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問:為什麼修行要如此重視《普賢行願品》?又如何理解處處是修行的道場?

答:《金剛經》統合了藥師佛東方琉璃光世界的入世思想,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的出世思想。《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可以說是更具體地把極高深的佛教哲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這叫作「極高明而道中庸」。所以《普賢行願品》是不管顯教密教,都非常信奉尊崇的一部寶典。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可以說是最純熟的佛教思想、佛教哲學,真正把用出世思想做入世事業的大乘佛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行菩薩道當如是啊!

不管出家在家,不管在社會做任何行業,不管是領導還是屬下,《普賢行願品》都是我們修行的一個範本,是大乘佛法最圓滿的表徵。自古以來有句名言:「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 。讀《華嚴經》讓我們精神更加富貴,讓我們的修行更加的回歸到現實了。

從佛法的觀點,不但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做人做事都是修行。從修行的立場、觀點,做人做事都在供養,都是廣修六度萬行,其最具體的就是普賢十大願。所以,一定要把修行落實在家庭圓滿、工作圓滿、事業圓滿、人際關係圓滿,這才是大乘佛教的精神,而所謂的普賢行願其實就是菩提心的完全展現。

整個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上,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都是我們要去圓滿的。所以,普賢十大願完全跟人事物融合在一起了,處處事事上不起顛倒,這才是真正的奉行十大願。生活中隨時隨處返照自己,不看別人的對不對,只看自己的對不對。你做人處事一心「誠於中、形於外」,十大願自然可在生活中表現無遺,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修行人不顛倒,不怨天尤人,把自己的起心動念,照顧得如理如法,這要從學會自我管理做起,做一個社會的好人。

第62問:禮敬諸佛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禮敬諸佛?

答:禮敬諸佛,可以說是把《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講的內容發揮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境界。修行人不但禮敬過去佛、現在佛,還要能懂得禮敬未來佛。包括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顛倒眾生都是未來佛,禮敬未來佛最不簡單,這是佛教最具平等的思想觀念。禮敬古聖先賢、禮敬好人不稀奇,對那些顛倒、苦惱,甚至作惡多端的,你還是一樣的尊重他、禮敬他,因為他們不失其修行改過遷善悟道成未來佛的機緣!

地藏王菩薩把禮敬諸佛發揮得更透徹,「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些可憐人更需要度啊!雖然有句話說:「可憐人自有可惡之處」,但雖然可惡,你不能去憎恨他,更要用一種同體大悲的精神去救度他,這就是地藏王菩薩精神。我們要效法地藏王菩薩的精神,其實這也是普賢菩薩的精神。

平常我們對一個人討厭,基本上就把這個人排除掉了,在你心裡頭好象永遠跟他沒有關係。但菩薩在心裡頭不是這樣的,有機會就伸出慈悲的手,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有人說做不到,雖然做不到,但是你心裡頭要想到,把你光嫉惡如仇的思想拿掉。嫉惡如仇不就是討厭人,跟尊重人的心理產生對立、矛盾嗎?世人往往愛憎分明,但一個人若愛憎過頭了一定會嫉惡如仇,這好像是理所當然,但這樣的氣量還是可以更大器些。海納百川,不拒細流,所以能成其大,大菩薩就是這樣的大度、大量。我們討厭別人,本身就是嗔恨心,你嫉惡如仇,嫉得對不對先不論,你的恭敬心就先起不來了。

恭敬心是平等心,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把別人看差了,這是我們凡夫要學習的地方。一分心量一分事業,一分心量一分道業,你有多大心量,你就有多大的道業、事業。這是有一定的道理。你畫地為牢,把自己障礙住了,自己的心量被框住了。那好嗎?所以,中國四大菩薩,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小氣小量哪裡稱為大,哪會有智慧?大願地藏王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哎呀!這四大菩薩真是了不起!因為我們心量不夠大,才要學習。而平等視眾生,正是大之所在,慈善智慧和願行都具備在其中!

