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首愚講述
善至成記錄
大道如是話南師──首愚法師一〇三年三月講於南公上師冥誕紀念準提法會

心月輪觀覓真諦 心平氣和身心安

從對準提法的信仰,到理性地去探討,佛學就像X光一樣透視我們的身心狀態,這是佛教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沒有一絲一毫的迷信色彩,也由不得你有一絲一毫的僥倖心理,所以佛教是宗教超越了宗教。佛教也可以稱之為佛教哲學,這是從佛教的信仰到佛學的探討,是所謂的信解。佛學探討後緊跟著是佛法的實驗,進入到佛法修証的實驗室。行,就是實踐。在實踐方面,要依據對佛教的信仰,以及佛學的見地理念進行分析,並從自己的身心進行科學實驗。很多人研究佛學仍停留在理論上面,變成學問的探討。如果只是停留在佛教理論的探討,那你真修實證踏不進去。所以說,佛教哲學超越了哲學,不能停留在理論上。禪宗講:「說食不飽」,「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哪怕是稀飯,只要能充饑就好。修習佛法是要得到受用,讓自己內心貪、嗔、癡、慢、疑,的習氣慢慢轉化,不轉化就得不到受用。在用功的過程中,身體上的酸、脹、麻、痛種種病苦,要想直接轉化,唯有進入到佛法的實驗室,把自己很虔誠的信仰轉進到佛法的探討,再落實到實際的實驗中,慢慢信、解、行,一步一步呈現出來,由之得心應手了,最後讓你確認,原來就是這樣,絲毫不差証明到了才行。佛法的實驗,不是靠科學儀器能測量的,所以佛教是科學超越了科學。準提法的實驗靠老實持咒,從念清楚到聽清楚,從修氣修脈修明點,這整個綜合完整的實驗,靠的是戒、定、慧。戒學就是你的行為如理如法,你的方法要正確,定學是止觀的功夫要到,慧學是你的見地理念要很清晰,通過戒定慧學的融合,從修氣修脈修明點來修證,原來大道就是這樣啊!如果你只是停留在佛教信仰,哎呀,佛母救救我啊,我好苦啊,那可惜了。準提法的心中心真正進入到實驗室,是本尊法後半段,由佛學的探討到佛法的實驗。而準提法整個心月輪的觀想,完全在通達菩薩五明,其中的因明在探討我們的思維對不對,因明學是佛教邏輯學,甚深甚深。

整個準提法的脈絡,觀想準提菩薩十八隻手都觀想清楚了,最後,刹那頃,準提菩薩由眉間光渾入我身,準提菩薩就是我,我就是準提菩薩,準提菩薩跟自己無二無別。這是準提法非常了不起的地方,處處提醒我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唯心造。從準提菩薩的妙相把握到準提菩薩的妙用,再回歸到妙體,觀想身如透明琉璃體。碧藍代表身如透明琉璃體。禪宗祖師名言:「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是一個實相無相的境界,法界通透的境界。整個準提菩薩的觀想也是由現象到本體,妙相妙用就是緣起,而一轉入到身如透明琉璃體,便是從緣起到性空,從性空再轉到緣起。「內空心中生起八瓣蓮花,紅色無根」。紅色表徵的是我們的血肉之軀,小時候我一直懷疑心怎麼會在胸口這裏啊?好像會思考的在腦部,二者到底有什麼關係?心臟的心,佛法叫肉團心,而禪宗明心的心不是肉團心,是找到了實相般若,才是我們的常住真心。中間緣慮心正是第六意識跟第七末那識,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老是跟豬八戒鬧意見。用孫悟空來代表我們的意識分別心,豬八戒代表第七末那識,好吃好色好睡,充滿了貪、嗔、癡、慢、疑。所謂緣慮心,是指攀緣、思慮,等於把第六意識與第七末那識拴在一起。而修行就是要善分別,從第六意識如何正思維,因地上要多起善念、正念、淨念,清淨的思維,善分別就向上提升,惡分別就向下墮落。分別錯了就跟貪、嗔、癡、慢、疑相應了,等於第六與第七識一直狼狽為奸。這渉及的是三世兩重因果。當下的身跟心,承襲前一分前一秒,整個都已經過去了,但卻承續下來還有,你做了很多善事,起的都是好念頭,全身就鬆放,如果經常起惡念邪念,那是你過去種惡因惡緣太多了,現在不轉過來,果報難免。

所以,當下是個關鍵,現在是個關鍵。過去既然成事實了,那麼總不能繼續墮落下去,如何讓自己生命改觀呢?當下這一念的抉擇很重要。見地是看清楚了因、緣、果,看清了此時此刻的起心動念。我們對佛法因果不瞭解,那最好多念佛、多念咒,「念佛一句,罪滅恒沙」。所以,用「內空心中生起八瓣蓮花,紅色無根」,紅色代表苦諦跟集諦,「蓮花上現一滿月輪」,月輪代表清淨心的清淨光明,代表滅諦,達到清淨光明圓滿的生命境界。然如何能達到?「心月輪中現字輪」,字輪是道諦,道諦是方法。你想脫離苦海,那你要善分別。佛陀在金剛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之後,首先在鹿野苑初轉四聖諦法輪,度化他父親派來保護他的五比丘。當年,我帶朝聖的道友,在菩提樹下修了一堂法,外面雨下得很大,而菩提樹下一點雨都沒有。

