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禪林-準提佛母

 

【專題講演】

大腦深處二之一

/周勳男九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講於十方禪林
/李明記錄整理
 

期待佛教心理學的專著
  佛法超越語言文字,有很多東西是無以言傳的,我們學習體會,一輩子可能研究不完。今天向各位報告佛教心理學,這題目很大,而我也很久沒有談這個題目,大概二十年了。二十年前哥倫比亞大學邀請我去講佛教的心理輔導,那時日常法師也來,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在哥倫比亞大學。
  今天我為什麼要挑佛教心理學這題目來講呢?儘管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我覺得這對佛教、對大家蠻重要的。因為外國基督教有基督教的心理學,有基督教的心理學輔導,我在十年前也建議過建立佛教的心理輔導,與有識之士們辦了一個研習營,後來也有了一點佛教心理輔導的實務。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這裡還沒有佛教心理學和心理輔導的專著,我一直希望有人來寫。今天的講說只是起一個頭,期待各位從事教育工作,可以從佛教裡取得很多很多的啟示和靈感。

西方心理學在台灣的概況
  要建立佛教的心理學,一定要瞭解現代的心理學。現代心理學發展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可以說二十世紀成果豐碩的學科之一就是心理學,甚至於有人說二十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國外的心理學研究風氣很興盛,我一直覺得佛教要進入到現代,讓現代人理解,一定要吸收現代的學術研究成果。西方心理學到目前為止的研究偏重在感覺的心理學,包括神經生理學和神經心理學,但在心理和生理的研究基礎上對於佛教所言的心,還未入門。
  我們臺灣三十年來一般流行的是西方心理學的行為學派。各位都讀過斯金納(Skinner 1904-1990)的《超越自由與尊嚴》(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等著作吧,行為主義學派他們都偏重於把心排除在外,所以臺灣心理學的前三十年的主流派也是如此,到了近十幾年來才開始建立人文心理學,包括張老師的心理輔導大部分採用人文心理學,主要是卡爾.羅吉斯(Carl Rogers 1902-1987)這一派,強調認識自己,或者說做你真正的自己,另外一派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等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分析學派在臺灣還沒有人正式應用到臨床的心理輔導上,精神分析在美國是收費最高的,而且效果很慢,要解析你心理毛病到底出在哪裡;然後找出癥結。

精神分析挖掘人們遺忘的記憶創傷
  我簡單向各位報告,精神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追溯到童年的創傷記憶。精神分析學派的基本觀點就是:瞭解你的病因,你的病就會好了一大半了,問題是人不瞭解自己的病因。人精神上的病因的起源很早,所以佛洛伊德的潛意識說裡也包括人遺忘掉的東西,而人的遺忘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正常人的遺忘是有應該遺忘的部分。
  我看過一本小說叫《耶穌傳》,希伯萊人寫的,很有趣。書中寫道耶穌和當時羅馬總督彼拉多、出賣耶穌的猶大都同時投胎到二十世紀來。基督教沒有轉世理論,但是這本小說卻讓三人都同時轉世到同一個時代,又因緣際會三人聚合在一起,然後要追憶和瞭解二千年前發生的事情。這本小說第一句話就講:對於人類來說,有時遺忘比銘記還要重要。各位認不認同呢?
  我們所受的教育是要我們記憶,但是人生過程中的許多東西是要忘掉的,這是人自我保護的機制,很多時候在某些事情上,你不忘記就會傷害自己,否則過去諸多的心靈創傷常常或一下子湧現到心頭,你會受不了,甚至於想自殺。如果連到三世輪迴看,你記得前世做過的罪惡,你恐怕就會崩潰,活在我為什麼犯下這麼多罪的記憶的陰影裡。所以遺忘從一面來看有保護我們的作用,有正面給予新人生機運的功能。
  然而佛洛伊德講的遺忘不一樣,專指那讓我們傷心的人事物,我們故意把它遺忘掉,也就是壓抑到我們的潛意識裡,然後在我們的成長中起潛在的不知不覺的干擾作用,所以說也不是真正忘掉,而是藏伏在潛意識裡,不時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成了各種病癥。因此佛洛伊德理論要求找出心理行為的病因,其中很重要的是要做夢的解析,要求寫夢的日記。那麼,各位有沒有寫夢的日記的習慣呢?如果有人寫請舉手,看來沒有。

寫夢的日記觀察潛意識的活動以了解自己的人生問題
  我十幾年來一直鼓勵人家寫夢的日記,有許多人問我他昨天夢見了什麼,這夢表示什麼意思呢?我說夢有很多種類,僅一天的夢不算。做夢有很多原因,一般性的很有可能是你白天受到某些刺激,影響到你晚上的夢,但夢的奧妙不僅如此,我們先不談。這裡先要講的是,只有人經常做的夢才有象徵意義,亂七八糟的夢不代表什麼,只能說明你心裡混亂,依佛教的話講就是妄想很多。所以儒家、道家說「至人無夢」,以為心裡清凈為人的至高修養。如果你沒有到「至人無夢」之地,既然有夢也可以透過夢來瞭解自己。當然打坐也有助瞭解自己,寫夢的日記則是一種重要方法。
  如果你從今天寫夢的日記,寫三個月或者一百天看看。做夢有一個要點,就是你淺睡時有夢,真正熟睡不會有夢,特別是將天亮你快要醒來的淺睡期容易有夢。人的睡眠有高有低,整個晚上睡的程度會高低起伏,你可能晚上做了很多的夢,但你醒來前的淺睡的夢比較容易被記得,前面那些可能想也想不起來了。所以你要在床頭準備筆和紙,一醒來不要做別的,立刻寫下來。不然你吃完早飯就會忘了那些夢,夢是很容易忘掉的。
  這樣寫夢的日記的好處就是能夠把一百天的夢歸納起來,總結一下你一百天的夢主要屬於哪類的夢。由之你歸納到某一主題上來,這樣你大概可以瞭解這一階段你的潛意識的狀況,這是瞭解潛意識的最主要的方法。當然打坐也可以瞭解潛意識的內容,打坐時可以回憶起許多忘掉的東西,有的是普通忘掉的,有的是創傷性的潛意識的內容,這是不迷信而可以作自我精神分析的一種好方法。

猶大因害耶穌大徹大悟?
  我們再回到剛才說的《耶穌傳》的故事,直到今天為止的神父傳道和一般相關書籍,流行說法都講猶大出賣耶穌,說因為羅馬總督獎賞金幣,猶大為了得到金幣才把耶穌出賣。但是這希伯萊文寫的小說講,除了猶大,耶穌的其他學生如十大弟子,都屬於受教育程度和知識層次比較低的,如做漁夫、做木匠的,都屬社會下階層的人,真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是猶大。猶大是猶太教裡的青年才俊,基督教出現之前是猶太教,猶太教有一個傳統,他們說救世主彌賽亞會降世,猶太國滅亡後,他們一直期待救世主降臨。耶穌說他是神的兒子,所以猶太教的教士們既希望又擔心,他們希望耶穌就是他們期待已久的救世主,但是又擔心耶穌是不是一個神棍騙子呢?所以猶太教的長老經過開會決議派猶大滲透到耶穌的身旁,偵察耶穌究竟是神的真兒子還是騙子?
  猶大發現耶穌是有一些神跡,神跡在佛教裡也有,比如《高僧傳》裡就多有記載,尤其記載的以魏晉南北朝之前的較多,還有道教也有。猶大觀察到耶穌的能耐,就疑問耶穌有神通為什麼不讓羅馬帝國滅亡?那時羅馬帝國統治耶路撒冷地區,最後猶大之所以出賣耶穌是因為他一直要求耶穌顯神通,滅掉羅馬帝國,但耶穌一直不肯。耶穌可以變麵包,可以治癒麻風病人,但就是不讓羅馬帝國滅亡。耶穌說天上的歸上帝,地上的歸凱撒,凱撒是當時的羅馬皇帝,耶穌的表現看是不管政治。但猶大是猶太國的愛國主義者,他覺得你有神通,為什麼不現呢?這本小說寫道由於這個原因,猶大把耶穌出賣了,但不是因為貪求羅馬人的獎金,猶大家裡很有錢也受過很好的教育,不會貪求敵人的錢。
  後來當耶穌被釘上十字架,耶穌也是人的肉身,他也很痛苦,他叫道主呀不要離棄我,最後死在十字架上。那時猶大在一旁觀察,本來以為耶穌會至少會運用神通自救,看到最後什麼也沒有,天地沒有變色,暴起風雨雷電。猶大這時候依佛教的話說就是大徹大悟了,他說:啊!我瞭解耶穌的話了。這本書寫到猶大最後上吊自殺,似可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因為他的錯害死了耶穌。這故事很有趣,今天依記憶才想起這故事,雖然是小說虛構的,但也頗合情理。

蘇格拉底說他背著罪惡來到世間
  最近老古出版社要出一本書叫《蘇格拉底也是大禪師》,這是包卓立(William Bodri)寫的,他原是美國華爾街做金融業的,突然有一天想開了,就辭掉工作跑到香港接近南老師有十來年,最近回到美國去發展。他寫了這本書,以他認為的禪宗觀點看蘇格拉底,說蘇格拉底也是禪師,這書下個月會出版。我們不管蘇格拉底是不是禪師?不過,我別講一個故事是另外一個人寫的。書中寫到在希臘有一個人會看相,一看蘇格拉底的相,說蘇格拉底是魔鬼的化身,蘇格拉底在西方文化裡相當於中國的孔子,在世時名望就甚高,所以他的弟子當場抗議說我的老師是聖人,你怎麼說我的老師是魔鬼的化身呢?這是侮辱嘛!但是蘇格拉底聽了之後無動於衷,反而公開承認我是背著很多很多的罪惡來到這世間的。這是另外一本書寫的蘇格拉底。這就是說我們要怎麼樣來看東方和西方?依佛教來講世界各地都有菩薩的。我這是閑談了,因為中午時間是最容易打瞌睡的,所以講一點有趣的事提提神,但也是提供大家尋得一些另類的感想而給人生問題有更開?的視野和反省,好往各種事物的更深處探索。