在沒有學佛之前,我的個性也是嫉惡如仇,你看我年輕的照片,凶巴巴的!所以南老師跟我講,你不笑很難看啊!別人看了我都怕。可能是過去當過將軍,有過殺業。我們多生累劫,什麼身份都做過啊!學佛之後,慢慢要把這些習性轉化。

總之,大家是要多寬容,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修行嚴以律己,但要寬以待人。自律要嚴格,待人要寬厚,這就對了,此謂內方外圓。我們凡夫恰恰相反,對自己很寬容,對別人要求非常嚴格。當主管的要秉持寬大,寬待自己的屬下,這樣就上下一片和樂和諧,彼此非常尊重,千萬不要擺上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要平等視眾生,禮敬諸佛,禮敬一切人,那你就等待收穫豐厚的成果了。什麼成果?你所到之處特別受人家的歡迎和恭敬。

要人家恭敬服從,你先服從別人,恭敬別人,這是因果,所以,禮敬諸佛太重要了。佛法在恭敬中求,你有多少恭敬心,你就有多少的道業。文質彬彬,謙謙有禮,待人永遠是那樣的溫和,像菩薩充滿慈悲喜捨,則你的修行就有點上路了,有點行菩薩道的味道了。

第63問:稱讚如來的內涵為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稱讚如來?

答:佛菩薩是我們最高的仰慕對象。我們不僅要對佛菩薩,一切聖賢禮敬、讚歎,而且要把這樣的一個口業,運用到平常人與人的應對中。每個人都很敏感的,如果做到禮敬諸佛,那麼「誠於中、形於外」,平常做人的態度自然是友善親和的,給人家第一印象當然會感覺非常的良好。如果再加語言上的讚歎、鼓勵,你天天這樣做,即天天都在廣結善緣。如果態度本身已經不對了,再加上語言上、措辭上帶有某種程度的,不管是挑釁也好、諷刺也好,那將是很糟糕的。可以說我們的人際關係好不好,乃是一切唯心造,看你自己了。

如果我們對人一向是冷冰冰、硬梆梆的,講話也很沖,那你就等於一直在廣結惡緣了。我們對一些值得我們恭敬的人,在語言上當然是稱讚有加,對一些不如理、不如法的,你說你要我怎麼稱讚啊!換個方式還是有讚歎的意味。什麼方式?以鼓勵代替責備。但那麼可也不是隨便說,明明他不對,你說他對,這也不如法,而你說他不對,他聽著也不舒服。所以,重點是內心有那份關懷,那份真誠,沒有存心要給他難看、挖苦別人,那你在語言上便能善巧地表達給對方能夠接受去改進。以清淨真誠的口業來面對一切,人家將可以感受到你的善意,感受到你還是關心他的。所以,稱讚如來對我們修行人,尤其是在修菩薩道上的太重要了!

語言如理如法,即天天都在廣結善緣,這樣的日積月累,你所到之處都會廣受歡迎的。語言是我們的心聲,慈悲的語言,顯露你這個人有包容心,有愛心。講得每句話都得體,人家就會想提拔你,覺得你是個人才,你這個人可用、可靠。當領導的以鼓勵、教導來代替呵斥、責備,就會得到屬下的愛戴,因為這個領導太好了,很有慈悲心。千萬不要拿著我是你的上級,光用權力來壓人家。若是以耍心機,玩弄的方式來帶領人,那是不能長久的。

在親朋好友之間,一談到你,大家都對你稱讚、恭敬,說這個人不錯;在家裡,你經常說好聽鼓勵的話,你的家裡一片祥和。智慧的語言,是明明曉得不對,儘量少挖瘡疤,拐個彎表示,代表你曉得了,但不給他難看,且以善意來期待他,這樣是鼓勵。在家庭一片和樂,工作崗位跟自己的同事,也是一片祥和之氣,少有抱怨,這就是以家庭、以工作為道場。

讚美你的家人、同事、親戚、朋友、社會,我們的心才會清淨。凡夫怨天尤人,看這個那個不順眼,一天到晚責備,修行一定要從心地上莊嚴自己的身口意,處處自我反省。一個人如果經常自我反省,他的態度自然會非常謙卑、為人平和。如果老是提別人不對、我對,那就會招惹很多不必要的人我是非的煩惱。我經常引用六祖的名言:「人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其理在此。

第64問:廣修供養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廣修供養?

