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育方法二之一
/周勳男八十一年二月六日講於十方禪林峨眉道場教師學禪冬令營
/李明記錄整理
歷史上從事教化的佛陀
各位老師都是教育方面的專家,教學經驗都很豐富。今天我只是來談佛陀的教育方法大概是什麼,提供一個教育上的佛法背景給各位參考。陳柏達居士曾寫過《佛陀的人格與教育》,這本書非常內容豐富,年前也有以佛教的教育為主題的國際佛學研討會,而今天我們只是一個半鐘頭,只能輕描淡寫介紹一下,要具體深入瞭解,還要各位去看佛典。再者這裡所介紹的,限定在這地球上生活過的從事教化的佛陀,因為不這樣限定,就會涉及大乘佛教經典裡神奇的、不可思議的佛陀,那範圍就太大了。現在要介紹的佛陀只是大家所能理解的歷史上平實的佛陀。
佛陀在世的教化當然是來自他悲憫眾生,為救眾生出離苦海。佛教裡有所謂「八苦」,是四聖諦的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裡的苦諦,還有十二因緣的緣起法等,這些都是佛陀的基本教義。我看這次冬令營課程裡好像沒有這一門課,這次課程偏重於禪方面的教育和實習,再加上準提法方面的修法,沒有佛學概論。因此我想大家是不是都具備了基本的佛學常識呢?假如沒有的話,這佛法基本教義方面的課就很重要。如果不瞭解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就很難瞭解佛陀。我看各位是不是請哪位法師有這方面的專長可以加開這些課,這有助於我們理解佛陀的教育方法。
慈悲除眾苦 佛心顯人格
那麼講教育,教育家的人格是個重點,這裡先簡單講一下佛陀的人格。作為一個老師和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在教育方法上會有很大的影響的。人格是現代心理學的用語,但「人格」一詞是很抽象的,具體地講人格就是產生人的行為的心態,人為什麼有那樣行為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假如用一句話來描述佛陀的話,用兩個字或三個字就可以了,也就是「慈悲心」、「佛心」。
佛的人格細分一下,這裡簡單介紹幾個層面。佛陀的學問非常豐富,他出家前受過良好的宮廷教育,有最好的老師指導,不管文的武的,天文地理還是其他學問,他都有相當深的涉獵。在這堅實的學問基礎上,他又進一步離開王宮,參訪當時婆羅門教與其他外道的各門各派的學問,這些他都很廣泛地實際參學過,而他最終的目標是求得究竟的真理,他的一生以傳法講道、彰明真理為最大志業。
在原始佛教裡我們可以看到非常豐富的佛陀的慈悲心在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原型表現,這便反應到後來大乘佛法世人崇拜的觀音菩薩普度眾生的大慈大悲上。佛陀在他的一生行誼裡就是以無比的慈懷對待當時他所遇到的人事物,以大慈大悲之心看待各種人類的苦難。這些苦難主要歸於我們人內在的原因,也就是由於我們心理因素造成的,這是佛陀努力講道的重點。
佛語言的能力很強,懂很多的方言,他平常喜歡用的就是方言。曾經有學生向佛陀建議說,您能不能用高雅的語言來表達呢?佛陀說語言是一個工具,讓大家便於瞭解,語言的文雅與不文雅都不重要。當時印度不是我們想像的統一的國家,都是一個小國、一個小國,而且大多是比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國家還要小,方言很多。曾經有四個小國的國王向釋迦牟尼佛來問道,每個國王講的語言都不一樣,佛陀分別用他們的方言向他們講道。
人生難得身心健康與安全感
佛教是婆羅門教的革新者,也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最早的宗教革命,第二次應該是由耶穌自猶太教轉承分離出天主教,第三次是基督新教對天主教的宗教革命。佛經裡記載的很多詞匯、風俗習慣等都是延續婆羅門教來的,但佛教把婆羅門教的一些重要觀念直接涉及到婆羅門教教義的糾正過來,把無傷大雅的東西保留下來。所以婆羅門教和許多外道經常來向佛陀挑戰辯論,在南傳佛教的記錄上可以看出來較多這些辯論的情形。佛陀有非常健康的身心,口才很好,他從小就有練武的基礎,體魄強健。後來他到處奔波,像孔子一樣周遊列國。佛陀世?八十一歲,當時印度平均壽命大概三十歲左右,這算起來是很高?的了。
大乘佛經說釋迦牟尼佛的外貌和身形特徵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貌圓滿莊嚴。這種形容也不是佛教發明的,而是婆羅門教的最高贊美詞。佛陀除了身體健康之外,心理當然更是健康。健康是現代的詞匯,南老師經常跟我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心理健康的,如果說誰健康的話,那只有釋迦牟尼佛。從反省心理健康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理上的毛病,特別在佛洛伊德說的潛意識裡,我們有很多不好的東西。
釋迦牟尼佛在心理健康上,用現在的話來講達到了完美的境界,這境界在大乘佛教裡經常講的。比如說,人白天的理性意識作用與晚上潛意識顯露出的內容是不是一樣呢?我們白天自以為人格比較高尚,晚上睡覺夢的內容也可能會比較亂七八糟、低級齷齪,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我們看不見的潛意識裡包含了我們不敢做的東西,它在夢裡顯現。所以要做到心理上徹徹底底的乾凈,包括做夢、潛意識也很乾凈,這是心理健康很高很高的標準。
這裡我們若把這些心理健康的要件簡單歸納起來有幾點,扣掉宗教特別濃的因素之後,來看心理健康方面,那麼所謂信根、信力、定根、定力等,用現在通俗的術語來講就是很有安全感。我們描述佛陀慈悲心的心理,是禪定修成的,但那也是他內心本來有的。所以佛陀是不可能愁眉苦臉的,修行和度化眾生是很艱巨的事,但是在佛心理上應該是喜悅的,這點是我特別要提出來的。學佛的人無論是在家的人還是出家人,都應該是高高興興的,不應該有沮喪和擔憂等。一些學佛的人枯槁憔悴,這是不對的。不管人生如何苦?一定要從內在發出真正的喜悅,這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向。
由聞思進而實踐成佛的解脫
據此我們談佛陀的教育方法。沒有一部佛經完整表現佛陀的教育方法,也沒有一部佛經專門講佛陀的教育方法。所以要從很多經典,而且要盡量從原始佛教的經典來尋找收集和歸納。這種歸納也不是完全科學的,作概念的分類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會有互相衝突的現象,而且也不見得很精確。
那麼在了解佛陀的教育方法之前,先要知道他教學的總目標,這教學總目標就是成佛。《涅槃經》裡認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佛,達到涅槃境界。依此來設計教學的若干目標,第一親近善友,第二專心聽法,第三繫念思惟,第四如法修行,這就包括所謂的聞思修都在裡面了。所有教學方法的最後目標,不是要讓弟子有豐富的學識而已,整個佛學最大的目標是要行動,要付諸實踐。
過年的前幾天,我去香港看南老師,他還是說這句話,佛學就是一個字「行」。他提出「世道有功方是德」。我們平常講功德,其實有功才有德,這才是功德。這是提醒我們不要把功德看得太容易了。無論大事小事,你都要做好,真正做出事來,成就了,這樣子世道有功,才有功德。南師這句話再次強調實踐的重要。在很多佛的經典裡,幾乎都會強調實踐,甚至於可以少一點知識,但是要真正做出來,聽到一句話就去做,要比聽到一百句話要可貴得多。所以知識多、學問多還不如學少而篤行。佛陀的教育方法的目的,我們明講,不是為了傳播知識,而是以讓大家獲得解脫為目標。用現代通俗的話說,要人人永遠安樂。這以宗教的語言表達就是了脫生死,超出三界外。這是很高的標準。起碼來說,要從做人立場求解脫,這是起碼的目標上的要求。
學法為了法執 究義要契真諦
佛陀的教學方法,第一要不要有人我的執著,不要有法執,不要有知識的偏執,這些會變成障礙。任何的法執皆不宜,只會使我們自己拖累自己,這道理在《金剛經》裡講得清楚。佛法如船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無用,也不必用了,不可再執著船筏。「船筏」只是工具,要捨棄「船筏」。再如所有的語言文字也都是工具,語言文字是有缺陷的,要善用不受其害,這是一個矛盾。沒有語言文字,就很難傳達真正的道理,也不會有概念思想,但是語言文字本來就有許多不足,不管哪國的語言文字,都是一個本身有限制的符號系統,你在哪個語言文字系統裡,你的思維就會受其影響。所以語言文字也是「船筏」,要得意而忘言,捨去「船筏」而登上彼岸。禪宗教學說法方式,講完後就將其打破,這是告訴我們話不要抓住不放,要領悟其旨,這是教學上的一大特色。
第二,熟能生巧,要誦讀佛經,從一再的學習裡才能真正受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大師,如《高僧傳》有的大法師一輩子可能讀一部經、兩部經,用盡一生每天誦讀和鑽研,從文字般若體會到實相般若,也就是宇宙生命的真實,一切恐懼苦惱都可化除。
佛語善解說 佛音感人心
佛行不思議而平實
第三,佛陀講的語言非常生動、非常幽默。佛經裡曾描述佛陀的聲音有八音,臺灣話也是八音,但佛陀的八音不同於臺語的八音。佛陀的八音簡單說是:一極好。二柔軟。三合適,即柔和又恰到好處。四尊慧,佛音很尊貴含有無量的智慧可度化眾生。五不陰,佛音是雄壯的音,使人敬異,令天魔外道歸服。六不誤,佛智圓明使聞者各各得正見。七深遠,音聲由佛陀的丹田而起,徹至十方。八不竭,佛陀到處奔波說法,他的聲音像滾滾長江一樣,滔滔無盡,極為生動活潑。
第四、在傳道講課方面,佛經上說佛陀有七種不同的解說方式。第一個是因,從原因上解說佛經為什麼這樣講?第二個是果,從果上分析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第三個是前因和後果同時一起來討論。第四個是用比喻的方式,這在佛經上非常多。第五個是非因所因,也就是不應該這樣講,但是沒辦法,只好這樣講讓你體會。這是迂迴的不同尋常的語言表達方式,這在禪宗公案裡常有的。例如公案裡一個故事,有一個修禪者經過市場,遇一個女人要買豬肉,說要買精的,精的就是瘦肉。屠夫說豬肉哪有不精的,都是精的,那修禪者一聽忽然在佛法上就悟了。這也就是說不特別要什麼高雅的語言方式,很粗俗的話,日常生活中說的,也可以讓人一下子反省體會,甚至於悟道。還有要說人家喜歡聽的話,針對各人不同的根器,讓他在喜悅中接受改進,這其中也包括鼓勵,佛經上有很多鼓勵學人的話。
在鼓勵方面,大乘經典裡,佛陀講經說法前常會有大地震動,有佛身各處放光。大乘經典這些記載,不是真正佛教徒的恐怕不相信,所以我因人而異,有時不談的。現在舉一個例子,《金剛經》是《大般若經》裡的第五七七卷,在中國特別受到景仰和學習。這部經裡就沒有「放光」之類的記載,而其他的般若經裡有佛陀說法前「放光」的敘述。至於《金剛經》講佛陀托缽,托缽回來就吃飯,然後洗腳,盤腿而坐,與學生討論問題,記錄得比較平常。在《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云何降伏其心?」 其實佛陀不用講經,之前的這些舉動已經告訴他了,也告訴我們了。這用現在的話來講是用身體語言告訴須菩提,「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禪宗經常講,在日常生活裡降伏其心,不僅打坐降伏其心,不是不打坐就起妄想。
教學須有善巧智
機會教育隨俯拾
第五,善巧方便,循循善誘。佛經裡特別強調這一點,佛陀針對弟子及問題各種不同的情況,作不同的教學表達方式。第一種是開門見山式的,直接針對問題。第二種是歸納法,因為學生問了很多,什麼問題都有,有比較複雜的,於是就簡化以歸納法,把學生的問題找出重點,回應學生。第三種是用反問的方法。古希臘蘇格拉底就特別喜歡反問的方法,一再反問對方,問到最後使問題回到原點,最後解決。第四種就是默而不答。對於你問的問題,佛默然不語。
曾有一大師去見達賴喇嘛,問了一些問題,據說達賴喇嘛默而不答。佛經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默而不答也是讓你自己去找答案。有一個故事,一位宗教改革家他的批評者找上門來斥罵,罵時罵完,他都是沉默。那批評者奇怪他怎麼像木頭一樣沒有反應,他這才反問批評者,你送禮給人家,人家不接受,你怎麼辦?批評者說人家不接受當然是收回來。這就是默的作用,默的作用還有很多。
第六,機會教育。耶穌有十二門徒,但是他眾多的徒弟裡也有相當無知的,等耶穌歸天了,他們才進一步認識到耶穌。其中猶大也是不瞭解耶穌的,這是宗教改革家很痛苦的一點。猶大是有錢人,不是為了貪錢而出賣耶穌的。他是猶太教裡的青年才俊,耶穌傳的道在當時是革命性的說法,他的說法與舊約聖經有許多不同。舊約的上帝對於不聽從神的旨意的人,是嚴厲懲罰,甚至於毀滅的,如毀滅罪惡的索多瑪與蛾摩拉兩座城。然而耶穌講「神愛世人」,耶穌講的上帝相對於舊約可以說是新的上帝。而猶太教是信奉舊約的古老宗教,所以猶太教徒很驚慌,但也有許多舊約信徒聽了耶穌的佈道覺得很有道理,被感化了。
新約記載耶穌很有神通,用幾塊餅乾就讓大家吃飽,能變水為酒,施行奇蹟。猶大好信神通,所以才跟隨耶穌。據說猶大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希望耶穌顯現大神通,把羅馬帝國趕走,讓猶太人重新建國,他出賣耶穌,是要看耶穌會不會顯現大神通。結果耶穌在十字架上流血了,猶大失所望後上吊自殺,那時猶大才有點瞭解耶穌。
瞭解一個人尚且不容易,何況瞭解神。耶穌傳道也只有三年多,不像釋迦牟尼佛傳法那麼多年。佛講那麼多法做什麼呢?旁邊的學生來來往往總有不懂的人啊!佛說法是要讓他們及後來的人把心理上的垃圾掃掉,清除顛倒妄想。這往往也要靠隨機教育,比如釋迦牟尼佛曾經和學生上街,經過賣魚的攤販,地上有許多綁魚的繩子,他把繩子撿起來,問學生什麼味道?學生回答說是熏臭的味道;再經過一個賣香的地方,包香的紙掉下來,佛陀把紙撿起來,給學生聞,聞了很香。佛陀借這機會告訴學生要接近善知識,不要接近惡知識。什麼叫善知識呢?什麼叫惡知識呢?在不同的佛經不同的情況下,有很多不同的定義,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這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了。
我們應該親近怎樣的人?