我執與戀父戀母情結從何而來?
  我們再回到佛洛伊德來繼續談,他自己一直寫夢的日記,直到他死為止。他希望透過潛意識瞭解自己的人格和內心世界,所以他做自己的夢的解析,把自己童年遺忘掉的記憶勾稽起來。佛洛伊德是姨太太生的,他與父親的關係並不好。他透過夢的日記勾出遺忘的記憶,如他兩歲時父親罵他王八蛋,那時他還不怎麼會講話,恐怕也不會回罵,他居然就在父親睡覺的床鋪上撒了一泡尿。這事他早已經忘掉了,到了他三、四十歲透過夢的解析,把忘掉的兩歲時的記憶回想起來,發現原來他和父親這麼早結下樑子,可以說他們父子關係不好從他兩歲時就開始了。佛洛伊德把自己和他的許多病人的心理解析歸結起來出了一本書叫《夢的解析》。這本書是世界各國認為影響二十世紀的十本書之一。臺大有醫生翻譯這本書出版,各位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看看。
  佛洛伊德講人格理念,講自我的形成,講人什麼時候會有「我」的觀念呢?他就推到了兩歲的時候,這也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我」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呢?這是因為人生下來之後漸漸意識到你我他不同的區隔,這就會產生佛教講的貪嗔癡。比如小孩子兄弟姐妹之間很小就會搶玩具,並且還會說這是我的,不是你的。媽媽說把玩具給弟弟,哥哥會說不行,這是我的。「我」的觀念很強,就會產生人生第一個問題貪,貪嗔癡這三者,貪可以列在前面。當然照佛教來講還要往前推,比如貪從何來?那可能是癡,也就是可以說有了癡才去貪。這是從不同的階段來看貪嗔癡這三者哪個應該排在前面,是彈性的。
  佛洛伊德的生命觀是從有胎開始,講問題的起源,這在西方心理學家裡算是比較早的。還有,他提出了戀父戀母情結,是追溯到生下來的有「我」意識的時候產生的,但是在佛教裡那推溯得就更早了。佛洛伊德沒有前世的觀念,只知道這一世,也就是從人生下來時算起。而佛教看來,「我」的觀念是多世的累積,我們等一下會講第八識,第八識帶來中陰身,另外還想談一下死亡的問題。
  佛教認為「我」的貪嗔癡不是從這一世開始,是比心理學講的還要更早更早,要回溯到好多劫之前。因此用佛教的投胎的理論可以解釋佛洛伊德的戀父戀母情結。佛洛伊德的戀父戀母情結從出生後講,他用性的問題建立戀父戀母情結的理論。但依佛教看是中陰身,或者通俗講是在靈魂投胎的一剎那決定了戀父戀母的情結,跟父親有緣的就投胎成女的,跟母親有緣的就投胎成男的,這可是一個很大的研究課題。

投胎入胎說胎教
  最近老古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佛說入胎經今釋》,這是南老師要跟隨他多年的李淑君居士把《佛說入胎經》用現代醫學解釋出來。《佛說入胎經》是《大藏經》的《大寶積經》卷五十五裡的第十三《佛為阿難說處胎會》、卷五十六第十四《佛說入胎藏會》的之一、之二共三篇,談到投胎處胎的事理。另外《大藏經》裡還有《佛說胞胎經》,這也是談投胎處胎單行的一篇,還有在《大威德陀羅尼經》等也談論到投胎處胎的問題。南老師對此很重視,催促我們早日出版李居士的書。我跟南老師說光談投胎入胎,這書恐怕只能供大家瞭解,而不見得吸引人和有實用效益,最好是不是加上一點關於胎教的東西。南老師說:「好呀,這個建議很好,你來寫。」我想糟糕講錯話了,就為了講這句話,我就要忙了一、二個月寫一個胎教的理論,南老師要親自審定,我預計大約下週寄給他。我為此文累得神魂顛倒,把中醫從古代的春秋戰國的《黃帝內經》一直到唐朝歷代的胎教理論都找出來。

久被誤會的地藏王菩薩
  這事也很有趣,中國很早大概在周武王的時候就注意胎教,但是還沒有輪回的觀念。那時候中國人生死的觀念,認為鬼也是生命,但沒有鬼來投胎的理論,而講方生方死,鬼就是歸,回去了。《易經》講通幽明之情狀,明就是指陽間,幽指陰間。我們稱地藏王菩薩為幽明教主,意思就是主管陰陽兩界。地藏王菩薩絕對不是僅僅管陰間的,說地藏王菩薩只管陰間是民間的錯誤觀念,因此有人說家裡不敢拜地藏王菩薩,我說絕對沒有這回事的。
  佛經裡釋迦牟尼佛明明交待地藏王菩薩在釋尊入滅後至彌勒菩薩成佛降世之前的娑婆無佛世界裡庇佑眾生,也就是說地藏王菩薩在佛不在時猶如擔當「攝政王」一樣,普度眾生。所以地藏王菩薩在佛經裡的形象,跟民間不一樣。民間的地藏王菩薩持錫杖被解釋為敲破地獄之門,其實地藏王菩薩到地獄去度眾生也不用敲門,意念到就到了。早期的地藏王菩薩的像都是拿稻米,代表五穀豐收,地藏指土地,地生萬物,地藏王菩薩像手拿摩尼珠,意表賜福眾生。
  關於地藏王菩薩,我曾經問過一個老和尚。有回我去泰國,朋友帶我去看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和尚,抗日戰爭時他來到中國參加抗戰,戰後回泰國出家。我跟他講民間比較怕地藏王菩薩,這老和尚不講話,他用毛筆寫了一幅字給我。這幅字很有意思,我常講給學生聽,老和尚寫道「百死尚遺忠孝在」,「百死」指死了一百次,也就是死很多次的意思,「尚遺」指還有,「忠孝」指所有好的美德。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我死了多少次,轉世輪回多久,忠孝都永恆在的,這是識的作用。忠孝美德無論經過多少時間,都不會被遺忘。

記不記得之間
  我們就拿日常生活的例子來講。人常常記憶上出問題,比如人心不在焉,看到等於沒看到,所以沒辦法產生記憶。在坐各位老師從家裡到學校,你會不會記得你經過幾個十字路口,或者說經過幾根電線桿,我想沒有幾個人記得的,雖然大家從家裡到學校這條路走過好多年了。那對你並不重要,不是你關心所在。或者你坐公車,一下車就會忘掉剛才公車上有些什麼人,因為那些人對你而言根本不相干,只是偶然的一個機會遇到而已。人的頭腦遇到不重要的人和事就會過濾掉,不必增加腦子的負擔,不會記不需要的不重要的東西。但是反過來重要不重要是你主觀的意識,你認為重要,你就會記住,或者你有意要記就會記住。比如說你坐公車,我要你注意這次坐公車遇到了哪些人?待你下車後,我要問你。你上車就會認真觀察車上有哪些人,那麼你下車後就能講出你在公車看到哪些人,長的是什麼模樣。因為你用了心就會記得,就能說得出來。

「自淨其意」的佛法宗旨
  佛教講「五根、五識、五境」,強調識的作用。「根」就是感覺器官,「五境」指外在環境,就是眼、耳、鼻、舌、身感覺器官所對的對象,「五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些就構成了佛教心理學的基本架構,當然最後還要加上第六意識。在早期佛教的《阿含經》裡比較強調「意」。有人問什麼叫佛教呢?有一個偈語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界上所有的名門正派的宗教都一定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這八個字不是佛教的特色,好的宗教都會鼓勵人為善,不要為惡。佛教真正的特色是在第三句話即「自凈其意」,自己凈化自己的意。所以早期佛教相當重視自己,自己救自己,依靠自力,當然後來為了救眾生的需要,發展出來很多的宗派,很多的修法,滿足眾生的需要。不過最早的佛教主要講自救,不要依靠別人。

第六意識善變難調
潛意識可莫名其妙
  那麼,最早的時候佛教講的這「意」很單純,就是要「自凈其意」,一句話就概括完了。什麼叫佛教呢?就是「自凈其意」,你這樣就把握到了佛教最根本的精神了。當然隨著學術的發展,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個「意」字沒辦法承載很多種的涵義,所以又從「意」裡分解出心、識等,形成心、意、識的義理結構。實際上依今天人類心理狀態的複雜,已多出來的這些用語還是不夠做理論的分析。
  讀佛經比較難的地方就是同一個字,不知其指涉的是哪一個意思,因為其包含的意思太多,這是一個比較難讀之處。後來的唯識理論裡在這方面就解析得很詳細,包括指出人的各種心理狀態。唯識講第六意識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變性,後來又有論及七識、第八識,最早原始佛教沒有指出第七識、第八識,那是後來唯識論發展出來的,再後來更又有第九識的說法。前面講感覺器官的五識,最重要的是其所依現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最重要特性就是能變性,其本身不是固定的,就像《易經》主張的變易一樣。
  佛教和其他宗教都強調善惡在一念之間,這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第六意識使一念之間處於可變之中,或趨於善或趨向惡。俗話說女人善變,但可不是女人善變,而是人類有善變的第六意識。人常常會有一陣子好好的,過一陣子又不高興了,一下善念來了,一下惡念來了,這些常常在二十四小時裡隨時摻雜在一起。包括白天已經夠忙了,晚上還忙了不得了,夢裡會有不少第六意識的潛意識跑出來,讓人作夢夢得累得不得了。夢裡提供了一個第六意識下面的舞臺,即潛意識。
  談到潛意識是我們剛才講的佛洛伊德的理論,潛意識是第六意識的下層,嚴格講還未觸及第七識。依佛教的定義,第七識應該在潛意識的下面,是我執的最根本的原動力。人的一生中絕大部分是第六意識決定人的行為。當然也有很多非理性的行為,我們不瞭解的行為是來自佛洛伊德所講的潛意識。因此有時候潛意識說成為一種廣泛的解釋,比如對於無法理解的行為,追問為什麼這樣做呢?解釋者往往就會說來自潛意識。雖然潛意識很難被科學證明,但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說明的名詞,所以全世界都在使用這個說法,可以解釋人很多匪夷所思的心理狀態和行為。
  
