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勳男八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起講於十方禪林
嚴義澤、蔡美麗、黃馨慧、龔璞瑾、李珍容記錄

抓著名相不放、執著凡聖差別,成不了佛

上次講到佛法修行,終歸而言就是一個「本性自照」的觀行,下面本心要一轉,繼之來介紹東傳漢地的禪宗法門:

「又禪宗東夏七代祖師所傳心要而有三門,攝盡無遺。一、見性門,先須了悟絕待真心,一切妄想本無,真心本淨;即心是佛,非假外求。即前頓教一心是也。二、安心門,如上所說想念真如等三門是也。三、發行門,須備修菩薩六度萬行。具依三門,即是正禪。隨闕一門,便成偏見。」

東夏是指中國,印度禪宗法脈傳到二十八代的達摩祖師,他來中國弘禪,成了中國禪宗的初祖,再一路輾轉傳到六祖、七祖。六祖當然是惠能大師,七祖為誰就有不同派系的說法,這裡看來認為是荷澤神會。這裡說中國禪宗傳到第七代祖師這邊為止,歸納起來共有三個法門,可以包括整個禪宗的旨要。第一「見性門,先須了悟絕待真心,一切妄想本無,真心本淨;即心是佛,非假外求」,也就是等於前面講過的「頓教一心」。

禪宗的究竟,連佛的名相都不要有,徹底的講,假如你心裡還抓著佛這個名相不放,你絕對不可能成佛。這說法很弔詭,你要成佛,那你就是不能成佛。這話意思是,你想成佛,有一個佛的觀念沒有放掉的話,就不成了。前面講「若起心作凡行聖行,非是真行」,我想大概只能勉強像這樣解釋。但也不是說「凡行聖行」完全都一樣,都一樣我們何必聽課?何必上進?是有不一樣,但我們不要去抓著一個凡聖不一樣不放。這樣才能「不作一切行,行心無寄,是名大行。」這個「不作一切行」,也就是在講不要執著的意思。

不作一切行與普賢行

「行心無寄」,你在做,有在做,但是你不要抓住所做的這些什麼不放,這才真正「大行」的實踐。「大行」在佛教是特別指普賢菩薩的境界,普賢是非常重視實踐的一位大菩薩。這裡講「不作一切行,行心無寄」,我想絕對不是什麼事都不幹了,什麼事都不幹,你要幹嘛?還是有行。佛教尤其菩薩乘是講究菩薩行的,當然要行,這是第三的「發行門」,要修菩薩六度萬行。至於第二「安心門」是從無念念真如來講,「無者,無諸相;念者,念真如」,說的是沒有在想念,見一切法都是真如,與第一的「見性門」有相通、相呼應之處。

「具依三門,即是正禪」。那麼真學禪,這三個門徑缺一都不完美,都成偏見。可以說,這三門的事理含義不互相衝突,隨人入門之方便有所選擇,但終要一合三、三合一。

指頭莫作月亮看 語文真諦有層隔

達摩云: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此心是一切眾生清淨本覺,亦名佛性,欲求佛道,須悟此心。即是見性門。

「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只是說不受文字所侷限,文字好像手指頭,禪門《指月錄》上的文字就像手指頭指向月亮,好讓我們看得到,是以千萬不要把手指頭當月亮,別把文字當作真理,文字只是一種符號。

前面講過,我們人類不透過語言文字無從了解任何抽象的東西。任何抽象的東西一定要透過語言文字才得指陳。若說要這個或那個什麼的具體的東西,我們可以用手指來指出它,說:「我要這個!」大致還可不要語言文字。但人要抽象思考,就一定要用上語言文字,因為思考一定要具備抽象的概念。

比如說「桌子」,「桌子」就是抽象的概念,沒有抽象的概念,我們便沒有辦法溝通了解。我要一張「桌子」,那你知道是什麼「桌子」嗎?因為假如說「這個是桌子」,那圓的桌子是桌子?長方形、正方形的也是桌子。所謂「桌子」就是不管它是什麼形狀、具備某些要件和功用,我們都稱它「桌子」。桌子本身是個具體東西,但它也是抽象概念來的。我們看到的具體的這個東西,本身中就有抽象性,尤其像談到「愛」呀、「情」呀,或「慈」和「悲」,一講更離不開抽象的意義。

所以可以說語言文字是人類文明的一個起點,但是語言文字同時也是我們的障礙。你是美國人,那麼你的思想就會受英美語文結構所限制,你的思考模式就是根據英美語的思考模式的;我們講讀中文的,我們的思考方式就不離中文思惟的框架。