在生活中,什麼是我們應該親近的對象?誰是你要請教的老師?這要很鄭重去選擇,不要被壞的感染。《孔子家語.六本》說「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我想起一個大學同學,他結婚前在一次同學會上,帶他的女朋友來,結果那一天大家都喝醉了,最後酒後吐真言。只有我沒醉,所以我知道當時情景,幾乎每個人都在胡說八道。我的那位同學也醉了,那時他的女朋友一直在做什麼呢?在侍候他。後來他們結婚了。那女生在花蓮教書,當時我問她參加男友的同學會幹什麼?她說在瞭解和觀察這些同學的每個人的言語行為,我說你又不要嫁給我們,要觀察我們幹什麼呢?她回了我一句說,要看男朋友的朋友是些什麼樣的人,可以作為參考。這一對夫妻婚後相處很好。
再來第七,佛很會用比喻,很會說故事。佛經上講了很多故事,例如有一個天生的瞎子,人家告訴他天地間有什麼樣的顏色,他說不相信,他看不見,所以不見不信。後來有高明醫生把他醫好了,他才看見世間原來是這樣的多彩多姿。釋迦牟尼佛用這故事比喻人有貪嗔癡,所以人如瞎子一樣什麼也看不到,因為你沒有打開你的心胸,如果你打開了就會看見,就會明白,但是你不曉得怎麼打開心胸?所以佛陀要告訴你並且幫助你打開。
歌唱讓人活像菩薩
擁抱《地藏經》(二)
/葉柏樑二0一八年十二月六日起講於十方禪林
/龔璞瑾記錄
聽經聽到忉利天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從上一堂課過了一週到現在這一堂課,我們都在聽讀這《地藏經》的同一堂課上。就我們的這個能聽來看,也都在同一個聽的心點、心尖上聽,既是在時間中的某一個時間點的所謂的現在聽,也是在佛的法音永遠正說著的本有存在它存在的當下聽;是阿難尊著聽的、地藏海會大眾聽的,也是你我一心獨聽的,就這麼純粹的一個聽,聽著、聽著,終究也不去想到是個叫特定某某人的你或我在聽。
時間如一條潺潺的河溪,上、中、下游每一處的水正流動著,水上的每一處是一一不同的時間點,但它們全部同時存在於這一整條再怎麼上溯下尋都是水正在流動著的河流上。就這麼「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忉利天依佛教的說法是欲界天的第二層天。佛教將眾生生命不同的境界粗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欲界中欲界天的第一層是四天王天。我們到傳統佛寺,一進門一定會先看到歡天喜地的大肚彌勒佛,左右兩邊立有穿著甲冑現憤怒相,高大威?的四天王天的四大天王,分別持傘、握劍、抓著龍蛇、捧抱琵琶。他們同是忉利天帝釋天主的部屬,為世間護持佛法。而所謂「忉利」意即三十三天,因為忉利天雖是一個天,但卻分有三十三個天的境界。帝釋是三十三天中間那一個天的天主,地位最尊,統領周圍環繞的三十二個欲樂境界不同的天。這反應了芸芸眾生即便同一國度心性品味和福德資糧差異的複雜性,在不同的其他世界亦是如此。
驅駕臨戰鬥 爭勝起?情
四大名園導覽
那麼就是現在佛到了忉利天,忉利天有四大名園,一個叫做「眾車苑」,忉利天人入了園區便得乘駕各式華麗車款,馳駛於景色變化萬端的畫境中。那些畫境一一映在天人身上,掠影而過,觸發天人奔放的樂感。就像我們給小孩子他們一些五顏六色、造型用途不一的玩具車,他們就有如身置車上興高彩烈玩起來了!而大人們就要開跑車、騎重機,在高速公路或郊道曲徑馳入奔變的風景去才過癮。
四園另一個叫「麤澀苑」,一進去,原本輕柔的天身即時轉為粗壯雄憤,筋?肌堅、皮膚粗澀,銳亮豪氣的甲冑迅即附身,各式奇幻的武器頓然化現上手,即時進入戰鬥演訓狀態,面對種種陣仗的考驗,那威勇的精神和體能極限一下被激發出來,狠鬥一場,發揮技力,化險為夷,享受勝利,天人他們就這樣盡情展其威神而足其樂。
但話說回來,有這一戰鬥的戲樂勝地,也是由於忉利天仍有戰爭的威脅。據說那是緣於帝釋天主有一千個太太,個個不知其他九百九十九個的存在,都以為帝釋之情獨鐘於己。帝釋天主這能耐,可有一喻,就像人們看月亮時,總會覺得月兒只有單獨對著他。單單的一個月亮,同時還是千千萬萬人眼中、心底自己受用的單單一個。這種情境也可方便比擬為佛與一切眾生的一對一的度化關係。但問題是,但以月喻帝釋天主可不如喻佛得當。因為月亮象徵清淨,而帝釋天主的一千個太太視他是一個滿足欲求的對象。何況即便是喻如佛體的淨月,一切眾生淨心自在便得相應,卻也不免因之大家為它在法上諍執不已,甚至有時以法之真理為名還爭得更厲害呢!在這個情況下,帝釋天主一千道菜之一,阿修羅王的女兒舍脂夫人,以其機巧特勝的?心,久之竟然窺破帝釋分化別治的障眼神功,氣極回去向她阿修羅王老爸告狀。阿修羅王本就不爽忉利天天福勝他,加上此帳便一怒興兵向帝釋問罪,從此引起忉利天和阿修羅界長期打仗的緊張關係。
忉利天另兩園,一是「雜林苑」,一是「歡喜園」。前者是個林木景觀萬千的地方,天子天女入園遊觀,同一美景,同一賞悅,大家一起玩樂,皆共滿足。這就像眾人在電影院看同部片子一樣,或隨場景變化眾人玩各種的團體遊戲。忉利天那裡我沒去過,這裡只是就有些佛經的記載做個描述。我們世間與欲界天都屬欲界,欲樂方式類同,但粗細巧妙勝劣有別而已。至於後者,則是佛這次昇忉利天所到之處。佛昇忉利天據《摩訶摩耶經》說,他到了歡喜園便要同行的文殊菩薩去請他媽媽摩耶夫人。
釋迦牟尼佛也是媽媽的孩子
佛母是在生了佛後七天過世而報昇忉利天,文殊菩薩奉佛旨前往摩耶夫人的宮殿跟佛母說,你親生的兒子釋迦佛現在歡喜園要為你說法,眾人正敬待您呢!摩耶夫人聽了頓時「乳自流出」,說如果確是我親生的悉達多成佛來到,「當令乳汁直至口中」。這話一出,她兩道乳汁噴泉似地像白蓮花竟越空而過,準準射入佛的口裡。
這一幕大家很難想像吧!但那種我們的生理觸感為過去人生最深切情感突來的激發喚醒,難道你我沒經驗過嗎?佛母生佛後早逝,與佛天人永隔,她給佛哺乳又能有幾次呢?那產後生理與心理上的母情還積蓄有多少?於此我們多少可以體會得到這一份至情的。就在一個年輕的媽媽身上曾經洋溢青春和充滿希望的喜悅,即便後來年華老去,只要它一被重新撩動,那身心即時的反應當是無比激越,荷爾蒙頓然一下活躍起來。何況這時為欲界忉利天天人的佛母,色力殊妙的天身,現此哺育功德,也堪慰前緣不繼之憾了。佛母當時那種滿足的樣子,經上這麼描述,「時摩訶摩耶既見此已,踴躍遍身,容色怡悅如千葉蓮花日照開榮」,同時「三千大千世界普皆震動,諸妙花果非時敷熟」,你看這就是情,這就是情之所至呢!
