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首愚法師於西安禪茶會開示
十方圓明心地湧記輯
10月18日 晚課
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兩個基本條件
《阿彌陀經》上提到,想往生極樂淨土兩個基本的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善根不夠、福德不夠,又怎麼能往生呢?
善根福德,從《華嚴經》來講,你必須要廣修普賢行願。你的修行修到勉強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安頓了,對這個法多少有些體會,有些受用,你能夠影響你的親朋好友,這個叫做點小燈。點小燈嘛,這善根一般般,福德一般般,勉強可以自了,還可以跟幾位親朋好友共同分享,那你算是在傳這個法的小燈。隨著你善根福德深厚了,你的福德能力到了能夠提供給道友們一個共修點,這是你開發你的善根福德,更擴展了一些,你的能力越來越大了,可以影響一方,能夠讓共修會所有人都得到好處,這是於法傳中燈。至於傳大燈,那要能夠利益更多的人,可以好幾百人,好幾千人,乃至好幾萬人。這修法功德很具體的,不是隨便空空洞洞說說的。
有機會能夠為大眾服務,就能夠讓自己的善根福德不斷的成長。你成長到某個時候,你身心境界不同了,你的眼光不同了,你的佛教信仰、佛學的基礎、佛法的受用不同了,這乃水漲船高一定的道理。所以法上我們總是從傳小燈開始,由小燈慢慢成長到中燈,由中燈成長到大燈,福德智慧的成長如此。
這個善根福德因緣不是喊口號能到達,要身體力行,要實際去為大眾服務,越做 越好,越做越歡喜,你越來越有大乘氣象,你的普賢行願越做越好,你的定力跟智慧也越來越深。這樣便慢慢進入到《阿彌陀經》的第二個條件,「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你做到一心不亂,極樂世界就現前了。
我們這個法,準提法是真正法上的西方三聖,隨時在接引你。你把握好「念清楚」,大勢至菩薩來接引你;你「聽清楚」,耳根圓通修得很相應,觀世音菩薩來接引你;你修到「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彌陀佛來接引你。你修到「慧日孤懸」的境界,你天天隨時都在極樂世界的淨土中,那是真正的淨土,《維摩詰經》所講的「隨其心淨國土淨」,在生活中、工作中,你隨時在淨土的境界中。
我們修行是一種自我要求,自我管理,連自己都管理不好,你還能管得了誰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把自己管理好了,你才有資格去管理別人。為什麼?我們自覺的能力都不夠,你沒有能力去覺他呀!《阿彌陀經》這兩個條件,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行菩薩道的歷程中,我們自己是可以創造、可以實踐、可以完成。
10月19日 早課
「慧日孤懸融命門」是修行的一條終南捷徑
修法收攝根塵識
根是六根,塵是六塵,識是六識,修法當然一切放下,「收攝根塵識」,就是一 切放下,把心收回來。
【於靜室中,安適坐上,手結定印,金剛跏趺】金剛跏趺,右腿放左腿上面而坐。你會雙盤當然更好。先調呼吸,一心不亂。調呼吸你要學安般法門,簡單的說就是萬緣放下,心不要七上八下的。來到了共修、專修的地方,尤其到了禪堂,我的習慣是從來不會把手機帶進來,外面你業務繁忙,工作很多,那你到禪堂最起碼關成靜音,休息時間,再打開手機看一下,該回的回。禪堂內不能用手機,不要干擾自己,也不去干擾別人。
淨界三密妙難思
1. 字觀想理事無量
【然後觀想頭頂上約二寸許有梵文 字,大約直徑一寸,放白色光,而後融入命門光明點中,光明遍照自己全身,乃至遍法界】
2. 結印持咒受用無盡
【左手持念珠,右手即結金剛拳印】大拇指壓在無名指的第一節指根處握拳頭,放在右腿膝蓋上,這是身密的金剛拳印。
【念淨法界真言「唵 」二十一遍。每念七遍後加念「娑訶」一遍】
護身轉化金剛界
1. 三密交感妙用無邊
