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定國講述
高鳳美記錄

謝謝黃德舜教授給我介紹。當初我認識南老師的時候,最被感動的就是他所講述的《論語別裁》那本書,我今天拿來上下兩冊,也有用聖經紙印的一整冊,這本書在我家裏有很多套,我內人陳美珍女士買老古出版社南老師的著作大概是買最多的,因為再窮也要買他的書,那個朋友怎麼樣,有錢沒錢我們都要送南老師的書給他,所以我們算是老古出版社最好的推銷員吧!

還有我還成立一個老人讀經班、一個幼兒讀經班。這個老人讀經班我們到現在為止每個月的第四個禮拜六的早上在南京東路三段九點到十二點都在讀,現在讀《易經》,讀到「比、小畜、履、泰、否」幾卦,這六十四卦我都會背唸的。這裡我手上有一張紙,上面是南老師寫的字,傳閱給大家看一下。他寫道:「人生尚欠詩書債,萬事總須留有餘」。這是他九十四歲寫的,那時我在那邊,有人拿了一本書請他寫序,是康百萬這個家族,他們祖上留下一個留餘園,由其事蹟寫成書,拿來請南老師寫序。這叫留餘園有四個留餘,很會做事情要留有餘,你很有祿要留有餘,很有富也要留有餘,很有貴也一樣要留有餘,凡事不要用到極端,你用到極端就開始跌下來,留有餘就是六十四卦那個謙卦的意思。現在開始來講今天的主題「南懷瑾老師《論語別裁》對我的開悟」。

從「論語別裁」進入中華文化的浩瀚大洋

我讀了南老師的《論語別裁》之後,我有什麼開悟呢?

第一,從讀了這本書,我就進入了中華文化的浩瀚大洋,以前我只涉足中華文化的一個小溪流而已,這下一腳就跨過去,看到也進入了這文化的汪洋大海。

我跟南老師見面從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八十年內,我算過,我在香港除了出差之外,每天晚上都到南老師的人民公社的餐廳吃飯,我變成了廳長。反正你在那邊吃飯就一定見得到陳定國。這樣我算算一天有三小時,大概從晚間六點多到九點多,有時到十點多,跟南老師在一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二,不出差我就在那邊,所以一天三小時乘一百八十天,有五百四十小時,再乘十年,我有五千四百小時跟南老師在一起。南老師的兒子都沒有這樣長的時間和南老師在一起啊!我的師兄們跟南老師見面早的,也沒有這樣長的時間。雖然南老師那邊號稱人民公社,但那裏面的每一個人民都是往來無白丁的。人民公社聽說這個名字是王昇將軍送給南老師的,看到南老師那邊每天晚上那樣多人來吃飯,他說你這邊就是人民公社,南社就是南懷瑾先生的人民公社。

前天李慈雄先生從上海打電話來說劉雨虹老師要再出一本紀念南老師的書,叫我們這些第一冊沒寫的人都寫一篇,我想我就寫我在南社時的那些事吧!

那麼既然我讀了《論語別裁》,總該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本書,所以我太太對我說你總是要講一些東西,於是我寫孔夫子學問修養裏面的義跟利、富跟仁,孔夫子對這到底是什麼看法。我們都知道顏回,顏回活了三十二歲,他比孔子晚生三十年,孔子是七十三歲走的,他三十二歲就走了。孔子是五十四歲至六十八歲在外面流浪,不好聽叫流浪,好聽叫周遊列國,一生清貧高潔的顏回這段時間有跟他在一起。那麼孔子講學有沒有講錢呢?也有講錢的。二十篇《論語》一共有四百九十二條,有哪幾條講到,我把它列載了一些給大家看看。

再來很重要的,為什麼南老師一直講孔夫子做人修養道德什麼都好,為什麼周遊列國間他沒有被用?原因在哪裏呢?有想要用他而不敢用他,因為他的弟子太多,三千弟子,有名的有七十二個。

