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禪林-準提佛母

 

【世出世間】

《佛說無常經》的思想要義

/常靜

無常思想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是指一切有為法生滅遷流而不常住。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於?那間生滅,而為本無今有、今有後無,故總稱無常。《佛說無常經》是一部講述生死無常的經典。本經通過經文和偈語相結合的形式,講說了老病死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生命過程。修行人應當想到我們的生命極其短暫,隨時都有可能被無常帶走。為了遠離老病死無常之苦,經中勸誡修行者應當精進修道,脫離無常的束縛,趣入不生不滅的涅槃之境。

本經是佛陀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中為眾比丘講說,當時,佛陀告訴眾比丘:
有三種法,于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何者為三?謂老病死。汝諸苾芻,此老病死,于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是故應知,此老病死,于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于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佛陀告訴眾比丘,老病死是世間不可愛、不光澤、不可念、不稱意之事。如果眾生沒有老病死之事,諸佛也不會經過多生多劫的修行成就佛道,然後出現於世間,為眾生講說自己所證的法門,以及如何調伏眾生身心等煩惱。正因為眾生有老病死之苦,諸佛如來才應世為度化眾生,講說自證法門,調伏眾生身心煩惱。
《佛說無常經》主要講述了生死無常的問題。經中偈語云: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一個人有生必有死,少年必會變老年,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脫離的自然界的規律。「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人有生死變化,青春年少的容顏不久也會變得發白麵皺,成為步履蹣跚的老人。一個身體很強壯的人,也免不了被疾病所侵,變成一個疾病纏身的人。即便是妙高山,經歷長劫之後也會壞散。大海雖然深不見底,但也有一天會海水枯竭。大地及日月也都有其存在的時限,一旦大限來臨,也會歸於無常。世間的一切就是這樣生滅無常,但一般人卻又無法改變這個規律。可見,世間沒有一件事不是被無常所吞。佛教無常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首偈語說明世間萬物無一得以常住不壞,凡生者必滅。修行者只有超脫此生滅之世界,始可得寂靜之真理。據《大智度論》卷十二記載,釋迦世尊前生為雪山童子,在雪山修行時,為求能由釋提桓因所變之羅?聞無常偈,而自樹上投身捨命。
為了說明「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偈語中展開作了說明:

上至非想處,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千子常圍繞。
如其壽命盡,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隨緣受眾苦。
迴圈三界內,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纏。

無論是上處於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還是下至轉輪聖王,每日七寶隨身,常有千子膝下圍繞,但這畢竟是不長久的。一旦壽盡命終,一切都將歸於無常。他們或是漂流在死海中,受盡各種痛苦;或是在三界中輪轉不息,就像汲取井水的輪子,放開繩子之後,又被纏繞。又如蠶作繭自縛,不得自在。
對於老病死的無常之苦,經中偈語云:

此老病死皆共嫌,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不久鹹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恒與眾生作無利。

老病死是人人都渴望遠離,但又無法避免的自然規律。一個人的年輕美貌不過是短暫的存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變得容顏枯槁。縱然一個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也不免會被無常所逼迫,最終走向死亡。一個人從出生時開始,老病死苦就與之相伴隨,經常障礙他前行的步伐。「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一個人應當了知,只有佛所說的妙法永不滅亡,並且能引導眾生通過修行,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
為了說明老病死之苦,經中偈語對死亡的痛苦情狀作了詳盡解說。偈語云:
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此時徒歎恨。
兩目俱翻上,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短氣喉中幹。
死王催伺命,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行入險城中。
親知咸棄捨,任彼繩牽去。
當一個人即將走向死亡之時,「命根氣欲盡,支節悉分離」,令人感到痛苦無比。當死亡的各種痛苦來臨時,即使心有不干,也無力回天,只有白白歎息。當死亡之時,兩眼上翻,心中惶恐不安,但沒有人能夠救濟病人之苦。病人將死之時常有胸悶氣急、喉中乾渴等不適症狀。此時此刻,閻王等著催命,病人的親屬守護在身旁也無能為力。隨著病人病情加重,神識昏昧,進入死亡險境之中。所有生前難捨的親朋故友都不得不相捨離,任由魔王之繩牽往地獄中受苦。
病人在死亡後,往往隨業受報,遭受種種難忍之苦。偈語云:

將至琰魔王,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黑暗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

很多人在生前,因不信因果,造作種種惡業,因而死後因業受報。如果造作惡業很多,就會墮落地獄中受苦。對於一般人來說,生病不僅是一種業障,也是與人結怨所致。若人病情加重,且無醫藥可治,就會走向死亡。死後還會因所造惡業,受盡難以形容的無量諸苦。
在認識到諸行苦空無常之後,偈語勸人諦聽真實法,廣修聖道,得佛法甘露之味,趣入不死之門。偈語云:

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
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兄弟並眷屬。
目觀生死隔,云何不愁歎。
是故勸諸人,諦聽真實法。
共捨無常處,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能滅諸煩惱。

諸佛世尊及聲聞、獨覺為了脫離生死無常輪迴,捨棄無常之身,出家精進修道。更何況凡夫俗子,更應精進修道,由生死證入涅槃。因此,為了脫離無常之苦,我們都應當勸誡父母、妻子、兄弟等六親眷屬,及時聽聞教法,如說修行,就能捨棄無常之苦,證入涅槃之境。佛法如甘露,能夠及時除去眾生的熱惱,最終入於清涼之境。聽聞佛法之後,經過聞思修,不僅能滅除煩惱,還能夠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
為了遠離老病死之苦,經中還勸人勤修身口意三業,發菩提心,皈依諸佛,如佛所說修行,自會有善果現前。偈語云:

當勤策三業,恒修于福智。
眷屬皆捨去,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智者善應思。

為了遠離老病死苦,一個人應當通過培植身口意三善業,經常廣修福慧,並且還要能捨棄常人難以捨離的六親眷屬和財貨之物。平常時日,自持善根,廣修眾善,為自己積聚福德資糧。要知道,世間的一切如路旁樹木,只能暫時歇息,並不是久留之地。車馬和妻兒也不能長久相聚。世事無常就如夜晚群宿之鳥,天明之後各自飛去。一個人死去與親人相別也是如此。只有諸佛才是眾生的真正皈依之處。諸佛在各種經典中對離苦得樂的修學方法都作了詳細解說,有智慧的人應當依照諸佛所說,如理思維,真修實證,成就圓滿菩提之果。

 


【普說】

首愚法師關中開示法集之六

/十方準提弟子記輯

四五真言正法眼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晚上)
過去參加南老師的禪七,南老師要我跟他站在旁邊,南老師拿著香板,他教我怎麼觀察大眾,香板要怎麼打。哇!南老師很威風啊!嗓門又大,一邊跑香,一邊就講了:「心住於眼,眼住於空,空無所住!」提著香板「啪」的一下,有人就定住了。我把南老師的三句話稍微加以補充,第一句話「心住于眼目」,第二句「眼住於命門」,第三句「命門無所住」,這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法爾如是的道理。第四句呢?第四句很重要,「正法金剛眼」。這個我稱之為「四五真言正法眼」。即以一句話五字,共有四句,為大家修法的關鍵心法、行法,故約稱之為四五真言。這點你真正體會到了,你往後的修行就不一樣了。「四五真言正法眼」不是那麼好體會的!這在密教中等於是傳了無上甚深妙密法!我是學禪宗的,不來密教那一套,毫不保留的供養大家,問題是你們能接得上嗎?!

共修之規則(一)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晚上)
現在我們再來談一下共修之規則。佛制戒律,祖立清規,旨在防非止惡、安身進道,光大法門、造福社會。本此精神,訂立共修規約,全體同參均須遵守,謹遵憲法和法律,執行有關政策,愛國愛教,以法為家,勤修三學,恪遵六和。
1.全體同參,均須謹遵佛制,戒行清淨,威儀整肅,擾亂六和敬者,不共修。什麼是六和?大家要弄清楚,萬一你覺得不太好記,就用「身口意、戒見利」,這六個條目的第一個字方便背起來。「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大家一起生活同修,一切是平等的。
一個六和敬做好的人,他的心就安了,沒有什麼好埋怨的,若常怨東怨西,可見你的見解有問題,你的意念有問題。而你的意業守得不好。內心有埋怨,嘴巴一定會不清淨,會發牢騷、會批評,或背後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一個人的行為反應如此,所以六和敬多重要!
「身和同住」,彼此不要有拳打腳踢之事,那不可以。身表現在外面有威儀,尊重自己、尊重別人,讓人家心生歡喜。
「口和無諍」,講出來的話都是給人家啟發的,給人家受用的,不是在那邊挑撥離間,惡口、兩舌、綺語、妄語隨口而出,這樣的修行人怎麼會上路啊?
「意和同悅」,你心中把所有的怨氣悶氣化得乾乾淨淨的時候,你就有歡喜心了。一個團體多幾個有道之士,這個團體就更加祥和了,如果多幾個煩惱眾,這團體就不得安寧,所以共修的成員很重要。
有的想要來出家,都要考驗個一年兩年,有的甚至要三年,把你的棱角通通磨掉。你喜歡的偏偏不給你,「奪饑人之食,驅耕夫之牛」;你不喜歡的偏偏給你,看你怎麼樣,就是把你的習氣磨掉,真正高明的善知識一定是這樣的手法。通過這樣磨練出來的,沒有不成材的。你通不過這個考驗,那你還是回家吃老米飯去吧!
僧團之六和太重要了,戒就是有個共同的法則來遵守,來共同遵奉。「見和同解」,大家觀念上得溝通了,達到統一了,那個共修的力量就出來了。一個人一個想法,拱來拱去,這個團體還會清淨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僧團不允許的。佛陀的智慧,依般若智慧來講,都點到每一個人的心裡頭去了。有問題是你化不掉,你沒有理解到,那是你顛倒。一旦理解到了,你的心就化掉了,自己要化解自己啊!老是靠別人鼓勵、給你開示,你只是有限公司。你要有覺性覺照,修行就是要懂得自我管理,見地透脫。「見和同解」,見地見地,見解見解,你的見地、見解何在?
「利和同均」的立足點在於每一個人的長處不一樣,所擔任的職務也不一樣,自然有輕有重,權力就有大有小,這是多一份權力就多一份責任!你不管,那就是你失職了。執事以盡心為有功,你盡心了嗎?不盡心,那就是你的過錯,你的福德智慧不會成長。一個人不計較,他隨時三輪體空,一天到晚都笑咪咪的。老是喜歡計較,計較這個,計較那個,太多煩惱了,小心眼,小氣小量。
我們用心去參究,你早來跟晚來,你所擔任的職責不同,你的能力也不同,人家世間法通透的,他挑的責任重,這是一定的道理。
2.早晚課誦,坐禪聽講,集體勞動,除按共修規矩,可以不隨眾的同參外,因病因事,均應請假。無故缺席者,應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不共修。那你這樣就敗壞一個團體,你已經不在六和之中,你不能夠遵守團體的規約,你就沒有資格再待在這團體裡了,這是必然的,你跟人家老是不一樣嘛!
3.尊師重教,恭敬耆德,服從主事安排,遵守共修秩序。違者應視情節輕重,給予教育、批評,或記過。耆德就是有學有德的這些長老,理應尊重。我們修行,佛法在恭敬中求,沒有恭敬心就沒有佛法,一分恭敬心一分佛法,兩分恭敬心兩分佛法。我們修行要自動自發,哪需要人家講;需要人家講,那就是你修行不上路,自尋煩惱,也增加團體的負擔。