語文影響思考方式,從這點來看,禪宗所謂「不立文字」應該是在講要我們不受語言文字的限制,你要想辦法突破語言文字,體解它背後它所象徵、所指的那個東西。這是方法上離於語文以達到以心傳心而契會事理的真諦,不掉在語言文字上摸象。語言文字與事實總有那麼的隔了一層,那隔的一層我們要想辦法突破,突破了就是以心傳心了。

禪宗《指月錄》裡有很多禪師跟弟子,還是透過語言文字來印證對方的,有一些則不需要語言文字來勘驗的也有。因為以對方在語言文字上的反應,也可證明對方悟沒悟。總之講「真理」那個東西,那當然要超越語言文字,但所謂「不立文字」的「不立」,不是完全都不要、不用,而是在強調我們不要被它限制。不受語言文字限制,方好發現我們這自心就是個「清淨本覺」,又叫做「佛性」。修行先悟此心的,就是「見性門」。

達摩面壁的旨意

又云:如是安心,所謂壁觀;令修道人心住真理,寂然無為,喻似牆壁,不起分別,即是安心門。

這裡「安心門」講到「令修道人心住真理,寂然無為,喻似牆壁,不起分別」的「壁觀」。「壁觀」一般大概解釋為「面壁」,說達摩祖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幹嘛?「面壁」當然不是面對紅塵,就面對一堵牆壁。面壁是一種讓你減少、省去「所觀」的對象的方法。有「所觀」,就有「我」及「我所」,面壁是把「所」去掉,因為牆壁也沒什麼好觀的嘛!「所」減少了,「我」就比較容易淨化、「不起分別」,「面壁」大致是這樣一個意思。

就「面壁」這一事,大陸有一位有名的學者郭元興居士,他是學密宗的,認為這個「壁」是「璧」,說「璧」等於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像明鏡、像能映的美玉,所以達摩面壁是面璧,要人把自己的心觀成璧玉那樣的純淨。這解釋在此也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不過「面壁」怎麼解釋,重點都在「不起分別」,起分別心,心就不能「寂然無為」而安於真理了。「不起分別」,修行上不一定要住山上,有本領的住在鬧區都可以。但問題是有本領的人不多,所以初學的人可能還是有需要住山上,減少那個「所」、減少那些「境」的干擾,但這樣修絕對不是究竟。假如說,你一下山,心就亂了,那又何必要修行呢?你一輩子就住在山林中好了!住山面璧那是就方法學上來講。在山上得一段清靜,也算是個理想的修行場所,但是可不要一輩子就住在山林裡面,怕偏一邊,那就變得太消極了,也不得正禪的。

大乘佛教講修行還是要出來紅塵服務人間,但是反過來講,你假如沒有這淨心空寂的本領,在紅塵裡面打滾,只怕一天一天墮落,那麼不如利用時間到山上,一段時間清修一下。這是方法,看你怎麼持修,每個人的因緣情況都不一樣。修行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要針對自己,自己了解自己,然後安排自己的道路。

修行人遇到苦難怎麼辦?

如是發行,所謂四行。一、報怨行,謂修道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趣,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怨,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

中國禪宗一般起源我們都把他歸於達摩祖師,雖然在達摩祖師來中國以前,中國的佛教徒已經根據印度的佛經走向禪行這一方面,但是當時還沒有很正式的禪這個名稱。所以大致上中國正式的禪宗的禪是由達摩祖師這裡算起。達摩祖師當時來到梁朝,跟當時梁武帝見面話不契機,因為梁武帝執著有為的功德,佈施興建供養很多的寺廟僧人,但從達摩祖師來看,這些都只是有為人天福報的做法,直到遇到二祖慧可才得傳予衣鉢。後來付囑慧可四卷《楞伽經》跟慧可講,將來如來的心地要門可用它來印証。此外,達摩祖師還曾留下《四行觀》,就是現在這裡「發行門」扼要提到的。

再來講「發行門」,有四個項目,第一個是「報怨行」。這是修行上,我們遇到困難受苦時,要這樣思考,自己從無始以來,多生累劫當中,一直是「棄本遂末,流浪諸趣」,並且「多起怨憎,違害無限」。我們在生生世世中經常對別人不好,討厭別人,惹別人不高興,甚至傷害過別人。「今雖無犯」,現在在修道,雖然看來沒犯這些,因為現在修行是想辦法要把自己弄乾淨。但過去呢?總有一些和他人結下來的仇怨,如今這一世惡業的果實長成了,「非天非人所能見與」,這業果不好受,但可不是天或他人憑空要我們受的。

