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峨眉道場準提七開示
十方準提弟子記輯

8月20日 第四支香

觀想純熟了,找到了一個中心點,心就不會亂竄。在我個人來講,從前年確認之後,隨時把握在此要領上,金剛念誦的音量也由之更加低沉、渾厚,更看清自己身心障礙有多深、有多重。光靠靜靜地靜坐是不夠的,要加功用行才行,可啟動生命力,加速我們身心的變化。

我帶共修應該是從1979年成立「大乘學舍」開始,至今已有40年。所以,能夠把這法觀察到更仔細入微。大家要去實驗,要懂得從善如流,實驗要有效果,要懂得開發,這叫做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學佛是真正為自己生命負責任,為自己活得更自在。尤其年紀大了,更不要再東抓西抓。臨命終時不顛倒,得要靠平時的修為,讓自己懂得吃、懂得睡,處處與人為善。

南上師真正是千古以來難得一遇的大善知識,尤其得到文殊菩薩現身傳授,所以南上師的法本,是我們修行的終南捷徑。修法受用與不受用都是自己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年,我自己要獨立關起門來真正閉關專修,每次閉關出來、總是對這法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開發。

8月20日 第五支香

「觀想準提本尊於鏡壇中顯現雙跏趺坐,左右共十八手,頭戴五佛冠,三眼」,「五佛冠」象徵轉五毒為五方佛。「三眼」,第三眼在兩眼之間,呈豎立狀,是表法,表示天眼、法眼、慧眼、佛眼。「面如滿月桃花」,佛菩薩報身圓滿,是報身成就白裡透紅的膚色。「微帶笑容」表無憂而法喜充滿、定慧解脫圓滿的境界,也是菩薩四無量心境界的呈現。這法相無比清淨莊嚴,讓人看了心生歡喜,自內心起恭敬景仰心。這種景仰就如太虛大師形容的「仰止唯佛陀」那樣。佛陀是天上人間大導師,是我們最高仰止的對象。

修行佛法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是普賢十大願的「禮敬諸佛」,說好話是普賢十大願的「稱讚如來」,做好事則是第三「廣修供養」。時時在奉行普賢十大願,日日在奉行普賢十大願,這便是正修行,所謂「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是也。

「非男女相」,為什麼有男女相?因為有感情、有情緒。根據佛教傳說人類祖先來自光音天,光音天的眾生福報享盡,想出去走走以神足飛行來到地球,看地球上的甘泉和地肥,貪食起來,多吃一段時間,身體粗重下沉,回不去了,只能留在地上,情感重的變女生,輕些的變男生,開始有男女的情欲、佔有慾,然後隨著關係互動的需要有了家庭。又以要養兒育女就劃分各家的土地範圍,社會慢慢形成。人類的貪心由之愈來愈重,部落與部落之間開始有了衝突。這是《起世經》中所描述人類的由來。而所謂「非男女相」指的就是佛菩薩修到圓滿,破解了男女感情的包袱。「身如透明琉璃體」,五臟六腑十二經絡通暢、身體無痠脹麻痛,感覺沒有身體存在,整個是通透的。「瓔珞莊嚴,無量相好光明」,就在這種境界中佛菩薩三身成就,報身圓滿。

8月20日 第六支香

準提佛母「左右共十八手」,兩邊各九隻手,右邊的手代表智慧門,左邊代表福德門,也代表菩薩的慈悲,同時十八隻手也象徵佛菩薩的十八不共法。

準提菩薩又稱人道觀音,以手持十八種不同的法器來度人類眾生的種種痛苦煩惱。「當胸二手結本印」,「下二手為三昧印」;「下左持梵篋」代表智慧,「右持金寶」代表福德,這樣福德智慧交叉是左右逢源、上下相通,這些都表法。

「復左七手次第執持大傘蓋」,傘蓋能遮太陽、遮風擋雨,比喻菩薩能被蔭眾生免受苦難得到清涼;「寶花」,指修行使生活美好,像花美麗漂亮;「寶盒」,表菩薩的福德深厚,寶盒裡頭應有盡有。在我重編的《楞嚴經•觀世音菩薩成道品》,講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十四種無畏佈施、四種無作妙德。觀音法門修好,能開智慧得福報。其實這些是法爾如是的道理,有智慧,福報、奇珍寶物自然找你,與準提佛母的功德一樣。

「絹索」,可繫住種種功德法財;「金輪」,象徵資源滾滾而來,更是能轉法輪;「法螺」,指說法無礙,種種智慧法語像吹法螺一樣廣揚十方。《楞嚴經》提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名揚三千界,在中國民間也有「家家彌陀、戶戶觀音」的說法。「寶瓶」,瓶中有水代表施甘露法水給眾生。