 


【深入經藏】

虛空闢老欠一喝

擁抱《地藏經》(六)

/葉柏樑二0一八年十二月六日起講於十方禪林暨整理

讚歎的痛快被怒罵篡代的世界
  前言「大歸依光明雲」,所謂歸依,是把我們的身心完全融入那個全然空暢的「空」裡,也就是一切由它而來的不可思議的「如」體中,甚至也可以說就是將自己交給這個瞬息萬變的天地,且連這個瞬息萬變的天地也都交出去了。不然,至少對自己整個人生的趨向終究會怎樣也要有一點這樣的了解。如此的話,佛的境界也就等於進入我們的生命裡面,因為佛乃解除了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界限,自是我們眾生一直在拒絕這如虛空沒有界限的佛他而已。
  人人一這樣地把自己交出去,不再有任何的牽絆掛慮,那應就是一聲喝響四放的大讚嘆,湧發生命騰輝的光氣,叫「大讚歎光明雲」了吧!然而說實話,我們一生裡能有幾次真心的讚歎呢?所遇周遭的人事物究竟有多少回你不及思量,當下覺得好棒棒,樂興莫名?人家問這怎樣、那如何?你不是常回說,「呃,還好」,但其實並不滿意、不怎麼有感,只是情勢所至只得無關痛癢地這麼回應一下,連個「還不錯」都說不太出來。因此在網路上按讚罵人,反成了許多人活著補償人生太多缺憾的一種反面的痛快之舉了。並且,這是不是也反襯了一個人到處隨口這也感恩、那也感恩,會不會只是以一種流於制式的謙禮來將那些再平常不過的人際交接打發過去,而難得一天至少有一次真正不計面子真高興的快意?

幸人生不如意事十只八九
  須是發自內心不自欺欺人的讚歎,我們的生命才以那麼一次冒出頭來呼吸、歡呼而得救。常端個高格的樣子,那只為向世人維持一副無懈可擊的好人相,終究只是在打包、滯塞、終結自己的靈性。過於為體面的矜持,難道是我們在為自己死後以一幢塑像而活?
  讚歎!大讚歎!不由得地人的心開了,真面目藏不住,精神的光彩透出,精進力發起,一瞬間的喝采打散多少偽裝虛飾的忸怩,這乃是不再供奉自己的自尊等人讚賞而作了一次捨去自我真正的大禮拜。這時這讚歎者的身心氣韻氤氳透光,本經中叫「大讚歎光明雲」,是佛起一念大讚歎的光氣發相境界。然而這最欣喜不可遏止的表現,我們太多只能在自己喜歡的偶像歌星的演唱會上為其吶喊歡呼而得相似的幾分,或看到自己所加油的球星打了一支全疊打,或自己打到才有那一點有如衝破生命極限的一氣放肆十方的雀躍感。這就是為什麼有好多人爭相要買票現場看各種不同項目的運動比賽或才藝表演了。因為真讚歎真開心,真讚歎的真情令人忘情地全然釋放而得到空暢快活的滿足,那絕對是值得回票價的。
  常常有機會問一些道友這事你覺得如何?那事你感覺怎樣?往往聽到的回答都是「溫良恭儉讓」那調調的還好、還OK或還不錯,模稜兩可的沒啥氣息。我心想這個人沒辦法學佛啊!遇不到讓他發露真性情的得度因緣,因為他不懂不管好壞說出真心話都叫人當下放光吐氣,至少也化生來一片小小光明雲。但人這種活著不能時而放光吐氣的情形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又有幾個人能讓我們一見就不由自主給他按下讚呢?坦白說,我們周遭很多人可能十個有五、六個是我們不太想面對的,三、四個見同不見,而有一、兩個一想到要和他見面就樂,那已是幸運,叫「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以說,人生中只要有一令自己掏出心肺讚歎的人事物,那就是你我得救之機。

但看雲開月現時
  唐朝有位藥山禪師,一晚上到他寺廟所在的山頂經行,忽然雲開月現,他大嘯了一聲,在東邊九十里外一個鎮上的每戶人家一早起來都互相探問隔壁鄰居夜裡究竟發生何事,怎麼出了那麼一大聲響,經過一再輾轉推問找到藥山的寺廟這邊來。藥山的徒眾說,是啊!我們和尚昨夜山頂大嘯。大家看,這不就是藥山禪師無意間看到月亮從雲堆裡露出它的圓光來,情不自禁發出的一聲盡興的大讚歎嗎?天真無遮,豁然曠達的胸懷,一道生命力不拘的透脫,是從滾滾塵浪中悟過來的人的本色。
  為此曾跟他問禪的朗州刺史李翱還以詩記下這則傳奇描述藥山禪師。詩云:「選得幽居愜野情,終年無送亦無迎,有時直上孤峯頂,月下披雲嘯一聲。」我們小時候也曾經看到月亮出來,高興歡呼一叫,至今這寶貴的消息早已沒去,有的卻來學佛坐在蒲團上釣魚似地在那邊觀叫修密法的月輪自謂殊勝呢?怎比得這「月下披雲嘯一聲」無比寫實又充滿意象的一幕「大讚歎光明雲」的境界?藥山看到月亮露臉,高興地仰天長嘯一聲,那種高聳透脫的身影頗有天上的雲就披掛到他肩上的意味,我們可不要以為他是在猛練獅子吼的功夫。

不佈施人活不下去
  「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毘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這裡要講「檀、尸、羼提、毘離耶、禪、般若」這六波羅蜜的音聲境界前先大略談一下六波羅蜜的意思,因為我們一般修佛法都是先從義理去入的。但懂了義理後有時又難免少了一種生命情境的現量感受,而六波羅蜜展現為音聲,正是為使我們對法的理解增上為一種十足情意的抒發,這樣冰冷的道理就生出了血肉。
  首先「檀」是佈施義,「尸羅」名持戒,「羼提」謂忍辱,「毘離耶」叫精進,「禪」在習定,「般若」則指悟空的智慧,至於「波羅蜜」乃表度過而成就。而佈施是以一種作為施展出來,以實際的行動應對於人、利及於人,等於是將這所為及連帶的事物都給了出去,所以一般稱之為捨。但用一個「捨」字,難免有點是怕人家難以那麼作而說,叫人家要能捨。實則佈施正面的意義並不是你捨去了什麼,而是由你促進了、發揮了這個世間的一種正向的力量,這乃是一種有能為的表現,因此才叫做佈施,說「捨」似乎是有點不堪了。
  那麼講佈施,佈施這個動作是隨時隨處都在發生、在進行的。人每天都要佈施,不佈施你不好活下去。比如你一早醒過來,張開眼睛,收賬的就來了。不是說你付賬是佈施,而是你接受了與人家在某事上互往來,使用了什麼東西,這可是由你與某一人事立了關係才成立的,雖然往往這人事上是由於你在一種情勢中不得不有那需要,但事情成立前你仍可有要不要的選擇。所以你是在這事上已經對人家給了某一種佈施,而說來你也不得不就這麼地佈施去作,比如用電、租房、買房等。因此整個來說這根本你也不知何以如此,人一生到這世上來就注定免不了要把自己的一輩子與每一方面的什麼綁上而全施了出去,為的是在這樣的形式上能活上一輩子。

由欠得來的我們這一生只有以去理別人還回去
  所以你看看,每天每一個你身旁的人,過去不知有他存在,現在出現在你眼前,或並未見過你而聽說有你的人,都希望你對他好、佈施他,不然他會討厭你。譬如說認識的兩個人遇到了,彼此希望對方跟他打招呼問好。你不這麼作,人家會認為你傲慢,看不起人。因為這是彼此在認識那一下就互相欠下的債!或者兩人就是欠了彼此要相識這一次。而且雖不認識,鄰近你住處附近的人,從沒接觸過,你主動跟他招手,他也會高興,可見一般常情下他也沒想到自己對你有這一份期待。所以就算沒認識,我們差不多也已欠了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一份你對他好的機緣了。在這世上,你不能不理人,不理人就是不把人家當一回事。人家你要理他,這個「理」意是處理應對得當,即像在對玉石加工,順玉石的紋路剖析成玉那美的款樣。這該怎麼弄,紋理就含藏顯示在玉的胚石上,那也就是一種該如何施為的理路擺在那裡,我們要順其走勢理之。你不甩人家,你就錯過人家待你琢磨以現其好的這塊玉了。
  所以修行或說在世為人,首要之事是佈施,而所謂佈施是你不能不理人。然既然講要理人,「理人」這二字本就定義在好好合理地對待上。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理他,不要忽視他不當一回事。你看,有時我們明明已跟某人關係搞糟了,可是看到他時,他沒理你,你竟覺得很嘔。你不想看到他,但遇上時又期待他對你的尊重。由此以觀,可以說每個人都為他人所期待、所要求。在街頭上分發廣告單的人不就希望你至少接過一張嗎?我這樣講不是叫各位一定要拿,而是說明一個人活著隨時隨地的真實處境。
  所以以佈施來說,那是我們人生無可迴避的一個現實的局,在基本上總當順此義而行,在時機和相關條件上衡量可行不可行,當如何行,若是沒行也不是不願行,這樣行之,做了、過了就是「波羅蜜」,吻合來世上做人就是在佈施自己生命的功用這注定了的命題過關了,不然等於考試被當,人生一趟沒畢業,還要轉世,也就等於換個學校場所再來修這個佈施的學分。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先參透這一點,不然天天都要不情願做這做那地活著。再者,說理人就是佈施,但我們往往只要一理人家,接下來就想藉此管住對方。若是這樣也可以說我們一起手的佈施不是佈施,而是掌控欲在作崇,因此不會有「波羅蜜」的結果,一切再弄下去必然是一場紛諍不休的糾纏,何苦呢?

