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習禪錄影》新北投居士林七會散記 學佛學道要向上看,無量法門誓願學,真正智慧通達了,方法懂得了,真可以造化在手,生命由我。下決心專修,其心放下來,無有不成者。但是明師難遇。佛法難聞。老子曾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然後一陽來復。一切萬物只有六變,第七變又是另一開始。一陽來復後,先有氣機發動,發大樂,然後放下,身體如溶化了,是謂樂、明、無念,性命可以做主了。然後在起心動念處歷煉。全波是水,全水是波。一般修道的人,多半停留在「空」上,殊不知波浪就是海水,妄念就是心的用。...
南懷瑾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大家都知道,在佛教中深入民間普遍流傳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摘錄自經中之王的「法華經」;而楞嚴經和華嚴經裡頭,也都載有觀音菩薩修行的方法。其中楞嚴經的觀音修法究竟如何?許多人都馬馬虎虎,隨便翻過,不大留意。現在特地抽印出來給大家參考,一起研讀一下。首先看看經文:...
南懷瑾
恭錄自南懷瑾老師《我說參同契(中冊)》 修道要什麼時候修啊?要你精神好的時候修,可是人做得到嗎?年輕搞這一套,不肯幹!像我們是年輕來幹的,年輕什麼都不管,先來修道,年老了來吹牛。普通人不然啦,年輕去吹牛,去忙事情,你叫他修道去,不去。等到要死了,所有精神消耗完了,要趕快修道了。那不是修道,那是養老啊!...
中華十方準提學會, 公益活動
緣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助人為快樂之本』之宗旨,幫助貧困、低收入者過一個溫馨的端午節,中華十方準提學會依慣例舉辦『端午節』愛心活動,經鄉公所協助調查區域之生活困頓之貧戶,由道場同仁代為關懷濟貧布施發放。 端午濟貧專案 發放區域:七星村、峨眉村、富興村、石井村、中盛村 敬請各位大德慷慨解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功德無量! 捐款資訊 金融單位:第一銀行(信義分行) 代碼:007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十方準提學會 帳號:16210049505...
南懷瑾
佛法到底是什麼呢? 在中國文字中,佛法的代號很多,佛、如來、菩提、般若、法身等等,這些名詞都代表了那個東西。用現代的觀念來解釋,佛就是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一切眾生,只要覺悟了就是佛,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南懷瑾, 首愚方丈
南懷瑾上師講述 首愚法師記錄 去年到現在所講的主題,你們至今還是一知半解,就算你們少數了解,也只是玩弄念頭而已。真修行,必須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處處體會、修證「達摩四行觀」:一、報寃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那麼如何行持才算真修行呢?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對人講話,任何起心動念,無不知曉此念屬何心所?或貪或瞋,念念清楚,然後念念托空,隨手布施,這就是捨,也是內布施。...
南懷瑾
我們每一個人生命帶來的種子所發的那個異熟習氣、等流習氣不同,不一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那個電視上講的,沒有辦法。這個就是我們的種性。那麼,到底為什麼態度不一樣、神氣不一樣、講話不一樣呢?這是阿賴耶識的表相,唯識學的名詞叫作“相分”,這一部分不同,現象不同。 “見分”來了,“見分恒取此為境故。”“見分”跟“相分”記得啊。我們第八阿賴耶識這個心的作用有“四分”,四個部分:相分、見分、證分、證自證分。...
首愚方丈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4日 第六支香 《楞嚴經》對我們講五蘊解脫,五蘊第一個是色蘊,末一個是識蘊。《楞嚴經》提到,我們的起心動念,生生滅滅,「生因識有」,我們起心動念從我們認識來的;「滅從色除」,還滅第一個是從我們的色蘊開始。那麼色蘊怎麼解脫啊?南老師有兩句話「心月孤懸,氣吞萬象」。...
首愚方丈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4日 第五支香 在佛陀的聖教中,講般若,主要是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為主。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裡頭又把它提出來其中最精華的一品,變成一個單行本,那當然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首愚方丈
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3日 第六支香 過去一些老參,有機會讓南上師灌頂,上師灌頂之後,修不修在你,因為南老師不可能帶我們用功,他事情那麼忙。1979年1月3號後,我來親近南老師,那時我們白天修法,晚上聽南老師的課。白天修法共修,沒有對外,就是一些已在南師身邊的,加上我們大乘學社幾個出家眾,我當維那,所以我這個罄已經敲了39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