所以我們一些人嚮往佛法,有時看佛母,不妨看她只是單純的為人母者,不管她是誰的母親,而即便是佛,再怎樣也是個人子。對摩耶來說,佛是個小貝比。佛也是這樣的感受,所以他及時張開嘴巴幸福地吸到那些乳汁,我們該這樣去看這一件事,方得與佛法精神真正相應,以免著了一個佛字反而迷了我們自己的心地。想想我們年紀大了,還感受得到青少年時明亮潔淨的青春情懷嗎?面對自己發黃的照片,往往可以看到自己不曾失去的純淨,摩耶夫人「兩乳乳出猶白蓮花」,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在自己媽媽懷裡吸吮過的啊!讀《摩訶摩耶經》,全文中令我震驚有省的是它開場描述的這一段。
全了世道出世道的忉利三經
那麼話說回來,佛母一印証到他與佛這母子連心的共感關係,就跟文殊菩薩說,這是她跟佛為母子以來最「歡喜安樂」的一次,便偕同文殊一起到歡喜園去見佛聽法。再說,佛這次到忉利天是因為佛化緣將盡,不久將般涅槃,他希望他跟他媽媽這一期的母子緣圓滿無憾。怎麼的圓滿無憾?要說法引母出離欲縛,得解脫輪迴之苦。因為畢竟福昇忉利,除了仍有戰爭的威脅外,生命其他的災難風險仍在,其起因不僅是由於貪欲,乃是無明那一股盲動難御的力量。而佛母也由這次聽聞佛義見道得了解脫道初位的須陀洹果,了佛心願。
於忉利天佛說《摩訶摩耶經》,重點在度化聽法大眾深體諸欲過患,斷貪嗔痴得解脫。至於講《地藏經》則順前經之意去突顯菩提道的菩薩大願,說佛雖然過後要涅槃了,但世上眾生還有像地藏菩薩這樣的具大菩提心願之力的大菩薩可為依怙,憑之可離眾苦得度。特別是我們眾生在佛離開後,人人更需要自己有這樣一份的菩提願力才能自度度他。此外,講佛在忉利天說法的還有另一本經,叫《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經中佛開示的是一切無所依的道力乃無為不生不滅的無生法,這是從智一面去講的,我們從情願無悔捨盡執心去體解佛法亦得與此經旨趣相應,就不作介紹了。
你的蒲團可比天的石頭
現在我們就隨佛昇忉利天一般,一起來到了歡喜園。歡喜園內有兩塊大石頭,一塊叫「歡喜」,一塊叫「善歡喜」。天人們進了歡喜園,只要坐在「歡喜」或「善歡喜」這石頭上,便自然升起各個念想,每一個念頭起來都會讓天人感得不同的意境,意境隨人隨機而異,見者皆得無比愉悅,一念一念,後念觸樂更勝於前。這與天人入雜林苑大家同在美景中的玩趣不一樣,而是人人陶醉在各自心念所感的妙境裡,只要坐上其中一塊石頭就行。他們又怎得如此呢?有時我們坐在野外或溪邊的一塊石頭上,這時坐的自由度比家裡那些椅子可好多了。看著天空的雲,暫時不當一個工具人,只要你不那麼不知趣,立刻拋掉人世許多的掛慮,舒心暢快間,一個一個無拘無束的暇想便飛向雲間了。那時我們有沒有發現,在大自然裡,一塊樸拙單調卻反多趣的石頭,我們坐躺其上,足以釋去累累思慮,心得自由?那麼忉利的天人們在歡喜石上得到的,我有的比之可也差不太多了。
那麼,忉利的天人們入歡喜園坐過「歡喜石」後,再移到「善歡喜」那一塊上,那起的念想更是殊勝難可言喻。佛經上說,這兩塊石頭像一種名迦鄰陀的祥瑞之鳥的羽毛那麼柔軟,我們若得一坐,那應比坐在蒲團上可適意多了。看來我們修專一、修觀想搞不成,還是我們用的蒲團害的。建議各位回家要打坐,蒲團弄兩個,分標「歡喜石」與「善歡喜石」,一坐上去就不能不法喜充滿修上路了。
所以說,我們現在應是坐在這天石上,心腦及身輕似羽翼來聽佛開示的,大家就在佛說法的海會場景上,別以為是看默片,被在這裡當「辯士」強作解人的我的身影遮住了。就在歡喜石上,忉利天的天人,《起世經》上說他們「念已復念,受諸快樂;受悅樂已,復受極樂」。他們不會起不好的念頭來干擾自己,而我們這娑婆世界的眾生,動不動念頭就不對勁,或散亂昏沉,生恐懼感,起嫉?心,甚之有時氣急敗壞,躁鬱難眠,這念頭幾成了多數人防不勝防的困擾。也因這樣才要用一個法門,譬如念佛或息法來止住、趕跑或化解。
念頭乃心糧
我們修行或平時為人,要嘛沒事就少一點念頭,或一個念頭也無;有事那起的念頭要能應合事實,處置得當,乃至既然要起念頭,那何不念念生喜,至少也不要給自己難過,一表達出來少惹人厭。就有一本《菩薩瓔珞經》提到菩薩修行的境界乃「樂念為食」,念念起來,每一念都是一閃一道光的穿透,都是不固化的正念,都展現自己生命力的開通煥然。所起每一念是心自己的糧食,心起念是一種心自己充電的作用,這是菩薩的境界。我們若是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要這樣念,不要念得很勉強、很辛苦,念佛畢竟不是為了以作苦工一樣來換取功德的酬勞。
說來,我們世人的心念有時往往前頭的還蠻不錯,但時間耗久了,後面的就不行了。比如參加一個聚會,起先多是滿懷期待,到了會場,剛開始頗覺人物話題新鮮有趣,但一陣子後興味下降,或話偶不投機,或來了一個你討厭的人,那就不好玩了。即便能找上交情比較好的聊天,可是講多了,不精神不濟,也會心有旁?,想即時脫身離去。我們一般人的心念大致有這種現象,後續力不夠,易受挫折,快樂之泉極易乾枯。而《菩薩瓔珞經》講的菩薩這種境界,當然更勝於天,非天可比。這種菩薩境界告訴我們念頭可以是我們的精神糧食,生命隨時自我充電中,順著外境不生煩惱,外境也可當我們充電的插頭。但我們凡夫起念是耗損能源,念頭讓我們產生希望神清氣爽,還是陷入絕望萎靡不振,就在這一念之間,這就看人有沒有體驗到念念穿透、念念串連引動的煥發生命的力量了。若是!那就是修行上路的人。
再說忉利天人坐在歡喜石上,也可以在海灘做日光浴類比。躺在沙灘的席舖或躺椅上,頂著陽傘,太陽斜照,海風微撫,那人全身起煖相合清涼相,水火既濟,鬆解如一攤沙,不用去想什麼事,但要想也可以想啊!就做個美妙的白日夢,比沙灘外再搞下去就癱瘓的日子還真實。倒是我們這些學佛打坐的,多少人坐得一臉苦瓜樣當莊嚴。如果我們先做個日光浴,得個暫時相似的煖相和清涼的頂相再來打坐,那可能就不一樣了。你我學佛要小心,可千萬別學多、學久了,反讓別人覺得你越莊嚴硬是嘴巴裡裝了一把鹽,越來越難搞,越來越難與言!
修定││發現此心本定的過程
那麼現在大家權想自己是坐在這歡喜、善歡喜的石上一起來研習《地藏經》。目前這一堂課的這一時跟前一個禮拜那一時的一時,它們都同樣是一時,同一個地藏海會上的「一時」,並且也都同樣是我們只這麼一個心念、心點去感知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你看這麼多個字眼串聯起來成了句子,一字一字念過來,上一字跟下一字前後有秒差,或說有前一下、後一下之別。因此要算字的話,每一字都是一個一時,但我們念的過程這一段話不就在我們這一念心上全部知照到了嗎?念「如」是這一念心,念「是」也是這一念心;「如」是一下,「是」也是一下,但「如是」一看間為一念不也是一下?甚至「如是我聞」,是四下也是一下。甚至你句子念得再長、更長,也都越不過你只是一個心念這一下的「一時」。這可以說就是一種定力的表現,讀或看的能力罩住了一個字或幾個字,甚至是一段的文句。這種定力不要功夫去得,而是靠我們發現。因為覺性或心藉眼去看,本就是這樣一個事實,如是說要講工夫,也是你發現這個事實,因信心不足,稍微去注意一下,讓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地維持在一個持念專一閱讀的狀態上,但這個所謂的專一,不是整個揪住凍結,而是有一個活暢的流動感。
全身的讚歎、確知的信念實真情之所至
那麼就這樣,「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隨心所適,像念詩歌的節奏,念念串在一念中,專注流曲,法喜如潮拍來,十方諸佛菩薩同你我在一起,就在這「一時」啊!就在這一念上了。我們再看經文:「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這文裡每個字、每一句話都可以解釋,都有佛法的勝義或說宇宙生命存在的實義在。但我們先看場景,諸佛菩薩都現前了,我們要這樣相信。相信自己的心真起了崇高理想的盼望,相信自己的心可以發現真實,自己這生命能遇到至善至美的事物;同時這相信也是一種確知,並是你真情之所至,覺得就在這「一時」我是與諸佛菩薩同在。那這場面一定是香光莊嚴,心地開敞無遮,不經意聞到各種香味微妙變化,令人氣清神爽。因此這時你不自覺地雙手合握胸前,不是刻意去合掌,看著這翻勝景,或在這種意境感受的氛圍中,仰幕崇拜,陶醉得人都楞住了。
就在這種情境下,你全身讚歎即時產生無比的喜樂感,就像我們看到喜歡的人,看到所愛,看到自己的小孩,遇上自己的知音,欣喜內發。要知道,有的眾生是怎麼悟道的?看到佛就悟道了,因佛所現色相讓他一見整個心都打開來了;有的一信無疑直至佛地,就這麼直截了當,我們很難以想像。我們這世界主要是靠語言文字或音聲傳達,靠講道理去思惟,由追蹤理路下手去修。也有的世界的眾生,一聞香味心智就開通了。我們聞到香味,有一種是:喔!到時候,要吃飯了!那也算一小悟。說是小悟,那還是因沒多久就聞到一次害的。如果是遇到災難,好些天沒東西吃,忽然飄來「異香」,那一下躍然出體的覺醒就頗有讓人大悟的味道了。
說到悟,悟到處都可悟。這個「悟」字就指我們一念心這個覺性的靈敏度層層提昇,或說自覺其本來,而不是很遲鈍、很頑固地在那裡,那這世上萬般品類的東西便很自然可以被覺察到,但卻全被化在一個自覺以不覺的空寂裡。現在這一場佛主辦的豐富的法宴,諸上善人聚集一處,可以說美人如雲,並不在看到者這心一個念點外。不過諸佛菩薩的真身乃本有的存在體,是無相的,一切相都是由這麼一個沒有樣子的本體幻動變出來,而這本體與人生化念念的心念之點乃是重?的。
自由化現如作畫的佛和我們的心
我們眾生在這世界上都是靠有個什麼相狀去認知事物,連所謂抽象的概念也有其定義或理型之相。譬如一張桌子,它一定是由什麼質材去裁組成方便人使用的形狀,有它一個確定體圍。我們由這造形去界定它,給它一個名字,如果不這樣的話便無法作認識。凡要認識,無論是事是物是理,必有個所認識對象的範圍,沒有範圍,即便有對象,人也無法認識。沒有邊就看不出它的樣子了!因此佛菩薩為了啟發我們的覺性,從認識上或眼耳的見聞,一定要配合我們的概念以及我們對形狀的感受。由於我們現在以為自己就是一副人樣,所以感應到佛菩薩在夢中或打坐時,乃至任一時候,他出現的樣子多是人的形態,當然也可以是山川風景或任何一種物品形狀,只是其形他若要展現莊嚴的話,那所呈現的便可集我們人所感的美之大成。
再說,所謂佛,扼要來講,就是一個合於本有存在覺性而不著於任何所覺的覺者。這覺是空的,也就是一不凝固於一態的活性存在。他空寂無為而變化無窮,他要現什麼造形,就可以有什麼造形。這就我們人來講,你就可以了解到畫圖的暢快自由。在一張紙上,隨著你的心尖就是你拿筆的筆尖,你要畫什麼樣色彩線條形狀,當你做到時,你那沒有特定樣子的心便秀出它可以是那樣的一種面貌。心可以藉紙為鏡照出自己萬千形影,但總像是一張未曾畫過或畫過沒留下什麼痕跡的空白紙張那樣白淨,可是卻能有一張張的自畫像掛在牆上隨時想看就看,直到它們損壞。
以修持佛法來說,我們不用在紙上畫,心就是心自己的畫紙和筆墨,心本身就在空空的化動中在心自體上畫著什麼了,就看你要畫什麼或看到什麼,這就叫觀想。我們要相信可以在自己心上看到美侖美煥,這是以信作畫成就觀想,也可以說以信見証自心本來的自由,並展現自由。信就是發現心原本自在解脫的事實,且這個事實超出了你還去信它的這一下。所以我們要一信了就罷,一信就已透澈,別扛一個信的負擔,也沒有不信的自我矇蔽。這心就等於是隻眼,眼底空空藏乾坤,就待我們永於那一眨眼之間了。
那麼就這事理,《地藏經》本文前都放有《華嚴經》裡的一首「覺林菩薩偈」,內容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想是古德為開解讀《地藏經》所講地獄境界而起疑惑的人特別附上的。此偈旨意深奧而喻趣直實,我們就留到全經要講完時再來探討。先約略言之,這如工畫師的心,那畫圖能力太強、太強。我們一個夢境,它速度極快地波動一下就給畫了出來。事實上我們現有這世間和人人個別的人生也都是興畫於一瞬間,像剛才講人用紙筆畫圖一樣,但由於速度快到畫動即時通遍整個心版,這畫等於未曾畫過,心版空寂無形,但又隨過程可見畫形出現於生滅變化之中,由之被執認來一幅畫境留在心上,像由紙筆所成的畫作框於畫框掛在牆上。我們的世間與人生正如這畫,但說得更神似些就如以虛空為銀幕播放出來的電影,那從來空的心以各種差別的視角迷在虛空影幕的段段情節裡或一幅畫景上,固化了一般,心的解脫那自由的活力為如籠的影幕和畫境攝住,被世界囚禁,為人生作弄,有這麼嚴重,如此又如何信得及或觀得到現在我們看經文就當然呈現數不盡的十方諸佛和大菩薩呢?