【意密觀想頭頂上字放光】字放白色光,字光明一起來,【而後融入命門光明點中放光,身密右手結金剛拳印,口密念護身真言「唵嚙 」二十一遍。每念七遍後加念「娑訶」二字一遍】整個念咒、觀想在命門的光明點,念咒的音聲就是光,光就是音,你把光跟音融在一起,念咒才會有感覺,才會相應。如果你把觀想跟念咒剁成兩塊,那很辛苦。觀想沒有離開光明,光明這就是般若慧觀,念咒沒有離開音聲,所以光就是音,音就是光,整個音聲從命門光明點中湧現出來,你這樣的念咒就很低沉、很鬆放、很空靈。
這第三次整理法本整理得應該是很到位,讓大家把法的脈絡弄得更細、更清楚。以前觀想頭頂 字放光,幾乎三個加行法跟本尊法觀想不一樣,我們現在就把它統一、規格化了。不管是淨法界真言、護身真言,甚至六字大明真言,乃至準提神咒,通通都 融入到命門光明點中。不像以前觀想的地方不一樣,上上下下的。這樣現在大家修行用 功可更加的簡潔了,這就是修行的一條終南捷徑。「慧日孤懸融命門」,整個準提法的觀想其實不外是「慧日孤懸融命門」,化繁為簡,完全把握「簡樸親真」的精神。
2. 五處印吽金剛密身
【念畢護身真言,即用金剛拳印印額、次左肩、次右肩、次心、次喉。每印一處,即念「吽」一聲。此身即轉成金剛密身】金剛密身你也不要把它想得很神秘,你咒語念到「念清楚、聽清楚;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念念本空」就是金剛密身,不是另外有個金剛密身,這一點大家要清楚。【使諸魔不得其便】你打妄想就是煩惱魔,煩惱來干擾你,煩惱就變成你的內魔。 外境人事看起來是外在的,其實也是你心魔所引起。【印畢,金剛拳印散於頭頂上。】
你念到「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就對了,還要怎麼觀想
大明三密八次第
1. 三密相應不可思議
【意密觀想頂上四臂觀音放光,而後融入命門光明點中放光】這也是統一化、規格化了。
【身密雙手結蓮花手印】蓮花手印要結得很輕鬆的,兩個手肘很自然地靠近身體。兩手大拇指、兩手小指頭、兩手掌根相抵,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輕輕鬆鬆的。千萬不要刻意擴張,那緊張了,而且也不雅觀。這樣多雅,你看我們四臂觀音手印多雅呀,微微張開,這個手印結的就很輕鬆了。有的人手托得好像蓮花大開一樣的,很勉強,而且真的是不好看,我們要莊嚴和雅,多自在啊!
除非你一個人自修,你要計數,那就【左手結金剛拳印置在左膝上,右手持念珠】 念珠計數一圈正好是一零八遍。我們共修基本上就是結蓮花手印,【口密念六字大明真言「唵嘛呢叭吽」一百零八遍。念畢,金剛拳印(或蓮花手印)散於頭頂上】
2. 觀想渾入畢竟空中
怎麼觀想呀?觀想都不要觀想,你念到「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就對了,還要怎 麼觀想啊?法本文字上是方便道理,念了一百零八遍,其實不是念了一百零八遍,不管淨法界咒、護身咒、六字大明咒,把握的就是「二三真言」跟「二四真言」,「念清楚、 聽清楚」,「念念分明、念念本空」,這就把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融在一起了。準提法徹頭徹尾都是大般若的修行法門,不留痕跡;如靈龜走路,隨走隨掃;如靈珠走盤,處處皆圓;回到了自性光明,回到了般若慧觀。
【刹那頃,空去自身我執,渾入虛空中,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可得】 連空也空了,「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就到了,我與虛空皆了不可得。
第三個次第,「七大互融蓮花放光」,我們前面提到的,六識是因,六塵是緣,六根是果,因緣果,加上七大,合在功夫的轉化中。功夫的轉化,昨天提到的第二十五圓通的第二十三位是「識性觀」,識性觀的講者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唯識學的通家、專家。按照經典記載,彌勒菩薩現在還在兜率內院講《瑜伽師地論》。第二十三位「識性觀」是見地通透,佛學理論基礎很深厚了;第二十四位「念性觀」,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修法重點在「念清楚」;第二十五位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代表「聽清楚」,那麼「念清楚,聽清楚,念念分明」,我們的佛學功底就深厚了,你的佛法修證到位了,能夠「念念分明」,更達「念念本空」。