被多少人盼望的你
  講到這裡,寫實一點來看佈施,就是從四面八方有各色各樣的手伸在你身旁,有佛菩薩的手要示導或接引你的,有拿某一學科的書本要你看的,有要給你各種名目的帳單的,有拉你衣袖的,招著手的,手一直在那舞來舞去不知要幹什麼的,或空手在等你給他你還沒給他的東西的,無法一一描述說清,但各位現在聽我一講應該自己心裡有數。大家記得前頭我講我大姨念《地藏經》感應的故事吧?她第一次不為誰念,光是念,念完境界中看到兩個衣衫襤褸的人躍爭空中出現的那一本她念成放光狀態的《地藏經》。那個得到的身相瞬間轉為莊嚴,回身作禮欣悅無比升上天去了。那沒拿到的則一臉苦哉,喪氣垂頭,夜裡躬身站在她的床旁。後來我大姨另念一部《地藏經》迴向給他,他也得到脫去衰相,前來謝禮,一樣升上天去。
  現在重複提這段故事幹嘛?就為了補証剛講的關於佈施的事理。我大姨初念《地藏經》,在這天地間即有兩個人脫離生存的劣境,可見我們四周遠近隨時有人待人拯救。那不見得是在等待特定某一個人出手,但你一出手就成了被等待盼望的那一個人。那一種空(發音:注音符號第四聲)在那邊等待你怎樣作的氛圍,在我大姨念起經來,至少牽動出來兩個生靈的需求,他們在宇宙間離我大姨那麼遠,卻也那麼近。他們在天邊等待,等同就圍在我大姨近旁。也就是說我們做的事,好壞不論遠近都有人承受。再者,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能佈施,都不能不佈施,不管他目前的處境是如何的不堪,只要他解開自己,或在一個機緣上施出自己一點的力量,便即時為自己、為這個世界平添一股生意。因為這是他的天命,就看他有沒有悟到而已!你即便現在沒悟到,請放心,早晚也會悟到的。

一份早等在那邊給需要它的人的大寶
  當然佈施不只在念經一項,不過念經確是有其牽動轉化生命處境的一個效益。我們現在若沒有在念,並不意味你真的不需要,或沒有人從你這邊有這需要,這就像世事目前你不去做的,後來在某一情況下你也就那麼做了。你看看,有些人等到有一天有什麼問題了,哎呀,趕快去拜懺!所以我們現在不需要,也不是真的不需要,只是還未感受到罷了。
  以《地藏經》來講,我們的祖先、親友,過往的、現世的都需要。甚至他們有所匱乏時也還不知自己真正需要的就是這個,等你持誦為之迴向去垢除障,他們才猛發現從前竟不知道這早就為大家準備好在那裡的一份大寶。早期我也常誦《地藏經》,之間有時我會割稻仔尾,專念最後〈見聞利益品〉和〈囑累人天品〉。這可以的,為什麼不行?大家持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就是《法華經》中的一品?當然念整部比較好,但有時時間不及,就搭配專念這兩品,也可得其殊勝功德呢!

佈施波羅蜜與還債波羅蜜
  那麼話再說回來,這六波羅蜜為什麼佈施列第一?許多人希望打坐修定,或念誦、觀想得與佛菩薩的境界感應道交。然而你只顧自己作功夫,家事世事一大堆放著不管,那些債可不會放過人的,會不時來干擾,那又怎麼修啊?說難聽的,你不多施點,你脫不了身啊!所以,根本也不要想賴帳,該做該還的就該了,不要一副盤個腿、雙手結印,然後閉上眼睛假裝沒看見來要債的叫一切皆空那樣子。當做沒做也是欠,又如何波羅蜜地過關呢?
  人事上你一欠就得不到自由,進不了空暢無住的三昧定中了。說讓一些人洩氣的,所謂佈施是欠債還債講得很體面、講好聽一些而已,不然你還不願還呢!大家都喜歡講自己在修佈波羅蜜,做好事頂有面子的,也不免因而有點糊塗地自豪起來,卻不懂得那可也是還債波羅蜜,怎能因此不知不覺而自大呢?比如我見過有人喜歡道場辦法會時去幫忙作菜,因為那是在修功德,在家煮飯給老公孩子吃倒成了業障。這不就可以說,她若沒欠老公和孩子的,也就不願佈施為他們煮飯了。

她是我大姨
  我大姨多年後過世,她未婚,一生言行清謹,高潔自持。首夜我為她守靈,躺在她家客廳壽木旁的沙發椅,似睡未睡間,忽然電光石火般一觸,我看到她簪纓珠履,一身盛裝,頗具古代宮殿主人的氣派,從很高的空中踏虛而降。及地一瞬,化作現代人的穿著,一襲白色洋裝,踩著高跟鞋,滿臉榮光,向我笑盈盈地走過來,那美麗的裙褶翩翩顫騰,人若欲飛,十分精神,正是她年輕時的神情儀色,只是更出色殊勝許多。她就那麼輕足向前走了兩三步,而我正驚異的啊聲還未啊完,一下便消失了,這時我人也隨之醒坐了起來,知道她今生轉世為人,來處不俗,如今回歸本位了。她這是來為我作一個生命可以朝向怎樣一種莊嚴情境的証明,就在那不意的電光石火的一觸間。

戒,戒捨不得,戒以捨去得
  過來講持戒。從佈施來看,佈施即便當作還債,也是一種善意的行為。因為做給別人的,從基本態度上認為那是既然有了自己這個「我」就在你我他之間,包括對天地必然欠下的,不把對別人的好當作是多作、多給的,而且在這發現下還得不勉強;在這種情況下,若非得標出一個冠冕的「善」的標的,不然我們這個世間便會毀滅,則這樣看來會不會單單還債的心態,比認為自己是在作佈施更善呢?我這麼一講,自己都把佈施與還債搞混了。但無論怎樣,兩種說法所指的這一件事都是善啊!因此當一個人施出一個有助於他人的所當為的行為還之於人,那麼他隨之也就當有所不施加於他人的自我警惕,這就是戒。
  你還就還了,給就給了,還再想撈取、貪圖個什麼好處,那之前又何必讓、何必施?當然這是從施和戒基本心態的標準上說,不是指行為一怎樣就是貪。比如做生意賺錢並不一定等於貪,因為給出一份產品的雙向施與受的買賣的流通性,一般來說在各方不過於偏重己利下有普遍性相生的效益,因此雙方做的都可看作是傾向於一種佈施行為的表現。所謂貪不貪就在人是否過於強調自己份量的比重,佛法叫我執的。
  不過,這若以嚴格破我執的佛法觀念來看,比如阿羅漢出世的解脫行,那麼佈施可確是在還債的,而持戒的要義便在對世間無任何形式的取著。你施都施了,一切該還的都還掉了,再想取個什麼回來,包括再去得一個所謂的修行果位,那之前還的、施的,不是多此一舉,或甚至是賺得更多的假的嗎?若佈施從捨義來看,你捨了就捨了,還要得個什麼得?佈施可以說是「眾善奉行」,持戒則是「諸惡莫作」,而惡者在事相上乃因貪起嗔,這全因痴迷於一個我見之故。是以持戒的主軸在伏貪,貪念和貪的行為本身即具嗔相。人並不是所欲不成才生氣的,嚴格而言,我們貪那個樣子就已經多少露出幾許或全部的兇相了,只是往往被希望有助於達到目標的一臉和氣掩飾而已。甚至這戒不但是在戒有所不為,進一步還警示不可當為而不為,所以它又可反回來含蓋佈施一項,乃至它還包括了要忍辱、要精進,要寂意無為合定才算達到真正持戒的標準。

好人忌成弱者
  再來忍辱,你看這人既佈施又持戒,他夠好了吧?真的很好!但好一事看來沒有最好,還可有更好的。那麼已經這麼好的一個人,人家一定要來擁護他、讚美他嗎?佛啊!我做了很多好事,我有用功在修行,你給我長壽一點。佛能助人長壽,但長壽不長壽不見得跟你現在是好人或壞人有關。我們不要看人家活得短就以為他差,沒有行為我們很難証明一個心好還是壞,所以好人壞人不好論定,不得已勉強只能從我們的行為去審視,一件一件算,且有的還要權衡應緣得不得當。但不管如何,無常還是不管你是好人還是壞人,而我們當也不是為了怕無常才想做好事、做好人。
  以這樣來看,你無論做得再怎麼好,正好會遇到一些阻難來証明你真的好又夠好。你行得好或你的確不錯,但這並非為了禁止人家來毀謗說你不好。好好做,還要能承受人家的負評,虛心檢討,這一種忍辱心比前之能佈施、持戒那修為看來更高了。但說忍辱也不是在那邊忍到自己的心肺像一條濕漉漉的毛巾,忍無可忍又要忍被自己擰扭出一灘血水來。
  我們所做的好,都不希望被他人弄壞掉,一遇到這種狀況我們大都會惱怒跳腳,著急自己的功果受損。還有,你做好不能保証別人不跟你使壞;你對別人好,別人卻可以對你不好。如果你對別人好是為了要他保証乖乖待你好,那他不見得要跟你做這筆交易。忍辱波羅蜜要修得過,至少先要建立這樣的觀念來莊嚴自己,否則好人就是弱者的名字,每天為自己所做的好事綁架。
  那麼為什麼這佈施又要排在持戒和忍辱之前呢?因為人若心生煩惱,有什麼不對勁,那多是自己的生命沒得舒發不得志,首先要引發他施為的意願和能力,把他的用處展露出來,認到自己的價值。與其要一個人改十個缺點,不如讓他先發揮一個優點,那好的冒出來,得到好的那種感受就是改變壞的最好的開始。佈施能行一一好以斷一切壞,乃至叫人能消融所有的不幸,成就忍辱波羅蜜。而等到一個人能斷惡,他少做一件壞事,可能勝過他人做十件好事呢!