共修之規則(二)
(武夷山十方學堂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晚上)
4.挑撥是非,破和合敬者,應及時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而又屢教不改者,不共修。
5.打架鬥毆,惡口相罵,侵損偷竊道場、共修會場財物或私人財物者,進行嚴肅批評、教育,對侵損偷竊的財物,須照價賠償,情節嚴重,觸犯刑律者,共修除名後,依法處理。這是必然的啊!一個團體有打架、惡口相罵之事,這很糟糕,有這個還像個道場啊?
6.全體同參,均需衣容整齊。尤其我們這裡是男女眾道場,你出了房間,就要穿著整齊。
清淨素食。我告訴你們,叢林正法道場裡頭,還是有天龍八部,還是有護法神的,有形無形的。這些不守規矩的,必然不會待得太久的。我們真正一個正法道場,護法神很靈驗,不要小看!
禁止飲酒(藥用除外)、賭博、看淫穢書刊。這些都不可以!
如有不遵,經批評、教育而屢教不改者,不共修。我們建設這麼樣的一個道場,就是希望大家來這個地方,歡喜法喜,都是自動自發的,自覺自明的,能夠做好自我管理。一個人如果不用人家管理的話,你心生歡喜,主事者也很輕鬆,不要為你頭痛。這個人真難搞,要他往東,他偏往西,要他往西,他偏往東。凡是難搞的人,在道場都不會留太久。各位看著,真正奉公守法的,中規中矩的,修得很歡喜!
7.到道場專修,外出未經請假,夜不歸宿,經教育不改者,不共修。這是一定的道理!道場有道場的規矩,你有事,最起碼要跟主事的請個假,我有什麼事情,但也不要老是請假。其實我們穿了這一件衣服,本身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8.私自化緣募捐,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不服者,不共修。你那樣做,就是還在名利中啊!如果為了道場,奉道場的命令去募化,那不同。如果喜歡攀援,喜歡化小緣,那不可以。連這個也放不下,那你幹嘛出家?還不如好好找個工作,養活自己,那多好。
9.保持共修會場莊嚴,環境清淨整潔;保護法寶文物,注意防火防盜。
以上是我於丙申年立夏,三年前,在峨眉平安寺整理的。
總而言之,我們在一個環境中,怎麼樣跟大眾和合相處一片法喜。有一些不告而別,那是很嚴重的,在僧團中不告而別,等於是開除,自動放棄。你不尊重僧團,沒有什麼理由好講的,錯了就是錯了,誰趕你啊?沒有人趕你啊!
你說這些離開的,能不能再回來?不是什麼人說了算,第一個,你真正懺悔了嗎?這個真能懺悔不容易啊!但這也沒有什麼可能不可能,都是事在人為,你是一個好根器的,又何必當初呢?所以我們不管在家出家,我們修行就是為自己生命負責任。一個人能夠為自己生命負責任,有什麼提不起?有什麼放不下?
你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僧團有僧團的規矩,新出家的,沙彌有沙彌律儀,它有它的規矩啊,哪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裡那麼自由?要自由你何必出家啊!一個修道的人,我經常說,無念天地寬,無念正好把你那些亂七八糟的思想,把你那些小氣小量,統統拿掉,一切都是如理如法,這才是真道場。六祖為什麼把「無念無相無住」作為禪宗三綱啊?有很多深的道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業障,佛菩薩的果位那麼高,我們為什麼還苦苦惱惱的,那不是我們的業障嗎?怪誰啊?怪我們的福德智慧不夠。你福德智慧夠了,你馬上登上果位了,馬上身心不同了。?我們突破不了,自己被自己的習氣業氣卡住了,怪誰呀?哎呀,這個團體不好,這個團體制度不好,不是團體的問題,是你個人的問題。山不轉水轉,只要把你的心地弄得乾乾淨淨的,有什麼好埋怨的?如果是團體不好,你的行為端正,正是這個團體的好榜樣嘛!一個團體多幾個中規中矩的,這個團體就清淨了。

 


【世出世間】

欣悅淨宗法門

/張朝堂

知曉佛學三八載
準提藥師彌陀聖
光中極尊佛中王
苦讀五年心始專
餘生一經一佛號

讀過五遍《大經科註》細講之後,封書十二冊;直接展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隨文入觀,受益於「佛語經深」,方知真正修行一定要「老實、聽話、真幹」。弩鈍如末學蹲低身子方才體會到「眼高手低」的雜燴淺嚐往往只有錯過而已。因此心甘情願奮力紮根深入於「一門」。

淨宗最為奇特,通關密語只要「阿彌陀佛」,常使不絕就可求生極樂。卻也因為此法門至簡至易,因此很難徹底信入,知識份子總希望廣博,有的難免輕看唸佛法門。世出世間法不都是要專精才能學成的?經言:「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又云:「惡驕懈怠及邪見,難信如來微妙法。譬如盲人恆處闇,不能開導於他路。」「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因緣不具足,自不得聽聞或因疑惑而錯過了。

有身就有苦
《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有這個身,非但要侍候?它「食衣住行」等需要,在身體分分秒秒的老化過程中,偶有微恙驚嚇還是得要找醫生,因此想要「稍稍安心」卻常有擾動。真的是:「永劫以來,輾轉五道,憂苦不絕。生時苦痛,老亦苦痛,病極苦痛,死極苦痛。惡臭不淨,無可樂者。」我等何不於強健時,驀然回首努力修善,欣悅極樂界!

經云:「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一得受生極樂世界,皆具紫磨真金色身,非飲食所長養,非老死所能隕歿,因此不為生老病死所困,「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遊一切佛土」,可以於一念頃現身十方世界供養諸佛修福慧畢,又回返極樂講堂聽「阿彌陀佛」演說妙法,花鳥、樹林、流水等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亦訴說苦、空、無常等教化,因此得以成就快速。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以意為食。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又,「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須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

阿彌陀佛接引因緣成熟眾生到安樂國,並供養諸?生一切所需,使之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早日成就菩提果。因此極樂世界,一切皆知足如意,食自在、衣自在、住自在、意自在、行自在,不若此間,有著「不如意十之八九」之眾多苦惱。此間即便個人想要住山清淨身心,不管依哪個法門都絕對脫不了「有身就有苦」的各種干擾,極樂世界沒有這個問題。

天界果報不及極樂世界
心外求法是為外道,為何此間所知有很多人求生天界?經中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類眾生,雖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眾生,智慧微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樂,不求生彼。……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身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三界獄中。」即便修善終得升天界,雖享有天界之福報與快樂,實則亦未脫離三界,天界壽命終盡還得墮落三途,未得究竟解脫也。若依佛經語,天界受樂不僅不及安樂國,光顏容色不及極樂世界,壽量也不及極樂國土。往生極樂是此生承蒙佛應化身來接引,是「一生成佛」也。當然行者必須有「信願行」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應,才會感得佛來接引。

壽眾無量第十三:「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往生極樂世界若壽量有盡,畢竟成佛就淪為空談。

經中亦言及,世間貧苦乞人、帝王、轉輪聖王、忉利天王、帝釋、第六天等之光顏容色皆依次轉上,「…第六天王,若比極樂國中菩薩聲聞,光顏容色,雖萬億倍,不相及逮。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猶如他化自在天王。至於威德階位、神通變化,一切天人不可為比,百千萬億不可計倍。」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福報大,一切所需雖自得變化受用,但極樂世界承蒙「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彌陀願力加持,福報智慧更是無量大。一切所需有大施主阿彌陀佛各種變化所及的供養及教化,因此諸佛都讚嘆推介此成佛特別快速的法門。善導大師:「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很顯然的,究竟成佛的極樂世界是我們念茲在茲的老家!

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我若成正覺 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 俱來我剎中 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圓滿」,經中無量壽佛即是阿彌陀佛,果能受持讀誦此經,必獲開慧滅業。我等凡夫念頭遷流不斷,專心持誦時能隨文入觀更佳,至少也消掉不少雜念或惡念,也善。

清代沈善登居士言:「淨宗之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淨宗,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不論僧俗男女,無分賢愚老少,至於動靜閒忙,均可,只要真如大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精進念佛,日久功深,自然暗合道妙,不證而證了。

此我所依經本為夏蓮居老居士千斟萬酌會集所成的最善本。其有一偈語:

少壯俄頃老病侵 幾人未老惜分?
樂邦路穩牽誰走 世道岐多聽自尋
幸有一長唯念佛 了無可說且觀心
空堂叉手經行久 忘卻秋宵月滿林

念佛是最大的密宗,也是最大科學
我久習準提法,對金剛念誦不陌生;或打著小缽唱誦,憑印象起腔「南無~」後,都接續到準提咒,要再拉回佛號總是打了岔。後來請開寶師寄一段首愚師父領眾用金剛念誦方式念佛的音檔來,從『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起腔,如此既恭敬,也就順理、順暢入流念佛,念進去了。而首愚師父也將念佛淨土法門合在準提法中,以準提法修淨土。
南老師的開示念阿彌陀佛的方法:「一口氣一口氣的念,只有舌頭在彈著,氣由體內發出,這樣身體才有益處,也容易得定。我們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淨念相繼的時侯,自己的心光就現淨土,與阿彌陀佛無量光,光光相涵,等於我們點一隻蠟燭,與無盡的蠟燭光同時相接,一切眾生放射淨念的心光,與諸佛菩薩無量壽光合而為一,此中蘊藏宇宙無限奧秘,是最大的密宗,也是最大科學。」
很早期看過一篇文章說:「很多人在國父紀念館放風箏,於是也買風箏來放,不解的是空地很大,他們怎麼都擠在一塊?我聰明的獨自在空曠處拉起風箏,但是卻屢屢掉地飛不起來,試了很久終於飛上天空了,但發覺自己也跟那些人擠在一塊了…。」也許有一天我們在世間逛圈圈累了,也會欣悅「淨宗法門」,也許那時已來到暮年,那就要更要奮力了。
念佛既安全又橫超三界,何樂不為!