因此我們修行人對遭遇災厄要「甘心忍受,都無怨訴」,真修行人在困境中,不要怨天尤人,怨佛菩薩不保祐,以為自己這麼誠心禮拜、這麼修行了,做了不少好事,為何還要受這麼多苦和不如意事。這個照達摩祖師來看,不是你這輩子做的好事沒有好報,這輩子做的果報,不是不報而是時間還沒有到。因果的感報是非常複雜微妙的,牽涉到很多時間和空間的因素。有些事情馬上就報,譬如說我罵你,你馬上生氣,這就是馬上報,因果很快就到了。但有些事很慢,譬如說你得罪一個人,他可能君子報仇三年不晚,也許幾年後一逮到機會才報復你。

所以我們這一世拜佛修行,很多的挫折和痛苦,那是有因果的當然性。這時我們不能怨佛菩薩,不要因為我們這一世修行有什麼挫折,就影響我們上進、精進的這個心。我們修行遇上困難,當然也免不了會祈佛菩薩給我們化解。所謂信仰宗教一定免不了這種祈求,任何宗教都一樣。而有時我們求的是有道理,有時我們求的沒甚麼道理,因為那違背因果,有時所求則合乎因果。

所以這就有一種主張,不管我們求甚麼,要加上四個字│可許則許。就這樣求就好了!甚至有些禪宗祖師爺大澈大悟後,知道有前世果報,自己不逃避還去應報,該還就還,還了才無牽無掛嘛!這不就一切都看得很開嗎?那像我們知道要報,就想趕緊躲得遠一點。但這一世不報,下一世還是要報,何苦呢!所以經典上就這麼說「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當我們清楚了解業因業果的事理,觀念上想通了,遇到的這些苦也就犯不著為它憂愁了。

因果開不得玩笑

另外關於果報的問題,《金剛經》裡面有講,假如你修持《金剛經》,過去要報的重的果報可以轉輕,要完全違背因果,這個恐怕很難。《指月錄》裡面有一段有有名的公案,有人問一個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他答人家說:「不落因果。」結果變五百世當野狐狸。後來直到百丈禪師在那寺廟住持時,化身成一個老頭子來,每一次百丈禪師講法他都來聽。有一次大眾退了,這老人不去,百丈禪師問他:「汝是何人?」老人說:「某非人也!」接著就提出有人曾問他的那個問題及他所答,結果落得五百世野狐身的過往。他求百丈禪師為他解答該如何回答。結果百丈跟他答覆,只改了一個字,說「不昧因果」。不昧就是並不去消除、否認因果關係,而「不落因果」根本是違背因果。這下老人一聽釋然大悟,很高興作禮,就說請你明天到山後面去幫我收拾屍體。隔日百丈禪師帶著徒眾去後山一看,有隻野狐狸死在那裡,已經轉身得解脫了,也就是果報已經還完了。

那麼南老師在講《宗鏡錄》時也肯定告訴我們,學佛第一個先決的條件,就是要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他說我們一般學佛的人大多是隨便信信,姑妄信之,人家都這樣講,那我就聽聽即可。這樣就不是正信了,這樣學佛難以得到佛法的受用的,因為那只是在佛門邊晃蕩晃蕩,逛來逛去,與學佛沒什麼相關!

八風不動難為人

二、隨緣行,謂修道人,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當自念言:一切諸法皆從緣生,是我過去修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瞋風不生。

第二「隨緣行」。修行人得到榮譽、福報,自己要知道「一切諸法皆從緣生」,是自己「過去修因所感」,過去曾經藉著各種因緣條件做好事,現在才有這麼的福報,可是這些緣,「緣盡還無」,這些福報等於存款,用完了就沒有了,「何喜之有」,沒什麼好高興的。世間福報的到來,不是無止境的,享受完就沒有了,這自己要懂得,所以對一切得失要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瞋不生」,嚴格的講,不只這瞋、喜二風不動,最好「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風都不動。比如對人講話不客氣,「喂,你要進來,怎麼鞋子不放好?」你是這脫鞋子的人,一聽就不高興了。鞋子是應該放好,我們也知道人講的對,但自己心裡總覺得不高興、不是滋味。這喜風、瞋風不起可真難呢!

