以及「七佛加持」都應該合掌;以上包括再來的施食的「祈願文」,都是展示我們內心的一份虔敬的供養心、布施心;過來到了念「嗡阿吽」時,就可以把手印散於頭頂上。末了念誦「懺悔文」當然還要合掌。大家請把這個施食修法儀程記清楚了。...
懷念南師
張德光講述 曾苹耘記錄 從《易經》印證南懷瑾老師的學養修持與志業 志業與願望 中華文化五千年,說是燦爛輝光,但亦歷經劫難,幾乎斷喪,其要者首推秦始皇焚書坑儒;次者為漢武帝獨尊儒術而癈百家。民國成立以來,高喊民主與科學,實 則澈底的排舊,更稱打倒孔家店,五四運動將中華文化攔腰一斬;再經文化大革命,欲徹頭徹尾的連根拔除。南師對中華歷史文化,瞭如指掌,心領身受,且更是身歷其境,於是秉承看中華文化之優良傳統,肩負起復興中華文化的重責大任,不辭辛勞,默默地耕耘,著書立說,先後寫了五十本書,旨在振興文化,挽救世道人心。...
懷念南師
張德光講述 曾苹耘記錄 從《易經》印證南懷瑾老師的學養修持與志業 前言:名師易遇,明師難求...
懷念南師
陳定國講述 高鳳美記錄 南懷瑾老師的「南社餐廳記勝」點滴分享 廳長永久頭銜:香港「中南海」兩岸訪客第一站,榮獲「南社餐廳」 南師居住香港中半山,面對維多利亞海灣,後來搬下來在甘迺迪,也可以看到維多利亞海灣,故大家戲為香港中南海。由於我有時跟中國大陸北京的人談事,談到最後談好了,他們說我們簽了字,還要再陳送上級批准。我說既然談那樣久談好了,我們應該就定了嘛!但他們仍說不行。我說你上面是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