【深入經藏】

看水一湖情

擁抱《地藏經》(八)
/葉柏樑二0一八年十二月六日起講於十方禪林暨整理

天龍八部不同能為得力處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再怎麼形容佛的聲音好聽,都無法表達他那梵韻醒人心智、發人至情、了人塵心的功德境界實況,然而人世間卻也不乏與佛音境界多少相應幾分的曲調或歌唱四處流傳,這些都是「不可說、不可說」的,唯你逢之心領神會。那麼以佛音之感召,一場聲光變化,像唱國歌的隆重莊嚴,佛說法的大戲即將開場,有各世界的「天龍鬼神」,大家循著聲華耀光處,及時趕到忉利天宮的會場,其數數不勝數。

這「天龍鬼神」,「天」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前面我們已介紹了欲界天第二層,這地藏法會宣講處的忉利天;「龍鬼神」指近天或屬天的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以及天地間各地居住的鬼神。其中龍身柔軟長大,可飛旋化用神力行雲佈雨;夜叉是一種勇健的疾捷鬼,能快速空行馳地;乾達婆則為忉利天主奏樂的樂神,樂曲風格比較像人世間的流行樂,以香為食,故其身常散發各種草木香。

講到香味,像大家大概會有這樣的感覺,喝咖啡不如聞咖啡香,特別是研磨咖啡豆時,你路過咖啡店,不經意忽地聞到那一下,整個精神化作咖啡的氛芳,氣香融身,淺入者得喜、深滲者得樂,若不是我們身見的口腹習性太重,鼻子長在口腹之上,嗅覺境界本高於口腹之欲而往下掉,哪還需要入店去消費?其他草香、花香、木香之效也一樣,這些香氛往往有更勝咖啡者,若有人隨緣聞之得其細妙氣觸而常喜樂充足,雖然不免口腹食取之需,但只稍應五蘊粗身之需淺嚐而已,其人不就有點是人間的乾達婆了嗎?而人如果在這種身輕氣清的狀態下,感到一種生命自有的節奏感內發,更以諸樂音或歌吟的起伏冲舉化虛為引,由歌樂增上神足,那就更能多分體會得到乾達婆神的境界了,於間大致便只剩欲界情愛的掛念了不了的問題。這與龍相比,不論其他業報諸多因緣的話,在於龍善轉長柔蜿曲似水的身體,奮威發揮力勁引天地間的水大充實其神為食;與夜叉相比,在於以鬼為食的夜叉,以其勇健愛樂馳行,以其愛樂馳行增其勇健,從虛空的無礙得其力用。

至於阿修羅福報近似於天,種類繁多,以憤怒驕慢心得力,溺於戰鬥長養其力;迦樓羅即大鵬金翅鳥,由振翅輕舉、羽開火燃,藉風大得奮揚勇猛之力鼓發大海波濤,風火水次第輾轉增充其神。還有,緊那羅屬於樂神,為忉利天主演奏清淨謹肅的法樂,半人半馬狀的額上有根獨角,亦善歌舞,其靈力從樂音崇敬感的專一朝向而引得;而摩睺羅伽是一種蟒蛇神,人蛇合體,與乾達婆和緊那羅同為樂神,依其腹行的體相,其歌樂的屬性我們應可由現代最前衛的流行音樂的表現方式可得知一、二了。鬼與神生命力用不同的端倪再說這「無量億天龍鬼神」,這鬼與神的差別,從中文字造形來看,「鬼」字是從上面一撇之力,如同閃電一樣落到「田」中,勾閃穿到地裡;「神」是右邊一個「申」,這「申」依象形所表,本是一個圓的四周透芒而出,示意成發光的太陽 ,而在文字的趨於抽象性和節約美觀,左右兩芒省去透出部分,上下之閃芒貫在一起,由之而成了個「申」狀。而「神」左邊的「示」,亦是一個五撇之芒標致化的參叠,也一樣意指太陽的光明放射諸方。若從這樣來看,我們便知道「鬼」與「神」的相較在於,「神」指天地間的生命力之體較能整合融凝而臨於空中以莊嚴示現者,「鬼」則偏於迅力猛發於田野曠地,遊走散忽不定,此中功德差趣或可於之看出一點端倪。傳統寺廟建制格式給世人的啟示
那麼由「神」臨空越高則可謂依次入於諸天的境界,天以佛教的分法,即「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算作欲界六欲天第一層的四天王天,下面還有由下至上的堅手天、持鬘天、常放逸天、日月星宿天為其所統。而四天王天則為第二層佛說本《地藏經》所在的忉利天的屬天。
這四天的天王一般到傳統的佛教寺廟,入了山門進到前殿,首先遇到的是大肚呵笑的彌勒菩薩迎著我們,上方一匾額寫著「歡天喜地」或「皆大歡喜」,若是我們一望忽然有省,大概應也可即三拜禮謝後,轉頭回家從此修而不修,不修而修去了。若未然,左右四顧一下,便會看到甲冑嚴姿、怒且奮威的四大天王,脚下各踩有小鬼。抱琵琶或琴器的是東方持國天王,乾達婆是他的臣屬,還有一種身發惡臭的鬼叫富單那為其部眾;持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統領形狀若甕的厭魅鬼鳩槃荼和喜歡當人祖先去吃人家所祭拜食物的薛荔多鬼;一臂纏著龍或蛇,一手持寶珠的是西方廣目天王,他率領龍眾和一種噉人精氣使之顛狂的毗舍闍鬼;至於手把寶傘的則是北方毘沙門天王,為四天王首,善於馳行的夜叉和羅剎聽他的號令,為他所節制。
簡單而言,這個傳統寺廟前殿的彌勒像與四大天王像的施設,暗示來禮佛的人,若能以歡喜心來待人接物,便可入佛得度,若不行的話,那就要以精進力勇毅心充實莊嚴自己,或以歌樂舒心轉意,降伏自己不善如鬼物的恚惱惡念、邪曲心想,否則以身口意三業染污,只有被護世四大天王所領部眾壞其業命,為持世道正法律的四大天王斥罰,難以修道出離塵剎苦業大海;或者遵行世法正道,進之入到中間的主殿大雄寶殿聽經聞法習義修定發慧,而這之間前殿彌勒菩薩背後有一韋陀天將面向大雄寶殿為學人護法,也可說督導課業。此中或有行不由法道的及前說之三業染污深重的,便只好再轉入後殿靠坐鎮其間的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百千方便來拯救了。前殿彌勒菩薩皆大歡喜的笑口是為人有情的一種發露,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一樣是這情,只是到了觀音菩薩這邊來,這情狀已大部份為人世之悲劇反應出較多可憐可憫一面的味道;而若人學法有成亦當深入道境,效以觀音菩薩般的大慈大悲的真情引度一切眾生出離苦流。

看東忘西為何事
自貴多情沒理由

四天王天、忉利天再上去,依次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這六欲天,我們眾生由佈施、持戒、忍辱可以報昇其中。生到六欲天為天人,個個都有「自貴多情,不能自苦」的翩翩風度,有如我們這娑婆世界的大眾情人,儀度出色,意趣橫生,待人接物溫柔體貼,魅力四射,人家一見覺得舒服,不由地便生起了愛樂之心。這只因為天人們,個個以內心豐富的情意為他自己最可貴之處,不想也不會為什麼事自生煩惱、自找苦吃。而天人這種顯耀煥發的風采,正是由他們在世時遇緣能施的大方、逢誘惑節操能守的自尊,以及面對困境事無其事放懷灑脫的格調所養成。在這人世上,內心乾枯、情萎意弱的人,言語乏味,不願意也就沒辦法給得出自己的好東西,便只能常常自苦,自生煩惱作賤自己,生命原本等在那裡正好散發的榮光,只能分分逐漸退滅了去。

簡單講,六欲天的天人你要他們傷腦筋,他們還傷不起來。怎麼呢?因為他們周圍所見的一切都太好了。他們不時在「看東忘西,看西忘東」的情境中,本看著西邊那裡,有人叫他一聲,他一轉頭看,西邊的怎樣就忘記了,因為叫他那一聲好好聽,而隨之看到的別邊的人事景況太可愛,因此原先讓他看得興味盎然的西邊那些,他一下也就忘記了。然後若有機緣讓他回望西邊,那他便又立刻忘了東邊了。這可以說他們的福報,在一般情況下仍是他們的人生沒有不如意事;又可以說也是他們的心隨時以好心情、好情意去觀待;又可以說他們很自然隨緣地活在當下,不會也不必計著這什麼、那什麼、該怎樣、要如何;又可以說他們有一相當程度能隨境入觀的專一能力,而我們幾乎所有世人,現在都要為未來打算、為過去操心,這又是何以致之呢?看一顆小燈炮引人入勝