緣來緣去 誰能怪誰

再說,一句隨緣,我們大家大概口頭上都很會說。一開口就「隨緣、隨緣」,但我們這個隨緣有時候已變成一個口頭禪,乃至變成有一點隨隨便便了。「隨緣」這兩個字根據達摩祖師,是講在因果。我們講因緣、因緣,「因」是主要的原因,「緣」是次要的原因。這就如種子,種子是發芽成長的主因,陽光、水份、肥料這些就是緣,次要的原因。一個種子沒有緣的話,它永遠是種子,不會發芽。那麼這裡講的緣,就是這一世裡面我們碰到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或者是有人毀謗我們,一下喜風或瞋風就來了。但其實那些容易的事,甚至是不勞而獲,譬如像路上撿到錢,不該得的得到了,諸如此類;或者是一些毀謗言語,乃至被冤枉,這些達摩祖師說都有過去所結的緣的作用,配合過去因所感形成的。那麼這些這一世有了是有了,但一發揮完後就沒有了。所有好壞事遇到沒什麼好高興或生氣的。這是講修行人對得失不要放在心上。

比如說近來立法委員選舉到了,有些人選上了後,當然是春風得意,大家都來錦上添花;選不上的,人家之後就不太理你了,門前車馬稀。對這種得失的狀況,為人就要能看開。因為人家對你好跟對你不那麼好是有原因的。有權有勢,人家就來,這個就是緣,你選不上,那個緣就散掉了。這是很正常的事,若自己反而在那邊怪別人勢利眼,那是你自己不懂!

所謂隨緣,緣盡就沒有了,大家對這個緣的來去要很能看得開才好。這就是「隨緣行」。緣來、緣去,得意不要忘形,失意受打擊,不要痛不欲生。事實上,人生的打擊跟我們講明心見性的心性又有什麼相干呢?來打擊的那個是緣,因為過去我們招來的,但這打擊對我們心性本體一點損傷都沒有,反而正好發現這個道理,好好修道。

貪看貪什麼

三、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三界九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於三界內,無所願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第三是「無所求行」。這講我們世間無明眾生,貪嗔痴慢疑的心理很重,整個來說就是一個「貪」。那些修行有大成就的人,他們去掉了什麼?││我執跟法執。佛教任何一個宗派都是講究去掉我法二執,成就我空法空。而這個我執跟法執主要是從「貪」來的,由貪起執著來的。因此修道人要反過來「理將俗反」,修「無所求行」。孔子不就說過「無欲則剛」這句話嗎?反之則是佛教講的「有求皆苦」了。

在心理學上講有所求叫需求,有需求就是心裡有個洞,這個洞需要個東西來填補,若沒這個東西就覺得很空虛。那麼我們說無所求,真正是什麼都無所求嗎?也不是。我們要求什麼?學佛修行,這還是有所求嘛!不過這個求跟世俗不一樣。我們去掉平常的貪,反過來講學佛,這是大貪。普通人一輩子七情六欲,紅塵裡面打滾,他固然貪嗔痴慢疑什麼都有,但是沒有一個人想要他不會死。他一定認為自己有一天會死掉,這就是所謂的凡人。但學佛修道的人想要什麼呢?了脫生死。不只了脫生死,還要跳出輪迴。這個可貪了,比道家修行目標還貪。道家只想成仙,仙還有很多種,有地仙、人仙、天仙,最高境界叫金仙。這仙依佛教講還是屬於天界,還在輪迴當中。佛教說的修行境界比這還要高,所求境界的欲望比這還要大。

所以,我們學佛修道當然是有所求,也有所貪。不過這個貪跟一般貪的不一樣。怎麼說?學佛修道不是為自己,為自己那還是自私自利而已!學佛修道是為了兼顧別人,所謂發菩提心是也!學佛要有菩提心去利益一切眾生。我們不敢說超渡眾生,起碼做到利益眾生才行。因為這裡講到「三界九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要出三界,並不容易。三界指欲界,包括欲界天以及色界、無色界。我們人和動物、餓鬼、地獄都屬欲界。以欲界天來說,天人也有他們的欲望,只是跟我們人間的欲望比較輕一點。兩性的關係,只要擁抱,再上一層只要握握手就好,再上一層一笑便可;更上去兩個眼睛看一下,彼此就很滿意了。最後輕到連這些都不要,就到色界、無色界了。色界以上沒什麼形體,無色界更不要講,當然也沒有所謂男女的問題。但嚴格而言三界都還在有欲中,所求不同而已。

熊熊火宅叫人趕快跑出來

像我們看戲劇,劇中神仙還會談戀愛,這也很合乎佛教的說法。由此,我們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三界九居,猶如火宅」,把我們住的這個娑婆世界包括天界和各類眾生居住的地方分九個層次,叫「九居」,全好像居住在一個燃燒中的房子裡面。而且是「有身皆苦,誰得而安」,因此佛法呼籲世人要有出離心。密宗也強調出離心。是修行必須的條件。你不想離開這個娑婆世界,還修什麼?還修什麼宗?不管淨土、禪、密哪一宗都一樣講出離心。貪戀這世間,你修得再好,頂多下一輩子生人天,福報比較多,這還是指修得好的,修不好,那很可能就到其他道去了。這裡談的出離心,其實就是指「無所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