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首愚法師於澳門准提法會開示
我們修學佛法,從禪宗的角度,整個禪宗的核心用四個字來表達,那就是「明心見性」。「明心」用《金剛經》的經文來說,是要明白「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說起三心不可得,一般人很容易有斷滅心的想法,所謂的三心不可得,等於說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都是幻化的,但是幻化並不是沒有,我們應該曉得我們的心心念念是那樣的幻化,那樣的無常,這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一切現象。
佛陀的三法印告訴我們「一切現象是無常的」,佛陀的三法印第一就是「諸行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沒有什麼好執著的,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被假相騙得團團轉,我們要的是生命的解脫,生命的清淨,生命的自在無礙,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凡夫恰恰顛倒,往往追求表面的,所以把自己搞得很辛苦;我們因為貪著世間的種種名聞利養,整個貪嗔痴慢疑就圍繞著我們的妄想心。我們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是把妄想心降服掉,不要被妄想心追著跑。
明心之後,要見性,見什麼性?「性」就中國文字來講,一個是竪心旁,即「心」,心生起來就是念頭,什麼叫念頭?即今心,現在的心,叫做念,心心念念,所以,三心不可得,這是找到生命的根本。
但是心心念念,這個妄想心怎麼降服呢?那就更難,見到三心不可得,見到生命的根本,見到諸法空相,等於我們道敐大師所講的「先悟毗盧法界」,就是先明心,明白三心不可得,如何明白三心不可得呢?首先要看到世界一切都是無常的,即所謂的「諸行無常」。
我們不僅要明白「諸行無常」,也要明白「諸法無我」,我們不追求這個假相,而是要追求生命的真實相,這樣,身上的包袱已經卸了一大半了,但是要「了性」,了我們的妄想心,這很難,這個要後修普賢行願海,需要種種方便對治,所以大家要把佛學佛法融會貫通,明白達摩大師的「理入」,就是要見到毗盧法界,「行入」更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了」這習氣性,很不簡單,很不容易,所以要廣修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
把心量慢慢地打開來,但是,心量不是說你想打開就能打開的,習氣也不是你想消除就能消除的,所以,佛學上才有「理惑」和「事惑」,理惑難是難,還好辦,世親菩薩《俱捨論》「理惑頓斷如破石,事惑漸斷如藕絲」,石頭很硬吧,我們只要拿尖銳的東西重重地敲擊,一下子就會裂開來,這叫「理惑頓斷如破石」,對於曾經迷惑的道理,一旦有善知識的善巧開導,一下子就會懂進去的,這個是容易的。但是,對感情,對名聞利養的貪著,對貪嗔痴慢疑這樣的習性要「了」是不容易的,而且很不容易,所以有「事惑漸斷如藕絲」,我們凡夫對這種感情、對名聞利養,那真的是藕斷絲連吶。
正如南老師經常講的「想得到,做不來。看得破,忍不過」,境界現前就垮掉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後修普賢行願海,要廣修六度萬行,要慢慢地磨。後修普賢行願海,是要除去我們身體上種種的業氣,心裡上種種的習氣。正如《楞嚴經》的名言「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這和世親菩薩的「理惑頓斷如破石,事惑間斷如藕絲」如出一轍。習氣業氣要轉,很不容易,你不轉,哪來的清淨?。
「明心見性」,見性就是「了心」。所以我們要「先悟毗盧法界」,「明心」就是要「善觀緣起」;見性就是要「善了緣起」,「善了緣起」更難吶,所以要「後修普賢行願海」,慢慢轉,慢慢化,感情的包袱也不是一時能放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