「右七手次第執持施無畏印」,施無畏印為安撫眾生無懼,表示佛母會盡其全力幫忙我們;「寶劍」,表智慧能斷如金剛。再來是「數珠」,代佛菩薩精通各種法門;「寶果」,佛母功德的果實累累;「利斧」,無堅不摧,能破種種障礙;「金戈」,再硬的東西都能戳破;還有「降魔杵」,能助眾生降伏一切魔難。

8月20日 第七支香

大家修法時可把握佛果禪師的兩句話:「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閒觀一片心。」當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妄想生起時,就用不同的法門來對治,這是佛果禪師的第一句話「有時且念十方佛」的深意,也就是要把妄想念頭導入正念。天台五停心觀提到「多障眾生念佛觀,散亂眾生數息觀,愚痴眾生因緣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五停心觀也代表十方佛以種種方法對治身心種種問題。

大家晚上睡時躺著修安般呼吸法門,雖從兩個鼻孔呼吸,現在曉得「鼻根通命門」,感覺命門一呼一吸,你的身心更鬆放了,也就是說睡覺亦可以作安般法門,只是把呼吸的觀察由鼻孔移到為命門處。各位不妨試試,對身心鬆放效果很好。晚上睡覺若持咒,咒語愈短愈好,可念淨法界咒、護身咒、六字大明咒,準提咒則念咒心,愈簡短愈容易攝心。這時瑜伽念,一樣是觀想命門明點放光,感覺上舌頭一樣彈舌,不過是默念。又,或者只是意密觀想命門的明點放光,一切放下,只剩下命門的地方有個光明點,這最簡單了,連咒語都不用念。這樣到了什麼念頭都不想動,就是「無事閒觀一片心」。

命門明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統攝六識、六塵、六根。命門明點這個觀想很重要,直接與無念、無住、無相對應,所以說「五五圓通會命門」。一覺醒來,又觀想命門的明點又亮起來了,念茲在茲,久久成片。一回生、兩回熟,你會愈來愈有感覺。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由心地湧出來的,只要能對症下藥,能轉化我們的習氣、業氣,都是好方法,所以說法無定法。《大乘起信論》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唯有一切心,才需一切法,若無一切心,何需一切法?與你相應就是最好的法,梵唄唱得身心鬆放、很空靈、悲心流露,是軟修法門。若以為禪修一定要靜靜地修才叫禪修?那你搞錯了!未來哪個法門能大眾化、普及化、有口碑,這法門一定能弘揚開來。禪宗南能北秀,北漸南頓,神秀大師研究教理也只能從經典中講方法,是漸修;南方六祖道場的寶林禪寺是頓悟法門。北宗慢慢消失;南宗人才輩出,六祖得法弟子四十三位,之後的馬祖道一禪師弟子八十四位皆大善知識,自然法脈發揚光大。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是如此。

8月21日 早課

佛學浩如瀚海,名相之多,很多人只能在佛學上的知識層面囫圇吞棗,沒有經過消化吸收,所以講出來的只是佛學名相,沒有把佛學變成口語化,這叫做食古不化。南師對這種佛學的書呆子,有幾句話形容得很到位:「滿口佛話,一臉佛相。」佛話就是名相,沒有吸收融會變成自己的,囫圇吞棗又吐出來。一臉佛相,問他不搭理人,宛然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很呆板,沒有把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把佛法的戒定慧弄得冷冰冰,不接地氣。

在中華文化中,印度佛學算是外來文化。中國歷代佛教經典漢譯家中最高明的是鳩摩羅什,而不是玄奘大師。鳩摩羅什翻譯《心經》很高明,如「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在玄奘大師則重複一項一項翻,「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但鳩摩羅什則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筆帶過。還有義淨三藏的譯經和著述貢獻也很大,但他的翻譯就沒有玄奘大師來的多,三位都是一時之選。

在宗派方面,能夠將佛教中國本土化的只有六祖惠能大師。六祖惠能不識字,沒有太多佛學名相,把禪宗吸收後完全是用自己的模式來表達,但他字裡行間還有儒家的思維模式。惠能父親河北人,貶官至嶺南新州。大概惠能大師出生沒多久父親就過世,家裡太窮,他的教育等於落在他母親身上。所以六祖佛學生活化的表達好比「心平何勞持戒」,這說法完全是中國儒家的思維,所以我們看《壇經》覺得很親切,這是六祖把禪宗口語化、生活化的同時,內化了儒家的底蘊。