無常最精進
  但說回來,忍辱一詞還有點消極,有一點勉強在耐住、挺著的辛苦味道,因此非要再提出一個精進不可。人生遭遇再怎麼不堪,不但不如意時不洩氣,各種無理說不清之事加諸於身也不失望頹喪。能忍只是在那邊忍,但一轉入精進又是一番不因打擊生挫敗感的十足以之而得大力的透氣風光了。人活著要越經折騰越神采奕奕,不在那邊以我是好人、不做壞事的溫吞樣自瀆,或以為我受了多少委曲都眼淚往肚子吞是多麼的善良。脫出好壞與是非的跟踪,生命才有自由的份。生命不在道德的料槽裡討食,生命就純是生命在歡呼、在招搖!讚美好人好事,不如吟風賞月讚嘆天地高越。
  大概我們這世間講佛法,只能講到忍辱,因為那很容易懂,講精進就可能只在勤勉、努力用功不懈的人事作為上去解。但精進的精義其實在一種精神的超脫,不只是煥發帥氣而已!前面講的佈施是種種應緣能展的施為力,持戒是一種避免使壞的驚覺力,忍辱是能卸去任何形式壓力的化勁力,這樣一路過來便擺開了所謂的在世上搞不好牽扯來的業障,這心進入那透出人類文明大氣壓罩純然自個兒將與天地精彩交流的神透力中了。
  難道你沒有發現無常最精進了,好壞追不上它,因果是它排放的煙霧恍惚凍結成互相酬報的人世百態。但一旦精神稍醒,它便被虛空感召,將與無常比肩或乘駕無常進入無常闢畫的空暢中以定的三昧力快樂遊戲。所以這精神透過百般糾纏的人世,精進波羅蜜成就了,才談得上認証禪定的生命境界,而這禪定的「定」之一字,為「正」、為「𤴓」、為「龰」的等引、等持、等至諸事理意象,我們之前講過。那是各類時空圈畫各別生命形態的空力化境,千差萬別的物命造形與世界無為而為地出現,刮畫之力頻頻從空掏揚各種色頻紛飛的震動彷彿留跡成相,空即是色;刮畫之力無住,各種色頻皆臨空沒空本空,跡乃無跡,相未成相,而以一種遲滯感暫現一下一般再滅去,色即是空。生命精神的透脫入了種種定的化境,入了各式化境無住的空,它便有機會得到徹底的體悟,實証般若波羅蜜,精神還之於覺,覺還於不覺,覺而不覺、不覺而覺,存在於寂滅的大飽滿中活生生的了。

 


【普說】

首愚法師關中開示法集之二

/十方準提弟子記輯

承事上師十種供養與十種親近之殊勝(一)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晚間)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之菩提心戒及《瑜伽菩薩戒本》之開遮持犯」,這於佛法修証關係重大,大家需要看看《瑜伽菩薩戒本》,將來有機會會講。當年南老師講給我們聽,我也希望把這麼好的菩薩戒講給大家聽,讓大家心花怒放。有名的民國高僧太虛大師,他一生有很多的目標,其中他看到清末民初的整個僧團戒律的渙散,所以他發願這一生志在整理僧伽制度,他個人的操守功行就在《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之開遮持犯皆與密教金剛乘戒法至為相應」,《瑜伽菩薩戒本》後面五條戒律,其實就是金剛乘的。這個我在北京講過了,所謂「開」,就是可以開方便。「遮」,不能方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什麼條件好講的。當開不開,當遮不遮,這也是犯戒。當開的時候曉得開方便,當遮的時候曉得遮,這是持戒,這是菩薩戒的基本精神。
  「同時與禪宗祖師的論則相融合」,這我擬訂的「修行自律、利人利己││共修規約守則」,後面列有的「論」是《寶王三昧論》,「則」是《百丈禪師叢林二十要則》,所以叫論則。
  「乃依上述戒法、論則訂立:一、一個學法者的基本信念;二、應學習祖制典則的精神。」我們禪宗祖師所制定的這些叢林二十要則,寶王三昧論的精神,大家學佛一定要把握到。「三、共修之規則三種教約,一以貫之,期望這個時代之佛法行者,循之而於世出世法,皆能融通無礙。」一個人圓融不圓融,就看他處事的內方外圓,內心方方正正的,外面很柔和,這是菩薩行。內方就是嚴於律己,外圓就是寬以待人,這樣菩薩行才能夠融通無礙。我們凡夫顛倒,寬以待己,嚴於律人,那就反了,那就會心生煩惱,製造問題。?「進而廣利有情,使人人皆可循規蹈矩,奉公守法,乃至入佛修佛,莊嚴世界,成就佛國淨土,是為至禱!」其中「一個學法者的基本信念││承事上師十種供養與十種親近之殊勝和共修之規則」是我寫的,中間加上上述禪宗祖師的論則,那寶貝的不得了的!「?一、一個學法者的基本信念││承事上師十種供養與十種親近之殊勝:(一)十種供養承事上師││必得無量功德,普生歡喜法喜。」這很重要,其實這裡指的十種供養就是普賢十大願。我把普賢十大願換個方式,用佛陀四聖諦的說法來闡釋,前面講苦諦跟集諦,後面普賢行願就是滅諦跟道諦。
  「1.自己的意業傲慢自擾擾他,依普賢行願,禮敬供養上師及諸眾生,禮敬諸佛禮真心。」一個傲慢的人,你自己端個架子其實很辛苦,干擾了自己的清淨心,也干擾了別人的清淨心,「自擾擾他」了。上師代表諸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把這個禮敬諸佛真正的本意點出來,「禮敬諸佛禮真心」,把我們的真誠之心生起來。佛法在恭敬中求,我們拜佛就是把我們的恭敬心拜出來,把我們的真誠心拜出來,這樣在禮敬佛的同時也就是禮敬上師、禮敬眾生。禮敬就是供養上師及諸眾生。其實上師只是代表者,也代表著現代佛,我們在座的都是未來佛,未來佛也是在眾生裡頭。「禮敬供養上師及諸眾生」,供養上師也就是供養眾生,無二無別。?一個人有恭敬心,自然嗔恨心就化掉了,自然傲慢心就化掉了。一個人有恭敬心,心地就柔軟了、柔和了。我們很多人初次見面,你的起心動念看不出來,不曉得你在想什麼;但是你嘴巴一講話,馬上就曉得了,你話裡頭是清淨心的、是煩惱心的,口業一出,騙不了人的。你講話的口氣、口吻,你是在埋怨別人呢?還是損別人呢?還是在挑撥離間呢?口業就是惡口、兩舌、綺語、妄語。

承事上師十種供養與十種親近之殊勝(二)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晚間)
  「2.自己的口業是非,自擾擾他」,開口都是人我是非,可見你內心的煩惱多重,人我是非多強啊!「依普賢行願,稱讚供養上師及諸眾生,稱讚如來佛祖現」,口業清淨,你當下心念平、禪境現?!很現實的。你滿口的人我是非,染汙自己也是染汙別人,那是請魔住世,口業清淨就是請佛住世。?
  「3.自己的身業慳吝自擾擾他」,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一個人小氣小量,經常在煩惱中,不但在干擾自己,也在干擾別人。「依普賢行願,廣修供養上師及諸眾生,廣修供養福慧圓。」會修行的人,一天到晚都笑眯眯的,福德圓滿,智慧圓滿。供養,有那麼困難嗎?不困難呀!信手拈來都可以供養,給人家笑容也是供養,讚美別人也是供養,給人家方便也是供養,讓路也是供養。這麼重,我幫你提,也是供養。廣修供養,到處可行。很勤快,把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那也是供養。不讓其他人生煩惱就是供養。把自己的內務做好,做個榜樣,那也是供養。只要能夠讓大眾心生歡喜,都供養,福慧就圓。所以普賢行都是在我們的生活中。
  「4.自己的業障懊惱自擾擾他」,我們平常罵人家:「你這個業障鬼啊!」老是看衰人家,說這個人倒楣,是掃把星。哎呀!你這個掃把星,到哪裡都給哪裡帶來衰敗、煩惱、苦惱。倒楣鬼不但自己夠倒楣,還連累別人倒楣。因此我們千萬要做別人的吉祥星,大家的開心果。一天到晚埋怨仇恨,老是愁眉苦臉的,千萬不要啊!?「依普賢行願,懺悔供養上師及諸眾生,懺悔業障現真實。」這時唯一要做的就是起慚愧心、懺悔心。你問,某某人還能不能夠讓他回來呀?問題是他有沒有懺悔心、慚愧心呢?真正有慚愧心、懺悔心,就扭轉乾坤了!但他錯誤還理直氣壯,歪理千條,一點慚愧心、懺悔心都沒有,那個佛菩薩也沒有辦法救呀!?一旦有慚愧心、懺悔心,啊!十方三世諸佛都讚歎!這個人有救了!再狠的人也不打落水狗呀!一旦懺悔,他都哭得稀裡嘩啦,你還打得下去?你還罵得下去?還罵得下去,那就夠狠了。他都給你道歉了,「對不起呀,我欠你的錢,我有錢再還你嘛,給我一點時間嘛,我真的很苦惱了,對不起呀!」所以,一個人起慚愧心、懺悔心,唉!任何人都會體諒你的,都會包容你的。?「懺悔業障現真實」,不要躲躲藏藏的,說了一句謊言,要用多少謊言來掩飾它,好痛苦,永在痛苦的深淵中,無以自拔。唯有講真話,「對不起,我真的是,我也是無奈呀,也不是故意的。」你多說這樣的話,人家的氣也就消了一大半了。反倒是遮遮掩掩,心裡有垃圾,躲躲藏藏,說了那麼多的好話來掩飾自己的罪業、過錯,那慘了!所以講真話以後,垃圾化掉了,自己也輕鬆了!