依照司馬遷《史記》裏面講的,孔丘弟子篇章裏面,可以出來的大概是七十七個,但是有名字有事跡可記的只有35個,可以說孔子三千弟子裏面真正能提出名字的大概三十五個而已。南老師講《論語》、講各種課,一提到歷史人物,哪一朝代、哪一個人如何如何,真的他那個記憶力很強,同時背起相關的詩來,出口成章,我們這些學生筆記都來不及,記完拿給他看還被說你這寫錯了,我們跟不上他的。他講如何當領導人,甚至告訴我們怎麼寫字。你們有沒有聽過老師寫字的要訣呢?沒有吧!因為我在香港常常練毛筆字,練到最後可以懸空寫小楷,所以也從南老師那邊知道一些訣竅。

論語別裁世第一,自此不讀糟粕書

萬家論語傳孔學,惟有「別裁」動我心。傳統章句八股味,精彩文化靠新方。

我讀了《論語別裁》後,別的講《論語》的書我不讀了。關於《論語》的書有多少?你知道嗎?萬家論語傳孔學,但是只有別裁動我心。我讀了之後,心頭一震,哎呀!這是我要讀的,其他傳統講《論語》的都是章句解讀,如朱熹的一句一句解釋,那個讀起來是八股味道,有讀等於沒有讀。讀了南老師的越讀越喜歡讀,讀了那種章句解讀,則越讀越沒有味道。所以精采的文化老師,他用新的方法來為我們傳述《論語》。你知論語一共有幾字嗎?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一萬一千字,那你看我們手上這上下冊兩本書一共幾個字嗎?五十萬字所以一萬字南老師把他化為五十萬字,五十萬倍啊!南老師講這個《論語》真是別出心裁挖空心思在講。

南師講學挖心思,蔡策筆錄竟大功。管北青年唐樹祥,平山資助始成書。

很多有關《論語》的書我都讀過了,甚至包括我到孔子家鄉孔廟附近去拿回來的《論語》,我也讀過,還有英文翻譯的,實在地讀過《論語別裁》後,其他就沒有什麼好讀了。厲害的是蔡策先生,你看《論語別裁》那序言第一版,他花了十倍聽老師講課的時間,把它整理起來,蔡策是中央日報的記者,我沒有見過他,在序上面說,蔡策記錄了之後,還要去核對許多歷史記載,比如顏淵死時幾歲,還有到底顏淵跟子貢比起來怎樣?跟子路比起怎樣?這些都是孔子身邊最出名的學生,一共有30幾個。書整理完後,楊管北先生他是海運的大企業家,就由他來為書寫序。

另外南老師這《論語別裁》是先在青年戰士報連載的,青年戰士報的社長是唐樹祥先生,他人我在香港南老師那裡見過。由於青年戰士報的關係,所以這本書才很多年青人看到。最後真正把它出版是誰?我又去找了出來,是李平山先生,這位李平山先生我沒有見過,他出錢把這一本書印出來,那時已經是一九七六年的年終。《論語別裁》成書這件事情,上述幾人有大功勞。後來《論語別裁》進了中國,傳遍全世界。

「論語別裁」遍華人,中華文化刷新章。兩岸分隔有鵲橋,往還順暢心連心。

你知道我手上這一本《論語別裁》,一九八八年的,已是十八版,現在二〇一三年,多少版了?這書傳遍華人世界,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刷新章,兩岸有這個鵲橋相連也是由這一本書。因為南老師的思想連繫了許多人的心,一些大陸的人來台灣之前,在香港一定是在南師人民公社那邊先吃一頓飯,臺灣這些人要進大陸去,也是在那邊吃一頓飯。