另外一位將禪宗本土化的是馬祖道一禪師,馬祖信手捻來都是般若,他完全剝掉宗教外衣,說「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他的佛法生活化,接引各式各樣的弟子,其中包括打獵的石鞏慧藏禪師。他沒出家前是獵戶,以射獵為生。有一天,慧藏追趕著一隻鹿從馬祖大師的庵前經過,見到馬祖就問:「大師您有沒有看到一頭鹿?」「我沒有看到」,馬祖回答後問:「你幹啥的啊?」「我打獵的。」馬祖聽到慧藏回答後,便問:「你一支箭可射幾隻?」「我一支箭射一隻。」慧藏答後反問馬祖:「你可懂射箭?」馬祖答:「懂。」慧藏再問:「那麼,你一支箭可射幾隻?」馬祖回:「一支箭射一群。」石鞏一聽很驚訝地說:「彼此都是生命,幹嘛一下射人家一群?」馬祖隨即反問他:「你既這麼想,為什麼不就反射自己看看?」,石鞏被這麼一問答說:「要我自射,這怎麼射啊?」就這樣慧藏禪師當下悟道了,馬祖大師就這樣以一支箭的般若智慧接引了石鞏慧藏禪師。

馬祖大師還接引有名的龐居士龐蘊。龐居士參學許多大師但仍不得其門而入,一天他問馬祖道一:「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大師回答:「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龐居士當下悟道。

另外,將佛學中國化的大師還有建立天台宗的慧思大師和智者大師。天台宗的體系很龐大,對佛陀三藏十二部經用化儀四教「漸、頓、秘密、不定」來統攝,化法四教「藏、通、別、圓」來分類,這跟賢首宗又稱華嚴宗的五教儀,在中國佛教史上對佛學的整合有很大貢獻。佛學到了中國,以分科判教有系統把佛陀龐大的經典教法重新整理。我們這裡用「中密三綱,真言九要」也是把整個佛學系統與中國文化對接、歸納,大家好好體會了。

8月21日 皈依香

怎麼樣得到清淨解脫?要懂得方法,三藏十二部經教我們要懺悔。理懺,道理清楚了以後不去犯;事懺,一切言行如理如法,這樣我們便可越來越接近清淨的解脫道,從苦集的生滅門,慢慢走進了滅諦跟道諦的還滅門。所以講苦集滅道的四聖諦是很精簡的,可以做為自我觀察、自我覺照的一個很實際的下手處。佛陀先轉四聖諦法門,因為四聖諦是整個佛法的根本和綱要。我們不斷的自覺覺他,覺照哪些對、哪些不對,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懺悔最基本的原理。

懺悔是個大修行,唯有大菩薩才能夠做到徹底的懺悔,佛門有一句名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有智慧的菩薩,一動念發現這念頭不對,馬上改念頭,念頭一轉,沒受果報。凡夫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等到痛苦來了才悔不當初!我們雖然做不到先知先覺,但善根深厚的很快發現「我又錯了」,到佛前懺悔,反省禮拜,這叫亡羊補牢,猶未遲矣!

「皈依佛兩足尊」,兩足尊福德圓滿、智慧圓滿,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凡夫福德不夠、智慧不夠,所以顛顛倒倒的,做了很多惡業,所以要接受果報。「皈依法,離欲尊」,正法可以提醒我們不能染著七情六欲,不能做五欲的奴僕,所以說「皈依法,離欲尊」。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欲則剛。法寶可貴,法寶的正知正見提醒了我們,遠離種種的惡業。「皈依僧,眾中尊」,世間的師長都教我們一些知識,教我們一些求生的技能,佛門的師長教導我們如何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我們生生世世盡未來際的根本事業,這是最重要的。我們懂得「皈依僧」這是大眾中最尊貴的。你懂得佛法,你也慢慢變成眾中尊了。

準提法儀軌「內空心中,生起八葉蓮花,紅色無根」,這是觀察苦諦跟集諦。緊跟著,「蓮花上現一滿月輪」,這滿月輪佛學名詞又可說為「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代表的是滅諦,心地清淨光潔。「月輪中現字輪」。明月代表行者本心,也代表極樂淨土的無量壽、無量光。怎麼樣能夠進入到無量壽、無量光的境界?方法就是阿彌陀佛左右兩大士所代表的兩個重要的修行法門,一個是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念清楚;一個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聽清楚。字輪中「嗡」字代表所有的咒語音聲,我們把兩個耳朵摀起來,所聽到的聲音就是「嗡」音,這是耳根法門的最核心。

那麼,「念到哪個字,哪個字放光」代表念清楚、念念分明。字字分明、句句分明也就是念念分明,到了這境界自然就融入到心月輪。在準提法生起次第部份,我用的是「心月孤懸」。其實月亮不能完全代表我們的真心,有時代表的是凡夫心。月亮的陰晴圓缺就好比凡夫心的情緒起伏不定,常常顛顛倒倒,充滿貪瞋痴慢疑。而太陽恆明,所以到圓滿次第唯有用「慧日孤懸融命門」來表達。