有位道友說他爸爸學佛打坐,怎麼現在怪怪的。問他怎麼怪?他說家裡一處的甬道間有顆小電燈炮亮著,他爸爸常常經過那裡都會看著它,看著、看著就停在那邊愣住不走了,這不發神經嗎?我聽了說,那應該是他看那燈炮越看越可愛、越看越舒服吧?!後來他回去問,果然如是。他爸爸說,他也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那燈泡就看進去了,感覺很好,不起什麼念頭。你說你有哪些東西,你看了會很舒服、很喜歡,捨不得移開視線,讓你專一如醉如痴地看下去?有的話大都是一些平常不易得的精美的物品,或傑出的藝術創作和山川景觀,乃至風姿肆放極具魅力的人品,除這些之外,一小盞昏黃的燈光怎可能讓你痴痴與之對望,目不暫捨呢?而如果這位爸爸由之再進修下去,對平常生活周遭物景造形,比如一花、一草、窗格、瓶罐皆隨所見而有引他入勝之效,那他不就幾乎至少已昇到欲界天,由六根對六塵之觸,得到了細妙之樂了嗎?就怕他的人生仍有不少他不願意面對的人,見面時必須假推笑臉以迎,但內心實在多少有個不太情願,到頭來終究還是壞了他好不容易修到的對這麼一小小燈光所發的真情。你要找誰死纏活賴

昨日上《指月錄》的課,講到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傅大士一上台,以戒尺桌上拍了一下,便即下了座,這經講完了。什麼意思?因為他講的是《金剛經》,人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瞬間若有而沒有,如那拍戒尺聲,叭達!即聲即空,再長的壽命或歹戲拖棚也是全部於剎那間空的、沒有了。講這時我開玩笑說,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東施效顰,一上台,班長也突地搖個鈴或拍牆、拍地、拍手一下,說上課畢,下課了!好讓我一時措手不及下台。班長聽了說,這課一開始時他忘了拍,今天《地藏經》的課上他要拍。我說萬萬不可,《地藏經》可以說是諸佛菩薩普度眾生最後一張安全網,《金剛經》沒領悟的話,我們就要好好學習《地藏經》,因為地藏菩薩他是「此情綿綿無絕期」來跟我們蘑菇的,他可以讓我們去賴他、纏他,對地藏菩薩你就要死纏活賴,就這一招。沒有智慧還不會死纏活賴,那你不完蛋沒救了嗎?地藏菩薩可以跟我們從頭玩到尾,再怎麼糟糕,他都不會遺棄你。我們即便是一團爛泥,他看了也是情意在目,依然有趣,又有什麼東西讓他看了會真傷腦筋的呢?擁抱或牽手的時候

那麼這六欲天天人的境界,除了前述的特點外,雖然他們同人世一樣有男女間欲樂之事,但在接觸方式上隨著天的層次轉高越省事,且所得之樂也漸次轉更殊妙。四天王天、忉利天,男女天人們只要雙方擁抱一下,就達到了比人間的更深微的快樂。擁抱是一種溫柔愛護之情流露出來的動作,有沒有接吻我不知道,但我認為可有,因為那是嘴對嘴的擁抱,而這樣就夠了,情與欲交合得樂於此,亦盡於此。相較而言,我們這個世間就麻煩許多,且男女間的關係來往恐多有陷阱,喜歡一個人怕喜歡錯了,要多方考察試探對方,當下兩人相遇的良辰美景,由於真情太奢,難免為為了求未來的保障而空白,而未來的保障往往只保障了後來互相冷淡的兩個人。

對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而言,彼此所有的情意盡在一個擁抱中訴了。第三層的須燄摩天呢?須燄摩天又叫時分天,也就是到了某一個時刻,這天的天人他們會自動跳起舞來。就像我們都市裡的百貨公司,有特殊設計的噴水池造景設施,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就會啟動花式的水舞表演,愛看的人在那邊等著看,等高低噴發幻變的水舞一起來,看得自己的身體有如水流的自由奔放,也湧動煥發無拘地在舞著、蹈著,快樂十足。這須燄摩天的天人就如這樣,隨著這個天的功德力,也等於它自然環境能帶動生於其間的眾生的生命力,隨其時節而起用。他們身上的氣機準時發動,人人頓時冲舉起來,彼此順意牽手互相愛樂對方而跳舞旋轉,男女間的觸樂於時也就這樣妙哉舒感而就,他們愛欲在氣機起動時,相惜在彼此輕柔如觸電般的牽手間。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稱這個天為「牽手天」。

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其實男女之間也有一個牽手天的境界,台語男生不就有叫自己的太太做Kham-tshiu嗎?但後來都好像不太牽手了,夫妻兩人一前一後,前面的那一個走得很快,怕是後面的那個跟上來吧?即便不是夫妻或情侶,像我們還小孩子的時候,兩小無猜,牽著自己的玩伴,就那一下、那個狀態,邊走邊跳,所以長大後,男女初戀的牽手,掣電之機不可思議,只怕我們娑婆世界的人生理、心理不夠靈敏,但至少還是可以由之於此天的男女愛樂滋味想像得來幾分吧?曾經你我坐在岸邊,把兩隻腳ㄚ子放到溪水裡去,那清澈冷涼的水撫觸骨頭皮膚,心不由得跟著漣漪盪漾起來,那舒服愉悅現在哪裡去了?人若在世間沉淪,不管是以哪種方式,那麼簡單的快樂要發起當然越來越難,世間生命的出現似乎是一個由利根墮為鈍根的失去隨機垂手可得妙樂的過程,直到有一天這個世間完全變成一個「失樂園」。

含笑眸閃春風過
愣子猶盼夏秋冬

須燄摩天再上去就是兜率陀天,有將來要下生人間成佛度眾的彌勒菩薩在內院說法,外面一般天人所居,又稱為喜足天,也就是說生於這天一切的歡喜都能得到滿足。他們男女間所謂行欲,也只不過是兩人相見喜歡,彼此會意,微笑一下,連手的碰觸都不必,天身即得達到殊妙之樂。你看這更省事了!不必追趕跑碰,寫下男女愛情悲喜劇的長篇,連舉手之勞都不必,但只興然破顏,笑靨盪波,彼此共感於蜜意便得隔空細膩的樂觸,與之相比只顯得我們世人的感官與情意太過粗疏且遲鈍。只惜這兜率陀天天人的以笑足欲,他們的破顏未及迦葉尊者見佛拈花的破顏所彰顯的禪悟,但想想你我破顏微笑,一笑傾心,脫落身蘊,笑波盪於空暢無住,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前面經文不就說「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嗎?你看那須燄摩天男女天人,雙雙一執子之手,豈非彼此「自貴多情」的神韻盡寓其中?那時生命的火能暖相頓起於須臾,光燄解放、心景一亮演化來自由舞蹈的樂意。而這兜率陀天天人則「自貴多情」於相逢一笑之微波牽引,其景況更為寫意,乃至世尊的含笑更是一種非限制級的「自貴多情」,最後無可言喻,只好用你我皆感不及的「大慈大悲」來形容興嘆以計度了!

其實,有時我們也會不經意地「自貴多情」起來,比如你跟別人一起走著、走著,不自覺地就牽起對方的手,拍拍對方的肩膀也是,只是容易為一點小事不快就破壞了自己這「自貴多情」的風度而已!那麼再上去的化樂天,那情意的風流倜儻就表現在眼神上。男女兩人眼神接隙,顧盼一下,好事已成,相逢一笑的引流在唇尾勾牽的情意轉到眉目傳波的含放間,等於雙方神韻在空中的交流,可以說其於欲樂之事乃從互相欣賞而來,更高些來說,已朝向於心領神會發展了。因此之故,即便非於男女事,這化樂天天人意之多情就隨時隱歛而閃露在他們的珠眸裡。可以說六欲天既屬欲界,不免有沉迷於這種天樂,不得解脫道而福盡下墮之危,但實則其境界亦反映來一條修行轉化氣質、漸次增上以成就佛道的階梯。想想,一個人有眼看他所處的世界,對他而言,受用已足,看就是他一生一世生命精彩透發之處,他們可以說看山情同山,看水情一湖吧?

不伐善、不施勞之樂

那麼化樂天之為化樂天,就在從眼所化皆為樂,這還要眼睛注視一下,到了欲天最高層他化自在天,那得樂更是不必刻意、不要費力了。這天的天人男女不需凝視對方,稍稍眼神瞥到便起樂感,你看這心雖還有繫於男女間,但其敏銳度竟至於斯。他不必依自己注眼去觀賞才化所見之境為樂,而是「他化」,依他人之樂而樂,這不就差不多是真的隨時處於一個隨喜的狀態嗎?所有的樂都不必由自己來操心,也不必求取,一切外境自然入到自己的眼底,一一皆自得樂趣。反之,對方之樂,這他化自在天的另一個天人,他竟也說他沒由己眼去化樂,而是也是他化自在天的天人比如你,由你化的,而你也一樣說樂非由己化,這下你們倆人即便未參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不已都是不爭好事功德的善男子或善女人了嗎?如此你自自在在地不用造作就得種種勝妙之樂,那眼睛大概都近於用而不用了。

由雙身對意交觸之欲轉化的多身合為一想的禪悅

過來,就純由這種得樂的方式來簡介一下欲界天上去的色界天。色界第一層天屬定力初步養成的初禪,分「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三天,叫離生喜樂地,粗略講也就是捨離了欲界的男女事,因為這初禪天沒有男女相的差別,天人的喜樂來自於持心清淨專一。一個天境雖然有各個天人的身體,但他們全都只有一想,也就是說心的話,大家就同一個心很單純地在那裡,心心已交融為一心,就這樣不必再藉著外境的什麼對象,身體就起樂受,特別是不須藉飲食來維持或增長色力,以及從中觸發樂受,鼻舌的作用休止了,只是有個身體及能觀視的眼和能聽聞的耳的功能在那裡便能自起樂感,有個意識清淨地在那邊便感舒服愉快。並且,以眼的作用來說,即便那眼看到光色的境界,那也不是他從外面去搜尋看來的,他能觀看的心眼只是靜靜地在那兒,最多只能說是還有點在等著什麼的那個樣子,而由光色交織所成的勝境妙景就從心中映現出來,這是初禪最高層大梵天的境界。至於梵輔天和梵眾天為大梵天所轄的臣民,他們還有比欲界天輕微許多的搜尋和等待的心理習性未除,且其等待的心理習性又比大梵天強。所以其眼耳與身所得之樂,較偏屬於起了光色境界的受用,而不是純屬於身耳眼在即有之樂。