歌唱讓人活像菩薩
這裡經文講到菩薩,所謂菩薩一詞就是「覺有情」之意,含兩個意思,一是指那自覺自己內心有無比豐富美好的情感者。學佛不在只圖打坐,摒去一切念頭,最後什麼感覺都沒有,這種若修對了可說是解脫。但佛法還講慈悲,只是慈悲一語,後來講多了難免被人感覺成一種道德律令的訴求,在一些場面上你學佛或做人必須端出來的態度。然而慈悲普通一點來說,那就是一份隨緣流溢的良心美意。這良心美意靜靜含蓄地流動著,隨遇變化萬端的豐富,就像樂曲流瀉的虛空,寂寂蕩蕩而活意十足;就像我們到卡拉ok店唱歌,麥克風一拿,人人情意十足,陶醉在自己表現出來的風流倜儻裡,想讓在旁的眾生意亂情迷。就這開唱一下,情氛指數陡升,讓唱者至少有一首歌曲的時間成了菩薩。所謂修禪定也與這種情境相關,入定是開發我們內心的慈悲喜捨,於中那種情感的流露更是充份,更是微妙。人的情感得到表達,有了舒發,那心自然達到清淨,身心和諧平衡。人的情感若沒有得到舒解,沒有安頓自足,那就成了不時作怪的情緒,每天在那邊鬧場,叫做煩惱。你光用一個方法要把它止住、制住,那是白費功夫,至多只是把一頭會傷人的動物關住而已。
所以可以說,慈悲是一份自療療人,即自度度人的情愫。看這一個「慈」字,如絲之柔,柔到全部通暢、空活無比的心啊!一個「悲」字,哭掉一世苦痛,整顆都騰了出來的心!這是情之所至、情的極致。像這樣的一個人,他發現自己有這麼的一份真情,不加造作去對待他人,不求他人感動而自然感動他人,也引發出他人的真情出來,這就是「覺有情」的另一義,即自覺覺他是一體兩面。且「覺」字不只表智,也即含情,情智二字一日一月的事理,如前次所說,也就不言可喻了。我們學佛若是把慈悲當作積功累德來修,那個對裡是不是、會不會又有一個不對呢?
誰愛惹塵埃 誰不惹塵埃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再來這一段我們先來說「五濁惡世」。忉利天以及它上下的幾層天,叫欲界天的,都跟我們一樣有個明顯形態的身體,但質色細了許多。如果到了色界,色界天人的身體就只一片光色而已,越透明境界越高,只不過他們也可以示現出一個身量大小的範圍。當然欲界天人的身體也透光,也有相當程度的透明度,只是比起色界天身體還帶有質料。以寶石而論,除了硬度講究透明潔淨無瑕,其中顏色的流佈還要雅緻,這就是寶石體態的輕柔度。那麼隨著天身境界的提升,透明度增加,天身的光彩也越加柔舒朗耀。可以說,而凡物體不管是何顏色或濃或淡,若色的分佈形成滯積感、沒生動流暢的通透度就不免顯得濁渾了。
我們這個世間眾生的身體用X光一照便穿透它,所以基本上,它還是透明的,但因有質礙難免現出濁相,且容易以質沾質積留塵垢,若是光或是虛空的透明塵埃總惹不上它。因此所謂濁的意思可以說是有一些灰塵點粒擠在一起,就此相對來說我們世人的身體比天界的天身粗濁。那麼這裡所講的灰塵點粒也有指物理微細粒子的意思,就是質點。天地間每一個物體都是由很小很小的質點,配合動中化成的波暫時兜在那邊而形成的,本也沒有什麼濁垢不濁垢的問題。但若以有一個人的質身叫五蘊色身的,它集合了一些由波粒轉相所成地水火風的質能在那邊,由之反映了一個覺受,困在其中,著在一個「我」相上,因「我」而為己、為他苦苦惱惱的,那就可以說,藉由這麼一個身相有個能覺受的掉在命濁、劫濁、眾生濁、煩惱濁以及見濁的「五濁惡世」中,不見它這能覺本空暢寂然無際了無一塵可得,又何曾真有個「五濁惡世」呢!
雖然說大致上相對於天界的天人來說,我們世人比較濁,可是濁中還有濁上加濁的。一天在外奔忙,全身沾滿灰塵,心也隨之與人與事處處惹上塵埃,然後回家洗個澡,洗時很快感到那身體因?掉污垢而有一種透明感,甚至還好像內外透光,連帶也把心洗得乾淨清透舒爽許多,大家應該都有這種經驗,難道這不也是一天裡重要的修行功課時段嗎?只差人自己悟性透不透澈而已!
人的身體是塵粒合成,世界萬物亦是,人身之塵隨時附有世塵、物塵乃至事塵和應對這些外塵的念塵。人的心念多了,若心念不是念念發光透明,念念相續於執取,念念吸聚不散,這本來空空可以轉出念頭的心就被留滯的念的塵垢遮蔽了。由一個本有沒有樣子的存在體空轉波動出由點粒和波動構成的萬物以及含納它們的虛空,人心不離這個本有的空轉,念念飛出呼應這個世界。然而世界無常無住不暫停在任何一塵的點位上,也留不住任何一個波動,是空;人的心空念空同然,你我若不見及此而有所警覺,恍然一悟,那就只有混在濁世中一起逐流了,以見濁感命濁、煩惱濁,和與自己一樣見濁的眾生混成眾生濁,在時間的動流中造業貪取受災受難,歷盡劫數,叫劫濁。
真實表面滿覆虛幻
講修道,道是本體,它無相。講無相,那著相認知的我們很難以理解的,因為根本就不可理解、不必理解、無法理解。但沒有樣子的這個它可是真實的!的確有一個沒有樣子的東西在它變出各種樣子的時候,各種樣子沒真維持在每種樣子的上面,因為若它停在一個狀態下便整個凍結。縱使它變成一塊石頭,這石頭也非石頭而會以我們認是石頭的樣子裂崩掉。因此說來,我們看起來很真實的東西是虛幻的,那個我們看不到,沒有樣子的卻無可置疑地真實。水上的波紋一現即逝,它只是水的折影,在水紋出現時將水急凍結冰留下水紋的痕跡在那邊,那冰的融化性仍在,因此我們說冰是固態的,其實只是一個語言上的形容而已。冰的融化不是最後融化了才融化,它即冰而水,所以冰是固態的嗎?水是液態的嗎?這根本是難以言之,說水說冰,就方便言之了!
依此我們知道,語言文字是用在一種聚焦為點的認知上,那個點硬成結塊在那裡,一樣就成了一個濁相,因看到某一個字相及它所指的事物而不見最後的真實,等於是心鑽入念的牛角尖裡,念念佈來烏雲,而非念念透明、念念是心所發的道道心光了。這可說是著了語詞文句的語言濁,謂之言句不清淨。因此說來很弔詭,最真實的不用找,我們看不到,看得到的全虛幻,誰抓得到?凡眼睛一定在找一個有樣子的東西,看一樣東西著在這一樣東西上,這是眼濁,這情況下,心如果戴上了眼睛當眼鏡,那就隨之心濁,若不是為了隨順世人之所見的話。
這裡我們講透明,完全透明以致於虛,可是它是有,是個存在,勉強稱為空。我們眼前看到的虛空,就是這沒樣子的空變出來的一個虛空相。空有覺性,我們眼前的虛空有知覺作用,因為人生於虛空而有知覺、有情感,或說有意識。可以說整個虛空是有靈覺的,因為我們從虛空出現,父母親、祖父母一直往前推的繁衍,任何一個有生命的,它都從虛空而來,包括地球也是活生生的從虛空掉出來,那虛空會沒有覺性嗎?因此我們由觀虛空去體悟本有存在的空暢通流無住性,觀虛空悟空可以破解五濁之患。只是我們很會鑽牛角尖,就死鎖在一個人身上至死不休,叫做自己這個「我」,就在一個身體的心臟的這個地方和在腦袋瓜裡,還有大小腸的肚內掙扎活命。就由於看外面有別人,所以就執著自己,所以人與人之間當然產生了各種問題的糾葛,常常彼此給對方傷腦筋。平常有人來找我,我當然是裝笑對著他,可是心裡卻想又要傷腦筋了。你們不也這樣嗎?哎,要對人家好些、慈悲一點!這傷不傷腦筋?既氣他不得,可是對他也好不起來,這就叫做眾生濁。
被劫來劫去的人生
那麼「五濁」,?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什麼是?濁??是印度語「?波」的音譯簡化。「?波」指時間,?中文字再加上一個字,叫?數,意思你就知道了。就是所有的事物,一個一個、很多很多,全部都在時間流動裡面一直出現。我們人呢!很奇怪,就莫名奇妙,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發現說:「喔!我活在這個世間了。」
各位憑記憶想想看,你是什麼時候發現有你自己活著?有人記得他兩歲的事,這代表至少他那時可算是下意識知道有一個自己在那邊。有位道友,說他記得他在他媽媽的肚子裡。你看即便那樣,也是自己已經在後才懞懞懂懂知道而留下印象的。當我們還未去注意到自己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在那邊多久了。今生以輪迴來講還有前世,我們可以說是毫不知情地在時間的流動裡面生長老病,好像資格越老越懂得什麼地死去。這不就是時間把我們?了出來,也不知道從那邊?依我的了解,是從空裡我們一個一個被?出身形來,然後又被時間?走不知去哪裡。這就有如一道漣漪在湖面上搖出來,隨著風一刮,一道痕跡一幌而過,這波紋就是我們的身體。人是個時間相,當然也是個時間刮出波粒兜成的一個身圍的空間相,從一個不可見的空無相中刮出來。出生與死去這件事就是個劫數,而生死之間的所謂活著時,那其中的一一劫難還有得數呢!
當然,這個劫濁的輕重就牽涉到人類眾生壽命長短、色身體能長相以及生活資糧受用等福德智慧狀況的不同,還有戰爭、飢荒、疾疫等各式各樣災難發生的問題。那見濁呢?剛才講劫濁是從生命存在最根本的地方來說,關鍵就在這個見濁。見何以濁?我相、人相、眾生相怎麼來?就約略再說一下。有一個沒有樣子的什麼,它沒有凝固,一凝固它就會成一特定樣子,也再不可能有其他任何一種樣子出現。那麼說它沒有凝固,可換另一表達方式,說它無所住,《金剛經》就這麼講。無所住就是既然沒凝固,就沒有停在一個特定的狀態,因為只要它有停住,那它一定會有個位相姿式,有個什麼像樣的東西顯現出來。
再來由無所住,我們可以先把它看成一種流動,這個流動是非常均勻且平滑的,一直連續著。由之更從一種過程的進行式來看,那動的過程在自體上,以時鐘為喻,時鐘的秒針,它滑動時,經過每一個刻度。那每一刻度是我們去擬畫出來的,因為我們為了生活必須彼此間界訂出時間點來,這樣子大家才好配合行事。但以動流無所住來說,它並沒有停在那個刻度的一瞬間。然我們定時間點出來,立下那個刻度,所以特別會把那個秒針,在那位置上好像頓地暫停一下,再跳過去。所以我們認為是有那一秒鐘也對,但其實那根針並沒有把它指到而插出個點在那裡。但說沒有,若以這鐘面為本有存在自體,以過程言,本有存在自體的自覺以一極細的針尖來覺這無住之動的進行式的話,那有點沒點便在全空暢無阻的通寂中,即恍惚點點如麻奔出了形成波動使自體混亂,卻又什麼點也沒有、什麼狀況也沒發生。而從波點激發的動中,各種可能的現象就會在無常、無住以過程轉稱的時間上被劫了出來,就在那什麼點也沒有、什麼狀況也沒發生的無相的空寂裡。
點粒的出現,點點在動中便同時有波相,這個寂寂的空就這樣無礙其空,在動下飛奔的波點糾結在一起下,感來一團一團之物,那就叫做蘊。地球是一個蘊,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蘊,也就是一個集合體。它們就由粒子跟波的集合在連續引動下,一個一個在彼此關係的拉扯互動中變來變去生滅聚散不已。再者,又由於這個本有的空空的體是有覺性的,所以空裡出現的一一蘊體都含有這個覺性分化的功能在。比如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堆砂而已,但含有覺分的作用,而自然界等於我們人人共有分享的一個大一層的身體,然後從每一雙、每一副耳朵看聽到別人和外物,便成認知自我的個人意識了。這個叫做見濁,沒有自覺到本來空暢無相完全的本有覺性的空體,被波粒化影變造的諸相所遮,落在個別我相與外界對立的困擾上,在時間的動流中為生老病死掙扎,無有了期。不過這也是本有存在空裡可有、會有的生命現象處在物相中的擾動,但每一個物身、人身本空,這在每一個波粒的蘊體上是同時都見証或如實呈現了自體空、本體空的,不管你我見透不透其空。
是顆靈珠,還是個大染缸?
