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吐幽香,於臘月,從西班牙遠道而來一群久慕中華武藝的異國友人,至十方道場親近陳國欽老師,行拜師禮,誠如拜帖所述:承蒙陳國欽老師允納門下,願執弟子之禮,謹遵師教,團結同道,刻苦鑽研,傳承武藝,弘揚武德文化!誠具名帖,恭行拜師大禮!

此次儀式依據禮樂《大樂》記載,齊備「束脩」六禮,「束脩」六禮包含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腐竹條六種物件。「六禮」中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精於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紅豆則含有「鴻運高照」之意。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意在「功德圓滿」,腐竹條則用以表達弟子心意。

韓愈《師說》說的好「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拜師」是學習傳統技藝的頭等大事,中國很多傳統的項目都講究拜師學藝,如:戲曲、書法、國畫、中醫、針灸等傳統文化。武術也不例外,沒有師父就等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嚴格的說沒有師承、沒有師父不算入門。

在拜師儀式上,師父及兩名以上見證人在《拜師帖》上簽字等一系列手續後,方能進入師門,成為師父的入門弟子。

一般而言弟子又概分為下述幾種:

入門弟子又名嫡系弟子,最先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大師兄,亦稱開山弟子;最後進入師門的入門弟子,稱為小師弟,亦稱關門弟子;跟老師學過拳可以稱為學生;正式遞帖拜師的稱為入門弟子;未經過上述程序,向師父學過拳技且功夫較好,得到師父承認的,也是師門弟子,但只能稱作記名弟子,不能稱為入門弟子。不是入門弟子,也不是記名弟子,只是同師父學過拳技,稱為學員、學生或學徒。

在入門弟子之中敏而好學,窺得堂奧,有所造詣的,稱為入室弟子;入室弟子中與老師關係密切,受到老師賞識的可以稱為得意弟子;得意弟子中,盡得所傳真髓且深受老師器重,老師一般欽定為衣缽傳人;當然也有部分入室弟子能夠把老師所授發揚光大,且在武林之中有一定影響,而被公認為老師的傳人的。

在武學來說,何為武?止戈為武,「武」是「止戈」二字組成,止是停止的意思,戈就是兵器,意在能止戰,才是真正的功夫。

俗話說習武先習德,習藝先學禮。這說明從古至今習武之人就非常重視品德禮儀。

游俠列傳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武術是一把雙刃劍,品德好、懂禮節的人能夠用它防身、行善、行俠仗義,品德不好心術不正的人會用它為自己的私慾做壞事。

武德是中國武術的精神和靈魂,從古到今各武術門派都非常重視武德修養的培養。所以說未曾習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這也跟做人的道理是一樣的,做事先做人,如果連人基本的禮貌與應對都不會,那麼你再精明的做事也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的。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習武是小則強身健體,大則鋤強扶弱。這就是「禮」和「德」要表達的精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在這良辰吉時見證西班牙徒弟來跟武學大師陳國欽老師行拜師禮!是難得的體驗。

因為這是全本的拜師禮,有專屬祭壇、六項祭品,見證師父、司儀、攝影和翻譯全部到齊,也有淨(壇)場儀式,三拜三拒的往復情節,呈上拜師帖、奉茶,及師父回賜信物寶劍回禮。

這一個上午,老外霧裏看花看得精彩,但也津津有味,隨著莊嚴拜師禮結束,今天也是西班牙學員在台灣行程最後一天,有人擁師淚流…。武學跨國的外交,這是讓所有參加的來賓與成員,再一次體驗到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博大精深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