承事上師十種供養與十種親近之殊勝(三)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晚間)
  「5.他人的功德嫉妒自擾擾他」,嫉妒心很糟糕,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那會把你的智慧通通障礙掉。對他人的功德嫉妒是干擾自己,也干擾別人。你的嫉妒心給自己帶來很糾結,別人一聽,也聽得很不舒服。?「依普賢行願,隨喜供養上師及諸眾生,隨喜功德得法喜。」瑪爾巴上師呀!我把我家裡僅有的財產,一頭又老又跛腳的老母羊供養你,這是我唯一的財產,我把我的身口意通通供養給你了!這是密勒日巴對他上師的無上供養!如果我們懂得隨喜,對別人的成就比對自己成就還高興時,你心態健康了,心量寬廣。別人的成就你懂得隨喜,別人有多高你自己就有多高,這種便宜還不懂得沾?結果還講些酸不隆冬的話,「你這有什麼了不起,我假以時日,還比你更好!」比他更好,這個真的是死不認帳呀!何不讚美讚歎,自己自歎不如!「你這樣的成就,我學幾輩子都學不來!」謙虛一點多好。你說,「我只要加一把勁,假以時日,我還會超過你!」希望你沒吹牛。「隨喜供養上師及諸眾生,隨喜功德得法喜。」一天到晚起歡喜心多好,你嫉妒心,那是酸呀、糾結呀,老是在那比來比去。一隨喜就不一樣了,就有法喜沾光了。懂得修,心量就寬廣了,沒有嫉妒心,解脫了。
  ?「6.他人的智慧不受自擾擾他」,沒有眼光智慧親近參訪欣賞別人的長處,那笨了!欣賞別人的智慧,他怎麼那麼好呀?他用的什麼方法?我來學習學習。你曉得動念學習的時候,善念已經跟進了,見賢思齊嘛!見不賢,自己要加以警惕呀!?人家好,不但不肯學,同時如果加上嫉妒心,那就糟糕透了,糟糕得不能再糟糕,這不但是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對別人的智慧,哎呀!這是我要學習的,他是我的好榜樣,我應該向他看齊。咦!他的茶怎麼泡得這麼好,不是用嫉妒心,而是真誠趕快向他學習,這樣你學習就可以跟進迎頭趕上了。他們可以,我應該也可以。他的要領在哪裡呀?學習要領,要領就是方法,方法就是智慧。所以我們要懂得欣賞別人的長處,那你的隨喜心就來了,見賢思齊的心量就來了。?「依普賢行願,請法供養上師及諸眾生,請轉法輪廣參學。」因為通過不斷的學習,你的知識面越來越廣了,能力越來越強了。這個很重要,「請轉法輪」,就是要很謙卑的。「謙受益,滿招損」,一滿就不想學了,這有什麼了不起,這樣就完蛋了。?「7.自他的佛性魔障自擾擾他,依普賢行願,清淨供養上師及諸眾生,請佛住世見佛心。」各位,要怎麼請佛住世?我們以清淨心來學習,向佛菩薩學習,這就是請佛住世了。

法供、茶供都是來自我把脈的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早上)
  剛才,把茶供與法供講了一下,才提了個頭。「一杯茶供敬上師」,對上師隨時以感恩報恩的心情,南上師為我們這個時代開創了準提法這樣的法門,讓我們少走很多修行的冤枉路,所以我們「一杯茶供敬上師」。同時,好的茶水也等於是甘露一樣的,?將來你回到家裡了,早上當然一大早就不要喝茶,像我們這樣的碗,七杯熱開水下來也不錯的。早上起來,一杯水供敬上師,二杯水供聖眾,三杯水供敬勢至,四杯水供敬觀音,五杯水供敬文殊,六杯水供敬普賢,七杯水供敬如來,也都可以。一大早起來,用小杯少量喝點溫開水,不要太涼,那對身體還是好的。?早上九點鐘左右,來個茶供,自己每天要會用保溫杯泡,每一杯茶倒出來都是熱茶,這樣七杯下來滿好。「一杯茶供敬上師,甘露施,口舌潤」,水也是甘露,喝下去,把舌乾唇燥一下子就解決了。
  「二杯茶供敬聖眾」,供聖眾就是要跟安般法門相應,我們喝茶配合的是安般的吐納法。太燙了,二呼一吸,水不燙了;一吸一呼,喝進來了,等於茶湯一喝,吸到了胃腸。我們茶供,茶好不好,你平常就已經清楚了,這時候重要的就是恭敬心了,恭敬心是超越了好跟壞。內心跟清淨心相應了,那才是茶供。?「二杯茶供敬聖眾,舌鼻舒」,舌根一沾到好的茶,鬆開來了。鼻根是聞味道的,嗅覺神經,舌根是味覺神經,一沾到舌頭,其實我們的胃裡頭已經曉得,這個茶可不可以喝了。我們茶供當然最起碼說得過去,對胃腸好,喝了對身體好才是養生保健。沒有好茶,喝白開水也可以,白開水總是好的。所以「舌鼻舒,胃腸暖」,喝到胃裡頭很舒服,甚至慢慢汗就流出來了。「三杯茶供敬勢至,鼻腎連」,這其實也有鼻通命門的意思,腎連帶命門,我們鼻腎連觀想命門,精神旺,跟法相應,越修精神越好。「四杯茶供敬觀音,耳門通」,耳那更是通命門,經絡暢,經絡暢通了,百骸舒快。
  「五杯茶供敬文殊」,心向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能夠跟般若智慧相應,那當然「身心調,物我忘」,這當然是般若慧觀的妙體和妙用,是來化我們身心種種病的,心裡頭的習氣,色身上的業氣化了,故能「身心調,物我忘」。對外在的,不會那麼在乎了,你有很多人事上的糾結卡在那裡忘不了,那就是來障礙你。但一「物我忘」了,好好壞壞都掃得乾乾淨淨,這是真正的修行人。心裡頭不留一點什麼,如靈龜走路,隨走隨掃,一切掃得乾乾淨淨。不思善,不思惡,好的不著了,何況壞的呀!
  「六杯茶供敬普賢」,修行要跟普賢十大願相應,把自己的妄念化得乾乾淨淨的,「心念平,禪境生」,你的功夫才會來跟你報到。你心念不平,功夫怎麼找你呢?是煩惱魔來找你,不是佛來找你。一天到晚,哎呀,心有千千結,憂患千千結,都是自己的問題,唯有跟普賢行相應,當下就是極樂淨土,還到哪裡找極樂淨土?
  「七杯茶恭敬如來,空相顯」,隨時跟空相應,極樂世界的無量壽、無量光,隨時在你的身心,這是真淨土。大家修行,先要學習接納別人,跟所有人都能夠融合一起,你的心量就大,你的善業就越來越廣、越來越深了。起的念頭沒有不好的,內心有念頭起來,就有影像起來,你老是對別人放不下,起來的都是討厭的面孔,老是在你的心中,浮現在你的腦海裡頭,越想越氣,那真的是冤家路窄,相見眼紅,越看越討厭,那你還修個什麼行啊?我們一個修行人,內心要慈和,要關心大家,「慈者予樂,悲者拔苦」,都要給眾生安樂。「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悉離苦」,這是慈心跟悲心,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才有歡喜心。最後,修養更高了,捨得乾乾淨淨的,淡淡的。所以你看,準提佛母的造型是微帶笑容。

 


【世出世間】

明因識果,改往修來

——讀《梁武帝問誌公禪師因果文》
/董良
  
因果報應,又作因果應報、因果業報、善惡業報,是指一切事物皆受因果法則支配,善因必產生善果,稱為善因善果;惡因必產生惡果,稱為惡因惡果。因果報應思想是佛教重要思想。修道之人首先要明因識果,改往修來,才能保持正確的修行方向,最終成就圓滿菩提。在眾多佛教典籍中,都有關於因果報應思想的論述,告訴人們造作善惡之因所遭致的相應果報,勸人改過修善。《梁武帝問誌公禪師因果文》就是一篇以問答形式,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現象,講說因果報應之理,勸人明因識果,改往修來的經典。

