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愚法師談十方緣會及十方禪林
福報記者王普賢文
刊載於十方雜誌第七卷第五期

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與十方護法會,於本年1月19日至22日,假師大圖書館舉辦4天多元性展覽與活動──十方緣會,內容有禪林風格系列展覽、現代禪風演講討論會與禪藝表演義賣會,深受社會大眾歡迎。

福報記者王小姐為使各界人士對十方禪林的發展獲得更清晰的瞭解,特親訪十方禪林住持首愚(從智)法師(以下簡稱師)、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執行祕書蔡策先生(以下簡稱蔡)、十方護法會會長江春智先生(以下簡稱江)及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總幹事余季先生(以下簡稱余),茲刊載訪談全文於后。(編者)

十方緣會 廣結多士

王:這次「十方緣會」的活動,從佛敎界近年所舉辦的活動來看,可謂格調新顆,别出心裁,一般反應都很好。就法師的觀點,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師:大致說來,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因爲前來參觀的,以青年人居多,他們對會場的幽雅氣氛,非常欣賞,對展品也認真品鑑,不時發出讚美,還有每一場現代禪風演講討論會,都裡裡外外擠滿了人,也不時有人來問十方禪林建在那裡等各種訊息,從文化層次來看,應該是一次相當成功的展覽會,他們對於禪與現代生活,有認同感。

王:會中義賣的成績如何?

師:由於籌備倉促,時間又接近農曆年關,很多工商界的熱心人士,無法抽空前來指導,但場面還算熱烈。今年我們初辦大專學佛冬令營,在禪林增建了宿舍和敎室, 數百萬元的工程費,終算有了著落。

王:把這些錢花費在冬令營,不就減少了道場的經費了嗎?

師:不!冬令營是在開山寮舉辦的,開山寮就是道場的一部分。原來只能供二、三十人靜修,現在擴建以後,已成爲襌林的活動中心,可供一、二百人息宿,今後許多修學活動,都可以在那裡舉辦了。

王:這次活動,各方善信都很熱烈參與,籌備的時間那麼短,有這樣的成績實在難得!類此的活動,以後是否繼續舉辦?

師:我們非常感謝同道及社會各方的贊助與支持,「十方緣會」將是文敎基金會經常活動項目之一,結合各種資訊,來推展佛敎弘化工作,使社會大眾都有參與的機會。

重興禪林 大展宗風

王:請問法師,「重現唐宋古風,創建現代禪林」是否爲十方禪林的宗旨?

師:對!唐、宋是中國禪學的黃金時代,尤其唐朝,文治武功,中外欽服,所以當時就有「條條大路通長安」的說法。由於民風淳樸,人知禮義,履德尙行,不鶩空談,因此證道者比比皆然。而今科技昌明,日新月異,有關環境衞生、醫藥,乃至飮食調理等,均足取法,俾助身心變化,但社會風氣靡廢,德行日偸,證果益難,故兼取唐宋禪人之德行及現代科技之文明以爲重建十方禪林之矩範,也就是「道德不嫌舊,科學不嫌新」的意思。

王:這創建禪林的構想,是不是南老師籌劃的?

師:南師是當代禪學大師,他一直期盼國內佛敎界有這樣的禪林出現,而不希望由自己動手,他的旨趣在弘揚中華文化。他對儒釋道三家學術,都有極深的造詣,發現我國近代的苦難,由文化失調而起,西方亦然,遂使整個世界人禍遍地,民不聊生。因此,他與西方有志之士,共同創立了「東西精華協會」,希望藉由文化的傳播、溝通與提昇,來增進人類共同的福祉,解救世界當前的苦難。當然,在推行東西精華協會的理想時,國內外一直有人希望在他指導下學禪,他把會所權充禪堂,一面也希望會內學禪的出家眾能夠發心,創建合於現代需要的禪林。

十年耕耘 一切隨緣

王:那麼,法師對創建這座道場的籌備工作,也有相當的參與吧?

師:由於那時會內爲出家眾成立禪學中心大乘學舍,我爲首席執事,所以我本著南師的理想和我個人的心願,一直在推動這件事。

王:籌備工作花了多久的時間?

師:從民國68年5月向佛敎界公開宣佈,我們要創建十方禪林,到現在(1989年)已整整10年了。

王:這次舉辦的「十方緣會」多元性展覽與活動,有紀念十週年的意味?

師:應該說是不謀而合。

王:在籌備過程中,是否也遭遇到一些困難?