答:廣修供養,在菩薩六度中為「佈施波羅蜜」,這是大乘菩薩道的一個精神所在。廣修供養範圍包括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積極為大眾服務,凡事信手拈來,都是學佛人廣修供養處。唯有廣修供養,你的福德資糧才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社會就需要這種人!你修學大乘佛法,如果沒有做到廣修供養,那你做人處事就沒有大乘佛法的氣象,沒散發出大乘佛教的精神,修行還沒有上路。真正修行上路了,對社會是積極的,對大眾是積極的。

大乘佛教講的是,你越供養你的財物越多,你越慳吝你就越匱乏,這理妙不妙啊!佈施功德有那樣的不可思議。這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它是雙向的,你對大眾冷漠,反過來大眾也對你冷漠,就這麼簡單。廣修供養可以讓人的生命活躍起來,精神振作起來,充滿理想、充滿希望、充滿熱心,社會需要這種人!一個人想到要利益眾生,積極為大眾服務,謀利益,那他還會去損害大眾嗎?會給這個社會帶來不安定嗎?不會的!廣修供養,簡單說,就是做好人、做好事、說好話,處處想到的是大眾。

廣修供養太重要了!行菩薩道不是在做生意啊!斤斤計較,我給你多少,我希望從你身上得到多少,那是商業行為。廣修供養沒有這個觀念啊!只想奉獻,不想回收,這叫無相佈施,沒有任何目的。我們修行的目標是有的,讓福德智慧更加的充實,有目標,但是沒有目的。有目的就是商業行為了,而目標的理想則是遠大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當做就做,無怨無悔。不要因為一兩件事情的障礙,你就退心了,認為自己得不到尊重,若是這樣,那還是為了自己做嘛!

真正大乘佛教的目標是遠大的,廣利眾生,饒益有情,不為自己的名利地位。這心無怨無悔,能真正跟智慧相應。你越是這樣,功德越大。大到什麼啊?跟實相般若對接,那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你越不著相,得到的越多;越著相,把功德七折八扣了。修行人千萬不可斤斤計較,沒有智慧的人才有這樣的想法,綁自己也綁別人。修行要有大菩薩氣象、大根器氣象,一定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你的福報是不可思議的,你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

第65問:懺悔業障的內涵是什麼?如何懺悔業障?

答: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徹底地做到懺悔業障。我們一般凡夫畏果,果報現前才悔不當初,才在佛前拜拜求免,這當然也是懺悔,不過這種懺悔是後知後覺。佛菩薩這些大智慧則是先知先覺,因為菩薩畏因,動個念頭,哦!這個不對,這個念頭不可以用,馬上轉念頭。大智慧的人通常能夠這樣的靈敏,還不需要人家講話批評,自己已經慚愧不已了,這叫菩薩畏因。

我們做不到先知先覺,最起碼要做到後知後覺:「哎呀!慚愧!我又做錯了。」這也還不錯,至少「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最糟糕的是不知不覺,錯了自己還不曉得,理由還挺充足,拿了很多的道理來把自己的過錯粉刷得漂漂亮亮,還跟人家抬槓辯論,這有修嗎?

所以懺悔業障,太重要了!列為普賢十大願第四條,可見份量有多重啊!你做不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哎呀!慚愧!我的福報福德怎麼這麼差?我的心量怎麼這麼狹隘?眼光怎麼這麼淺短啊?而自己智慧不夠,更需要嚴以律己,自己的心念覺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對人對事自然誠於中、形於外,少過失、不犯錯了。

第66問:隨喜功德的內涵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隨喜功德?又如何常生歡喜心?

