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問:學佛為何要重視見地的開發?
答:修學佛法要有真見地,才有真功夫,盲修瞎練是不會產生真功夫的。而要有真知灼見,對佛法的空性要理解得很透徹、很深入才行。
六祖大師的名言:「禪宗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只要有真見地,你就懂得該怎麼用功了。道大師在《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裡所提到的,一定要先入毗盧法界,徹底見空性,後修普賢行願海,你的功行才能圓滿。
第2問:如何是正知正見?如何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答:因地就是我們的觀念,我們的觀念要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就是要把佛法認識得很清楚、很正確,因為修行人在因地上要方方正正、清清明明的。此謂「因地方、果地圓」,這因緣果的事理貫通佛教三藏十二部經。
在法華會上,開宗明義地提到,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一大事因緣示現在世上,就是為了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讓後世眾生能悟佛知見,乃至最後入佛知見。知見展開了三藏十二部經,佛陀用了八萬四千法門來講。這全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大徹大悟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開展出來的,此乃本師的正因正緣正果。佛陀所證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是八萬四千法門的根本。
「因地方」,才不至於落入外道的邪知邪見中,如果因地的知見不正,很容易跟一般的神道思想魚目混珠。大家要把佛陀的正知正見認識得很清楚,三藏十二部經是打開佛的知見,佛陀怎麼能夠成佛的,他將整個修證過程都幫我們開示擺在那裡了。
開就是開示、打開,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打開佛的知見,用種種的比喻,把佛的知見顯示出來,要讓我們悟佛知見。悟就是了解、明白了,所以大家參禪總是希望開悟。對佛法的正知正見完全瞭解,把握法的根本了,即是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就是開悟了。明心見性具備了正知正見,信手拈來都是正法正教,所以叫有道沒有道,開口便知道。我們凡夫沒有正知正見,開口便錯,無所遁形。
準提法的儀軌就是為了打開佛陀的正知正見,你瞭解了還不夠,理論上的明白還不夠真實。你只有以整個身心印證到、修證到了,進入到佛的境界中,那才是,這種境界就是入佛知見,準提法門就是讓我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
第3問:是否真的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
答:我們南老師這樣說過「三世因果,六道輪回,是整個佛法的基礎和根本」。如果你不相信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輪回,你不是正信的三寶弟子,你的佛學見地是有問題的。世間上凡有正知正見的,必然相信因緣果報,相信六道輪回,這是整個佛法的中心思想。
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地對了,一切所作所為都對了,這在因地對了,處處都在廣利有情,那麼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善,他生來世會讓我們的生命乃至修行更圓滿。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一個最簡要的觀察三世因果的法則,「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大家瞭解因果後,現在要努力多做善事,現在所做的,會決定我們未來的,這幾句話是佛陀的方便說。
而進一步的看因緣果,你見地更加透徹了,所看到的是「即因即果」,動個善念身體鬆放,動個惡念全身緊繃,此乃即因即果,因果同時的。能夠看到因果同時,自然不敢隨便動念頭,對自己的行為會更謹慎的自我規範,這才是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對佛法看通看透了,對整個佛教佛法研究非常仔細了,才能看到即因即果。你看明白了,就懂得自我管理了,比較不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了,對人一定是自利又利他。
準提法最核心的地方,「內空心中,生起八葉蓮花,紅色無根。蓮花上現一滿月輪」,就是要讓我們看到即因即果,一切心念行為在我們身心上當下起反應,你都如月照夜,看得清清楚楚。可以說準提法儀軌提供了我們一個最清晰地自我管理的妙法。對準提法儀軌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大家都要觀察入微。
第4問:什麼是皈依三寶?