孫大護法來香江,引見南師中半山。贈我寶書三十種,引我進入太浩洋。

此中最重要的是孫靜源先生,現在是勝一化工的董事長,他是南老師的大護法。他有一次來香港,我剛好也在,他來看我,更引我去看南老師。一九八八年南老師從美國回來,在香港中半山。南老師第一次碰到我,贈我一本《金粟軒詩集》,第二個禮拜我看到他,他竟然端出三十幾本書送我。我心想這個老人家怎麼這樣,送人家書怎麼一下是三十幾本呢?這三十幾本書他從台北叫人家送到香港去的,這個非同小可。如果三十幾本書本來在香港,那沒怎樣,特別叫人家帶過去香港送給我,那意義不同,其第一本就是《論語別裁》,還有題字,所以我就讀他這一本,從此我就進到那裏去了,太浩瀚了。

醍醐灌頂,頓現明鏡,一通百通

「學而時習之」不是時時溫習舊功課,是日日作,轉知為智。

我讀了《論語別裁》之後,醍醐灌頂一般,心中頓現明鏡,一通百通了,以前不通的現在都通了,這方面你問我什麼我都可以回答你。

《論語》第一章是「學而篇」,講到「學而時習之」,其意不是時時溫習舊功課,而是日日作,轉知為智。你看智跟知差一個什麼字?差一個日字。所以那個習不是溫習,你看那些古代的八股解釋是說溫習功課。南老師說溫習功課,為了考試,哪會心裏高興,討厭都來不及了,怎會「不亦說(悅)乎」?不是樂乎喔!悅是心裏的快樂還沒有顯示出來,如果樂的話就跳起來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是春風得意時。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嫌棄甜如蜜之退潮人。

至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個是樂乎跳起來抱著的,所以「有朋自遠方來」不是那個春風得意時,而是你已經不得意,但是你那個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看你已經失意了,他還不嫌棄你,他的人生仍甜如蜜,但對你這退潮人他還來看你,不抛棄你,那個叫做樂。你有沒有過這種樂呢?不過你們大概都是沒有退潮的,都還春風得意,活在「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中,這時朋友來見你,煩死了,怎麼沒有提錢來見面呢?你失意時來看你,那個才是真正的朋友。那個朋友跟你是淡如水之交,因為你跟他往來是不要花什麼成本,也因為不要花什麼成本所以可以持久,如果甜如蜜花很多成本,多少錢都要花光了,對不對?甜如蜜的朋友交情不會久的。

「人不知而不慍」才是體諒別人的雅量,不論是升官或毀謗時。

再來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人家不知道你升官,不知道你會作文章,把你誤會了,你都不會在心裏暗暗討厭他,為人如此,「不亦君子乎」,這個才是體諒別人的雅量。不管你是升官了,從總經理升為董事長了,見到面不叫你董事長叫你總經理。你看,這個人怎麼這樣,人家升了官也不知道改稱呼,人家不知道你嘛!你寫了文章,人家誤會你的意思不是這個,你也不會討厭他。我讀了南老師講的這三句之後再讀下去,哎呀!這個人真的是心如明鏡的人,所以我就一直看下去,覺得裏面寫的解釋,跟我高中初中甚至讀博士所知道的都不一樣。

孔夫子的「學問修養」不是指「寫文章作論文」。是學與問「做人做事」的成功方法。

孔夫子的學問修養,不指他寫文章做論文的那功夫啊!而是指他學跟問做人做事的成功的方法。南老師他在他那本書上一直講到這點。

南師妙舉三「做人做事」典範

「做人失敗,做事成功」:北宋末年民族英雄武舉冠軍岳飛的故事(「精忠報國」害了他)

南老師舉了三個人做人做事的例子,他說有一個人做人很失敗,做事很成功,是誰?岳飛。北宋末年的岳飛打仗一定贏的,百戰百勝。人家問他你怎麼每次打仗都勝利呢?妙訣在哪裏?他回答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那個一心,就是萬眾一心,不是千萬將帥千萬心,而是一萬個人就是一個心。岳家軍一共有幾個人,我就這樣問過南老師。我的答案是岳家軍是一萬個人,萬眾一心。