人意識之濁,就在於本空中陷入空現幻色而以之為實的擾動,以致昏濛不清,以致為身見所障,由之以見更去取見,邊見多邊著在一一邊,大家一起迷在互相撕裂、彼此紛雜糾纏的事理上,為一生一世的有限生命謀安樂而反受折磨,這是命濁及命濁中的煩惱濁,當然眾生濁之濁也不外於此。人有多少種的煩惱?眾生又有多少種被限定或自我設限的命的種類?所謂眾生濁、命濁、煩惱濁就是所有有知覺的生物,不管知覺程度的高低,全在一個本是清淨空體裡,竟然這空體成了一個大染缸一樣。不妨這樣來想像,一顆清澈亮潔的靈珠,通暢無住透明的活性,稍一感遲疑就硬化了一些,裡面出現瑕泡堵裂之痕,透明潔亮的珠體逐漸積滯出越來越深的成塊的色垢。那色塊不管何色,還算有相當的清透度或有一點優雅的流暢度的,我們算它是寶石,大概就可比作天人身相的境界層次。但不管怎樣,這至妙無價的靈珠淪為比價的珠寶,乃至值墮為石頭瓦礫,即便用三大阿僧祇劫來修復,那總也只是一瞬間恍惚的遲疑所誤認來的為昏濛所覆的粗細的色相迷障而已。見濁如此,劫濁應之;命濁、煩惱濁、眾生濁混之隨之!
現在經文這裡,十方無量的佛菩薩都來讚歎釋迦佛能在這個剛剛講的「五濁惡世」成佛,為調伏我們這世上的剛強眾生而說法,讓眾生「知苦樂法」,這個「法」可以演義成很多很多的名詞法相,但核心就在一個無所住的通透上,也在這個中文的「法」字水流去的意象所表的無住上,喻知我們由遲疑滯念形成執心更去作種種集累而帶來諸般痛苦,因執集而同為「剛強眾生」,讓自己不能「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自度度他,仍有待大慈大悲大情的釋迦佛和諸大菩薩,特別是後面佛所囑咐的地藏菩薩來救護我們。
首愚法師主持準提專修開示集要之十七
/十方準提弟子記輯
不管上根利智,還是煩惱習氣很重,都要從老實持咒下手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大連觀海禪寺準提法會第五支香)
再講準提三密五次第,第一個是「三密融合金剛念誦」。所謂金剛念誦,已經講過,金剛念誦的金剛根本指的是跟實相般若對接,是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念誦從文字般若,經境界般若到實相般若。
念誦本身是從文字般若下手,意密觀想,是由文字般若進到境界般若,等境界透了便到實相般若了。口密念咒,我們要做到念清楚、聽清楚,到了念念分明的時候,境界般若的功效就呈現了,念得很鬆放、很空靈,已經達到了攝心、安心的效果,達到了實用、受用的效果。
那麼金剛念誦,金剛相當於南上師講的「心月孤懸」,念誦本身是「氣吞萬象」。咒語能夠念到「氣吞萬象」,慢慢就把我們內心貪嗔癡慢疑的習氣,以及色身酸脹麻痛的業氣消融掉。一口氣一口氣地念,把身心上的障礙化除,這一個靠的是意密觀想,一個靠的是口密老實持咒,中間再加上身密結手印,這三股力量很強,擰在一起,才能夠真正地進入到「心月孤懸、氣吞萬象」。
「心月孤懸」,那是找到我們生命的歸宿,「離四句、絕百非」,所有的妄想、分別心通通沒了,沒能所對立,「入流亡所」,如此即「心月孤懸」的境界。
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意境上要有「心月孤懸」這樣空靈的心胸境界。在念咒上,每個字要念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把意密觀想、身密結手印、口密念咒這三密結合在一起。
那「氣吞萬象」的過程,一定要經過「光音交融」。光是我們觀想的,文字也好,佛菩薩的聖像也好,所有的觀想沒有離開過光,所有的念咒、念佛沒有離開過音聲。光和音要產生交融,光是音的體,音是光的相,進入到體相用三合一才叫做交融。不到「光音交融」的境界,哪來的「氣吞萬象」?
金剛念誦隨時跟「空、無相、無我」的境界對接,是金剛念誦的體;金剛念誦的相是唇齒不動,舌頭彈動;金剛念誦的用,則是把內心的習氣、色身的業氣慢慢地轉化掉,轉化到氣可以吞萬象了。吞萬象,就是所有的習氣、業氣都消融掉。
所以,一定是要意密觀想,口密念咒,身密結手印,扎扎實實的。再者,持誦到「光音交融」時,才可以進入到「心光無量」。「心光無量」正是「心月孤懸」,「心月孤懸」的境界也叫做「心光無量」,前後對照。
不管你是上根利智,還是你的煩惱習氣很重,都要從老實持咒下手。我們看到善無畏的傳記裡記載,他遇到魔難現前的緊要關頭,先把手印結起來,口密持誦準提神咒,意密觀想準提菩薩,包括金剛智也是這樣的。
過去南上師曾半開玩笑地講,什麼是老實?老實者笨也,笨者老實也。連上根利智,都是要老實持咒,我們苦惱眾生更是要笨笨地、老老實實地修行,一個字、一個字,踏踏實實地持誦,絕不馬虎。
本尊顯現妙相妙用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大連觀海禪寺準提法會第五支香)
「觀想眉間放光,迎請準提本尊於鏡壇中顯現雙跏趺坐」,當然是坐在蓮花台上面。
「左右共十八手,頭戴五佛冠」,五佛冠象徵轉貪嗔癡慢疑為五方佛。
「三眼」,眉間有一豎起來的眼睛。
「面如滿月桃花色」,滿月,這是圓滿相,佛菩薩的造型都是圓滿相。桃花色、粉紅色,象徵氣脈通了。一個貪嗔癡慢疑很重的人,習氣業氣很重的人,一臉灰暗色,種種的業障顯現。
「微帶笑容」,凡夫不是苦瓜臉,就是可憐相。我們眾生都是煩惱相,而佛菩薩是解脫相,永遠自然微帶笑容,這是很高雅的修養,這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所呈現出來的,充滿了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佛菩薩的笑是淡淡的笑,一片祥和,這笑不會齒牙外露。凡夫往往笑得嘎嘎叫,得意忘形,要不就是滿臉愁容。
「面如滿月桃花」,這是身心很鬆放、很空靈,內心已經遠離了種種顛倒夢想,充滿了慈悲喜捨。「微帶笑容」也是內心充滿了慈悲。慈者予樂,給眾生以安樂;悲者拔苦,解除眾生的痛苦煩惱;喜者,無條件給眾生安樂;雖然做那麼多功德,那麼多善事,但是無相佈施,三輪體空,所以捨心無量。「微帶笑容」乃是佛菩薩無憂無執的境界,是內心的福德智慧所呈現出來的現量境界。
「非男女相」,沒有世間感情的包袱。
「身如透明琉璃體」,沒有身體感覺的存在,色身遠離了一切障礙,酸脹麻痛都沒有了,非常純淨。
「瓔珞莊嚴」,佛菩薩也會自我打扮,穿著很優雅,佩戴的看起來都很高貴。這裡瓔珞代表種種的裝飾,因為菩薩福德圓滿,表現出來便是一種生命的不匱乏。
「無量相好光明」,佛菩薩怎樣看都好看,散發光明照人。按照《普門品》的經文記載,觀世音菩薩把無盡意菩薩供養的瓔珞,一半供養佛陀,一半供養多寶佛塔,這是不著相,但在世間上,菩薩之福德要給眾生依靠,這些瓔珞寶飾,他不是為自己而掛的。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陀在托缽的時候,經典中有記載,有個人被佛陀高雅的氣質攝受住了,跟佛陀出家了,他就是仰慕佛陀這樣的莊嚴相,這樣的高貴氣質。一個人充滿了慈悲喜捨,本身就是一種攝受力量。
「當胸二手結本印,下二手為三昧印」,本印、三?印,表定慧力。「下左持梵篋」,是般若經,代表大智慧,「右持金寶」,代表大福德。
「復左七手次第持執大傘蓋」,代表可以庇蔭眾生,傘很大,一撐開可以遮太陽,擋雨水,讓眾生得到清涼庇蔭,乾爽愉快。還有「寶花」,代表清香,給眾生心花怒放。「寶盒」,聚寶盆一樣,讓你什麼都有,代表菩薩的無量財富。「絹索」,讓自己隨時得菩薩接引,滿足願望。「金輪」,福德持續不斷。「法螺」,菩薩的慈悲心,隨時都在說法。「寶瓶」,也代表福德。
右七手次第「執持寶劍」,揮劍斬情絲。作「施無畏印」,舉起手,代表說大家不用擔心,不用怕,有我,這等於拍拍胸脯,說來來來,不用怕。「數珠」,隨時都在正念中。「寶果」,佛菩薩得到菩提大道。「利斧」,右邊的七手代表智慧,再堅硬的東西都可以摧毀、化解掉。「金戈」,再硬的東西都可以被摧毀。「降魔杵」,降服一切魔擾。
十八隻手,代表準提菩薩的妙相妙用,這是準提菩薩的功德相,也是我們修習準提法的功課。還有一種說法,十八隻手代表佛陀十八不共法。真正戒定慧完成了,十八不共法自然呈現出來。
心月字輪化轉三身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大連觀海禪寺準提法會第五支香)
降魔真言辨別真假:「當本尊現前時,可念上師降魔咒『唵哈哩底噶』三遍以察其真偽。真則現更清楚,偽則隨即隱沒。」
準提菩薩現前,是真的假的?真的,那是清淨心呈現出來的佛母像;假的,就是外魔來干擾你,故意讓你空歡喜一場。要辨別到底是真是假,可念上師降魔咒。
心月字輪化轉三身:觀想清楚了,「一?那頃,本尊自眉間光渾入我身,我身立刻轉成本尊,本尊與我身無二無別」,自己變成準提菩薩。
即時「觀想自身如透明琉璃體,毫無雜垢」。我們如何到達這樣的境界呢?功課要做足,才能夠做到「身如琉璃內含寶月」。
「內空心中,生起八瓣蓮花,紅色無根」,這是準提法的心中心。心臟是肉團心,紅色代表凡夫的血肉之軀。凡夫有習氣、業氣,還是血肉之軀,佛菩薩的色身就不一樣了,已經從欲界轉入色界、甚至進入到無色界了,隨著他禪定功夫的深入,整個報身不斷地轉化。?
「紅色」表要觀察我們的身心,才能夠對心月輪完全把握。紅色代表我們的煩惱,種種執著,心不平、氣不和,心浮氣躁。人起了嗔恨心,念頭不對了,就火剋金;嗔心一動,氣到全身發抖,這我們觀察要清楚仔細。金代表肺。嗔恨心一動,呼吸非常短促,氣成這個樣子,典型的火剋金;進一步金剋木,傷到肝了;再來木剋土,脾胃受到影響。所以,發了很大的脾氣後,飯都吃不下了;然後土剋水,腎功能也受影響,再反過來,水剋火,整個五行都亂掉了。
我們貪嗔癡慢疑的五毒,任何一個都可以造成這樣的現象。修行就是如何讓我們心平氣和。種種的痛苦煩惱是苦果,苦因是貪嗔癡慢疑。如何轉化五毒,那就要修持戒定慧。所以,這裡觀紅色講的與對佛陀的四聖諦的觀察有關。
「蓮花上現一滿月輪,輪上現字輪」,月輪代表清淨,「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這輪明月,代表阿彌陀佛的無量壽、無量光。沒有妄想,是無量壽,沒有身體的存在,是無量光,身心都空掉了。如何進入這樣的解脫境界呢?就要修道。這輪明月代表滅諦寂靜清淨,而道諦指的是方法,持誦準提神咒,這心月輪中現九字咒心字輪,等於道諦、滅諦不二的境界。
我們念全咒: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俱胝喃.怛胝他.唵.折?.主?.?提.娑婆訶(音「所哈」).唵.部林。二十八個字,中間的唵字,旁邊的字輪,念到哪個字,哪個字放光,這代表念念分明,念清楚、聽清楚;中間的唵字代表聲聲入耳,即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
這是準提法的心中心,非常寶貴啊!