行行無行 腳一條路

這勉強可有個比喻,你有雙脚本就是樂了,可謂樂根,但你就在用它去行走中體感到脚與脚在行走中的自由與暢快之樂,這時有這雙脚的本有之樂在,卻為行走下感到的自由與暢快之樂淹沒。然後為了繼續得到走的樂趣再走下去,脚走到酸疲甚至受傷,只得停下回家養息療癒,那舒解的過程,就像在修行打坐坐得好一樣,之間感受到混著過度行走的酸痛的這行走之樂在慢慢退化消失之樂,及至酸疲與不管是行走之樂,或是那消去酸痛與行走之樂後乖乖純一不動全然放鬆所感之樂皆退去,那就回到了只有雙脚在的本樂,也就是有雙脚並沒有去感覺有雙脚的清淨之樂,或叫做空樂。這時你有悟性的話,你會發現你的雙腳就等於是你走過或未走過的所有的道路,長長的一條道路不外你的雙脚,無事地躺在那裡。以上是指初禪天人的眼耳身而說,若是其意識的話,意識與眼耳身相通,只要一輕微的造作心,尋找與等待,有攀緣的傾向,便會影響意識之樂的程度。又由於初禪下二天的天人眼耳身能伏不動,所以眼耳身得樂多,而識心有尋與等待因此樂度淺,只能稱之為喜,且這有尋待的識心仍會為已伏不動的身耳眼帶來些許影響!畢竟心只要稍有一點在尋、在等,那就會干擾到心自個兒在那邊自發之樂,甚至那自發之樂就不見了,因為他正如用腳去圖行走之樂,早已陷在尋找和等待的煩惱中了。

初禪天沒有男女相、不由男女相的對應去激觸發樂,那是因為修定達到身心統合的專一,一個人等於陰陽同體很協調地在那裡,因此在定中即常在樂中,化男女欲事成以禪悅為食之樂,循之可由這伏欲進一步去斷欲,這就屬於修行人佛法見地與他修行真正動機何在的問題了。再者,從欲界他化自在天於異性短暫一瞥即得樂,可見這一天之情寄望於眼眸的功用已甚精妙,但也可說其心眼向外境尋索流溢已有傾向減少以滅之機,其生命境界向上昇華至色界,或仍反復旋流於欲海,在此是個分界。

捨念清淨臨於空性的發現的第四禪

等上了色界二禪之「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那裡只有意識的存在,不依眼耳、不依身,純意識之樂受,或說是喜受,因其樂比之上一層的三禪淺,但它之意識不用分化在眼耳身上造作而看聽感觸,自然比初禪還有眼耳身之累的意識樂深。這二禪除了樂受,時而也會捨離一切感覺不苦不樂而在捨受中。然後再上到三禪「沙淨天、無量淨天、徧淨天」,那樂受及捨受不執更為深細純淨了,及至四禪「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則達捨念清淨,臨於空性的發現,禪定行者或報生於其天者各有其透不透悟道之關的分途所向。其中「色究竟天」光色清淨透明至極,可以說幾近於無色了,「摩醯首羅天」為「色究竟天」的天主,又叫大自在天天主,是由最純淨的光色所示現的廣大微妙的天身相,在佛教中被認作是大千世界主,而初禪的大梵天則是小世界主。由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上去便進入無色界,什麼光色皆泯,分有四天,名為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及本經這裡只列出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這是一個意識進入到烏何有狀態的天境,說空沒悟空,說那狀態是空無邊,實則也是一個無邊際的意識在那裡,說無邊的意識在那裡,又是緲緲冥冥,有若沒有,一無所有一般,因此這無色界天到底最後只好形容他既是非有想,但也不是非有想就等於無想,總的來說就姑稱之為非想非非想處這樣的一個天了。

所以說,無色界天很難去描述,但事實上我們一般人雖然不時在雜念和昏沉交織的狀態之下,這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以及非想非非想的意識狀態還是含在其中,有時這四處天的狀態也會恍惚在我們人間露出一點端倪,比如人在入睡未睡及將醒未醒之際,那種心似有若無的無界線與坐標的擴散與消失感,無可把抓,或亦堪可為比擬描摸此無色界天無可言喻之味吧?


【世出世間】

《菜根譚》中的慈悲護生理念

/王應貴

《菜根譚》是明朝萬曆年間著名學者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人生修養、為人處世、出世解脫的格言語錄集。本書是以為人處世思想為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採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是人生處世哲學的表白。《菜根譚》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煉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在《菜根譚》中有很多弘揚佛教思想的內容。其中,慈悲護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慈悲護生是佛教修學的重要內容。慈悲是為了悲憫救護眾生,護生則是為了培養修行者的慈悲心。不論慈悲也好,或是戒殺護生也好,都是為了培養人的慈悲心。誠如豐子愷先生在《護生畫集》中說:「護生實則護心」。國學大師馬一浮先生則說:「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

慈悲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義,也是護生的目的。所謂慈悲,就是給予眾生歡樂,拔濟眾生的痛苦。其中,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大智度論》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佛陀的慈悲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因佛之悲心廣大,因而,又稱「無蓋大悲」。慈悲屬於四無量心之一,分別稱為「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

在《菜根譚》中,有很多關於佛教慈悲思想的論述。如「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檐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如果每個人都有慈悲之心,則維摩詰居士和屠夫、劊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世間到處都有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這一點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和簡陋的茅草屋也沒什麼差別。可惜人心經常為情欲所封閉,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錯過,不能排除物外雜念,雖然只在咫尺之間,實際上已相去千里了。

「維摩屠劊無二心也」中的「維摩」,即佛陀時代輔助佛陀教化世人的維摩詰居士。維摩詰居士是《維摩詰經》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住在中印度跋闍國離車族首都毘耶離城的大富豪。曾供養無量諸佛,通曉大乘佛教的深義,對佛法流布做了很大貢獻。他非常雄辯,善以巧妙方便教化眾生。某次,維摩詰生病,眾人決定前去探病時,舍利弗、目連、迦葉等佛的諸大弟子因害怕遭到論駁而推辭不去。最後由文殊菩薩與舍利弗等人一起前去探視,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之間由此展開一場關於大乘妙理的法論。「屠劊」中「屠」是宰殺家畜的屠夫,「劊」是以執行罪犯死刑為專業的劊子手。他們雖然從事的是殺生為業的職業,但他們同樣具有佛性。一旦他們放下屠刀,因緣成熟,也能罪障消除,見性成佛。

培養慈悲心最好方式是戒殺護生。佛教五戒將不殺生戒置於首位,說明殺生具有很重的罪過,將來會遭受苦報。因而戒律強調學佛之人首先要不殺生。通過被動地不殺生到進而主動地護生,不僅可以培養自己慈悲愛物之心,還能因慈悲護生的功德促進道業的成就。

《菜根譚》中有專門對於戒殺護生的論述:「『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古人此點念頭,是吾一點生生之機,無此,即所謂土木形骸而已。」為了讓老鼠能夠活下去,經常會經常留一點剩飯給他們吃;為了憐憫飛蛾撲火被燒死,夜裡就不點燈火。古人這種慈悲眾生的心念,就是我們人類繁衍不息的生機。假如人類沒有這一點點相生不絕的生機,那人就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如此也不過和泥土樹木相同罷了。

佛教認為,一切有情眾生都與人類有各種親緣關係,若殺害眾生,就是殺害自己無始以來的六親眷屬。如《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六道眾生在過去世都和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親緣關係——或是為父子,或是為兄弟,或是為夫妻,或是為親友。今生由於各自的因緣不同,有的投生為人,有的投生到異類。因此,我們不僅不能殺害眾生,而且還要主動地保護眾生,以養護自己的慈悲心。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一詩,詩云:「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崎嶇真可笑,我是小乘僧。」詩中的「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兩句詩表達了蘇軾慈悲護生的悲憫情懷。這兩句詩也因慈悲護生的理念成為後世宣導護生的名句。

《菜根譚》中的慈悲護生的格言勸誡世人要心懷慈悲,憐憫並護持眾生,這不僅作為佛教信徒修行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人與自然和諧的需要。因此,我們每一個都應當從《菜根譚》中慈悲護生的格言中受到啟迪,不斷培養自己慈悲生靈,護持生靈的慈悲情懷。如果人人都能以護生格言為準繩來要求自己,我們與生靈之間就會建立起相互信任,和睦共處的溫馨關係。

 


【如是我思】

《白馬非馬記》之一

文/詩 張彤慧 郭涵妮


孤城山谷眇
曲蜒流泉
潺潺 意闌珊
暮煙沈
闇黑 伸一雙手
穿越貓爪下的溫柔
有漏樂 雲舒卷
因緣和合沙塵
生滅流轉
難難
業風吹 輪迴根
殘餘爪痕 傷容纍顛
化城焚燼
終非
誰是誰



梵音迴
本尊依怙悲願
相凝垂憐
心應
一滴淚
化為曼陀羅
痕是花花為痕
一抹圖騰
忘機當下心
風雨攸逝
超越 盛放
生命花
智顯
琉璃青

雪域尋夢狀況多 路險陽熾身心煉

遠征高原探險之旅,每日路況不明,海拔平均四千多米,夏季日夜溫差極大,白晝氣溫大約17至20度,高原的豔陽紫外線熾熱到會咬人般,皮膚好似被烤焦,又紅又痛又乾,之後漸漸脫皮,脫了又曬,曬了又脫,無止盡的深陷某種形式的炙燒輪迴。

夕陽西下,氣溫絲毫不留情地急速驟降,此時必須迅速穿上禦寒保暖防風的雪絨衣,方能抵擋。

夜半氣溫已近零度,有時甚至零下三、四度,氂牛帳篷睡上一晚,早晨清醒時,頭好疼,驚覺頭上一陣冰涼,原來是頭髮上結霜或凍成冰柱了!