那麼岳飛失敗在哪裡呢?精忠報國害了他。岳飛打仗成功,但是跟皇帝搞不好,所以最後死了。為什麼跟皇帝搞不好?因為他只管精忠報國,不理宋高宗趙構,趙構當然不要他爸爸宋徽宗、哥哥宋欽宗回來。他們都被金人擄去了,岳飛就要直搗黃龍把他們迎回來。你想想,把爸爸皇帝、哥哥皇帝迎回來,這個弟弟皇帝怎麼辦啊!但是岳飛不懂,硬要把他們弄回來,所以皇帝當然要把他幹掉了。

「作人成功,做事失敗」:南宋末年民族英雄進士狀元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救了他)

另外一個人做人成功,做事失敗的,就是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文天祥是文人,也帶兵打仗,每戰必敗。他寫過「零丁洋裏嘆零丁,惶恐灘頭說惶恐」之句,以及在《正氣歌》裡面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身為文人,雖然打仗失敗,做事失敗,但是做人成功。元朝的元世宗是忽必烈,勸告他幾次說你就投降做我的宰相,你現在在南宋那還有什麼可做的呢?他不要,他說人總是要死嘛!所以做人文天祥成功了。文天祥與岳飛兩個都是民族英雄,真正成功嗎?都是失敗,一個在監獄裏被殺,一個在風波亭裏被殺。

「做人成功,做事成功」:唐代五朝元老郭令公郭子儀「功高不震主」的人生藝術。

只有這個人成功了,南老師說的,那個就是郭子儀,做人成功,做事也成功。那時唐朝安祿山造反,中葉亂七八糟換了好幾個皇帝,每換一個皇帝,都要叫郭子儀出來打仗。郭子儀也沒有什麼兵,也沒有糧草,怎麼打仗?可是郭子儀做人不錯的,他就跟他的部下,在各地方統兵的,跟他借五千,另一個借一萬,就這樣兵借了、糧借了,沒有兩個月就搞了幾萬兵糧去打仗。結果贏啦!贏了回來當然就一一將兵糧歸還人家。而皇帝對打勝扙回來的將軍當然是忌諱的,因為怕他功高震主。但郭子儀會做事,也會做人。他了解皇帝的心情,就跟皇上說我打仗太累了,現在常常肚子痛,所以要把兵權交出來。你看,皇帝看他這樣,怎麼不說郭愛卿你深得我心啊!就封他官,到最後做並肩王。南老師常常提這個,我們到底要做什麼?要會做事?還是會做人?都要會做,但是那是很困難的。

南師的「做人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南老師講,那做人有什麼寶貝呢?在他書上常常把老子的話拿來用,「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做人就是要這樣,很謙虛,慈悲節儉。節儉不是吝嗇,不應該用的不用,應該用的再大筆也要花,而且如果有什麼獎金功勞,不敢為天下先,你可不要第一個搶,讓同輩或你的部下先得,這樣你最後才得到大家擁護。

南師的「做事三寶」:「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落實於韓非。」

另外,南老師講做事的三寶:「內用黃老,外示儒術,落實於韓非。」內心是用著黃老的謙沖謙虛,外示儒術,外面用的就是儒家的禮法。比如一個企業規模差不多是中型的,你只有謙虛還是不行的,還需講倫理組織,最後再落實於韓非子的法制,如此把你的企業文化落實,大規模把文化變成條文、表格、標準。

南師將《論語》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一萬一千多字,化為《論語別裁》五十萬九千字,功夫五十倍,是名師名句大寶藏。

南師一九七六年三月出版前言引宋儒陳同甫告宋孝宗之說,認為讀「論語」一書,無非「下學」之事。但功深力到,則他日之「上達」無非今日之「下學」。故「下學」即「上達」也。