【即乃觀想虛空與我無二之中,十方起大風輪】這個地方就是「慧日孤懸」。「十方」這兩個字是真空,也是妙有,是妙有,也是真空,十方也就是表徵了般若慧觀,就是「慧日孤懸」。「慧日孤懸融命門」,這麼空靈的般若慧觀,空中十方起大風輪。「般若慧觀」是「七七真言」的第一句跟第二句,第一句是「慧日孤懸融命門」,第二句是「眼意身根點命門」,這是進入到毗盧法界,點亮了我們生命的這盞心燈。
「十方起大風輪」是第三句「舌鼻耳根通命門」,我們念咒舌尖彈動,兩個鼻孔一呼一吸起大風輪。所以第二句跟第三句是五行相生,只要我們見地對了,身心鬆放了,心平氣和了,肝木,木生火,點亮了心燈,從眼根到意根,「心眼融」,屬「四五真言」。如此一路過來,整個「真言九要」完全用上了,昨天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眼意身根點命門」,眼根是肝木,木生火,眼根跟意根融在一起,從性火到相火,把眼根、意根、身根融在一起了,把我們生命的這盞心燈,這盞無盡寶燈點亮起來。
你在現實社會中清淨無染,那才是蓮花
「七七真言」的第一句、第二句是「悟毗盧法界」,第三句、第四句是「後修普賢行願海」,轉化我們的習氣和業氣,用咒語、用金剛念誦轉化我們的報身,打開我們的心量。
前面是木生火;再來火生土,脾胃鬆放,吃下去的東西完全吸收消化;然後土生金;「金」,一口氣一口氣地念。而舌頭、舌根代表脾胃,《黃帝內經》講了,脾胃開竅於口,我們的口腔含的是舌頭、舌根;還有心臟開竅於舌,所以舌頭不但代表了舌根,也代表了意根,代表了身根。我們一念誦,舌尖一彈動,呼吸往來是「念清楚」,這是加行法;然後「聽清楚」,典型的是肝、心、脾、肺、腎,一連串地五行相生,全部在正念觀照底下,這是典型的「二九真言行二入」,「一、觀想慧日命門入大道:理入悟大道;二、持咒心平氣和化百病:行入証大道」,不但理入,而且行入。
「慧日孤懸融命門」,告訴我們六根都融入命門中,命門融在六根裡,「十方起 大風輪,風融於火,火融於水」。我們舌尖一彈動,鼻根呼吸往來,一念一下身體熱起來了,「風融於火」,這是暖相出現;過來,「火融於水」,這是頂相出現。大家要把文字儀軌跟我們身心要對應得上。
什麼是「火融於水」?金剛念誦,一念把身上的濕氣、寒氣逼出來了,大汗淋漓。這樣去持行,整個是真見地、真功夫,容易產生身心的變化。「火融於水」表徵了五臟六腑的通暢,十二經絡的疏通。
還有,什麼是頂相?從暖相,經過大汗淋漓以後,經絡通暢,把氣血輸送到四肢百骸、末梢神經。這個「頂」不只是指頭頂的頂,全身的四肢百骸、末梢神經才是頂,很細微的地方,氣血都能到達,氣血所到的地方酸脹麻痛都化掉了,這是「火融於水」,水也代表禪定。
什麼是禪定?身心障礙掃除了,不酸不脹、不麻不痛,坐到內心能夠安忍,就是進入到定的境界。再來,「水融於金剛地」,那坐到渾然忘我了。「火融於水」是甘露灌頂,「水融於金剛地」是智慧灌頂。坐到身心鬆放,全身空靈,渾然忘我,那「水融 於金剛地」了。
「地上涌起八葉巨蓮」,沒有空相現前,哪來的蓮花呢?蓮花是表徵出污泥而不染。五濁惡世有的是見濁、劫濁、命濁、煩惱濁、眾生濁,而蓮花則象徵菩提,五濁代表煩惱,你修到「水融於金剛地」,便能夠轉煩惱,煩惱當下就是菩提了。你還到哪裡找菩提呀?菩提也就是極樂世界,你到哪裡找極樂世界?在人事紛紛擾擾的這種是非中,你修煉到有般若智慧,又有大悲心,你在現實社會中清淨無染,那才是蓮花。
音聲即命門光明,命門光明即音聲,無二無別
身密右手結金剛拳印,意密觀想頭頂上兩寸高的地方有個梵文字, 字放白色光,當字放白色光時,直接拉到命門的光明點,命門的光明點就是字放光,字放光就是命門的光明點,直接引入到「七七真言」的第一句「慧日孤懸融命門」,這樣就把「四五真言」「一、心住於眼目—心眼融,二、眼住於命門—眼門通,三、命門無所住—空無住,四、正法金剛眼—正法眼」,及「五五真言」「一、無念念命門—法身 無念納萬德,二、無相相命門—報身無相現莊嚴,三、無住住命門—化身無住普賢行,四、本來無一物—實際理地不著一塵,五、何處惹塵埃—萬行門中不捨一法」納進來了。「四五真言」跟「五五真言」納進來就是「七七真言」第二句的「眼意身根點命門」,這是毗盧法界。