這個光靠嘴巴講還不夠,一定要身體力行
(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印尼萬佛聖城準提法會早課)
從一九八四年底一直持續到農曆過年後,南上師在臺北復青大廈十一樓,親自帶領我們專修了十三週的準提法,詳細開示修法綱要。在二0一五年十方禪林開山三十周年慶上,我們把專修記錄編輯成書,就是那本《心月孤懸吞萬象》。
在十三週專修裡,禪堂的香,不是用燒的,而是用煮的沉香,水蒸氣飄出來的香氣,非常舒心、清雅。打起坐來,大家就很安然、自在。在座當中,如果有心將來弘揚這個法門的,金剛念誦起碼要念個二三百萬遍、三四百萬遍,這是最少最少的。
記得,過去有一個年輕人佛學院畢業,他也教授準提法,想要一方面弘法,一方面攝受一些有緣人。他來參加我們的準提七時,我看他打坐既不結手印,也不念咒,眼睛東看看、西看看。我當時打他棒子,說:「你不肯下苦功夫,卻想弘這個法,是不可能的。你教授準提法,如果傳播一些準提法的理論基礎,當然非常好,但是真正如何修,人家會找到我這邊來的。」果然,被我料到了。他還請我到他那裡傳了一次法,最後都跑來參加我的打七了。修行是一個很現實的事情。
金剛念誦一定要打下很深的基礎,我們自己一定要先得到受用,你真正在法上用功了,得到受用了,講出來的法才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因為你感同身受了,所以講出來的每一句話,就能夠打動人的內心,這樣法才會有力量。
前天我講了,禪宗由達摩大師傳到中國,經過五代,到了第六代惠能大師才大大弘揚開來。弘法起初的階段是打基礎,那要費些時間,想要把這個法傳播開來,必須讓大家在見地、功夫、行願方面都能用得上。
唯有我們自己真正深入其中,從法相到法性,進入到法性中,與你的身心打成一片,融在一起了,那可以叫做深刻。正如華嚴四法界所示,光道理講得好,不行,還要從理法界到事法界,把理事不斷的交融,到達理事無礙法界,最後把這個法融會貫通,才能夠進入到事事無礙法界。這個光靠嘴巴講還不夠,還要身體力行。
《碧岩錄》基本結構與禪宗思想
/通德
《碧岩錄》,全稱《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亦稱《圓悟老人碧岩錄》,亦稱《碧岩集》,為禪宗最具代表性的公案評唱集。本書自問世以來,就受到歷代禪門高僧大德的推崇,被譽為「宗門第一書」,並被後世學人視為與《六祖壇經》相比肩的經典。本書在佛教和禪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書結構層次分明,對禪宗各派公案和思想都有深入的剖析和全面的解說,是習禪者參禪悟道的重要理論指南。
一、《碧岩錄》的成書經過
《碧岩錄》是佛果圜悟禪師于宋徽宗政和年間(一一一一—一一一七)住持湖南澧州夾山靈泉禪院(又名夾山寺)期間,根據雲門宗高僧雪竇重顯(九八0—一0五二)所作的《頌古百則》,加以評唱,又經過他的門人編集補充而成的。夾山是善會禪師在唐懿宗鹹通十一年(八七0)開闢的道場。道場建成之後,善會在此弘揚禪法。一日,有僧問善會:「如何是夾山境?」善會回答:「猿抱子歸青嶂裡,鳥銜花落碧岩前。」因善會禪師的這兩句詩歌,具有極為濃郁的禪意詩情,因而廣為流傳,夾山也因此被當時的禪師們稱為「碧岩」。到北宋時期,佛果圜悟住持夾山靈泉禪院,其丈室建於碧岩之上,丈室題名「碧岩」,《碧岩錄》之書名即源於此。
《碧岩錄》的底本《頌古百則》為雪竇重顯所著。雪竇重顯(九八0—一0五二),名重顯,字隱之,四川遂寧府人。俗姓李,家世豪富,業儒傳家,為人善良厚道。生時瞑目若寐,三日浴後豁然乃悟。隨即摒去葷腥之食,而不樂遊戲。重顯幼承家學,得其精髓。七歲時,有一僧過其家門,便挽持僧人袈裟,喜不自勝。聽聞經咒梵唄之聲,便灑然泣下。父母問其緣故,他便懇請父母讓自己出家。父母堅執不可,重顯便數日不進飲食。他志存高妙,徵得父母同意,髫齡即投依益州普安院仁銑法師出家。受具足戒之後,重顯研習經律,兼及世間學問,儒道佛之書,無不涉獵。與此同時,他還講經說法,窮究玄理。後參謁智門禪師,問:「不起一念,云何有過?」智門招重顯近前,手執拂塵便打。重顯又要開口,智門又打,重顯豁然開悟。開悟之後,重顯遷住翠峰寺,後又移住雪竇寺。《頌古百則》即為住持雪竇寺期間所著,該書是重顯從古聖先賢一千七百則機緣語錄中選出一百則公案,分別附加頌古,以闡揚其意。由於雪竇見地純正,境界高邈,且其偈頌文字雅正,寓意深刻,故自問世以來,禪林中競相傳頌。但雪竇頌古對一般悟性不高的人來說,如蚊叮鐵牛,難為下口。如佛果圜悟的弟子普照禪師《碧岩錄序》云:
雪竇禪師,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風規。秉烹佛鍛祖鉗錘,頌出衲僧向上巴鼻。銀山鐵壁,敦敢鑽研;蚊咬鐵牛,難為下口。不逢大匠,焉悉玄微。
由於雪竇重顯的《頌古百則》一般人難以理解,到宋代佛果圜悟住持湖南夾山禪院時,應居士學徒張商英的請益,以老婆心切,發慈悲心,在靈泉禪院宣講評唱雪竇重顯禪師的《頌古百則》,由弟子加以筆錄而成書。佛果圜悟對《頌古百則》的百則公案,以及重顯的頌文,深入剖析其淵源及禪意,將一百則公案從頭至尾加以注釋解說,並對重顯頌文加以評唱,使學徒對百則公案及頌文有全面的理解。普照禪師在《碧岩錄序》中論及佛果圜悟著述該書的緣由曰:
粵有佛果老人,住碧岩日,學者迷而請益,老人湣以垂慈,剔氛淵源,剖析底理,當陽直指,豈立見知。百則公案,從頭一串穿來;一隊老漢,次第總將按過。……至道實乎無言,宗師垂慈救弊,倘如是見,方知徹底老婆。
在對《頌古百則》作評唱過程中,佛果圜悟對雪竇重顯的禪學功底極為讚歎。他對《頌古百則》有如下評價:?
雪竇頌一百則公案,一則則焚香拈出,所以大行於世。他更會文章,透得公案,盤剝得熟,方可下筆。何故如此?龍蛇易辨,袖子難瞞。
佛果圜悟稱讚雪竇重顯所選的百則公案都是公案中的精華,因而廣行禪。他不僅讚歎雪竇重顯深悟公案,而且稱讚妙筆生花,文辭優美。
《碧岩錄》一經問世,便迅速在禪林中流傳,成為習禪者的修學法寶。後來,雖然大慧宗杲為阻止本書流傳,燒毀了經版,但仍沒能擋住本書傳播的速度,《碧岩錄》反而廣泛傳播開來。
二、《碧岩錄》的基本結構
《碧岩錄》是以雪竇重顯所作的《頌古百則》為底本,加以垂示、評唱而成。《頌古百則》本來有一百則公案,在重顯所選的每則公案後面都有他所作的頌古,對所選的公案以偈頌的形式加以評說,因而《頌古百則》是由本則和頌古兩部分組成。圜悟在重顯每則公案的前面,講述了一段「垂示」。在每則「本則」及「頌古」的內容後面,又添加了著語或評唱。因而,《碧岩錄》的主要內容是圍繞一百則禪宗公案展開述評,每則公案均有「垂示」「本則」「頌古」「著語」「評唱」等五部分內容所構成。也就是說,本書是由雪竇重顯的百則頌古和佛果圜悟的評唱組成。書中的每一節講述了一則禪宗著名公案,共有一百則公案。每一節的基本結構為:(一)垂示,由佛果圜悟對雪竇重顯列舉公案的重點提綱挈領地加以介紹,提醒弟子們在修學過程中加以注意。圜悟認為,弟子們若能注意到垂示的要點,就能夠把握該則公案的關捩子,很容易透過本則的關卡。(二)本則,本則是雪竇重顯從一千七百則禪宗公案中選出一百則最精彩、最具有代表性的公案,作為其作頌的參照公案。在所列舉的公案前有一「舉」字,其意思是「有這樣的話,我舉出來給你們看」。(三)頌古,即雪竇重顯所作歌頌禪宗公案的偈頌。因為這段偈頌是歌頌前面的古則公案,因而稱做「頌古」。「頌古」是雪竇重顯以偈頌的形式對所選公案所加的評述。他的真知灼見,淵博的學識盡在頌古裡面一覽無餘。(四)著語,又名「下語」,是圜悟對「本則」及「頌古」裡面各句下所注釋的細字。著語有的時候數字,有的時候僅一字。「著語」是圜悟以他對公案和頌文所下的短評,內容非常有力,有寸鐵刺人的氣概。「著語」的內容有冷嘲、有熱罵、有反語、有逆說,內容發人深省,給人啟迪。(五)評唱,是圜悟對雪竇重顯「本則」及「頌古」所作的評述文章。「評唱」是圜悟對本則或頌古裡面所有的因緣故事,詳細講解其中有關事情,而且作一個概括的總評論,以便啟發開導學人的見地。「評唱」體現了圜悟的老婆心切和深厚的禪學造詣。
現以《碧岩錄》第一則「武帝問達摩」為例,說明本書結構的五部分內容:「武帝問達摩」論述了達摩禪師與梁武帝之間的問答之事,以及達摩北上面壁少林,傳法給二祖慧可禪師的公案。本則公案有五部分組成,首先是圜悟垂示:隔山見煙,早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舉一明三,目機銖兩,是衲僧家尋常茶飯。至於截斷眾流,東湧西沒,逆順縱橫,與奪自在,正當恁么時,且道:是什麼人行履處,看取雪竇葛藤。其次,雪竇重顯舉公案:梁武帝問達摩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摩云:「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摩云:「不識。」帝不契,達摩遂渡江至魏。帝后舉問志公,志公云:「陛下還識此人否?」帝云:「不識。」志公云:「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帝悔,遂遣使去請,志公云:「莫道陛下發使去取,闔國人去,他亦不回。」再次,圜悟評唱:達摩遙觀此上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若恁麼見得,便有自由分,不隨一切語言轉,脫體現成,便能於後頭,與武帝對談,並二祖安心處,自然見得。無計較情塵,一刀截斷,灑灑落落,何必更分是分非,辨得辨失。雖然恁么,能有幾人?第四,雪竇重顯頌古:聖諦廓然,何當辨的?對朕者誰,還云不識。因茲暗渡江,豈免生荊棘。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中相億。休相億,清風匝地有何極!第五,圜悟評唱:且據雪竇頌此公案,一似善舞大阿劍相似,向虛空中盤?,自然不犯鋒芒。若是無這般手段,才拈著便見傷鋒犯手。若是具眼者,看他一拈一掇,一褒一貶,只用四句,揩定一則公案。大凡頌古只是繞路說禪,拈古大綱據款結案而已。雪竇與他一拶,劈頭便道:「聖諦廓然,何當辨的?」雪竇于他初句下,著這一句,不妨奇特。且道,畢竟作么生辨的?直饒鐵眼銅睛,也摸索不著,到這裡,以情識蔔度得麼?………
三、《碧岩錄》的禪宗思想
雪竇重顯《頌古百則》所依據的掌故,除絕大部分取自禪宗公案外,還引用有《維摩》、《楞嚴》、《金剛》等經的內容,而且是以雲門宗的公案為重點的,其次是臨濟宗的公案。在《碧岩錄》中,收錄有雲門文偃十四則,趙州從諗十一則,百丈懷海四則,馬祖道一、雪峰義存、南泉普願各三則,南陽忠國師、智門光祚、仰山慧寂、風穴延沼、投子大同各二則。由此可見,本書中所反映的主要為雲門宗的禪學思想,其次為臨濟宗的禪學思想。
(一)雲門宗禪學思想
由於本書中收錄最多的是雲門宗公案,自然涉及雲門宗的禪學思想。雲門宗是中國禪宗五家之一。由於此宗的開創者文偃在韶州雲門山(今廣東乳源縣北)的光泰禪院(今名大覺禪寺),舉揚一家宗風,後世就稱它為雲門宗。雲門宗家風,孤危險峻,簡潔明快。其接化學人,不用多語饒舌,於片言只句之間,超脫意言,不留情見。以無伴為示,或一字或多語,隨機拈示明之。
1、雲門三句
雲門三句為雲門宗之祖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即: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三句。《五家宗旨纂要》卷下云:雲門示眾云:「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作么生承當?」眾無語。自代云:「一鏃破三關。」後來,雲門之法嗣德山緣密取雲門三句之觀念,而改其語為三句: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稱為德山三句,廣為雲門宗所用,稱之為雲門劍、吹毛劍。雲門三句基本顯示佛性的普遍性、超越性,以及順機接人等作用,而要求在一句,甚至一字之中都有所體現。 如圜悟對《碧岩錄》卷一第六則公案評唱:雪竇道:「我愛韶陽新定機,一生與人抽釘拔楔。」垂個問頭示眾云:「十五日前不問汝,十五日已後道將一句來。」坐斷千差不通凡聖,自代云:「日日是好日。」十五日已前,這語已坐斷千差;十五日已後,這語也坐斷千差。是他不道明日是十六,後人只管隨語生解,有什麼交涉?他雲門立個宗風,須是有個為人處,垂語了,卻自代云:「日日是好日。」此語通貫古今,從前至後,一時坐斷。山僧如此說話,也是隨語生解,他殺不如自殺,才作道理,墮坑落塹。雲門一句中,三句俱備,蓋是他家宗旨如此。垂一句語,須要歸宗,若不如此,只是杜撰。
在這一段評唱中,圜悟以「雲門一句中,三句俱備,蓋是他家宗旨如此」,對雲門宗禪法的一句中具足雲門三句作了解說。其中「三句具備」中的「三句」,即指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
2、雲門一字關
雲門一字關是指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化導學人時,慣常以簡潔之一字說破禪之要旨,禪林乃美稱為「雲門一字關」,簡稱「一字關」。《碧岩錄》卷一第六則圜悟對公案評唱云:
雲門尋常愛說三字禪:顧、鑒、咦。又說一字禪。僧問:「殺父殺母,佛前懺悔,殺佛殺祖,向什麼處懺悔川?」門云:「露。」又問:「如何是正法眼藏?」門云:「普。」除了上文所舉一字機緣語外,還有祖、骼、胔、啞、咦、喝、俱、拶、是、嗄、苦等,都是雲門文偃以簡潔之一字接引學人的慣用語。
3、顧鑒咦
顧鑒咦為雲門宗啟發學徒悟入禪道慣用的三個字。雲門文偃上堂,每顧見僧人即曰:「鑒」。僧欲酬之,則曰:「咦」。他平時經常以這種方式接引學徒,因此,門徒稱這種教化方式為顧、鑒、咦。顧鑒咦三字是雲門宗旨,必須親切參究才能體會其深意。
(二)臨濟宗禪學思想
1、平常心是道