若有人問起那是什麼感覺?我們總是打趣的說:「請把你的頭放進家裡冰箱冰庫一整晚,就會知道那滋味,點滴在心頭呀!」

連日來已有多人抵不住山路崎嶇車況顛簸,耐不住飢餓與寒冷,有的發燒、有的水腫、有的恐慌、有的嘔吐、有的嚴重缺氧,但也有人竟症狀全無,甚至覺得比生活在平地上舒爽,我們笑稱是回到前世的故鄉,大眾可是羨慕的不得了。

隨著海拔升高,各種高原症狀陸續發作,缺氧容易導致意識模糊或身心狀況顯現不太穩定的情緒波動,為確保大家身心生命安全,庠老師決定陪伴多位身體不適的同行旅友改變行程,先行撤往海拔較低的甘孜康定市(古名:打箭爐)休養,待身體復原之後,再陪同下山安排返台班機。

關於康定市大家一定不陌生,有一首眾人耳熟能詳琅琅上口的康定情歌,歌詞中這樣唱道:「李家溜溜的大姊,人才溜溜的好喲~張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喲~月亮彎彎,看上溜溜的她喲~」於是,康定便有了解風情的伴手禮「李大姊及張大哥氂牛肉乾」。
每年夏季,前往氣候宜人的康定避暑著實令人欣喜,物產豐饒?蔬果食材新鮮且優質,各式漢藏美食當前,還具備現代化城市的小規模,市集街道逛街?西餐漢堡、藏式土產餐廳?食材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展現漢藏交融的特殊文化風貌。

這趟路途來來回回千萬里遠,路線方向也完全不同,預計折返時佛學院應該快開學了,庠老師必須依約如期趕赴授課。

自今日起,此趟冒險壯遊僅餘我們幾位繼續勇闖天涯。突然分隊前行,心情有些忐忑不安,陌生的雪域,流浪在異鄉,身心備受煎熬的同時,我們有些忘卻了遠道而來追尋的夢想。

於是,彤姐提議大家原地休養幾天,適巧附近有寺廟,可以持咒繞塔、轉經輪,也可請寺廟安排入內靜坐、禮佛、持咒、實修。再加上入藏之後,我們已多天沒洗頭洗澡,身體衣服又臭又髒,也趁明天好好梳洗一番,提振精神。

雪域特色喜嚐鮮 思維無常如風燭

翌日清晨,藏司機丹大哥精神抖擻,扯嗓高喊著:「札西德勒,各位早安,已經準備好豐盛的早餐,大家快起床,快來吃呀!」
餐桌上擺滿了糌粑、酸奶?饅頭、青菜、麻花捲,藏家阿瑪說看我們大家身子虛弱,特別在香濃的酥油茶中加入糌粑,這樣特殊食用方式是藏族人的補品。

慈祥的阿瑪又教我們自己動手捏糌粑,先取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與糌粑粉等一起用手攪拌,再捏成小團即可食用。
大家玩的滿臉糌粑粉,相視大笑,哈!
結果,有人說這糌粑味道像極了台灣古早味麵茶,吃的津津有味,也有人吃了立刻胃痛跑廁所去啦!

今日天氣晴朗舒暢,煦煦暖陽普照大地,趁短暫閒暇之際,丹大哥帶領眾人驅車前往河邊洗衣裳。

札西德勒~今天真吉祥呀!

迎面而來婦人提著二個盛滿水的圓桶,依據藏民族的傳統風俗,此為吉祥之緣起,今天我們行持任何事一定順利成辦。丹大哥笑容滿面的向過路婦人獻上哈達及小面額的人民幣表示謝意。

冰沁透涼潔淨的山泉水,啜飲一口,甘甜呀,雪山礦泉水果然名不虛傳,用此水漂洗衣裳,實在有點奢華。

衣物浩浩蕩蕩鋪蓋於大地、樹梢上,望眼一片天然曬衣場真有趣。徜徉大地,享受暖洋洋的雪域高原日光浴,難得的舒暢。日漸西沉,冷風又起,氣溫驟降,大夥趕緊收拾衣物,返回藏家旅舍。

今晚,彤姐帶領我們導讀《入行論》偈語:

身心若遠離,散亂即不生;
故應捨世間,盡棄諸俗慮。

身心若能遠離塵囂與各種希求,散亂迷惑自然漸漸平息,不會蔓延擴大,所以捨離親眷的依附牽繫,有朝一日方能完全拋下一切煩妄俗慮。此次我們決定暫離家鄉至陌生的遠方流浪,即是生起如此之信念,並且在遊方中實修練習。

人生本是短暫幻影的顯相,猶如風中燭,瞬間熄滅的無常隨時來臨!實無可擋!如果一直戀棧虛幻變動的有情,將會障蔽洞澈諸法實相的慧觀,也會破壞趨入解脫的厭離心,始終淪落三界幻苦裡憂傷的輪轉。

瞌睡蟲作祟了,倒頭呼呼睡也,晚安!同伴們!

參謁密瑜伽聖地 禮敬實修清淨師

離開甘孜馬尼干戈鎮之前,藏族友人帶領我們參謁一處低調的密修瑜伽士成就者聖地,據附近藏民說:「這位鮮少人知的成就者,平時低調寡言,常年閉關實修,幾乎與外界隔絕,在村落裡沒沒無聞,但最終竟獲得圓滿成就。」

藏友接著引領我們入屋,目光所及,方丈之室,簡陋殘破的家居資具,一藏床一炭爐一壺茶具,數面唐卡?曼達盤及修行法器,其簡樸日常可見一斑。

屋外四週已被人們用龍達旗滿滿的圍繞起來,也有幾處瑪尼石堆,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一入屋內即深深地覺受著一股修行證量,藏在隨處細節中,歷歷可見,毋須言語贅飾。

看!
在一屋一床一盆的簡樸起居裏,
在一擊一鬆一吟的法鼓咒聲裏,
在一壺一茶一食的供養十方裏,
在一燈一燭一香的光明禮讚裏,
在一動一靜一臥的實修功法裏,
在真實卸下凡塵面具裏,
在行住坐臥行禮如儀裏,
在持戒捨妄清淨自律裏,
無一不在為我們演繹難以言傳的拈花微笑。

儘管我們未曾謀面,又或是雙眼障蔽了可能的相見歡,此時,色身有礙的我們,深刻感染了一股溫暖靜謐的場域,呈現真實修行人的典範,一位難能值遇的清淨師。

於是,我們踏出房門,在門外回望,虔敬大禮拜,心想:

暇滿身難得
值遇清淨師
吾今恭頂禮
虔懺染塵身
清淨身語意
祈您普加被
本尊賜成就

嗡阿吽 嗡阿吽 嗡阿吽

我們以極緩慢的音律唱誦六字大明咒並繞著屋外順時針行走,想像瑜伽士在此地精進修行的聖貌行跡,其所遺留下來的不僅只是外在可見的聖地,所開展的內在教言?風範風骨更值得學習與崇敬!

此刻,聖地持咒聲中,共鳴共振的音頻在天地之間傳響,剎時凝聚出一股強烈的穿透力,引動了某種程度的內觀自省,彷彿一面照妖鏡,投射出心中不敢面對的課題,眼淚不知何時,早已襟溼衣衫,心裡有一種超越概念作意,一股暖意的觸動,面對自己的每一道坎。
有些情緒難以言喻,晚安!精進成就的瑜伽士,祈您護佑加持我們,了知自心本來面目,修行違緣障礙淨化,明覺澈悟法性之自性。

西藏太陽下山的偏晚,七點天色還是一片光亮,但無情的尖風刮刺,氣溫驟降,大家趕緊披上雪絨衣,高原上最忌諱的就是感冒,必須隨時應變維持良好的體能狀態。
回到藏家旅舍,吃上一碗熱騰騰暖呼呼的薑味麵疙瘩,身子頓時暖了起來,頭痛也舒緩許多。我們圍在暖爐旁共讀《入行論》,彤姐特別挑選了符合今日心境的偈語,鼓勵大家勇於面對人生的難題。

昔隱惑君容,今現明眼前;
鷲已去其紗,既見何故逃?

接著,彤姐又分享憨山大師一生的修行故事:大師自二十四歲起,遊歷四方並參謁善知識,隨身僅持一缽,逕往風雪霜寒的北國天地而去,經歷一番冰寒徹骨的磨鍊。而後,更隱居於北台龍門,在萬山冰雪之中刻苦修行的種種故事,大眾專注聆聽,十分動容。
我們一起唸誦大師的偈語:

滾滾紅塵古路長,
不知何事走他鄉?
回頭日望家山遠,
滿目空雲帶夕陽。

行於滾滾浪塵中,望不盡的路遙遙,何處才是人生的最終歸宿呢?

今日的共修氛圍,受到白天經歷的種種牽引,似乎特別觸動情緒,紙巾傳來遞去,?水悄然落下。

夜半感悟殊勝處 幻域遊子云何歸

今夜,回想白天的感悟,在阿字中化空入夢鄉。

深煙裏,花蔓處,非馬至曰:
「孩兒呀!且聽!諦聽!諦聽!
不要精心策劃一些不必要的活動,
不要過度沈溺於汲汲營營的欲樂,
不要讓念頭如瘋猴般的失去自律,
不要讓五毒熾火焚盡修行的資糧,
不要浪費心力在毫無目的之閒聊,
不要沉浸於不善的習氣串習之中,
不要耽執於二元對立的狂風之中。
唯有專注於當下,五毒熾焰即空無位置,沒有出處,既無所依也無實體。最終,它們空於本質,既無顏色也無形狀。五毒情緒在原地消融,不留下任何痕跡,似如飛雪紛落熱鐵上,速疾消融無痕。本始覺性便清醒萌湛,念頭解脫為法性,二元對立之繩被斬斷,自然消融於法性的廣袤之中。
當念頭如落日般止息之處,便是香格里拉,便是西方極樂世界,便是祥和美麗的淨土,便是你的歸家,我就在那兒,等你歸來,等你回家。
迷途遲歸的孩兒呀!你的虔誠祈禱,在幻域紅塵中,將化成點點心光,一呼一吸間,忽明忽滅,忽大忽小,微微地…微微地…恰好讓我尋到你!」天空中,溫柔的暖語,留待遊子歸。

嗟!
幻城幻域幻影
光影交疊時空
虛虛實實 真假難辨
知幻即離 離幻即覺
超越 超越 超越
超越眼睛所能視
超越耳朵所能聽
超越 超越 超越
以是因緣 操控時空秘密
進入最內在的法性之光