我提出的準提真言九法要中的七七真言就是要進入圓滿次第的準備。「慧日孤懸融命門」緊跟著是「眼意身根點命門」,一環扣一環。「慧日孤懸」代表佛菩薩清淨圓滿的果位,命門代表我們凡夫的因地。我們一旦「慧日孤懸融命門」了,那轉化力量就強了。哪個人開發到一個火候,即是修氣、修脈、修明點。從因地來講,開始修行用意根,而這時候修氣也是因地。

準提法的修持因地跟果位同時並進,這是準提法為密圓的地方,是因也是果,是果也是因,因跟果變成沒有絕對了,也就是即因即緣即果的最高境界。到了圓教的修証境界那因緣果一定是同時並進的,這樣力道就強。所以,「慧日孤懸」是果也是因。在菩薩是果,在凡夫位觀想太陽是因。

七七真言第一句、第二句指「先悟毗盧法界」,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是「後修普賢行海」;而第六句、第七句已經到了果位了。第五項的「五五圓通會命門」,還在修行的過程中,一進修到第六項「光音交融吞命門」,那「離四句,絕百非」,掃得乾乾淨淨,這樣才能進入到第七的「慧日菩提三身圓」的成就。「慧日菩提三身圓」這句話也是成佛的藍圖,在因地是菩提心,在果上是三身圓滿,整個回到慧日的大光明境界。這七句裡機關重重,告訴我們要成就果位,要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成就不了佛果。在因地上,釋迦牟尼佛發了菩提心,不忍眾生苦,所以先修苦行、菩薩行。「蓮花上現一滿月輪」,月輪直接融入命門的光明點,「輪上現字輪」。可以說準提法在生起次第是用心月輪現字輪,在七七真言進入圓滿次第用的是「慧日孤懸融命門」的日輪。

修法公共場所才瑜伽念誦,共修都是金剛念誦。金剛念誦字輪放光,念誦「觀想由嗡字起,從前右旋,次第周布輪緣,終而復始。字字光明燦爛」,不可含糊,「字輪不可觀想太大,愈小愈好」。大了會渙散、會模糊了。中文字用法很妙,小心、小心,注意、注意,心放得太大就模糊了,要愈小愈好,這樣便更加清楚了。

「如此依法修持,念滿九十萬遍,感應道交。」上根利智的也許不用九十萬遍,幾萬遍就已經成熟了。凡夫來講,你能堅持到九十萬遍,乃至百萬遍,會得到法喜、得到法樂。那麼有一百萬遍,就有兩百萬遍,有兩百萬遍就有三百萬、四百萬遍。《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提到:念滿五百萬遍或七百萬遍至千萬遍就能證得十地菩薩之位了。但念要全心念,有達到沒達到,你跟誰討公道?公道自在人心,這是你的問題,不是佛菩薩的問題。我們希望自己就是這塊成感應道交的料。

修法間,「又正持誦未滿座時,若須談話,於自舌上,想一梵文 字,縱使談話,不成間斷」,這與直接觀想命門的光明點是一樣的,隨時都在修法!你在辦公累了,總不宜鎖眉閉眼,更不能趴在辦公桌小睡一下,怎麼辦?半閉半闔,觀想「心月孤懸融命門」,光這一幕就夠了,你念與不念都沒有關係,默念也可以,不念也可以。或「觀想慧日孤懸融命門」這一幕光明,那定慧都在其中,念咒只是加功用行。

懂得用功,二六時中沒離開「慧日孤懸融命門」,到這時候已經慢慢要成熟了。剛開始沒感覺,慢慢的,有一點感覺了,身體開始起變化,開始上路了。「慧日孤懸融命門」是個總標題,從因地到果地,其實都可以用「慧日孤懸融命門」,這法如此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可說極高明而道中庸的;這一觀像探照燈一樣,大光明的加持力量、自我加持,身心的鬆放空靈,單單這一幕讓你證到佛果位。過來的第二句「眼意身根點命門」是加強語氣,「慧日孤懸融命門」在命門有一個太陽,還要怎麼點?不用點了。

當你這個般若慧觀很到位的時候,等於隨時是在自我加功用行了,也是在後修普賢行願海。只是平常人般若慧力沒那麼強,所以還需要一些加行法讓身體快速成就,這加行法那就是「舌鼻耳根通命門」、「氣吞萬象湧命門」等。還有,五五圓通這一項是普賢行,普賢行是指每一個法門都試過,不過這裡我們這一法已經融通二十五圓通,不是要你一一去實驗過。最高明的法融通一切法,等於是個海印三昧。海印三昧代表大海洋無所不容,小溪流、小河、大川,千川萬河同歸般若法海。海洋能納百川,百川不能納大海。《準提陀羅尼經》特別提到準提法是統攝二十五部的獨部別傳,而禪宗是教外別傳。大家可以好好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