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讓記錄
2月15日
見地對了,心量就慢慢寬廣了。每一位修行者,不管出家、在家,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除了正知正見之外,要多多的奉行普賢行願,這個太重要了。我剛親近南老師的時候,到他的關房,看到一個莊嚴的佛堂。在我的觀念中,南老師學禪的,居然有這麼莊嚴的佛堂。南老師自己講的,每天的上供水、上香、打掃佛堂都是親自做的,每天都要拜佛的。我打從內心敬佩。
修習佛法,奉行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要多拜佛,拜佛是培養我們的恭敬心。尤其一個人在逆境中,諸事不順,更要多拜佛,一方面懺悔、一邊發願,隨時要跟佛菩薩對話。多拜佛、化解我們的慢心很重要的。佛法在恭敬中求,恭敬心一起來、慢心自然就化解。多拜佛、要發大願,你願力一發,心量就慢慢打開來了。誠於中、形於外,把剛強心性的慢慢軟化了,心性更加柔和了,修習佛法,每天拜一兩百拜的佛不算多。南老師可以說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大家不要小看拜佛,拜佛是我們修行的一門加行法,很重要的。多拜佛,身體健康,心態健康,從懺悔中自然慢慢消除貪嗔痴慢疑。佛菩薩是我們內心傾訴最好的對象,默默地許願、祈願、發願。隨著你的願力大,你的福報慢慢來了,智慧慢慢開了,也越來越會做人、會處事了。
台灣高雄佛光山的星雲大師,上課的時候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過的故事。他從小長得很莊嚴,他師父就耽心他還俗,怕被母老虎叼走。到了他要受戒的時候,就叮嚀戒師:我這個徒弟戒疤燒大一點,多燒一點。這一燒、燒太深了,影響到腦神經了,人就呆呆的,我們台灣俚俗,頭殼壞掉了。有一點腦筋不靈光了。他原來是很聰明、記憶很好。他自己很著急,天天都拜觀世音菩薩,拜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慢慢他業障消除了,腦筋又靈光起來了。戒疤大,目標很明顯,大概不容易還俗了,他把他慘痛的經驗告訴我們。我是二十六歲那一年,到佛光山讀佛學院,年底就跑去屏東東山寺受戒了。要去受戒之前,我們院長星雲大師每個人發給我們一包香珠,小粒的,要受菩薩戒之後要燒香疤,就調包,把比較大的變成較小的,所以,我這個戒疤現在都看不到了。由於他慘痛的經驗,他不讓我們這些學生也吃到虧。
拜佛不可思議,要多拜佛。禮敬諸佛,把拜佛這樣的精神來禮敬所有人,恭敬所有人,你的福報就來了,智慧就開了,剛強頑固的心性慢慢就柔軟了。這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這功課每一個人自己要做,誠於中、形於外,你的氣色也不一樣了,身心不一樣了。
普賢十大願,二者稱讚如來。稱讚如來太重要了。有智慧的懂得讚美別人、鼓勵別人,可以讓自己心生歡喜、別人也心生歡喜;不會修行的,顛顛倒倒,開口就是人我是非。怎麼樣才能安樂歡喜,《法華經》〈安樂行品〉講得很詳細。
〈普賢行願品〉要我們稱讚如來,只要我們內心清淨的,口業就清淨。正知正見太重要了,有了正知正見,知道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口業清淨讓自己安樂,也讓別人安樂。我們一定要奉行稱讚如來,好的稱讚;不對的鼓勵,以鼓勵代替責備。稱讚如來,讓別人歡喜、就是讓自己歡喜啊!