答:隨喜心的反面就是嫉妒心,嫉妒心是見不得別人的好,乃是凡夫的一種病態心理。看到別人的條件、智慧種種比自己好,心裡頭就不舒服。一個人們如果嫉妒心很大,一天到晚,臉都會繃得緊緊的,時時刻刻都盯著別人,忿忿不平。我們修習佛法是看到別人的成就,比自己的成就還高興。所以,懂得隨喜,就會把自己內心的那些嫉妒心轉化得乾乾淨淨。

隨喜才會有歡喜,不隨喜就生煩惱,而這關係到是一個人的心量、氣量的問題。其實真正能隨喜,也就是我們內心清淨了,看到法的根本了,懂得不被一切外境騙去。不但不被騙去,還能夠替別人的好高興,這樣的心才算做到應無所住。你一旦起了嫉妒心,障礙自己,也障礙別人。輕一點是言語態度上有點不愉悅,但若嫉妒心嚴重了,語言上的離間、兩舌起來就可怕了,乃至更生種種惡念、邪念,起了加害,後果就不堪設想。總之,要少生嫉妒心才有歡喜心。

大修行人生而知之,多生累劫做人做事都是在隨喜功德,他已經不需要用什麼方法。還有一種人是學而知之,通過學習觀察,原來嫉妒有那麼障礙自己、障礙別人,從學習中慢慢心量打開了,他就懂得隨喜了。還有的人是困而知之,吃了苦頭了,才曉得嫉妒有百害無一利,隨喜才有功德。什麼是功德啊?我們通常說見性是功,外行是德,內心無染是功,能夠普利大眾是德。從見地上看到了諸法本空,所以能破除自己的嫉妒心,便得隨喜功德。

能隨喜功德的人心量比較寬廣,比較陽光,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一天到晚笑眯眯的。這就是所謂的「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我們看到很多羅漢的造型比較落漠,這是因小乘人只求自了,不想要去利他,做事嫌麻煩,才顯這等相。反之,我們來看菩薩像,每一尊菩薩都充滿了慈悲喜捨的風采。所以歡喜、要有隨喜功德才能歡喜得出來。沒有隨喜功德,心裡很悶很沉,內心有太多的陰影,有太多不好的回憶,你想笑都笑不出來的。

所以,大家要記得自己的法名,我們每一個都是取「善什麼」,因此要讓自己名符其實,趕快多行善事、多說好話,這樣才會有歡喜心啊!或者說,你要有慈心悲心,要有慈悲心是菩薩戒,而慈悲心也是菩薩的功德。你有慈心悲心才有歡喜心,才能做到喜心無量,這個笑,這個歡喜心,不是一般的歡喜,而是能與般若相應,是淡淡的,微帶笑容,此乃高度的修行、高度的修養、高度的功德。

你功德多了,不會讓自己心浮氣躁,也不會高興得得意忘形,那就修養到無憂也無喜了。此即捨心無量,內心非常空靈,這是人世間最高的福德、最高的智慧。所以充滿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無量,此菩薩行的四無量心,我們每個要都要學習。

第67問:請轉法輪的內涵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

答:在佛教中,請轉法輪最有名的例子莫過於《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遍參當時印度的大善知識。參訪善知識一定要把善知識的專長、特長予以吸收,跟自己原來所學的融會貫通。能夠遍參一切善知識,你對佛學佛法的體會就會更加地深入,而能夠融會貫通,你的眼界則更開闊。一切法不但不會矛盾,而是相輔相成,懂得這樣學才是真正的參學精神。而請轉法輪則代表一個人能夠謙虛,虛懷若谷,不斷地學習接納新的知識。

我們佛法的內涵是多元化的,佛學浩如煙海,但中心只有一個,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這叫一多無礙,一切法全化在空慧裡,其學習的關鍵在「領納於心」,不能將一切融會貫通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心地上來,你學得越多,矛盾越大,簡直是在跟自己過不去。如果不能夠領納於心,講不好聽的,你所學的反讓你變成外道了。什麼叫外道?心外求法。尤其是你只是在色身上做一點有為法的功夫,那只是在養身保健,跟大道不相干。如果這樣以為在修,那就可惜了,浪費光陰,浪費你寶貴的生命而已!

