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峨眉道場準提七開示
十方準提弟子記輯

8月17日 第五支香

法本第二綱領:裡面的中密三綱,是我去年加進去的。這中密三綱對佛法各宗的整合,與中國文化的整合,希望有所貢獻,並且這是要由我們這整個生命去體現出來的。在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裡,把我們的心歸納成一心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心真如門講的是生命的本體。「本體」二字是用文字來形容,但大家不要想說心還要有一個體,就被這文字騙去。在心真如門,馬鳴菩薩提出體大、相大、用大。《大乘起信論》的思想體系非常完整、思膩。我讀完《壇經》後接觸《大乘起信論》,非常喜歡這樣的思想體系、架構。

中密三綱的思想架構是用心之體、心之相、心之用的體相用來建立。因此中密三綱可以把世間法、出世間法統攝在一起。在我所接觸的佛教哲學,最高的莫過於禪宗。禪宗在印度佛教都是單傳,一傳一的,比較偏向如來禪,講究的是次第。我們中國禪宗從六祖開始,延伸的是祖師禪,是禪宗思想很大的一個轉機。在五祖之前,禪宗都是以《楞伽經》印心,五祖之後改以《金剛經》印心。《楞伽經》分析宇宙人生千差萬別的現象,分析得很清晰。但從《金剛經》一轉就變成見性直指、直截了當的祖師禪了。中國哲學尚簡,印度的論說則是非常繁瑣。

地球幾個古文明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就是中國文化。過去南上師講,世界上最龐大的百科全書是漢譯的大藏經。中國保存的古代文化,一個是道家、一個是儒家,當佛教文化傳到中國,經典不斷漢譯到中國,也因此把印度的佛教文化保存下來。佛教傳到中國後,合法而不默守成規地將其發揚光大,這有以《法華經》為主的天台宗,以《華嚴經》為主的華嚴宗,還有淨土宗、禪宗等等。禪宗大概宋朝大慧宗杲提倡參話頭後就慢慢衰微了,其實參話頭不能代表禪宗的根本精神,而南上師對禪宗命如懸絲的命脈非常擔心。

那麼今天上午跟大家講我即將出版的《準提修證禪觀記》一書中,南老師給我的那封信透露很多修行方面的信息,各位以後可以自己找來讀看、參參看。我個人的機緣算很好,一下子接觸到禪宗最根本的《壇經》。《壇經》的禪法非常簡潔,簡樸親真。禪宗的機鋒轉語後來落到末流的口頭禪,許多往往把《指月錄》裡祖師的公案拿來抄一抄、吵一吵而已。禪宗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之禪宗三綱,其實是其命脈所在。你能把禪宗三綱精神把握好了,也就把握整個般若系統。

法本第二個綱領:中密三綱,第一「禪宗三綱心之體」。整個佛的教化都是從心地法門開展,所有禪宗的根本,整個佛法般若的根本可以說就在禪宗三綱,可謂是佛家心理空慧觀。禪宗三綱其實可以代表法、報、化三身,無念為宗代表的是清淨法身,無相為體代表的是圓滿報身,無住為本代表的是千百億化身。這三綱可以分別代表心之體、心之相、心之用。但我沒有做這樣的開展,而是把它歸納到禪宗三綱。心之體歸於佛家的心理空慧觀,而中密三綱第二「生命科學心之相」,歸於道家生理養生觀。

中國的道家哲學在中國文化裡佔絕對性的重要地位。《易經》主要是道家開發出來的,《黃帝內經》也是。道家人物類似現代的科學家具有實驗精神,眼界廣,有菩薩道似的使命感,當時代亂的時候多是道家人物出來謀定世局。中國自古以來的軍師、國師絕大多是道家人物,他們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易經》則把天時地利人和的事理都歸納其中。南上師的願力是生生世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他不管講道、講儒家,由於深通般若而能深入他人所不能及之處。所以,般若才是人類文明中的核心。南老師不管講佛家文化、講道家文化、講儒家文化,都那樣見解獨到,這主要在南老師有金剛法眼,那就是般若思想的智慧。這是一般人沒有的。