法身不癡即般若
般若無著即解脫
解脫寂滅即法身

耳邊響起 莊嚴的音聲
漸迴 漸遠 漸微 漸沉
阿阿阿
最終消逝於空性之中

明天,行程安排十分輕鬆自在,我們計劃前往距離馬尼干戈鎮不遠處的玉龍拉措(新路海自然保護區)。

延伸閱讀:
#南太師懷瑾先生《習禪錄影》《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永嘉大師的成佛三句話
#憨山大師的一生


光影中 似有動靜
飛快 闇黑隧道
穿越奔來
毛髮飄飄 揚蹄答答
踏雲 翩然而至
剎時
雲雷閃電地踴動
猶豫π的轉譯
幻城停駐
為誰
遠來有駿馬
色白 顯若皚雪
懷愛 暢而無執
眼波 流轉靈機
神采 氣泰合熙
是名「非馬」
他是光
是道
是情
是愛
是空性
是圓滿
是悉地
至真質樸的樣貌
現身於你我之間
嘆兮
人非九方皋
業力阻隔
看不見
看不得
凡俗的面紗下
元淨的本初容顏

相傳 久遠劫前
產自遙遠雪域「香格里拉」
尋著馬蹄聲
遠行於傳說的雪域
巔跛的石子路
小包車沿路搖晃
旅人高原反應
昏睡欲吐
山路崎嶇蜿蜒
一水一重山

一個窟窿 控!
車上的旅人躍起
撞上車頂 碰!
哎喲!輪迴色身的哀鳴
雪域高原之巔
滿是五色經幡旗
隨風傳勝意
再將一把把風馬
撒向天際
祈禱佛的身語意
如大鵬展翅
賜福護佑
吉祥遍大地
拉索嘍
拉索嘍
拉索嘍

遠山層巒疊嶂,奇峰羅列,峭聳似刀,長年覆蓋冰川冰舌,形狀特異,氣勢卻壯秀雄偉,令人敬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小包車暫歇於山谷草原,七月的藏區,最是生機盎然,看那群花嬌艷,芳草茵茵似毯,太奇特了。
坤弟開心的奔過去,輕輕踩看看這天然綠毯,QQ的耶!他驚喜連連像個頑童。
啊一聲!草下竟是空的,一大片水澤,猛然陷入竟難以脫逃,求救的哀嚎,無助的眼神,惹得大夥哈哈大笑!
相約河邊擦手洗臉,雖是夏天,河水卻沁涼如冰,驚得人微抖身軀,短暫回神。
一朵朵雲飄來,像極了電腦Windows桌布,高原氣候變化莫常,天空突然下起雨來,雨勢合宜,水亦潔淨。
心定,風微起,此刻,細雨如煙,非馬忽現。
我歡心鼓舞手舞足蹈的說:「快來,快來,非馬,這是上天的恩賜,天降甘露了呀,快來將您身上的灰塵?落花?腐葉清洗乾淨!」
非馬悠悠地說道:「我身上從來都閃耀著璀燦的光芒,您看到的只是自己眼裡的塵埃與染垢,該清洗的非吾身,而是汝眼」!

豔陽下,一道光閃,非馬的髮鬃被風兒吹的高高揚起。
嘶⋯⋯昂首,顫了一下,旋身,絕塵而去,進入光中,別遠,甚深處??那處應是兒家!
天空出現雙霓虹彩!吉祥!
經過馬尼干戈市集,買了四條小毛毯便繼續趕路,沿途綿延百里,似無邊際的大草原,綻放著繽紛絢麗萬紫千紅的花兒。再經過杳無人煙偏僻的小鄉,拍攝古老與新刻參差擺放的嘛呢經文石堆,莊嚴的龍達旗依然隨風飄揚,斑駁的嘛呢石塔顯露出滄桑無常的塵影。

生命猶如落日漸西沉
死亡逼近彷若暮影牽
為此餘生短逝如夕影
無有閒暇虛度誦嘛呢

延伸閱讀:
南太師懷瑾先生《列子臆說》第十講
巴楚仁波切《證悟者的心要寶藏》


【天地雲影】

鷗鷺忘機-上篇

詩、文、攝影/歐陽向容

前言:

《鷗鷺忘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古琴曲, 它是由南宋(西元1171年)的古琴大師劉志方所創作, 此曲最早被收錄在明代(西元1425年)的《神奇秘譜》中。

劉志方從小生長在山靈水秀的天臺山,自幼便受到大自然的薰陶,領略到寄情山水之趣;在他歷經人生的起伏磨礪之後,輾轉來到杏花春雨的杭州,定居在西湖畔的他,生命也從此進入了歲月靜好的階段。

每當劉志方坐在窗邊撫琴,樹上的鳥兒總會鶯鳴雀和與他的琴聲相呼應,不禁令他想起了《列子-黃帝篇》裡的一個寓言,故事中的海翁每次在沙灘上散步,海面上的鷗鳥跟白鷺鷥都會飛來親近他,人與鳥之間和樂融融。可是有一天,當他的父親得知此事,便叫他下次去海邊抓幾隻鳥回家給老爸玩玩~當這個人懷有抓鳥的心思後,他到了海邊,那些鷗鷺似乎能感知他的異樣,在天空盤旋著卻再也不肯飛下來接近他了。古人為這個寓言下了很好的注釋:「真誠以待,異類相通;心有它想,鷗鳥不下。」

因劉志方內心坦蕩平和,與大自然相親相融,才得以自內心流露出這首中正清越的琴曲創作—《忘機》(此曲傳到後代,才被改名為《鷗鷺忘機》)。「忘機」一詞出自於《莊子-天地篇》中的典故,一位老農對子貢說道,若一個人的心不單純,他的精神就不會安定,也就無法與「道」合而為一。道家的「忘機」意即泯滅心機巧詐、與世無爭,應較接近「內外境統一」的一種境界。

而佛家的「忘機」,我認為是心中的念頭停歇發動,也就是「一念不起」時的「本來面目」狀態,是屬於更深一層「念頭統一」“後”的境界。

當然,撫琴者如何詮釋此曲,除了操琴技巧外,也端視個人的「心相」與「心之所向」。但若僅是淪為機械式的操琴,那就大大違背了「忘機」的意趣了。

因本曲有三大段落,我將之破題為:「拂曉御風」、「天地無塵」、「一規月漾」, 並依序作三篇詩文分享。

琴曲與詩賞析之一:「拂曉御風」

此曲以兩小段重複的泛音揭開序幕,我會用漸強與速度變化來營造fade in的效果,在第一遍輕柔舒緩的泛音拂起的當下,海天一色的海平面上,正冉冉升起了一道金色的曙光;陣陣的海浪輕輕拍打著扁舟與沙灘,而第二遍則以加快且帶著活力的泛音滾拂來呈現拂曉後,一天的開始充滿了生機的氛圍。「拂」與「滾」是此處操琴的指法,因此,我將之融入詩句中「日出“拂”光柔」與「聲隨“滾”浪悠」,以襯托出破曉時分光線的幽柔之美與萬物初甦的閒適之悠。

隨著日幕漸升,天地間的萬物也逐漸甦醒,海邊棲息的鷗鳥們跟我也紛紛醒來伸展翅膀、伸伸懶腰。雖然本曲原本的設定是要表現群鳥眾和,而海翁再與群鳥和合之境;但由於每當我投入彈奏此曲時,我總會感覺自己已在樂音中化身為一隻翱翔在天地間的小白鷺,自由自在的好不快意,所以自然而然地,我會以小白鷺的這個角度與心境來詮釋此曲。

帶出場景的泛音序曲結束後,站在扁舟上的小白鷺慵懶地長鳴了兩聲,緩緩地掠過海面,御著和風、振翅迎向天際,迎接美好的清晨。海面上一群鷗鳥們熱鬧地在逐浪獵食,而此段大量運用的「退復」與「進復」指法表達出喜歡飛行的小白鷺一心一意地只想要盡情的伸展他的雙翅在遼闊的天際間御風翱遊。

我覺得段末的一個虛起緊接著「綽注」指法的聲色就像小白鷺在獨翔中得趣,他忍不住從內心深處發出一聲歡快的叫聲,最後「踢、雙彈、潑剌帶起」等指法很生動地描述出: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隨順自己心裡的聲音,單純地投入在做自己相應的事情、單純地做自己,那種暢意舒爽的心情,真的是非常非常自在快樂的。

有趣的是,拂曉的曙光也好似在隱喻著一個人的覺性逐漸嶄露出光芒,而開始尋求本心,踏上了尋道的旅程。正如陶淵明的《歸去來兮》中:「雲無心而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小白鷺再也不想像海面上那些獵食的鷗鳥們為了汲汲營營而盲目地隨波逐魚,他隨順了自己純真自然的心,啟程飛向心靈的故鄉、心的源頭。而這時,他的「出離」亦或「知還」,是出自於本性的覺性,既是無心也是無所求的;因此即使他孤翔也不會感到寂寞孤單,他是怡然自在的。

《鷗鷺忘機之一:拂曉御風》
日出拂光柔,
聲隨滾浪悠;
虛空無所住,
雲路獨翔遊。

 


【如是我思】

計數與否

/謝福枝

有仁者問:有個疑問,在修持中,不管是按計數器,或自己心中默計,或觀像計數,等於一直有個提醒自己要計數的念頭,這一念是不是已經算有所住?有所住就不是真正的清淨?我一直覺得在修持很難達到渾然忘我,一直在思考障礙在那裡?

風聞學長鼓勵持?不必計數。很幽默的比喻:又不是作生意,計數是要和菩薩算帳。

禪宗有個牧牛圖,很有意思,圖有祖師的頌。第一幅:未牧:那條凶猛的黑蠻牛,牧童用條粗黑繩還搞不定牠;多數人修法是一條黑繩綑著大黑牛,三不五時,繩子丟了,牛跑了,牛都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回頭找到繩子,追得到牛,已經很用心了。然後才能由初調、受制、迴首、馴伏、無礙、任運、相忘、獨照,黑牛黑繩步步的轉化成白,以至於雙泯。

學佛的目標當然是本無所住,《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嚴格講還是方法論。無所住是不住妄念,《六祖壇經》說:「無者無妄念,念者念真如」,可是剛開始,還非有所住不為功。又初禪為有覺有觀,心一境性,離生喜樂,仍有個用心在。當然上根上器者不在此限。

《瑜伽師地論》: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楞嚴經》五陰解脫次第: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所以一般以為修到渾然忘我,很可能還是在細昏沉、失念、無記或色陰區宇中,等於禪宗祖師講的掉在無事甲裡。

南老師經常訓誡我們:一無所知就是定嗎?幾十天過去了,甚至百千年,可是並無所知,對嗎?然佛者覺也,定有百千三昧,不能不說這是定,但這是什?定?南老師在他的佛學述著中於此常有提示。

想想,走在崎嶇道路上,有拐杖帶著,少一點風險。路平了,走穩了,再丟掉不遲!