一、講說本文因緣
   與佛陀說法都有講法因緣一樣,《梁武帝問誌公禪師因果文》也有其講說因緣。本文起因為:梁武帝一日宮中夜臥不睡,聽到殿下有蟋蟀之聲。武帝舉眼觀看,見到一條蟒蛇進入殿中。梁武帝見蛇大驚失色,歎言:「宮中戒備森嚴,為何有此蛇怪?」這時,蛇作人言:「我主不要心驚,我是皇后郗氏遭貶。妾因在世時不信佛法,死後墮落蟒蛇身,遍體鱗甲,毒蟲咬身,痛苦不息。只得投奔您,希望念及昔日夫妻情分,施恩救拔。」梁武帝聽此言,驚嚇不已,徹夜無眠。
  梁武帝就向誌公禪師請教郗氏墮落蟒蛇之身的緣由,以及救拔郗氏的方法。誌公禪師告訴梁武帝:「郗氏娘娘在世不信佛法,嫉妒六宮,不敬三寶,不修片善,倚福受福,不信因果,不懼罪業報應,廣造無邊惡業。所以,死後失去人身,墮落蟒蛇之身。」誌公禪師還告訴梁武帝救拔郗氏的方法:「如果要救拔超度郗氏出離苦海,需要我主發心,宮中之人都要齋戒,舉辦齋供,延請五百高僧,啟建道場,稱揚佛法。皇帝您要親自禮拜,搜檢經典,禮懺誦經,求哀懺悔。只有這樣做才能救度郗氏出離苦海,超升天界。」
  梁武帝於是依照誌公禪師所說,發至誠心,合宮齋戒,並延請五百聖僧,修建道場,禮佛懺悔。聖僧從經藏中搜檢靈文,編為十卷,取名為《梁皇寶懺》。梁武帝誠心懇切,仰仗三寶威光,接引郗氏靈魂,現出蟒蛇之形,來到道場。蟒蛇在壇下盤旋幾匝,樣子醜惡嚇人。僧眾登壇禮佛誦經,郗氏受恩薦拔,隨即脫離蟒蛇之體,獲得天人之身。脫離蟒蛇之身的郗氏影現雲端,禮謝而去。
  由於梁武帝向誌公禪師請問郗氏因果的因緣,才有了下文中梁武帝向誌公禪師請問諸多因果之事。

二、修善之善報
  在這篇因果文中,誌公禪師針對梁武帝提出的諸多因果問題的疑問,講述了行善之人所得的善報。梁武帝在延請高僧救拔郗氏超升之後,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寸步不離。懷著對諸多因果問題的疑問,梁武帝接著又請教誌公禪師:「寡人今作一朝人主,未知前世,作何功德而來?請師父給予解答。」誌公禪師起初因為梁武帝是皇帝,不肯說出他前世的因緣。梁武帝見狀,再次請求誌公禪師不要有顧慮,為他講說自己過去世所做何因。誌公禪師於是說:「我皇前世是一個樵夫,以此上山砍柴,遇到山間一座古廟,殿堂破敗不堪,只有一尊古佛被風吹雨淋,無人照應。你發起一念善心,將自己頭上戴的箬笠用來遮蓋佛身。佛以天眼觀見你有此善心,讚言:『善哉善哉!貧苦佈施,甚為稀有。汝于來世,當作上人。』由於這個因緣,你今生才有做帝王的福報。」
  梁武帝又問誌公禪師:「人用錢米,供佛齋僧,功德如何?」誌公禪師回答:「其福甚大不可限量,若人供佛齋僧自有無量功德。經中說:供佛又禮拜,福等虛空無比量。齋僧復佈施,如同行路著腳跟。這種佈施善行就好像耕種田園一般,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雖然如此,全要後代修行人脫俗離塵,守戒清淨,剃除鬚髮,不離道場,參求明師,勇猛精進,明心見性,弘法度人,接引後來,報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應受人間供養。所以捨財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異日有因緣,也能同得此道。」
  梁武帝又問:「若人捨財寶造佛菩薩聖像,有何功德?」誌公禪師回答:「此為最勝無漏功德。《大藏造像功德經》云:『有人能於我法未滅盡時造佛像者,于彌勒初會皆得解脫。』當知此是三十二相因,能令成佛。又《優填王經》云:『王白佛言:作佛形像,當得何福?』佛告王言:『此人世世生生,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福快樂,身體金色,面貌端正,人所愛敬。若生人中,常生帝王、大臣長者、賢善家子,豪尊富貴。若作帝王,王中特尊。若作天主,天中最勝。過無數劫,當得成佛。』」誌公禪師還說,雖然捨財寶造佛菩薩聖像有很大功德,但在造像畫像時,要選擇良匠,一起生恭敬心造佛聖像,如此才有很大功德。如果造像者所造佛菩薩像不具足莊嚴相好之相,此人將受五百萬世諸根不具之苦報。如果虔誠用心修造佛菩薩聖像,則能獲得無上妙果。
  梁武帝又問:「佈施僧人袈裟戒衣、鐘鼓法器之人,其福如何?」寶誌禪師回答:「佈施袈裟之人,七世不失人身;佈施戒衣之人,生生世世衣食飽暖;佈施鐘鼓法器之人,出世為人,音聲響亮,得好名聲;佈施鞋襪之人,再生不用入廚房,有人奉事;佈施草鞋之人,出路有人扶助,不經險隘。」
  梁武帝還向誌公禪師請教了關於念經、拜塔禮佛、念佛、放生等善行的功德,誌公禪師都一一作了回答。比如梁武帝問誌公禪師:「拜塔禮佛功德如何?」誌公禪師回答:「拜塔禮佛,功德無量。須當預先齋戒,沐浴更衣,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更何況多拜。以此禮佛功德因緣,當得百福相好之身。禮拜之時要五體投地,猶如品字模樣。合掌當胸,恰似皓月團圓。三業投誠,一身端正,當如面對真佛真菩薩,不可左斜右側,不得回頭轉面。談論戲笑勿吐痰涎,汙佛淨地。香燈茶果,晝夜殷勤。禮佛如是,拜供亦然。所謂毗盧塔、華嚴塔、多寶塔、阿育王塔、佛舍利塔。佛有無量寶塔,不可具說。凡欲禮塔,俱是八萬四千拜為一藏。依前所說,拜塔禮佛,竭誠盡敬。若依此法奉行,當來必竟成佛。」
  梁武帝又問:「放生功德如何?」寶誌禪師回答:「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經云: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緣,遂使升沉各別,以其生死輪迴,互為六親眷屬,改頭換面,不復相識。若能發喜捨心、起慈悲念、贖命放生者,現世祛病延年,未來當證菩提。」

三、作惡之苦報
  這篇因果文中,寶誌禪師還回答了一個人造作惡業的苦報。梁武帝又問:「有一等不善之人,不營家計,不務生理,不作好人,不修片善,結党成群、去為強盜劫賊者,如何果報?」寶誌禪師回答:「此人曆世不植善根,多造眾惡,慳貪嫉妒,毀辱良善,所以今生註定貧窮困苦人。不耕田種地以為活計,不生好善之念頭反起邪惡狠心,結党成群,各處為盜,劫虜人財,只圖己富,不顧他貧,這等人如同雪上加霜,苦上加苦也。一日大命將盡,或遭官府刑禁,笞杖徒流,或分屍,或銼斬,一死入獄,再無出路。閻王殿上,業鏡臺前,照出分明,絲毫不昧。該殺之輩,帶累父母,及其眷屬,同入地獄。受苦滿足,罪畢為人,貧窮諸衰而自困苦,衣不蓋形,食不充口,恒為他人之所惡賤。無量苦事,說不能盡也。」
  梁武帝又問:「朕今殿下文武百官受朕俸祿,更有恃執官勢,不依公平正直,判斷究治,苟用酷法刑杖騙民財者,後日如何果報?」
  寶誌禪師回答:「他的官位受盡前生福報,待他陽命已盡,陰府閻王,業鏡照出,絲毫不昧。依照他自己造作的惡業輕重處罰。罪業輕的,罰出陽間為水牛,與人耕田,償還宿債;罪業重的,罰作蛟龍,向四天下行雨,灌溉山川,滋養萬物,償還民之宿債,經常被風伯雨師鐵棒捶打,遍身鱗甲,生諸毒蟲,鮮血長流,晝夜受苦,無有休歇。」
  梁武帝還針對佛門中的一些不良現象,向誌公禪師請教其中因果之報。梁武帝問:「有為僧為道之人,在山門中殺牲害命、飲酒吃肉、譭謗正法、壞佛伽藍、為非作歹、損害常住者,何如?」誌公禪師回答:「如此之人,是在如來最初成道之時,有一等妖魔嫉妒佛法,故來擾亂,卻被如來束縛摧壞,心猶懷恨,要害佛法。在末法時代混入僧倫,一向信受邪師邪教,只言不用齋戒,只要心好,恣意殺生,烹煮食啖,相伴俗人傳杯飲酒,共相作樂,占住庵堂,污穢淨地。這樣的人不過是光頭百姓,魔家眷屬,如今敗壞佛門,死後絕墮阿鼻地獄,苦不可言。」
  不僅造作惡業會遭受苦報,即便無意間錯失因果,也會有因果之報。本文中寶誌禪師向梁武帝講述一則故事:曾有位楊和尚,是位持戒精嚴,注重修行的苦行僧。一日,他想雲遊參訪,剛要發足啟程,就被蛇王(護法神)扯住:「你要還一匹絹之後再走。」楊和尚說:「我在山門中並沒有犯過錯,為何要我還絹?」蛇王回答:「你當初在我常住,拿了一張紙包果子寄給你母親了。算到現在,應當償還一匹絹。」楊和尚說:「當今天下有很多不學道的人,經常胡作非為、敗壞山門,你都不去尋他,如何獨來扯我?」蛇王說:「他人不學好,胡作非為,他會自作自受,我會去尋他。等他陽命將盡,我不容他,銖錄對算,打入地獄,受罪期滿,罰出陽間,作種種畜生償還人之夙債。你要是肯入地獄,我也不來扯你。」楊和尚問:「我拿一張紙,為何要還一匹絹?」蛇王回答:「我昔日在靈山會上,受佛囑咐,教我管理山門常住之事。我當時對佛發誓,願毫茅寸草,什物諸般,凡是我山門物品,我全都掌管守護,十方信施進門有數,出門登記,白天漲三分利息,夜晚漲七分利息,如此每天都算利息。所以,算到今天,你應當償還我山門一匹絹。」楊和尚聽蛇王如此說,膽碎心寒,連忙禮拜,希望寬恩,自己馬上償還一匹絹。蛇王讚歎:「善哉善哉!快須辦來,還我去,免作負恩欠債人。」楊和尚於是回房間取絲銀三兩,償還常住,然後拜辭伽藍而去。
  如楊和尚這般嚴持戒律,精進修行的苦行僧,由於無意間拿了常住一張紙,卻受到了償還一匹絹的果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由此可見一斑。

