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愚法師於十方禪林台北道場盂蘭盆法會開示
8月22日 第六支香
我經常引用南上師的名言:什麼是功夫啊?功夫要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正確的方法,第二個,時間很重要,第三個,你要不斷的去實驗它,方法加上時間加上實驗,等於功夫。
我在民國67年,就是1978年接受南老師的灌頂,一直又到1990年,廈門南普陀那一次的閉關,前半段還修般舟。經過十次的般舟關,曉得這個方法太難了,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的,所以在廈門南普陀那次的閉關後半段就改專修準提法門。這是經過12年的觀察,因為自己在沒有親近南老師之前,在禪宗的見地下得很深。
當年南老師教不淨觀、白骨觀,南老師在他的關房裡面講,到晚上的小參報告,輪到我報告。我說:「哎呀,老師何必那麼麻煩?觀空就得了嘛,觀什麼不淨觀,白骨觀?」他臉馬上拉下來:「你空的了啊?」我說:「空不了。」因此只得乖乖聽南老師的話,那時候開始做不淨觀,白骨觀的練習,只是自己還是多少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儘管之間接受南老師的準提法灌頂,尤其1985年之後,各地成立共修會,我雖然在帶共修,我並沒有真正專修準提法,只是覺得還不錯,所以我們1985年農曆3月15、16兩天,求請南老師在十方給大家結緣灌頂。灌頂之後,我們臺北道場準提共修會首先成立,然後到中部的沙鹿道場、豐原道場也成立了。
真正死心塌地的專修這個法,是到1990年廈門南普陀寺,這也是我個人對這個法,透過自己的觀察,透過自己的實驗。哦,確定了,是應該專修這個法門,而且這個法門是三根普被的。
所以一旦認定了這個法門,就是展開了內修外弘。外面弘揚累了,把自己關起來閉關,閉得差不多了,又出去弘法。我覺得這樣對自己的見地、功夫、行願的成長很有幫助。所以準提法的開發,那是需要時間在這個法上認真去修持,不斷地體驗、實驗下去。
今年在南嶽衡山,我覺得我對準提法的開發,應該是更上一層樓了。雖然有這樣的認知,有這樣的經驗了,還是要再實驗過,實驗到自己滿意為止,這時候我可以寫《我與南老師》了。南老師給我的功課,之前我還沒有做。
所以大家對法一定是參要真參,修要實修,真參實修,真修實證。禪林開發得慢,開山到今年33年了,因為慢,我才有時間去閉關。如果我一味要建道場,那把自己累死了。沒有這個包袱,所以輕輕鬆鬆的,想閉關就閉關。如果只一直忙的團團轉,變成應赴僧,就難有時間去下苦功了。因此禪林開發得慢,恰恰是符合我的個性,讓我有充裕的時間對這個法不斷的去實驗,去檢驗它,去開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