答:皈依是回歸的意思,浪子流浪久了,想要回到自己的家,所以歸來依靠,依靠三寶。我們要回到什麼家啊?回到生命的本家!生命的本家是什麼家啊?如來本家!什麼是如來?《金剛經》講「所謂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就是我們生命的本家,禪宗說是本來面目,我們生命的本地風光。
其實皈依的本意就是認識自己,然後看清自己。我們一般人都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生命的根本,佛陀在向我們召喚:回來吧!歸來吧!孩子啊!不要再流浪了。一旦回到我們生命的本家,心就安了!徹底的自我瞭解了,懂得自我莊嚴了,懂得不斷地自我提升了。讓自己活得更自由、更自在,完完全全得到生命的自由,這就是皈依。
三寶,有所謂的現象三寶、自性三寶。現象三寶就是表像,來到大殿,看到一尊玉佛,這是佛像,現象佛寶;看到大殿的三藏十二部經,這是現象法寶;看到大殿內出家的師父們,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這是現象僧寶。現象三寶是一座橋樑,接引我們進入到自性三寶。
自性三寶「人人本具,各個不無」,又稱常住三寶,一體三寶。什麼是佛啊?自性佛寶,佛者覺也,徹底地自我覺悟了,看清自己了,再也不受六道輪回之苦,完全覺悟生命的真相了。有了自覺這樣的基礎,看到其他的親朋好友還在流浪,發起慈悲心,把自己所學的佛學佛法也轉來告訴他們,這叫覺他,這樣作、這樣行,慢慢自己的福德智慧圓滿了,覺行圓滿。那麼這樣佛在哪裡啊?「即心即佛,是心作佛」,心就是佛,離心無別佛。離心求佛,心外求佛,那就是外道,這是自性佛寶。
什麼是自性法寶?法者正也,你有了正知正見,當下可以見十方三世一切佛。所以見法即見佛,見法見佛身心就清淨和合了,此即僧者淨也,身心清淨了,再不受自己的習性煩惱困擾了。我們皈依三寶,明心見性了,這是生命中最真實的法寶,皈依法寶,就是皈依智慧。「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皈依僧寶,就是皈依福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能夠入眾無礙,領眾無礙,處眾無礙,則威德自在,解脫自在。
福慧圓滿就是佛寶,佛寶代表圓滿報身佛,法寶代表清淨法身佛,僧寶代表千百億化身佛。法寶代表體,是我們生命的本體,生命的根本;佛寶代表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佛寶;僧寶代表用,千百億化身隨化隨用,應用無盡,這是三寶的體相用。
三寶也代表生命的真善美。明白了法寶,開了智慧,就是生命中最真實的,故代表真。而僧寶代表善,佛寶則代表美。我們皈依三寶就懂得了面對自己,懂得徹底地瞭解自己,所以這是自我認識、自我開發、自我提升、自我莊嚴、自我解脫。總之,三寶的含義非常廣、非常深,有智慧的人,隨時隨地都在三寶的境界中,片刻不離三寶。如果三寶還在外面,那你對佛法的認識得還不行,你對佛學佛法的理解還不夠。大家對皈依三寶要如是理解,你這樣的皈依就有力量,理念清晰了,一切所作所為都符合三寶的內容。
第5問:皈依文的意義是什麼?
答:「皈依佛,兩足尊」:佛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即是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法可以淨化我們,提升我們,離開五欲種種的過患困擾,能夠慢慢做到了,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這就是所謂的皈依法離欲尊的道理。
「皈依僧,眾中尊」:世間的師長教我們知識、求生的技能,佛門的師長教我們如何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我們生命的根本事業,是我們生生世世乃至盡未來際的千秋大業。一旦明心見性了,那就叫做一了百了,才是徹底解決了生命種種的痛苦煩惱、種種生死輪回,這樣生命才是真正徹底的得到改善,所以皈依僧是大眾中最尊貴的。
「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惡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你皈依三寶,可遠離三惡道,人天有份,證道有期。
「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這是皈依三寶圓滿的意思。皈依者,一邊念皈依文,一邊觀想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現前放光加持,光明就是三皈依的戒體。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真皈依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不可思議,是真皈依也」,皈依後要明心見性,悟空性,同時懂得發願,願力越大,成就也越高。
第6問:懺悔文的意義是什麼?