所以,不管參學哪個法門,你一定要深深引入到你的心地上來,跟我們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不管我們參學多少善知識,整個關鍵看你能不能「領納於心」。領納于心,正好可以幫助轉我們內在的清淨法輪,念念都在正念上,都在正知正見上,念念不離本性,那你的參學才有意義。修行越修越歡喜,不但色身轉化,這心量越來越大了,做人處事越來越圓融了,人際關係越來越好了。如果沒有讓你身心更鬆放,人際關係更加的融洽,反而帶給你一些矛盾,那就不對了,你已經不在法上,不在心地上用功了。

準提法門是一個跟大般若修行相應的法門,如果是單從淨土法門來看,你能跟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相應,那也不得了了!其實也夠了。你進一步還能夠把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也能夠了然於心,與心相應,那力道更強。同時進而念念不離文殊菩薩的實相無相的般若智慧,你就真正不會顛倒了!再者,日常生活中處處跟普賢十大願相應,那你就真正得到大寶、得到法寶,這「無上甚深妙密法」你就把握到了,然後再有地藏王菩薩的大無畏精神也在其中,這豈能不恭喜你!希望大家修行當如是,能夠隨時隨地常轉自己心地的清淨法輪。

其實老實持咒也是在請轉法輪啊!這是與大勢至菩薩的「淨念相繼、都攝六根」相應,這個力道有多強啊!單單老實持咒的功德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所以修行的重點在相應,不相應的你就會囫圇吞棗,修多少法門,也與你了不相干。我經常引用《楞嚴經》的名言,六根中任何一根跟法相應則「一根即返原,六根成解脫」。佛法沒有那麼複雜,覺得複雜是你不通,懂了,佛法也非常精簡,法法同歸無相法海,法法同歸般若性海。

第68問:請佛住世的內涵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請佛住世?

答:請佛住世就是念念跟佛相應,清淨無染。你到底是請佛住世?還是請魔住世?煩惱一大堆,身心不安寧,那是請魔住世,你跟法沒有相應嘛!道理就是這麼簡單。真正學佛是福慧雙修,雖然工作在世間裡頭,在名聞利養中打滾,但是自己內心是清楚的、清淨的,那你是真正把握到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了!這也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大乘佛教行者應有的胸懷。

所以《壇經》告訴我們,「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了不可得。禪門祖師另有名言:「悟道者,不異舊時人,只異舊時行履處。」人還是原來那個人,但跟他原來內心的想法、價值觀念和眼光不一樣了,做人處事更加的合情、合理、合法,是人群中一個好榜樣。所以說,修行人要比平常人更正常,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人,讓人家尊重,他的言行、所作所為能作大眾表率。

第69問:常隨佛學與恆順眾生的內涵是什麼?日常生活中如何常隨佛學、恆順眾生?

答:我們懂得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念念不離正念,念念都在正知正見中,這便是很實際的常隨佛學。常隨佛學不是說你一天到晚把經典捧在手中,更重要的是念念之間不顛倒,能夠把握到佛陀所教導的三無漏學,戒學、定學、慧學,戒定慧統攝了一切佛學。戒學,一切所作所為如理如法;定學,不亂為定,你不散亂本身就是定,這樣心能夠了了分明;慧學,念念之間皆不離本來清淨的自性,如此便是與佛常相左右。

至於能夠恒順眾生,也就是恒順自己,自己的心在任何情況下都覺得很順沒有被境界逆到。恒順眾生同時也是隨時隨處展現的種種善巧方便,是智慧的妙用。跟什麼人都可以交上朋友,跟任何人都能結上法緣,這是恒順眾生的本事。要觀察每個人的根器,說法要跟他的根器對應。恒順眾生最主要、最貼切的行為是菩薩四攝法,同事、利行、佈施、愛語。

「同事」,就是曉得他人的想法、他人的需要,以對方的立場為立場,以對方的需要為需要,對症下藥,與之共事,他人才會覺得貼心相應,才能打動他去解決問題。所以,同事是種體諒,是種包容,這是行菩薩道的用心。