【準提海會】

我對準提圓教的體解

十方禪林二0二0年四月準提二小參報告
/石少庠

師父吉祥、各位法師吉祥、各位師兄師姐吉祥,這次準二聽到師父數次提及「業感緣起」,使我想到華嚴五教止觀及其相關教法義理的一些內容。

華嚴五教分別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

小乘教(其內容是人天乘和部派佛教,並將部派佛教的二十個部派分判整合為六宗)配業感緣起,講緣起即是在顯示性空。小乘教證人我空,但沒有證法空。其教法能夠修證到阿羅漢,但小乘是相對於大乘而言;相對於阿羅漢而言,我是小小小小乘,為什麼呢?因為羅漢有四果,分別為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而我是凡夫,所以是小小小小乘。因此,阿羅漢相對於我來說可稱為大乘。

大乘始教(又分空始教和相始教)配阿賴耶緣起;大乘終教配真如緣起(亦稱如來藏緣起),為依言真如。頓教(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由於是語觀雙絕,因此不配任何緣起,為離言真如。

師父:頓教是頓悟的頓。

圓教(亦稱一乘圓教)所說的緣起是指事事無礙、重重無盡圓融的華嚴法界緣起。

「五教」內容,簡而言之:小乘教是我空法有,其他四教皆是我法皆空為本。其中大乘空始教是多談空性、法性、真如,少談法相,也就是主要在談理法界;大乘相始教則是多述法相,少言空性、法性、真如,也就是主要在談事法界;大乘終教則是空性法相兼論、性相圓融,也就是講述理事無礙法界;頓教則是宗門直指契入實相境界;圓教則是闡揚事相與事相之間的無礙圓融境界,也就是事事無礙法界。

若從緣起法來簡易的看華嚴五教的話,小乘教依據《阿含經》及部派佛教的論典思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知「人我」是五蘊所成,解析五蘊而知「人我」無自性,是「我空」。然而依據三世因果報應等各種理論而說「法具實有自性」是「法有」,所以小乘教是「我空法有」。同時依據輪迴而說有情眾生是因為惑、業、苦的造作,而不斷地三世輪迴,此稱為業感緣起。因此,部派佛教中亦有討論關於「三世輪迴的主體」。

大乘始教中的空始教則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體悟出萬法是在互相相待、相依、相對的緣起關係下而假有。因此萬法無自性,是「法空」。由於小乘教和大乘空始教都是依據「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只是小乘教以解析入空,大乘空始教則是體悟入空,也因此大乘空始教能接引許多小乘教行者。而大乘始教中的相始教除了和空始教一樣是「我法皆空」之外,還有說明「三世輪迴的主體」是阿賴耶識,也就是《八識規矩頌》中有關阿賴耶識是「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翁。」,所以稱為阿賴耶緣起。因此,大乘相始教也能接引許多小乘教行者。為什麼大乘始教能接引許多小乘教行者而不是全部小乘行者呢?主要是兩者在於因明學思惟模式及思惟方向上的極微小、極微妙的些許不同,這部分將來若有機會再向大家報告。

另外,雖然大乘空始教與大乘相始教都是體悟「我法皆空」,然而大乘相始教認為「真如凝然,不作諸法」,也就是空性、真如是凝然不動的境界,絲毫不會隨緣起而作用;但大乘空始教則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也就是說以有性空而一切緣起萬法得成,若無性空則一切緣起萬法不成。由此可知,空始教和相始教也有些極微細的差異。而有關於性空緣起的圓融無礙,也就是性相圓融無礙或稱為理事無礙法界的部分,空始教雖然已有說出,但在空始教依據的大乘經典中,往往是以「示現」的方式讓與會大眾親眼目睹性相圓融、理事無礙,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 ・ 緣起品》就是如此,所以未必會使用言語說明,也許就是因為親眼目睹也就沒有人提出疑問了。所以,性相圓融無礙的大乘究竟義則是在大乘終教闡揚。

大乘終教是空性真如與法相唯識兼論、性相圓融無礙。主要是以「一心開二門」方式闡述,二門是指「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由此而能窮盡大乘義理。

頓教則是如《維摩經》所云:「維摩默答,寂無言說,名真入不二法門。」直契真如實相。

圓教則是指華嚴宗依據《華嚴經》所闡揚的華嚴一乘圓教,但天台宗依據《法華經》也有其宣說的法華一乘圓教,所以兩個圓教的立場稍微有點不同。圓教的內涵則是圓融無礙的將小始終頓全部無礙圓融,因此能成就重重無盡圓融、事事無礙法界。而師父跟我們講的業感緣起就是華嚴宗華嚴五教的內涵之一。以上,是極為簡約的略述華嚴五教。

我們修學南公上師所傳的準提法,南公上師特別強調要研讀道㲀大師所著述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其中道㲀大師說到顯圓與密圓,顯圓指的就是華嚴宗的圓教,並稱為華嚴顯圓,然後密圓則是指密法當中的準提法,為密教中的密圓,稱為準提密圓。為什麼華嚴是顯圓而準提是密圓呢?因為華嚴海印三昧為《華嚴經》總大定,能融攝一切三昧,一切三昧不能融攝海印三昧;而準提真言統攝二十五部真言,而且在《準提道場大懺悔法》當中有說到念一遍準提咒即是念了所有陀羅尼真言一遍,所以準提咒含攝一切真言,而一切真言不能含攝準提真言。由於華嚴海印三昧與準提咒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道㲀大師將華嚴顯圓與準提密圓合以述之。

《神變疏鈔》、《曼荼羅疏鈔》有說到密法亦是圓教,而華嚴教法包含了小始終頓圓五教,所以準提法亦有小始終頓圓五教的內涵。

師父:統攝了小始終頓圓。

若從準提本咒的九個字的解釋來理解,準提咒則有包含五教的內容,但由於時間有限,所以根據《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法》,在此只講首字「唵」和末字「訶」。

「唵」字門者是流注不生不滅義,復於一切法為最勝義。

流注是比喻煩惱妄想無間斷,也就是有為法剎那剎那前滅後生,心相續不斷如同水流一般。而流注不生不滅的意義,也就是生命到了不生不滅,那當然就是所謂的人我空,但流注還跟心相續有關,跟法執與習氣有關,所以可權配到小乘教。

「訶」字門者於一切法是無因寂靜無住涅槃義。

而所說的「一切法是無因」當中之「無因」,其意思以唯識來講的話,是指一切法俱生之因都不生。

師父:俱生就是與生俱來的。

而一切法俱生之因都不生,就是所謂俱生法執徹底都不生、都淨化掉了,也就是成就究竟佛果位,這就是圓教的意思。

師父:「娑訶」的「訶」也等於六度裡頭的波羅蜜三個字的意思,波羅蜜是完成,圓滿完成了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我們修準提法,等於是小始終頓都在修。

師父:統攝小始終頓圓。

所以基本上就密法修持方面除了準提咒之外,不管是漢傳或藏傳,原則上似乎沒有其他真言直接很明白的說你只要修行持念這個真言密法,便能一直修到成佛。

師父:所以南老師很重視準提法,各位莫以易得而等閒視之。這是南老師幾十年的功力所在,他唯一傳法就是準提法,他對藏密紅教、白教、花教的密法,他只講而不傳藏密的法。紅教的大圓滿,南老師在台北講了兩次;薩迦派也就是花教,花教的《大乘要道密集》也講了;白教也就是噶舉派,噶舉派的《六成就》、《恆河大手印》也講了;黃教也就是格魯派,格魯派南老師主要的是講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當年南老師是特別為日常法師而講的。南老師對藏密是講而不傳,唯一傳的是準提法,這點大家要知道。所以可見南上師以他的智慧,已經幫我們篩選了一個精簡、直接了當、簡潔明瞭的法門,所以少庠今天晚上講的很到位,很難得。

接下來所要說得部分,我必須要先強調一下,我不是在比較法門的高低,只是講出實際的情形。藏傳的修持方式有分所謂的前行與正行,前行又有共前行和不共前行的部分,前行修完畢之後才進入正行。共前行修持內容一般統稱為「轉心四法」的思惟修,不共前行有「皈依大禮拜做十萬遍」、「發心四句偈唸誦十萬遍」、「金剛薩埵百字明咒觀修念誦十萬遍」,這是為了要消業障。累積資糧的供曼達四句偈念誦十萬遍以及施身法,而施身法就是觀想淨化自己的身體,並將此身佈施上供諸佛、下濟冤親債主和六道眾生的方法,以此來累積自己的資糧。最終修蓮花生大士上師相應法,以上這些是前行的修持。前行修持完接著是進入正行,正行第一個是再修一次蓮花生大士上師相應法,接著修大悲觀音。修完之後才進入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的修持,而有些傳承會將頓超跟立斷兩個法門加入在其中。所以以藏傳修持來講,要修到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之前是要修多種不同的法。圓滿次第若真實成就了,就是見道,以禪宗來講也就是明心見性。

師父:見道位。

就是到了見道位。再次強調,我不是在比較法門高低。具我所知,南公上師所傳的準提法可以一路修到成佛,其中準提法的圓滿次第,南公上師有講過見道、修道、無學道都包含在裡面,這是比較不一樣的部分,但不是比誰高誰低。由於我們只要修一個準提法,一路一直修、一直修就可以圓滿到佛果位,所以算起來是比較輕鬆一點。

師父:很好,少庠不愧是位博士生,他正在寫佛學博士論文。對教理能夠研究到這樣的完整,這樣的接地氣,這很不容易。而且他不是只有講理論而已,他自己也在實修。

師父,我講完畢了。

師父:好,大家給少庠掌聲鼓勵一下。

謝謝師父、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