四、善惡現象之解說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過得貧窮多難,有的人過得富貴快樂;有的人雖然富貴卻短命,有的人貧窮卻長壽。不知是何種因由遭致的果報。針對梁武帝對這些問題的疑問,寶誌禪師都從因果角度作了解答。梁武帝問:「世間之人,卻有不平。貧者太貧,富者太富,苦者太苦,樂者太樂。是何因緣?」寶誌禪師回答:「我佛觀見其因,才說其法,教人要修。今生富貴之人,是因為他前世積功累德的善報。現世貧窮困苦之人,是因為他前世不肯修善因。貧富苦樂,都是由於宿世分定,任何人都強求不得。」
  梁武帝又問:「富貴之人正好享福,卻有短命者;貧苦之人憂愁苦惱,有八十而命長者,如何?」寶誌禪師回答:「富貴短命之人,是因為他前世廣行佈施。雖然廣行佈施,卻不肯齋戒,又好殺生,因而富貴而短命。這些被殺生靈,都在陰府抱怨這些富貴殺生之人,所以,善惡因緣,罪福纖毫無差。如此禍福相連,還他自受,所以今生正好享福,卻因短命,斷他一半福田,償還殺業之罪了。又有孤獨貧窮之人,卻能享有八十多歲長壽,這是他前世不肯佈施,所以現世貧窮。雖然沒有做佈施善行,但也不曾殺生害命,因此,今生註定長命受苦。」
   梁武帝又問:「世間富貴之人又得福壽雙全、相貌圓滿者,是何因緣?」誌公禪師回答:「這樣的人是因為他過去世向佛門中清淨持戒,作眾善業而來。因此,今生在富貴之家,長者之門托生為人,相貌端嚴,六根清淨,無病無苦,受用大福。若到夏天,便有涼亭水閣供乘涼消暑;若到冬天,便有紅爐暖閣供取暖過冬。出入往來,縱橫自在。人人恭敬,個個欽崇。好親好戚,好妻好女,好子好孫,左右奴僕,時時擁護。財寶豐盈,受用不盡,是他前世行佈施、結緣修來的自然之福,有誰人強分得他!雖然如此獲福,更要及早回頭。頌曰:受福有時盡,人壽有幾長。若復不再修,也是夢一場。這可是誠實之語。」
  本篇因果文從佛教因果思想出發,並結合現實因果現象,對佛教因果思想作了全面的解說。通過這些解說,不僅解除了我們對佛教因果問題的各種疑惑,而且還能使我們通過文中諸多善惡之因的不同果報,更加能夠明因識果,從而主動改往修來,廣種善因。

 


【世出世間】

戒的含義與類別

/陳旦

  
戒是佛教戒定慧三學之一,即皈依佛教者所應遵守的規範。廣義而言,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比如好習慣稱善戒(又作善律儀),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通常情況下,戒一般多指淨戒、善戒,特指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具有防非止惡的功用。《大智度論》卷十三云:「尸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羅。」《俱舍論》卷十四云:「能平險業故,名尸羅。」
  
對於戒的含義,諸多經論中都有論述。《大乘義章》卷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戒不僅有清涼的含義,而且還能夠防非止惡。《瓔珞本業經》卷下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戒為佛子修學佛法的根本保障,故而學佛者首先要持戒。《玄應音義》卷十四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波羅,此譯云禁,戒亦禁義也。」戒有禁止義,即禁止惡事。《優婆塞戒經》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涅槃經》卷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戒不僅能制止惡法,而且還是一切善法生起的階梯。《大毗婆沙論》卷四十四說尸羅有清涼、安眠、數習、得定、嚴具、明鏡、增上及頭首等十義。《菩提資糧論》卷一亦提出戒有十義:「言尸羅者謂習近也,此是體相。又本性義,如世間有樂戒苦戒等。又清涼義,為不悔因,離心熱憂惱故。又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又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又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又端嚴義,以能莊飾故。又淨潔義,能洗惡戒垢故。又頭首義,能為入眾無怯弱因故。又讚歎義,能生名稱故。」
  
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從淺處說,佛教的戒學,是人生倫理道德的規律,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準則。往深處講,戒是塑造人格乃至圓滿究竟成佛的途徑。修學佛法的人,從進入佛門信敬三寶起,一直到完成無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說的。戒律為三藏教法之一,其行門之廣,蘊意之深,類別之眾,不是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的。
  
在律典中根據戒不同的分類,有十一種之多,比較常用的分類有以下幾種:
  
一、性戒與遮戒:前者戒性罪,後者戒遮罪。性戒又作性罪戒、性重戒、主戒、舊戒,與「遮戒」相對,是針對性罪而立之禁戒。此類戒律從犯罪之果報而言,屬於本質之罪惡行為,如五戒中之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四波羅夷,不待佛之制戒,亦不論在家、出家與受戒、不受戒,若犯之,未來必定受報。因其自性就是罪行,為業報之正因,系社會普遍承認之罪惡,並有法規制止之,故稱性戒。五戒中除殺、盜、淫、妄等四波羅夷外,其他諸戒皆屬遮戒。
  
遮戒是指對輕罪之禁戒,又作息世譏嫌戒、新戒、客戒。遮戒中的遮,即制止之意。遮戒是相對於性戒而立。遮戒是佛陀因事、因地所制之戒,通常較性戒為輕,即一般社會不認為罪惡,而佛教為防止世人譏嫌,避免由此引發其他犯罪。如酒戒即是遮戒。
  
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所說四重四十二戒,《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所說六重二十八輕戒,《梵網經》卷下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等,都依據性戒與遮戒而分輕重。
  
二、 止持戒與作持戒:又稱止持門與作持門,略稱止門與作門,指戒律中廢惡與修善二類。止持戒是指消極的禁止戒。止者制止也,持者持戒也,即制止身口之惡而行不殺不盜等,是依止而成持戒也。如五篇七聚之戒法就是止持。《行事鈔》中四曰:「戒體光潔,順本所受,稱之曰持,持由止成,號止持戒。」
   作持戒,又作作善門、修善門,是指持戒以修習善事。為「止持門」之對稱。持戒以防身、口諸惡為首要,諸惡既離,更須修善,策勵三業以護善,此即作持門。作持戒乃教人眾善奉行之戒,如四分律中之二十犍度,包括說戒、安居、自恣等。作持門與止持門合稱止作二持、止作。
  
三、定共戒與道共戒:定共戒,又名「靜慮生律儀」。入初禪、二禪等諸禪定,則與禪定共生自然防非止惡之戒體,身口所作,盡契律儀。《俱舍論》十四曰:「靜慮生者,謂此律儀從靜慮生,約生因解或依靜慮。約依因明,故名靜慮生律儀若得靜慮者,定成就此靜律律儀。」《七十五法名目》曰:「靜慮律儀,亦名定共戒,與定同時故。」
  
道共戒是指三乘聖者入色界所發之無漏定,則與無漏智共于身中自發得防非止惡之戒體(即無漏之律儀),是名無漏律儀。此無漏之律儀,與無漏道共生,與無漏道共滅,故名道共戒。
  
聲聞戒與菩薩戒:聲聞戒,又作小戒,小乘戒,指小乘律所制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亦即四分、十誦等戒律,如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聲聞戒為小乘聲聞所受持之戒律。相對於《梵網經》等十重四十八輕戒之大乘戒而言,四分律等所制之五、八、十、具足戒等稱為小乘戒。《分別功德論》卷二云:「聲聞家戒,喻若膝上花,動則解散;大士戒者,喻若頭插花,行止不動。何者?小乘撿形,動則越儀;大士領心,不拘外軌也。大小範異故,以形心為殊。」
  
菩薩戒,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為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菩薩戒之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攝律儀戒,又作律儀戒、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攝,攝盡、總攝之意。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種戒律,積善防惡。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所受之戒,其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釋門歸敬儀》卷上謂攝律儀戒能斷舍諸惡,為法身之因。
  
攝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指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之戒,為三聚淨戒之一。即修習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者。《釋門歸敬儀》卷上謂此戒勤修善法,為報身之因。
  
饒益有情戒,又作攝眾生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
  
聲聞戒與菩薩戒之說出自南本《涅盤經》卷二十六:「從初發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戒。若觀白骨乃至證得阿羅漢果,是名聲聞戒。若有受持聲聞戒者,當知是人不見佛性及以如來。若有受持菩薩戒者,當知是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見佛性如來涅槃。」
  
五、權、實二戒:權實二戒系天臺家所說。權戒是權教所說的戒律,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小乘戒。此與《瑜伽》、《善戒》等大乘戒,都是三乘共門所持,藏通二教界內卑淺的粗戒。實戒是實教所說的戒律,如《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獨為別圓二教、界外菩薩所受持。權戒又稱粗戒,實戒又稱妙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