師:那是難免的。尤其是找尋一塊適宜建立道場的地方,費了我們7、8年的時間。很感謝許多道友熱心幫忙,每月總有幾位要捐献建地,經過勘察,只有部分條件符合,只好婉謝了,但他們的熱忱,我們始終感激,銘記不忘。其次是錢了。找到了適合大眾修持的地方,買地也很費周章,當然需要錢,規劃也要錢,建築也要錢,這就要看因緣的遇合,一切隨緣了。宗門建道場,修持第一。有了土地,量力蓋幾間小屋,或幾個茅蓬,就可安心辦道,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老老實實用功,不是要等到寺宇殿堂全部蓋好,才來號召大眾,弘揚法化,而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建立起莊嚴的道場。

王:你們的建設費用,又是怎樣籌措的呢?

師:我們一向只是平平實實透過我們的《十方雜誌》(早期叫《知見雜誌》),報導我們的理想與作法,引起國內外有志之士的共鳴。另外,我們也有一些經常性的活動,他們參與之後,覺得這些做法,正切合當前的需要,也就慢慢都成了建設禪林的護法。

峨眉道場 修持第一

王:位於新竹的峨眉道場,現在快建好了吧?

師:剛開始,還只是起步而已。

王:現在已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師:去年(1988年)5月,我們先建了可供幾十人共修的開山寮,隨即舉行了第一期工程圓通寶殿的動土典禮,地基是平了,構建工作尙未開始。爲因應大專學佛青年對禪林的嚮往,又於本年初擴充開山寮,加多幾間平房,成了一個小型的活動中心,已經舉辦了第一次大專青年學佛冬令營,今後一、二百人的修學活動,不管是青年的、老人的、兒童的、婦女的,都可以在那兒舉辦了。

王:有否打算把這兒(台北道場)搬過去?

師:不,台北市是人文蒼萃之地,也是十方禪林對內對外聯絡的總樞紐,禪林的文敎活動,仍以台北爲重心;但禪林的修學活動,今後將以新竹峨眉湖畔峨眉道場爲中心。由於峨眉道場山明水秀清淨莊嚴,爲培養禪林所需各種人才的「峨眉書院」,可能於適當時機會搬遷到那裡去,使道業更易精進。

王:聽說這裡今後將陸續舉辦各種活動,最近將有一個結合社區力量的「生活學習敎室」,是嗎?

師:是的,有這個構想,不過尙在籌劃中。

莊嚴自身 爲敎護法

王:對於最近中佛會護教組與藝術學院就「思凡」這齣戲所引起的議論,法師的看法如何?

師:佛敎是慈悲的宗敎,也是智慧的宗敎,處理類此情事,先要站穩立場,抓住重點,以理性去疏導,不可激情,要運用智慧的力量,去化解問題的癥結。有好幾位大法師已經在電視台布敎,頗獲好評,今後中佛會及中華佛敎居士會、以及各大寺院,如果能結合敎內外的弘法人才,創作各種劇本與文藝作品,主動出版或演出,或舉辦各種學術討論會、演講會,相信對佛敎的弘化工作,會收到更積極的端正風氣、化民成俗的效果。

王:請問法師,您對昭慧法師爲護敎而欲發起千人靜坐念佛抗議這一件事,有何看法?

師:我以爲在靜坐抗議之前,應以正確的文宣作前導,讓社會大眾知道孰是孰非,並藉以端正佛敎的形象,不讓輿論對佛敎作錯誤的報導。

王:依法師之見,是說「護敎有必要,但方法須是循序漸進的」,是嗎?

師:是的,要以理性爲前提,以文宣作前導。

王:這次的「緣會」活動已經圓滿,此後對於這方面的活動有何打算?

師:「十方緣會」這只是第一波而已,以後會繼續以各種不同方式出現,弘揚法化,現在的社會結構急亟變化,人心浮動,需要佛法滋潤的渴求較以往爲切,我們將盡心而爲,盡力而爲。

山林路線 並非遁世

王:對於目前佛敎界標榜的「打破山林主義」,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師:這一點也許是傳聞有誤,也許是少數人有這想法,我不敢苟同。「山林主義」不能破,「山頭主義」需要破。出家眾的本份是「山僧」,山僧是講修持的。都市易弘法,攀緣多,修持難;山居清淨,易於入道,易於成德。從前的山僧,只偶而下山弘化,他們隨分度日,隨緣結眾,度得一位縣太爺,就度了一縣;度了一位督撫,就度了幾個省;你憑什麼度他們?靠自己的修持。國師們被皇帝請到京城去,也是偶而住上幾個月,就要回山的。山上生活很苦,修持非常精進,不吃苦,不精進,哪能成道?虛雲老和尙何嘗沒有當過國師?他是否成天往都市跑?除了被請去弘法,還不住在山寺裡。

王:既然您有這樣的理念,那今後十方禪林的走向又如何呢?