「利行」,就是對他要有幫助,這樣你的話他才容易聽得進去,此謂應病予藥,他生什麼病你給他什麼藥。禪宗祖師的教育方法打棒子,是看準對方的一個弊端,把他點化了,解決他的隱患,這也是同事,曉得他的困難、弱點,等於幫對方把毒瘤給捅破了。所以,菩薩低眉是慈悲,金剛怒目也是慈悲,這也是同事。是看得準、拿得穩,真正在幫助對方。

我們一般人接受得了柔和正面的教育,反面教育卻受不了。禪宗祖師的名言:「奪饑人之食,驅耕夫之牛。」禪宗祖師是用金剛怒目之法,把你的執著破掉,你才能大徹大悟。這些都是善知識的妙用,正面、反面教育,都是對你有好處。好比一個小孩子,在地上爬,看到雞屎,張起嘴巴就要吃,母親上去一巴掌把雞屎打掉,孩子哇哇大哭,你說這是不是慈悲啊?這叫悲者拔苦,雖金剛怒目,也是利行。而這也即是一種「佈施」,啟發別人的智慧佈施。佈施要真正對對方有實際的利益。

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是「愛語」,愛語就是說好聽話,對方喜歡聽的,這是菩薩低眉的表現。所以菩薩的用心是處處慈者與樂、悲者拔苦。懂得四攝法,正面反面你能應用得很純熟,對方一定會感受到的。

這樣說來,恒順眾生也等於在廣結善緣,否則便是廣結惡緣。我們在家裡、工作崗位上,如何得到家人、同事的尊重,關鍵看你懂不懂得恒順。恒順眾生是智慧,也是慈悲,沒有智慧就不懂得恒順,沒有慈悲就不懂得寬容。

第70問:什麼是普皆迴向?在修行中如何迴向,而修準提法又如何迴向?

答:普皆迴向在於迴小向大。我做這麼點小事情,一迴向,希望由此發心能對一切眾生好,然後更從有為有相到無所執的無相,那功德不是無量無邊嗎?雖然每件事都很小,但你智慧所做的一切在迴向中都是無量無邊的。你才有一些執著、私心,那是有限公司,不是無限公司。所謂有限公司就在有為法中做,心態不夠健全,心量不夠大,因此所做都是七折八扣的。

無相佈施則處處都是跟無量壽、無量光相應,你看那功德有多大。其實事無大小巨細,每樣事情你做得如理如法,光明正大,為的是什麼?為的是這樣才是對一切眾生好,這不是普皆迴向,是什麼啊?迴向哪裡啊?迴向菩提,迴向成道,迴向讓自己的福德、智慧資糧更加充實圓滿。

又,什麼叫普皆迴向?念念不離自性,就是普皆迴向。理念很清晰,「無為而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即是念念普皆迴向,念念跟大道相應。普皆迴向也可以說在校正我們的心態對不對,由小心量擴大你的心量,這樣你的修法會修得更有力量。

佈施要三輪體空,沒有佈施的我、沒有佈施的物件、中間也沒有佈施的事情或東西啊!這些化得乾乾淨淨,就是普皆迴向。能夠這樣修便能看清大道了,向著你的目標,回到自己的心地上面來。你念念不離自性,念念都是正大光明、清淨光明,那修行也差不多了。

而我們念準提咒的時候,我們自己心裡曉得自己想要幹什麼,則可以一邊念咒、一邊乞求:「佛母啊!請您加持我啊!讓我身體健康,讓我家庭平安,讓我事業順利啊!」凡是你有所求,有所祈願,在心中自己最清楚了,這不就在迴向?

「人有誠心,菩薩感應」,心的力量很大,什麼叫心想事成?一旦我們蹦出個念頭了,我們會朝向這個方面去注意、去開發、去用心。不是說等到這一堂念完了,然後到佛堂跪在那裡:「哎呀,佛母啊!我已經念完這一堂了,您要怎麼兌現啊!」這又不是做生意,不是這樣一個道理。其實每一座的時候,念念之間你已都在迴向,也都在發願,這時這個力量更大啊!更立體啊!更實在!這叫即時迴向,然後還要再把這個道理連到「普皆迴向」上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