平常是道是南泉普願接化弟子趙州從諗之語句。趙州問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趙州問:「還可趣向否?」南泉云:「擬向即乖!」趙州問:「不擬爭知是道?」南泉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擬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趙州乃於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此後的禪林中,每以「平常心是道」為習慣用語。通常指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根本心,見於平常之喝茶、吃飯、搬柴、運水處,皆與道為一體。平常心,指行、住、坐、臥等四威儀之起居動作,而此四威儀乃為真實之禪。
《碧岩錄》卷一第二則「趙州至道無難」公案:舉趙州示眾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才有語言,是揀擇是明白?老僧不在明白裡,是汝還護惜也無?」時有僧問:「即不在明白裡,還護惜個什麼?」州云:「我亦不知。」僧云:「和尚即不知為什麼卻道不在明白裡?」州云:「問事即得,禮拜了退。」
趙州禪師認為,成佛之道並沒有難處,只是不要計較分別。一旦有了言語就是擬議分別。圜悟對公案評唱云:趙州和尚,尋常舉此話頭,只是唯嫌揀擇。此是三祖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才有是非,是揀擇,是明白?才恁么會,蹉過了也,鉸釘膠粘,堪作何用?州云:是揀擇,是明白,如今參禪問道,不在揀擇中,便坐在明白裡,老僧不在明白裡,汝等還護惜也無?汝諸人既不在明白裡,且道,趙州在什麼處?為什麼卻教人護惜?
這則公案反映了臨濟宗平常心是道的觀點。趙州從諗禪師勸人參禪不要擬議分別,往往就能夠豁然大悟。如果處處揀擇,就會產生很多妄想執著,心難入定,就無從明心見性。
2、棒喝
棒喝是臨濟祖師接化弟子之方式。禪家宗匠接引學人時,為杜絕其虛妄思惟或考驗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聲,以暗示與啟悟對方。相傳棒之施用,始于唐代德山宣鑒與黃檗希運;喝之施用,始於臨濟義玄。以德山善用棒,臨濟善用喝,故有「德山棒,臨濟喝」之稱。以後禪師接引學人,多棒喝交施,無非欲藉此促人覺悟。後世對警醒人之執迷不悟,稱為當頭棒喝。《五家宗旨纂要》云:「臨濟家風,全機大用,棒喝齊施。」如《碧岩錄》卷一第二則「趙州至道無難」圜悟垂示云:乾坤窄,日月星辰一時黑。直饒棒如雨點,喝似雷奔,也未當得向上宗乘中事。設使三世諸佛,只可自知。歷代祖師全提不起,一大藏教詮注不及,明眼衲僧自救不了,到這裡,作么生請益?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久參上士不待言之,後學初機直須究取。
圜悟禪師說,心胸狹窄的人,就如同天地乾坤變得窄小,日月星辰也變得暗淡了。即使遇到名師給他棒如雨點、喝似雷奔的教示,也當不起向上宗乘的大事(即不得開悟)。
棒喝作為破除禪子妄想情思,促進學徒開悟的接引方式,往往在弟子有言語執著時施用。圜悟在垂示中說「道個佛字,拖泥帶水;道個禪字,滿面慚惶」正是為了警示禪子謹防言語擬議對修禪的障礙。
《碧岩錄》是圜悟對雪竇重顯所選百則禪宗公案,以及他根據公案所作偈頌的解說和評唱。本書品味本書內容,我們不僅對禪宗五家七宗的公案和重顯針對公案所作偈頌有全面的理解,而且還能更好地運用這些思想指導自己的參禪實修。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新區郵政信箱1108號 李忠
郵編:215011
郵局帳號:6030 5004 2202 6020 43
戶名:李忠
三晉佛教聖蹟巡禮
/王應貴
三晉大地佛教名勝古蹟眾多,佛寺建築和石窟雕塑藝術世界聞名,是佛教信徒理想的朝拜勝地。為了讓僧職員工感受和學習我國古代優秀的佛教建築和造像藝術,提升大眾的佛教情感,在上海玉佛禪寺方丈覺醒大和尚慈悲關懷下,玉佛禪寺組織慈善、文化、新媒體等部門僧職員工于二0一九年八月十六至二十日分別朝拜了山西五臺山、懸空寺、雲岡石窟等佛教聖蹟。
一、五臺山
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東北,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古往今來,有很多高僧大德和在家居士懷著無比虔誠之心,三步一拜朝禮五台,獲得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感應。唐代高僧無著文喜禪師朝拜五臺山華嚴寺,行至五臺山金剛窟拜佛時,感得文殊菩薩示現,向他開示妙法,文喜禪師由此開悟。明清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師,在朝拜五臺山北台(北台,別稱憨山),感覺憨山別有韻味,於是自取別號為「憨山」,因而後世多稱他為「憨山大師」,倒是德清之名少有人知。近代高僧虛雲和尚出家之後,堅持苦行,嚴持戒律,勇猛精進。光緒八年(一八八二),虛雲和尚深感出家以來道業無成,生起慚愧之心。又念及父母的辛勞及母親的早逝,為報父母之恩,于當年從普陀山出發,發心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在朝五台途中,虛雲和尚遇到大雪紛飛的惡劣天氣,因饑寒交迫,陷入昏迷,文殊菩薩化現為乞丐煮粥送他吃。在精神恢復後,乞丐還一路護送虛雲和尚朝拜五台。當虛雲和尚生痢疾不進飲食,行動無力時,乞丐為他熬製湯藥,製作飲食,浣洗衣服,直至疾病痊癒。現代高僧揚州高旻寺前方丈德林和尚一次對我們開示說:「誠心朝拜五台之人,文殊菩薩會千里之外迎接,返回時八百里相送。」
多年之前,我就從相關史料中瞭解一些五臺山佛教寺院概況,知道五臺山盛夏酷暑依然清涼如秋,因而得名「清涼山」。五臺山方圓數百里共有五座山峰,分別為東台望海峰、南台錦繡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鬥峰。五個山峰環抱整個佛教聖地,山頂沒有林木卻又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台,故而得名「五臺山」。據傳五臺山古代共有寺院一百二十八座,現存寺院共四十七座,其中有很多為敕建寺院,歷史上曾有多朝皇帝前來參拜。在五臺山眾多寺院中,比較著名的寺院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廣濟寺、萬佛閣等。
這次去五臺山我們分別朝拜了顯通寺和五臺山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八月十八日上午,一行人從平遙古城出發,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之後,於當天下午一點鐘到達五臺山風景名勝區。我們所參觀的菩薩頂、大圓照寺、顯通寺、塔院寺、五爺廟、殊像寺等寺院處於五臺山中心區域。這裡群山環抱,清泉流淌,風景秀麗,是理想的修行道場。我們參訪的第一站為菩薩頂。菩薩頂,又名文殊寺,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相傳文殊菩薩就居住在山頂上,故起名叫「菩薩頂」。菩薩頂原為漢傳佛教寺院,初建於北魏,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經過擴大重修改為藏傳佛教寺院,由喇嘛住持。寺院規模宏大,占地四十五畝,有殿堂房舍四百三十餘間,均為清代重建。寺院參照皇宮模式營造,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
走出菩薩頂,來到顯通寺。顯通寺是五臺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年間(五十八—七十五),相傳白馬寺建成以後,兩位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五臺山,建起了這座寺院,初名「大孚靈鷺寺」,世稱「中國第二古寺」。清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改名為「大顯通寺」,一直沿用至今。
顯通寺現存殿堂為清代建築,各種建築四百餘間。寺中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中軸線上排列著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等七座殿宇。銅殿鑄于明萬曆三十八年(一六一0),共用銅十萬斤,為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大雄寶殿為顯通寺第三重大殿,殿內供著三尊佛像:中是釋迦牟尼佛,西是阿彌陀佛,東是藥師佛;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兩旁有十八羅漢像。大文殊殿,是顯通寺的第二重大殿。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面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面是甘露文殊。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
參拜過顯通寺之後,一行人參禮了塔院寺。塔院寺有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大白塔,塔體潔白,塔頂上懸有兩百多個銅鈴,聲音清脆悅耳。大白塔淩空高聳,是朝聖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物。大白塔的東邊還有一座小白塔,相傳此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髮,所以又稱「文殊發塔」。《法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聲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朝拜大白塔的很多信徒,多會右繞或禮拜大白塔,以積功累德,開啟智慧。
除了參訪這幾座著名寺院之外,我們還參訪了大圓照寺、殊像寺、萬佛閣、羅?寺等寺院。各個寺院中除了重點供奉文殊菩薩聖像之外,所供奉的其他佛菩薩聖像大同小異。
五臺山作為旅遊景點開放之後,每天來此朝拜的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這些對遊客開放寺院的僧人也每天忙於接待應酬,自我修學無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沒來五臺山之前,我曾專門查閱了淨土宗四祖法照大師創建的竹林寺,以及全國聞名的普壽寺尼眾佛學院的相關介紹。知道這兩座寺院分別為五臺山佛學院和五臺山尼眾佛學院所在地,兩寺中的僧尼不染俗塵,專注修學。到五臺山後得知這些專注修行的道場並不對外開放,以免遊人打擾他們的清修。當我們乘坐的朝山車從普壽寺院牆邊經過時,我看到寺院大門緊鎖。與聞名國內外的修學道場擦肩而過,心中還是有些淡淡的失落。在很多寺院都變成熱鬧旅遊景點的今天,在五臺山仍然還有很多甘於清苦和寂寞,堅持為弘揚佛法學修並進的年輕僧尼,這使我們對中國佛教前途和未來依然充滿信心。
二、懸空寺
七月十九日早上,我們一行人從五臺山出發,前往山西大同參禮懸空寺。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腳下的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懸崖之間,為北嶽恒山十八景中最獨特的一景,號稱「恒山第一勝景」。據史料記載,懸空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五年(四九一),金、明、清三個朝代都曾重修,是中國僅存的儒釋道三教合一寺廟,也是恒山最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一九八二年,懸空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懸空寺始建時為道觀,當時名叫「玄空閣」,「玄」取自於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玄空閣」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漢語的「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據說在建造道觀之前,北魏道士寇謙之要求道觀要「上延霄客,下絕囂浮」,因此,寇謙之的弟子根據他的意思將道觀建在懸崖峭壁的半山腰。後來,殿堂建築中又融入佛教和儒家的內容,並進而形成了儒釋道共聚一寺的格局。
懸空寺吸引遊人之處既不是其宗教特色,也不是有高僧大德隱居,而是因其奇妙的建築群而聞名於世。懸空寺代表了我國優秀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懸空寺的建築十分奇特,一般寺廟都建在平地上,但懸空寺卻是建在懸崖峭壁之上,懸在半空之中。懸空寺上方的凸出的石崖完全遮蓋住了整個寺院,能使寺院免受雨水的沖刷。懸空寺距地面高約六十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九十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距地面僅剩五十八米。由於懸空寺位於懸崖半空中,有效避免了山下洪水氾濫的侵襲。由於懸空寺頂部被懸崖覆蓋,日照時間很短,因而也避免日曬對寺院建築的損害。這是懸空寺歷經一千五百多年風雨仍然保存完好的重要原因。