普賢十大願三者廣修供養,福德越深厚、智慧越深厚,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廣修供養。這精神我們要效法、要學習,把握種種廣修供養的機會。廣修供養、其實就是廣結善緣。身口意都可以供養,六根六塵都可以供養,一份虔誠的心都是供養,給人方便都是供養。不管是大供養、小供養都是供養。廣修供養也是眾善奉行,能夠眾善奉行自然就可以遠離諸惡莫作,善事越來越多、惡事越來越少。
我們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人際關係上面,說好話、做好人、做好事,這是我們三寶弟子的份內事情。要想把自己修習佛法基礎打得更深厚,想要入菩薩道從布施波羅密下手。布施波羅密包括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信手拈來都可以布施,通常說上對下是布施,供養是下對上。我們把一切人都是看成未來佛,好像供養佛菩薩那一樣的,最重要的恭敬供養。處處與人為善,好話說多了,好事做多了、好人做多了,你自然歡喜、自然清淨,心胸就寬廣了。
做人處世,首先要能夠感動自己,才能夠感動別人,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做得很歡喜。廣修供養其實沒有那麼難,處處用心、事事用心。我們要想做好培福修慧,這是必不可少的,福德越深厚、功德越深厚,修行的障礙就越來越少,這是一定的。每一個要懂得廣修供養,從點點滴滴開始。我是農村子弟,社會歷練也不夠,承蒙南老師對我的愛護,培養栽培。你讓人家看得上,代表你有一些條件。大家多為大眾服務,很重要,把握每一個可以為大眾服務的機會。總而言之,修習佛法要自求多福,好好奉行普賢十大願的廣修供養。
過去跟南老師辦十方禪林書院,我們當時的學員有三四十位。每個禮拜大家要交日記,南老師要批日記,這要很耐煩的,有的程度不是很好的、各式各樣的日記不好改。
南老師對中國文化、儒、釋、道,下了很深的功夫,天天都天快亮了才休息,可以說是一代奇人。從台灣去美國的時候已經七十歲,在美國待了兩三年,在香港很長,大概前後待了有十幾年。80多歲才開始建太湖大學堂,每天拿著手機指揮工地。不管在台灣、在美國、到了香港、到了大陸,每天晚上吃飯的人都是一兩桌,南老師這份耐煩、這份定力,還經常上課。太湖大學堂,南老師算是以農業設施建的。在我們佛教的眼光來講,那就是道場。南老師建大道場,轉大法輪,幾十年都是這樣的。
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智慧不是偶然的。親近善知識,要看善知識那種為正法、為正教、為文化。要想成佛,想修習佛法要進步,廣修供養是很重要的一環。
做不到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自己要心生慚愧,要懂得懺悔業障。
普賢十大願四者懺悔業障。懺悔,在《壇經》六祖講得很透徹『懺者,懺其前愆;悔者,悔其後過』,懺悔這二個字前面是發現問題,後面是解決問題。懺者,懺其前愆把自己的問題、毛病看得清清楚楚;悔者,悔其後過,不二過、不重犯,才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真正的修行人,都是看自己的問題,不看別人的問題,這才是一個真正有智慧的。
發覺問題、發現問題,自我覺照的力量要很強。修習佛法是為了自覺、覺他而覺行圓滿。修行人首先要懂得自我覺照,覺照能力很強的人,經常心生慚愧,經常感嘆自己犯錯了。所以《百法明門論》十一個善法,慚、愧佔了兩個。一個有智慧的,隨時覺照自己的問題,經常慚愧懺悔。我們一般凡夫沒有智慧,很容易大言不慚,這樣就麻煩了,那叫無慚無愧。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所以很多的是非矛盾就在這些地方產生了,一個人經常發現自己的問題,慚愧都來不及了,還要去跟人爭論、還會去跟人家東家長、西家短?不會的、不敢的。唯有智慧不夠的沒有慚愧心。《百法明門論》裡,中隨煩惱只有二個,一個無慚,一個無愧。有慚有愧那是向上升、向上提升的,向上昇華的;無慚無愧是向下墮落的。關鍵就是自己,自我覺照功夫不夠,對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那就是無明。
所以懺悔業障,這是個大修行,懂得慚愧、懂得懺悔,這個人就懂得謙虛了,懂得謙卑了,不敢傲慢了。沒有智慧的人,無慚無愧,感召的是惡緣惡果。惡因、惡緣、惡果,必定是這樣的一個道理。修習佛法,要自我覺照得很深入、很深刻、很透徹,才能夠生起慚愧心、懺悔心,整個生命不斷的向上提昇、向上昇華。
2月16日
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金剛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之後,最先在鹿野苑初轉四聖諦法門度五比丘。四聖諦法門是一切佛法的基礎,也是根本。在準提法儀軌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莫過於「內空心中,生起八瓣蓮花,紅色無根」,也就是說我們隨時隨地看到自己身心的過患。對自己的此身此心你真正了解嗎?你觀察入微嗎?業感緣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唯有把苦諦集諦,看得很深、看得很透,從這業感緣起裡頭、看到自己起心動念。修行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自己,這樣才能夠敬畏因果、怕因果,能夠謹言慎行,把自己起心動念,好好的加以管理,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