苦諦跟集諦講的是生死輪回的因、緣、果,全由緣慮心而起。第六意識起的念頭是惡念,是貪、嗔、癡、慢、疑,直接反應出來的是心臟胡亂的跳動。然後心不平、氣就不和,展現出苦諦跟集諦,因氣不和,身體就不舒服,這是苦果。我們的惡念邪念,的惡分別,致使心不平、氣不和,造成逆氣,在中醫裏就是五行相剋。心臟屬火,一旦起了嗔恨心,心臟跳動快速,必然火剋金,呼吸急促;緊跟著金剋木,傷到肝氣了,脾氣不好的人肝一定不好;經常發脾氣,吃不下東西,吃了消化不了,這叫木剋土,脾胃受損;再接著土剋水,腎功能也受損,於是整個身心活動成了惡性循環。觀想苦諦跟集諦,如何讓自己心平氣和?這輪明月表徵的正是心平氣和,這是道諦,從方法下手,起善念、正念、淨念,才能心平氣和,把第六識、第七識管理好,所謂「六七因上轉」,這是每個人修行的下手處。一個人心平的時候就很歡喜,起的都是善念、正念、淨念,胃口非常好,火生土,吃下去,養分充分吸收,然後土生金,肺活量足,精力充沛。再來金生水,全身腎功能旺盛,滋潤全身,由之水生木,讓肝功能旺盛,再反轉來木生火,心臟充滿力量。這是五行相生的好處。

所以,修行要轉清淨法輪。準提法告訴我們念到哪個字,哪個字放光,放什麼光啊?其實就是念念分明。正念就是光,正念本身就是光明,惡念一來即成無明。無明是緊張的,繃緊的,向下沉淪墮落的。所以,當我們心不平、氣不和的時候,整個腦細胞是繃緊的,喉嚨也是繃緊的,身體也是,腸胃則有胃火,全身成為障礙。因此,準提法這裏是我們轉化報身的關鍵,老實持咒有那麼重要!老實持咒就是念念分明,一口氣一口氣地念,這是修氣。念清楚這是修氣,聽清楚這是修脈。《楞嚴經》在觀世音耳根圓通部分,文殊菩薩特別對六根進行比較,第一個先講眼根,「目非觀障外」,眼睛前面一張紙,你就看不見了。「口鼻亦複然」。口就是舌根,這杯茶苦的還是澀的,有個距離,感受不了味道。舌根叫味覺神經,一定要喝到才行。鼻子就是嗅覺神經,靠近才能聞到。「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身體要接觸才能感知,意念則人人亂七八糟,妄想紛飛,做不了主;這杯水熱不熱,手一接觸才知道,這是觸覺神經的身根限制。最後耳根,「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在一個很空闊的地方,十面八方都在打鼓,十面八方同時都可聽得清楚,我們聽覺神經非常靈敏,滲透微細。所以修行由耳根返聽、返聞、返照,極易跟般若智慧相應,不會自我蒙蔽。你想要改造命運嗎?老實持咒,念清楚,聽清楚,從修氣修脈修明點,不斷轉化身心。「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中圓」,感受生命的鬆放空靈,把原來內心貪、嗔、癡、慢、疑的習氣,加上色身日積月累久了,全身充滿了酸、脹、麻、痛,這些苦果,自己的業力,自作自受,也不是什麼人責罰你的,只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一切唯心造,現在趕快轉過去,好好修道,從生滅門,到還滅門,從自己這個身心開始起善念,起的都是正念、淨念,都是利益大眾的心念,這樣的正因、正緣一定可以得到正果。

問:打坐看到很多境界,這是什麼?如何檢驗自己的見地?

答:打坐看到很多境界,都是散亂心,八識田中湧現出來的,像演電影一樣,都是打妄想。所以,見地很重要。見地正確不正確,你當然要以《金剛經》《心經》《壇經》來驗正。

問:護身符有用嗎?

答:真正的護身是護心,心一安,心平氣和。心不安,掛護身符有什麼用?這只是宗教的一種信仰。重點還是要從老實持咒下手。不過若護身符掛了能讓你心安,那也好藉之進修。

問:請師父簡要開示緣起性空。

答:一切現象都是緣起,都是因緣所生法,你要從佛陀的三法印去體會緣起性空。第一個是諸行無常,因為看到了一切現像是無常,你才不會貪著這些世間的東西。從諸行無常,才能轉進到諸法無我,更深入一層,看到生命的真實相。諸行無常跟諸法無我是相通的。最後進入到涅槃寂靜,才能真正找到一個真實的我。性空緣起,從正知、正見起修,把握性空,一個真空的境界,讓自己身心轉化,這是妙有。你不瞭解有為法,你哪能瞭解無為法。一定要分析有為法,從分析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才能講到涅槃寂靜上去。

心臟跳動跟我們起心動念非常相關,所以要把念頭管理好,多起善念、正念、淨念,身心不斷向上提升。你修持上越來越緊張,感覺氣不通暢,這是在法上沒有上路。對心的觀察,心月輪觀是生命的觀測站,觀察自己到底上路了沒有。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國家對我們有恩,要懂得報恩,還有對社會、對親朋好友,也要心存感恩。修習佛法要處處自我反省,自己煩惱在哪裡,問題在哪裡,怎麼樣去解除。

真正的觀想,你理通了,是一提便休,整個身心融入到實相無相的境界。不理解,就觀想心月輪,由淺而深,一步一步來。

念咒要念念分明,因為凡夫心是散亂,你只要念咒語,在正念、淨念的境界中,這是戒;然後心慢慢定下來,這是定;到了渾然忘我,這是慧。戒定慧是一體的,權以深淺而分,淺的是戒定,深的則是慧,此所謂空有不二,即空即有。

直心是道場,不要玩小聰明,也不要掉入一種玩文字的習氣中。詩人如果沒有正知、正見,註定是要墮落的。至於情感凡夫,都在玩弄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