中密三綱第三「普賢行願心之用」屬儒家倫理入世觀,我用普賢行願來對應。儒家入世的倫理觀,所談的是一世觀念,〈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的人際關係更深更廣。南老師過去著作裡提到,儒家相當於是佛家的律宗菩薩戒的路線、道家相當於中國禪宗。另外的說法,儒家好比飲食店,因為重現實生活。中國千年的帝王文化一直是以儒家為中心,太平盛世用儒家和法家,亂世撥亂反正用道家。

不過,就現實的人生來講,唯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把人的心理行為當何所行講得完全到位,因此是跟心之體相應的,是從心之體衍生出來的三世觀的人際行為關係的準則。孔子為了世人是從一世觀的思想來維護世上的安定,說「未知生,焉知死」,著重在眼前的人際關係要弄好,對鬼神之道則是敬而遠之。而整個佛教思想,如南老師講的,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若不懂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單談一世是不夠的,唯有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這宇宙人生就講活了。但即便只講一世,一世就在目前,也正是正重要的當下這一刻。所以胡適之寫中國哲學,寫到唐宋之後就寫不下去,因為他不懂佛學。唐宋之後中國文化受佛教的影響太深了,道教仿效吸收了佛教的宗教儀式變成道教,儒家吸收了佛學才有宋明理學,但宋明理學心胸還有點侷限的。

再轉回來講中密三綱,中密三綱這裡頭牽涉層面非常廣,準提法你說單談本體思想,不談生理現象?非也!說到生理現象分析最到位者是《黃帝內經》,中國幾千年中醫文化多麼龐大,在我們準提法修持的方法及身心轉化上,亦可與之銜接呼應。所以,心之體、心之相、心之用,在我們一心中,三者離不開的。心之體以禪宗三綱來代表;心之相用道家來代表,但其實佛教談心之相也很多,如《瑜伽師地論》;心之用,但佛教的思想畢竟重在出世,不像儒家的純入世觀,也是不爭的事實,故以儒家倫理入世觀代表言之了。

8月17日 第六支香

中密三綱撒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生命的體相用,一切都是起心動念來的,佛學的名詞叫做「一切唯心造」。中密三綱說回來就是心之體現六識起心動念,有了我相。心之相是六根,心之用是六塵,一收回來到我們身心上,再收回到十二經絡。心之體應現中脈,跟紅教寧瑪派的三脈七輪完全對接。心之體是意根,是起心動念的核心。十二經絡中意根屬心經,而心臟會通了心經、心包經。心包經是身根,心經是意根,大家可以這樣很清晰的來看自己的起心動念。這是我多年修証的體察,希望於其事理能繼續深入下去。

在中醫觀點,人身的康健,有說要補先天、補腎,有說要補後天、補脾胃。什麼是先天?什麼是後天?起心動念就是先天。中脈心經引領小腸經、膀胱經、腎經,這是念頭影響生理。尤其腎經關係到飲食男女,濫用情欲會敗腎,要補腎,但追根究底還是念頭問題,貪念、淫念的問題。就紅教寧瑪巴講中脈是藍色,念頭清淨了就是萬里無雲萬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雲代表念頭,烏雲代表無明。萬里無雲萬里天,無念境界就是萬里無雲萬里天。

人身從中午的十一點到下午一點走心經,一點到三點走小腸經,三點到五點走的是膀胱經,五點到七點走腎經,緊跟著就是心包經系統。二十四小時就是我們經絡的一個循環。晚上十一點到一點走膽經,一點到三點肝經,三點到五點走肺經,五點到七點走大腸經,七點到九點走胃經,九點到十一點走脾經。所以,可以說中脈系統屬於心之體;左脈色紅屬於血液循環系統,心包經引領三焦經,肝經、膽經;右脈色白應呼吸系統,由肺經、大腸經、胃經至脾經。

我是2014年對中醫才感興趣,2014年寫了〈中醫診療與佛法修證〉,都收在《準提修證禪觀記》裡頭,論述心之體、心之相、心之用。心之相代表六根,心之用代表六塵,六塵代表待人處事。中脈代表天時,左脈代表地利,右脈代表人和,這是從天地人三才的觀念來講。也可以中脈代表法身境界,左脈代表報身境界,右脈代表化身境界。再者,左脈代表精(三焦神經)、右脈代表氣(肺經,呼吸)、中脈代表神(起心動念)。中密三綱講的是這個一撒開來盡虛空、遍法界,收回來在我們一心中的身心體相用的一實境界。這一實境界是一切唯心造,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若人欲了知十方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因此佛法是宇宙人生真理所在。