基本上一個人對苦體會不深觀察不深,你的道心不會是很堅固的。不敢放縱自己,把苦諦和集諦因緣果看得很清楚,對這個滅諦跟道諦自然非常期盼隨時跟法相應,想證到寂滅的涅槃果位。四聖諦是三世二重因果,集諦是苦因,苦諦是苦果;道諦是出世解脫的因,滅諦是.圓滿的果位。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問題看深了、看透了,才能夠將心比心,看到自己的痛苦煩惱,也看到別人的痛苦煩惱,看到了出世的解脫因跟解脫果。
小乘想找一個很單獨寬闊偏遠的地方;其實大乘佛教菩薩行,觀察的比小乘的修行者更深更透。小乘的的行者看到這些苦因苦果,想辦法跳開;大乘的行者挑起來,面對它、承擔它。這是小乘、大乘的一個分水嶺,一個是逃避的、一個是承擔起來,承擔起來要更加的有勇氣,有擔當力量。我們看到苦諦集諦、看得很清楚,自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悲天憫人的情懷油然而生。
一個人惟有把因緣果看清看透了、看得很深了,隨時都是慚愧、懺悔,不敢造次、身口意三業才能夠如理如法。一個真正的修行人看到是自己起心動念,心心念念都在道上、在法上,隨時隨地也跟佛菩薩在一起。惟有跟法相應,就是親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對於一個修行上路的人甘於寂寞,甘於寂寞還不夠、還要懂得享受寂寞。一個人見地透了,哪有什麼孤單不孤單,隨時跟大道相應,見法即見佛,隨時跟佛菩薩在一起,怎麼會孤單,怎麼會寂寞。
準提法提供了一個非常圓滿,有次第、有步驟的。修行上路不上路,聽他一開口就要曉得了,有道沒有道、開口便知道。凡夫開口就是人我是非。一個修行人,用功上路了,話不多,隨時進入到所謂的常轉法輪,常轉自己的清淨法輪,為這世間顛倒眾生有時重點的點個一句兩句,不聽就放下,懂得這個緣起法,隨順緣起法。準提法提供一個讓我們自我反省,自我觀察。跟法相應了也是在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就是戒,你才能夠由戒生定。
大家隨時隨地要啟動準提法門。準提法門,這麼完整的法,你不好好修,還在尋尋覓覓、東找西找,根本沒有在道上、在法上。在道上、在法上就利用現實的環境是道場,家庭是道場、工作就是道場、整個社會就是個大道場,你還哪裡找道場?好好修個五年、十年、二十年,把自己變成是個法器、是法匠。只要你深入了,你身心得到受用了,你整個生活就是你弘法利生的題材,哪要引經據典。那才是活生生的佛法,信手拈來都是佛法。
太虛大師名言:「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把人做好,「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活在當下。只要我們對法體會深了、得到受用了,慢慢散發自己生命的光芒、光明,很多因緣都會來了。千萬不要怨天尤人:我得不到賞識、我得不到器重。那都是顛倒。修習佛法,你真正有心宏揚正法,只怕自己不充實、不怕沒有眾生度。只怕自己沒有道、不怕沒有廟,這我們佛教界的名言。我們只有自己埋沒自己的,沒有誰埋沒你。機會是平等的,以天地為床,天地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同樣的時間、同樣的空間,為什麼不好好自我開發,卻怨天尤人。你不要看表面上教很蓬勃發展,其實佛教到處都缺乏人才,問題你是不是人才。你能不能自我培養,這叫做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過去親近南老師,寫日記,日記寄出去了。等個一個禮拜十天,事過境遷,南老師批示回來了,我身心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善知識上師的提攜,做個參考,還是要靠自己。那時候我閉般舟三昧關,閉關之前去請教南老師一趟,之後閉關中都要靠自己去化解的,等到一個禮拜十天之後,老早已經不是那樣,身心隨時都會變化的。白天忙得團團轉,到晚上南老師講課,我都累得在打瞌睡。
大家要在法上不斷的自我開發,自我開發就是自我培養。法傳給你了,你就不斷去.開發。開發佛法,就是在開發自己,把自己變成有用的法門龍象。有了正法,你還不在現實生活中人事物去體驗佛法,去試驗佛法,隨時跟六度萬行相應,不要自私自利。哪個人是人才?眼睛一看就曉得,凡夫怕事,樹葉掉下來怕打破頭。怕事情,躲避事情,那不是法器。修持上禪宗叫參,在八正道裡頭叫正思惟,隨時去參究、研究。要把儀軌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思惟得非常詳細,非常的深入。接受南老師準提法灌頂的有多少人,真正依法修行的又能夠有多少人。我懂得準提法之後,我再不需要東找西找的。我在香港聽南老師的《達摩多羅禪經》安般法,到了上海南老師還是在強調這個,在浙江義烏也是只講《大安般守意經》為主。我在上海閉關,南老師也是強調這個,我還是把它拉回到準提法,把整個安般法門跟準提法又融合在一起了,再也沒有比準提法的架構更清晰更深入。大家好好的一門深入,千萬不要東抓西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