剛才講過,南老師將《論語》二十篇四九二章一萬一千字,化為這本《論語別裁》的五十萬九千多字,功夫五十倍,裏面那個名詩名句太多了,是個大寶藏。這裏面我寫了大約十句給大家參考。其中這裏面很重要的南老師提到宋朝儒家的陳同甫,他有一篇文章,告訴宋孝宗。因為宋孝宗認為說當時的人讀《論語》這一本書,是那一些讀書人沒有辦法去做官,私下拿來讀讀的。但陳同甫說你學啊學,功夫到了,在某一天你被拔舉為官,那時的這種「上達」,無非就是今日之「下學」來的。他說,雖然這一本《論語》是普通沒事做的人去讀,有的人做官去了還讀這本書做什麼?但你沒做官先讀一讀,哪一天做官的時候,以前讀的可就以用了。所以,所謂「下學」就是「上達」啊!

南師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暢銷再版記言,用謙恭之詩總答各界朋友之抬愛:「古道微茫致曲全,由來學術誣先賢。陳言豈盡真如理,開卷倘留一笑緣。」

各位如從《論語》第一句一直讀到堯曰第二十章,有沒有把二十篇背下來?我會背喔!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份《論語別裁》因為暢銷要再版,之前想不到這本書竟然有人要買,結果很多人寫信來問他出版的事,南老師就用很謙恭的一首詩總答各界讀者之抬愛,他說:「古道微茫致曲全」,古代那個做人做事的道理多難學,「由來學術誣先賢」,像我們這些後來的人把前面人的東西隨便亂解釋,他也是其中一個,「陳言豈盡真如理」,他很客氣地說他寫出來的這些東西是陳言濫調,哪裏都是真的如理呢?所以你們大家開卷的時候,笑一笑即可,不必太認真。你看,南老師實在太謙虛了。

《論語別裁》所引名句共賞摘錄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難得糊塗)

「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孝在心)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惡在跡)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英雄本色,名士風流,才是「真人」)

「得意不可忘形,失意更不可忘形。」(要有沉潛修煉功夫)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南師送給陳定國的墨寶)

「稽首慈雲大士前,不升西土不升天;願為一滴楊枝水,灑到人間並蒂蓮。」(令人敬服的紅塵薄命人)

「夜來風雨」文考求宿客:「夜氣清如水,來賓係有因,風霜迷客路,雨雪阻行人。」(留客!)

陳眉公被批假惺惺,既不出仕又戀戀不放。

「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稱著作,營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

自勉一:

自小齊埋於小草,而今漸卻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幹,直待淩雲始道高。

自勉二:

雨後山中蔓草縈,沿溪漫谷可憐生,尋常豈藉栽培力,自得天機自長成。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難得糊塗)。呂端身為宰相,碰到人家在小事上是糊塗的,另外歷史上還有個難得糊塗的鄭板橋。第二句「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孝在心)。人孝不孝要先看他原來的心,不是光看他做出來的,如果是原跡來斷定這個人是不是孝子的話,那麼貧窮人家就無孝子了,因為窮人家裏要買雞腿,要買什麼好料的給爸爸媽媽吃,買不起啊!

講這二句都是配合南老師他前面《論語》句子所作的解釋,又像這個「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之說(惡在跡)。意指就淫一事是論跡不論心的,端看你有沒有做出來,不是你心裏有想就算,要不要幹,心理想想的思想犯,不算的啦!這種事若論心的話,那麼這世上可就沒有完人了,大家都是壞人。大家都曾經在什麼時候想過什麼東西,對不對?所以依這說法大家也就心裏可以鬆了一口氣。

還有再來這一句我很喜歡的,「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英雄本色,名士風流,才是「真人」)。這是說你這個人如是大英雄,年青的時候,對朋友那樣子友善,到了你做大官大富翁也還是那種紅心,沒有染色變質。人家說本色是什麼色,本色是紅色,嬰兒的色,赤誠的啦!這樣是真名士。