「金剛」兩個字就是「慧日孤懸」。念咒的整個音聲,淨法界咒的音聲都從命門湧現出來,念咒的音聲跟所觀想的命門明點完全融合在一起,你這樣念誦就很鬆放、很空靈,跟整個大道基本上融在一起了。口密持誦淨法界咒,淨法界咒的音聲跟慧日孤懸融在一起。
到了第二個加行法,身密右手還是結金剛拳印,意密還是觀想頂上字放光,然後拉到命門的光明點無二無別,口密持念護身真言「唵嚙」 三七二十一遍。每七遍後面依然是加個「娑訶」。
五處印吽,額、次左肩、次右肩、次心、次喉。金剛拳印散於頭頂上,此身即轉成金剛密身。進入到準提法的第三個加行法,身密雙手結蓮花手印,意密觀想四臂觀音在頭頂放白色光,然後把四臂觀音放光的這一幕,拉到命門的光明點,命門的光明點跟四臂觀音放光無二無別,口密持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吽」一百零八遍。整個六字大明咒咒語的音聲跟四臂觀音的光明和命門光明點無二無別,完全在音聲裡面展現出來,所以六字大明咒的音聲就是命門的光明,命門的光明就是六字大明咒的音聲,無二無別。
10月19日 第二支香
準提妙法密中圓 性相融通不二門
整個準提法法本安插了三個加行法,形成法脈的完整性。現在我又加了「中密三綱,真言九要」,更加容易把整個法融會貫通在一起。
南老師在生前提到,他如果世壽到了百歲,則要傳準提法一些性相上的、比較根本的、比較深的內密,還要傳金剛上師的灌頂法。什麼是性?什麼是相呢?以我們「中密三綱」來說,第一綱領「禪宗三綱心之體——佛家心理空慧觀」,其實這就是性,性的東西就是毗盧法界;相的東西就是後修普賢行願海。
普賢行願海轉化我們的報身,報身在佛學叫業氣,色身上的種種障礙,就是報身不圓滿。而習氣呢?我們內心種種的貪嗔癡慢疑,業氣、習氣都要修普賢行願來轉化,包括了第二綱領和第三綱領。
第二綱領「生命科學心之相」是「道家生理養生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現象,包括我們生命的現象,包括功夫層次的轉化報身,是偏向我們色身的修為,而色身就是相,也是業氣果報體。至於透過菩薩道、菩薩行來轉化我們習氣的,是第三綱領「普賢行願心之用」,以「儒家倫理入世觀」為表徵。這三個綱領乃一體成形的。
關於性跟相這樣去體解大家就清楚了。原來先悟毗盧法界,就是見空性;後修普賢行願海,去了我們種種人事不協調、不圓滿,及色身的種種病苦,心理上的種種情緒煩惱。現象是千差萬別的理跟事,所謂千百億化身來應對。不是說你要有千百億個身體,而是說我們要能夠逢緣觀察入微,一切事、一切理都要能夠轉化,轉化的如理如法,這樣報身離成佛更近。報身轉化完全是跟福德、功德有關係,而報身跟法身也應該是一而二,二而一。
持滿一百零八遍的六字大明咒之後,法本上面提示我們要觀想「身心渾入虛空中,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亦無虛空之量可得」,連空也空。準提法從字觀想起修,字觀想本身就是生起次第,也有圓滿次第,所以整個準提法的脈絡是徹頭徹尾的大般若的修行法。
「中密三綱,真言九要」,可以說是立體交叉,我們準提法本這個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其實也是立體交叉。你的佛學的基礎越深厚,觀察更加的細微,發現原來性相是不二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也是不二的,身心也是不二的。
在《華嚴經》賢首宗的華嚴五教儀,也叫做賢首五教儀,分為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華嚴經》是顯圓,我們準提法是密圓,密教中的圓教。我們在「二三真言」、「二四真言」已經處處透露了,即「念清楚、聽清楚」、「念念分明、念念本空」,不已經包括了後面的觀想身心渾入虛空中?道理通了就曉得,其實它也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