懸空寺有殿堂四十多間,遠看所有殿宇樓閣似乎只有十幾根碗口粗的豎立木柱在支撐。其實有的木柱受力並不大,而真正的重心是撐在堅硬岩石裡的橫樑。殿堂的底層都從懸崖中凸出來,整座寺院如同懸掛在懸崖之上,因而當地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
懸空寺的設計極為精巧,當時的能工巧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形態佈置,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若非有巧奪天工的技藝,很難在懸崖上建造一座寺院。
懸空寺之所以能懸空而建,在於當年建築設計者充分利用力學原理:首先在岩石上鑿空,通過插入石空的橫樑來支撐殿堂樓閣建築。然後通過搭建立木加以支撐,將橫樑所承受的壓力均勻地分解到岩石上。懸空寺立木的落點都經過精密計算,分別承擔殿堂不同部位的重量。這些立木有的支撐棧道,有的為了平衡樓閣的高低,眾多立木共同構成懸空寺的支撐系統。
據《懸空寺碑記》記載,當初修建時,首先由工匠們將橫樑佈置完成,然後再將事先製作完成的木構件在山腰懸崖上拼接成單體建築。單體建築之間鋪上棧道,將這些拼接成的殿堂連接為一個整體。在僅一百五十二點五平米的面積上,建有大小房屋四十間,可謂是一大奇跡。
懸空寺的總體佈局有禪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關帝廟、鼓樓、鐘樓、伽藍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千手觀音殿、釋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純陽宮、棧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一千五百年前的能工巧匠,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匠心獨運地建造完成如此精緻的殿堂,足見古代工匠的超人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今天的懸空寺為一院兩樓佈局,其中第一部分為佛教寺院,有禪堂、大雄寶殿等建築;往上的南樓為道教的純陽宮、三官殿、雷音殿等;最上面的北樓為五佛殿、觀音殿和三教殿。最具特色的三教殿處於北樓最高層,為儒釋道合一的典型建築。三教殿內釋迦牟尼、老子和孔子共居一室,由此足見,古代儒釋道和睦相處的情景。
三、雲岡石窟
參禮過懸空寺之後,我們一行人來到雲岡石窟瞻禮。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長。雲岡石窟現存主要洞窟五十多個,大小窟龕二百五十二個,石雕造像五萬一千多尊,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雲岡石窟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四六0)開始開鑿,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五二四)止,前後長達六十多年。此後,在唐代還有少量石窟的開鑿。至遼金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周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先後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簷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遼保大二年(一一二二)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金皇統三年至六年(一一四三│一一四六),住持法師稟慧重修「靈岩大閣」,從此,「山門氣象,翕然復完矣。」。
明代,雲岡石窟經過戰火,寺院遭兵燹,淪為灰燼,雲岡石窟再度荒廢。清順治年間,雲岡石窟得到重修。現存第五、六窟的木構窟簷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清乾隆年間,雲岡石窟亦曾有修葺。新中國成立後,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五、六、七窟)均保存完好。一九五二年設置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雲門石窟的開鑿依照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發展,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早期石窟:即今第十六至二十窟,亦稱為曇曜五窟。曇曜是北魏著名高僧,任僧官沙門統。曇曜學識淵博,很受魏文成帝拓跋浚尊崇,被待以師禮。曇曜應魏文成帝之請在京城西武周山崖上開鑿石窟五所,每個窟鐫建佛像各一尊,最高佛像七十尺,次高為六十尺,窟高二十餘丈,可容三千人,雕飾奇秀,又建立佛寺,稱為靈岩寺。此為雲岡石窟開鑿之始。
曇曜主持開鑿的雲岡石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並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造像藝術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造像。
曇曜開鑿五窟之後至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的這段時間是雲岡石窟雕琢最為興盛的時期。主要有第一、二窟,第五、六窟,第七、八窟,第九、十窟,第十一、十二、十三窟以及未完工的第三窟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魏遷洛以前的孝文帝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雲岡石窟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雲岡石窟大窟大像。中期石窟的雕琢歷時四十多年。與早期不同的是,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面佈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藻井。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佛像的雕琢比早期更為精美華麗,體現了能工巧匠高超的雕刻技藝。
北魏遷都洛陽之後,大規模的石窟開鑿結束了,但仍有中下層官吏和信眾組織工匠開鑿了很多中小型的石窟。這時開鑿的石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雕刻的佛像多為釋迦、彌勒。這一時期的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體現了北魏後期「秀骨清像」的造像藝術特點。
雲岡石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有第三窟、十三窟、十五窟、二十窟等。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二十五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十米,兩菩薩立像各高六點二米。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十二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第十五窟中雕有一萬餘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這些象徵釋迦焚身的十方化佛,排列有序,構圖嚴謹。第二十窟為釋迦牟尼佛坐像,高十三點七米,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據史料記載,這尊佛像的窟前原本有延伸很長的石簷,由於風雨侵蝕,石窟前的石簷在遼代以前已崩塌,致使這尊佛像完全露天。釋迦牟尼坐像前原有兩尊立像,由於風雨侵蝕,左邊的立像早已風化不見蹤影,只有右邊的立像尚存,只是經歷著風雨的侵蝕,全身雕琢的紋理已不太清晰。
雲岡石窟中不同時期的造像既反映了當時造像藝術的水準,也反映了當時的審美風格。由於時代的變遷以及風吹日曬等影響,雲岡石窟群的很多石窟或被盜,或經風雨侵蝕,只有石窟不見佛像。還有很多洞窟雖然有佛像,但大多殘缺不全,面目全非。很多價值連城的佛菩薩聖像正在從我們視野中消失。歷代以來,雖然政府都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泥塑翻新及維修,但傳統的打孔、嵌入木栓、纏麻、塗泥、彩繪的修補方法,雖然對防風化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卻對石雕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天長日久,造成泥皮脫落,木樁枯朽,造成石窟千瘡百孔。
在進入雲岡石窟的大門之前,我看到很多建築精美的現代寺院殿堂和雕飾華麗的佛菩薩聖像。這些景觀都是雲岡石窟風景區為增加旅遊看點精心設計構建的。但現代景觀的增加並不能減少我們對雲岡石窟及雕像日漸損毀的憂慮。雖然,政府主管部門正千方百計保護這一世界遺產,但石窟雕像被風雨侵蝕風化依然十分嚴重。佛像表面被風雨侵蝕,日漸脫落,缺胳膊少腿,乃至最後消失。不知道在五百年、一千年之後,後人還能不能見到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雲岡石窟。我們為雲岡石窟這一世界文化的遺產的未來深感憂慮。
命門花開月輪高
於十方禪林峨眉道場庚子新春準提七小參報告
/善妙德
師父吉祥、出家師吉祥、各位同參道友,阿彌陀佛!我是善妙德,我今天是補充報告,那天的腦袋有點打結。師父要我報告觀命門之前和之後的不同,我覺得之前的觀想是平面的,現在的是立體的。之前的是往外求的,現在是往?探索,觀命門讓我在見地上比較有進步了。舉例說,之前用鏡壇觀準提佛母,我知道其實是在觀自己,準提佛母和我無二無別。觀明點時,明點從頭頂?出,渾入虛空,在一片光中,我知道我找到了家。那麼,觀命門后,當觀到四臂觀音,把四臂觀音拉到命門時,感覺觀世音菩薩就在我的生命中,我和觀世音菩薩是一體的。觀明點時,明點還是明點,但是更深更廣。當明點的光化開來的時候,我化掉了,白骨也化掉了,命門也化掉了。我知道這就是自性光明,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當下就是極樂世界,我本具足,無需外求。
當然在觀命門時也曾執著,有一次在坐中,觀成了命門的光時,動了念頭 「好了,我就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了」,當下,佛母的棒子就下來了,「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我知道我著相了。其實這就是師父這幾天的開示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也就是師父說的「命門無所住,法眼金剛眼」。命門是讓我們探索自己生命根本的一道門啊!觀命門也讓我對「心月孤懸 氣吞萬象 光音交融 心光無量」 有了更多的體會。
觀命門后,在關照上更細微了,其實小參報告時,我也關照自己,看自己是不是有慢心有癡心。去年十一月在澳門法會,我做小參報告時,因?時間到,我就停了下來,師父要我繼續,供養大家,「供養」這二個字讓我轉了念,如果我用供養的心來做報告,怎?會起慢心呢?有時候,看到嗔心起來,人總是有情緒的,我的對治方法就是持咒,持咒會讓自己平靜下來。 觀命門之後,看人事物更明白因緣果,?心也更平靜了。
在觀命門上,我是把師父教的都用上了,「心住于眼目,眼住于命門」 只要一想到這二句,眼目很自然的放到了命門。「念清楚,聽清楚」師父剛開始教我們觀命門時有提過,可以觀命門上有個嘴,我就是如此觀,命門的嘴和自己的嘴對接,很快的,可以觀到咒語音聲由命門而出。當眼住于命門時,很自然的,氣就沉了下來。我們是用金剛念誦,本來氣就是在腹部,現在在實驗師父教的胎息,氣更穩,更沉了。
感恩師父的開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普賢行願,我?懂了,會努力去做的!
聽首愚法師講經有感
/善昌親
寶華清幽地,深山簡樸居。
妙音生海汐,梵唄繞真如。
翠木連雲翼,蒼崖染目舒。
觀音護鴿哨,銀杏比肩居。
蓮花不著水,日輪無住虛。
低吟或長嘯,金剛勇如初。
孤月自高迥,心光無界廬。
毘尼久常住,正法善昌親。
(己亥年九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