答:懺悔文與佛陀講的四聖諦相關,懂懺悔是道諦,慢慢清淨了是滅諦。現在種種痛苦煩惱,不管是身體上、六根上的病苦,心裡的種種顛倒妄想,來自人世上的種種不祥和,加在自己身上的困擾、痛苦,這是苦果。這些都是「往昔所造諸惡業」,過去世我們所造的惡業、苦因。苦因是什麼呢?「皆由無始貪嗔癡」。那麼造這些惡業的工具呢?「從身語意之所生」,因此必須「一切業障皆懺悔」。懺悔時,一邊念懺悔偈,一邊觀想觀世音菩薩,一手拿著甘露水幫我們灌頂開智慧,一手拿著楊柳枝淨除我們無始劫來的種種罪障。
第7問:如何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答:拿準提法來講,生起次第就是緣起法,讓你心中生起合於修法理則的一些事相次第、步驟。它給我們修行的軌道,你依這軌道行修,慢慢相應熟悉了,空相現前,便進入到圓滿次第,即通達緣起性空。但大根器者倒不一定照著按部就班,他直接從性空下手,了了分明,這就是性空緣起。
第8問:如何是真善美?
答:我們修習佛法是追求人生的圓滿,人生最圓滿的境界即真善美。真,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有真可言,看到生命的真實相。真代表智慧,見地透徹了,了無牽掛了,非常真實。
善,善業很多,福德、功德做得很深厚,起的念頭都是好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惡念邪念,舉手投足都能利益大眾,跟大眾結善緣,這是你的菩薩行做得非常到位了。能夠徹底明心見性,這是智慧;非常的善良,這是你的福德。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這叫皈依佛,兩足尊。福德圓滿,智慧圓滿,你的相貌就會圓滿,相由心生啊!這不是美嗎?
美,就是莊嚴。這是一個人智慧通透了,福德做得很深厚了,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累積種種福德功德來的。
人生最圓滿的境界真善美,我們修習佛法就是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如果我們越來越如理如法了,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親朋好友,影響到家庭、工作、社會,那麼整個社會就充滿了祥和之氣。
第9問:修行人為何要善護念?
答:修行的重點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常起善念、正念就是常隨佛學。自己起的念頭是那樣的善良、那樣的純真,那不是福報、不是智慧,是什麼?智慧就是沒有煩惱,福德就是沒有惡念,這樣護法神就常在你的左右了。
修行要平等對待一切,要有慈悲心。慈悲:「慈者予樂,悲者拔苦」,一個人有慈悲心,佛菩薩的相就出來了。隨著慈悲心的擴大,無量無邊,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無量,那種歡喜不是用金錢能換得來的。
一天到晚跟善念跟正念在一起,所作所為都是做好人、做好事;一天到晚笑眯眯的很歡喜,慢慢便遠離種種惡業。再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沒有想到佔別人的便宜,不自欺、不欺人、也不被人欺,此心常清淨,心淨國土淨,感覺周圍都清淨了,都歡喜了,你的身心跟周圍相處得都很和善,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萬一起心動念管不住怎麼辦?老實持咒!
第10問:修行人如何做到簡樸親真?
答:我們修習佛法最主要的是為人簡、樸、親、真,一個修行人要懂得化繁為簡,簡單就清淨了,複雜就染汙了。修行人應樸素無華,有智慧的人不會太講究外表的華麗,真正貴在內在美。生活中很樸素、很莊嚴,莊嚴就有貴氣,能夠樸素可以返璞歸真。一個人太講究外表,心態往往就跟著變了,一種虛浮空虛的虛榮心就來了。我經常講「三平哲學」,做一個平實、平凡、平常的人,千萬不要裝神弄鬼,大道在平常日用中,所以要樸實。還有,親,就是待人很親切,有親和力,很容易與人打成一片,不要有一種不可一世、高不可攀的樣子,那是沒有智慧的。這樣的心態會把自己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那些傲慢的人全身都是緊張的。你處世很平凡、很平實,身心就鬆放了,就讓人感覺這個人非常親切,很容易相處。至於真,就是不要虛情假意,很真實,讓自己解脫一點,很自然,不造作。
你的修行生活能夠把握到簡樸親真,哎呀!你就解脫了!真正自由自在、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希望大家每個人都修到簡樸親真,大道就不遠了,返璞歸真後,內在潛在的力量就會逐漸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