第三個綱領:真言九要。「一四真言攝一切:簡樸親真」,儒釋道思想用中密三綱統攝起來,清晰明瞭,簡樸親真。佛法修證方法則用真言九要涵攝。下手處是最簡單的「念清楚」,念清楚代表「簡」,聽清楚更仔細;「樸」代表堅持、忍持、貫徹始終的精神。無論世間、出世間法,若不堅持、忍持是成功不了的。「樸」代表執行力,如此才能夠把我們的由來已久的習氣,用佈施等六度萬行慢慢轉化,把貪瞋痴慢疑慢慢稀釋熟處轉生,而在法的生疏上生處轉熟,這靠的是薰習的力量、靠行願增長力量來轉化我們的習氣業氣,進而轉化命運,開發我們的新生命。

持修作功夫靠樸拙,以堅持、忍持的精神,最後打成一片。這要由念清楚、聽清楚,到念念分明來修。念念分明是「親」,念到歡喜,法來親你,你與法親。就如同馬祖道一禪師和其得意弟子大梅法常禪師之間的公案。法常禪師悟道後,遷居大梅山的茅棚。馬祖思念法常,派遣一弟子至大梅山,提問道:大師近日所教佛法不再是之前的即心即佛了,而是非心非佛。法常回曰:管他非心非佛,我只管我的即心即佛。派遣弟子如實回報,馬祖大師讚嘆道:梅子熟也。言下之意是:法常已深信不疑、堅定不移,肯定自己已從馬祖大師得到精隨。這是馬祖道一勘驗徒弟的方法。「親」就是熟了。念念分明是定,然後進入到念念本空,則般若智慧現前。從「親」轉為「真」,真實不虛。

「簡樸親真」是世間法、出世間法的總綱領,下手處在「二三真言戒定因:念清楚、聽清楚」。二三真言戒定因:念清楚、聽清楚。念清楚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聽清楚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這與淨土融會一起了。「二四真言定慧果: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念念分明是禪定現前,念念本空是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境界呈現。這是西方三聖來接引了,怎麼接引?要念清楚、聽清楚。念到念念分明、念念本空,恭喜你有消息了,梅子熟囉!餡餅不會憑空由天上掉下,需要自已去努力去開發。「二九真言行二入:觀想心月命門入大道,理入悟大道;持咒心平氣和化百病,行入證大道」。這是修行的總藍圖。第一句,「觀想心月命門入大道,理入悟大道」;第二句,「持咒心平氣和化百病,行入證大道」,這是我五十一年參學,出家四十九年,閉關三十七次的體認。

再來「四三真言四法要:實修證,報身智德解脫門;行悲願,化身恩德善巧門;正知見,法身斷德般若門;道圓成,正等正覺無上門」。這是修行的總框架。「四四真言圓三學:心月孤懸,慧學之因;氣吞萬象,戒學之行;光音交融,定學之境;心光(慧日)無量,慧學之果」。

真言九要中最早出現是四四真言,1988年我身體欠佳,第一次到中國大陸朝拜六祖祖庭,回到香港南老師說怎把身體糟蹋成這樣,給你兩句話,得解歸來好修行。這兩句是:「心月孤懸」(慧學之因);氣吞萬象(戒學之行)。回到台灣,自己加了兩句:「光音交融」(定慧之境);「心光無量」(慧學之果)。現在我把「心光無量」改成「慧日無量」。「四五真言正法眼:心住於眼目,心眼融;眼住於命門,眼門通;命門無所住,空無住;正法金剛眼,正法眼」。修行用心在「四五真言正法眼」,這是禪宗口訣。當年南老師香板一打,喝道:「心住於眼,眼住於空,空無所住。」這是南上師打七常用的三句話。我把這三句話改成「四五真言正法眼」,這裡面機關重重,大家慢慢去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