師:我是喜歡「山林路線」的,這是佛敎發展的正途。今後我大部分時間將住在峨眉十方禪林開山寮,建立起山居的清規,真正「六和敬」的僧團組織,在家居士來山靜修,將來也要興建居士寮,可以方便修學。佛敎文化工作的開展,由十方禪林文敎基金會來策劃推動,弘化、慈善、福利等工作,由十方護法會來策劃、進行,大家都是一面修持,一面盡我們的心力爲社會服務。

王:請問「文教基金會」目前的工作概況?

蔡:財團法人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是74年6月向教育部聲請設立的。我們的經常工作,

第一是出版《十方雜誌》,一份高水準的佛教學術性刊物,每月發行量達7000份,流通地區遍及歐、美及東南亞地區,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也有部份自港澳流入大陸寺院,獲得他們一致好評。

第二,編印佛學小叢書,以啟導正信。以往按需要不定期出版,今後將定期發行,普遍贈閱。

第三,舉辦大專院校獎學金,獲獎同學,學業與操行成績並重。

第四,舉辦佛學論文比賽,每年一次,優選論文在《十方雜誌》發表,並頒發獎金。

第五,舉辦各種增益智能、體能、與技能的輔導教育,聘請學有專長人士施教,深受社會各界歡迎。今後將更充實內容,增加班次,並以「生活學習教室」名義擴大辦理。

護持正法 啟導正信

王:那「十方護法委員會」的工作概況呢?

江:十方護法會的目的有二,一是護持正法,二是啟導正信。

就護持正法來說,首先要讓法師們能安心辦道,因此有關道場的設施,如何能達到清淨莊嚴,生活上能使大眾心無牽掛,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也可因此在法師們的指導下修學。

其次是啟導正信,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法師們的弘化我們要盡心護持外,其他該做的,譬如:

(一)禪林的生態環境,要保持原有風貌,無論在建設中或建成後,都不要去製造公害。

(二)在禪林的適當地點,也要有一些可供民眾休閒的設施,包括舉辦活動啦、開會啦、度假啦;乃至住宿的地方,讓他們分享山林的喜悅,也可方便弘化,將佛法浸潤到大眾的日常生活裡去。

(三)另外,也要有一些兒童教化方面的設施和活動,使他們放假的時候,或跟隨父母前往禪林的時候,得到正常的啟發,對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四)關於修學活動方面,我們正考慮將來要按不同的年齡或性別,舉辦冬令營或夏令營,及念佛會、禪修會、慈濟會、青年會……等各種組織,使大家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因為十方禪林就是為大眾需要而創辦的。當然,這需要很大的經費,因此,在服務方面需要有科學的方法與精神,加上宗教的虔誠,大家同心同德,才能做得盡善盡美。

一雨普潤 社會安和

王:「十方緣會」聽說是您企劃的,您對這次的活動看法如何?

余:就整個活動而言,比原先預想的還要熱烈;如果準備的時間寬裕些,效果也許還會更好。而且,自始至終,工作同仁(道友)的發心與服務熱忱,的確是令人欽佩的。

王:那麼,你們是否已經具體的感受到這個社會最需要的是什麼了?

余:當前的社會,最迫切需要的,是更安詳與更和諧,無論個人家庭與公私機構,都是一樣。這需要極高的智慧。而從古到今,智慧最高的人就是佛陀,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後所傳的唯一法門卻是禪宗。現在,首愚(從智)法師稟承當代禪學大師南先生的提示,一步一腳印,老老實實的,正在創建法遵古制的十方禪林,讓大家來開發自己的智慧,的確是當前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值得我們大家共同來參與。我們想,要把這件工作做好,還需要徵求各方面的人才來協助。

眾「緣」和合 水到渠成

王:目前十方禪林最需要的是哪些人才?

余:這要看接下來推動的工作而定,經過研討以後,我們準備在你們福報刊登求才的廣告。像生活學習教室啦!以及今年10至11月間,可能舉辦大型舞台劇──像菩提樹下的證道者啦!從前的一顆星星啦!諸如此類具有教化的意義的活動。

王:以前好像從未有過道場辦過這類的活動吧?

余:應該還沒有。這次我們以「現代禪風」為主題來和大家結緣,再進一步我們或許會更深入文化和藝術層次,到底我們基本上是「文教基金會」,社會公益和社會福利,將是我們未來要積極推動的工作重點。 王:既然「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今後,要以社會公益和社會福利為導向,是否要對社會、政府、佛教界及一般大眾作些呼籲?

余:是的,譬如就學習教室而言,我們需要政府文化單位的支援,也盼望有些相關的學會也能在師資及研究資料方面給我們協助,乃至外國在我們國內的文化交流中心也能供給我們一些資訊。同時,我們也希望國內的公益團體,如獅子會、扶輪社等與我們攜手,共同來辦一些活動。我們熱切的期許與盼望,希望他們都來與「十方」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