老師說真人晚上睡覺無夢。你如果常常做夢,你是假人。大家晚上睡覺有沒有做夢呢?有,可能是假人,可能是尿太多要起來,可能是做尿夢。

再下一句,「得意不可忘形,失意更不可忘形」(要有沉潛修煉功夫)。得意不忘形容易,失意不忘形難。上台要怎麼樣,下台要怎麼樣,南老師說你要不在意,那些都是外面的,重要的是你要有沉潛的修煉。看人有沒有修養,不是看他得意,而是看他失意的時候,敢不敢去看朋友,什麼都不敢出來,自己自閉了,那就叫做宅男是吧!老師說這時你不必這樣。

那麼過來這一句話是也在老師書本上,我好多次請老師寫幾個字給我,我現在裱起來藏在我的家裏。老師寫給我的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對人言無二三」;「十有九輸天下事,百無一可意中人」(南師送給陳定國的墨寶)。人生的不如意事是平常的,十件之內有八九件,但真正可對人言卻沒有二三。做人往往十件事情裏面有九件事大概輸掉了,只有一件是贏的。而且一百個人之中沒有一個是你的知心的朋友,知心者大概都是假心者。從這幾句話,我們凡事要懂得如何自處。

「稽首慈雲大士前,不升西土不升天;願為一滴楊枝水,灑到人間並蒂蓮」(令人敬服的紅塵薄命人)。這一句話我非常佩服,他說這一個人間的紅塵薄命人,碰到觀世音菩薩,在菩薩前禮拜。他不求升天,不去西天西方極樂世界,他願為一滴楊枝頭上的甘露水,灑到人間讓人間開出並蒂蓮,人人不薄命,心心相應和好互持。

這一句「夜來風雨」文考求宿客:「夜氣清如水,來賓係有因,風霜迷客路,雨雪阻行人」(留客!)。這說有一個人在風雪中,暗夜難行,到了一個員外家去敲門,求住一個晚上。員外說人人都來借住怎麼借得完呢?你要以「夜來風雨」做一首詩才行,那個人做出來了,他吟道「夜氣清如水,來賓係有因」,我來求你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呢?「風霜迷客路,雨雪阻行人」,這個我遇到這樣的景況又能怎麼辦呢?這個老闆聽了,很高興地說,就留你這個客人了!南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有時講得很嚴肅,有時也講得很輕鬆。好輕鬆的有許多,今天不能告訴你們。

下面這一首詩是比較嚴肅的,清康熙時的陳眉公被批為人假惺惺,既不出仕又戀戀不放。「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終南捷徑無心走,處士虛聲盡力誇。獺祭詩書稱著作,營營鐘鼎潤煙霞。翩然一隻雲中鶴,飛去飛來宰相衙。」陳眉公不想出來做官,又不是真的不想做官,架子大得好像一座山林,其它是附庸風雅的小氣名人,本來要做官要走終南捷徑,他也不想走、無心走,卻以一個退隱的人標榜他的學養,有如水獺把詩書擺在那邊當做著作在拜。而事實上他是翩然一隻雲中鶴,飛來飛去的目的在哪裏?在宰相衙門,用他的地位來襯顯他的清高。

最後這兩首詩是老師自勉而寫:自小齊埋於小草,而今漸卻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幹,直待淩雲始道高。自松樹掉下來的是松子,在小草裏面長大,然後慢慢長得比那個小茅草還高,那時一般人不知道我這棵松樹可以凌雲,到有一天它凌雲了,大家才知道。

第二首是:雨後山中蔓草縈,沿溪漫谷可憐生,尋常豈藉栽培力,自得天機自長成。山中下了雨之後,小草就長出來了,沿著溪谷都是可憐不起眼的小草,一腳走過去就把它們磨掉了,它們尋尋常常怎麼能夠得到誰來栽培呢?沒有人來栽培你,所以只能自得天機,靠自己去好好成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