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法王法之六

2021年首愚法師於西安禪茶會開示
十方圓明心地湧記輯

10月17日 第三支香

寧可執有如須彌山 不可落空若芥子許

我們準提法的法本,圓滿次第南上師怎麼說的?圓滿次第,我讀原文,大家就曉得這是南上師講的。南上師在圓滿次第的第二、第三條提到:「當知上述諸法之出沒隱現,皆同水月空花,如夢如幻,涅槃本性,法爾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這掃得乾乾淨淨,最後呈現的是什麼呀?「於樂明無念定中愈久住愈好。吉祥圓滿!」這是妙有,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若是什麼都沒有,那就是「惡取空」,對空瞭解偏差,那可麻煩了。

佛學上有兩句名言,「破戒不可怕,破見才可怕。」以為「不落因果」那是破見,破見無藥可救。你犯了規矩,你破了戒還可以懺悔,你破了見,那就糟糕了。所以經典中告訴我們,「寧可執有若須彌山」,著有而修,做好還有功德,可以得到好的果報。「寧可執有若須彌山」,讓你的生命有一種希望、一種動力,這不是壞事。「不可落空若芥子許」,但你對空的執著,那可一點點都不行!那是阻礙你大道的,讓你顛倒的。

圓滿次第最後呈現出「樂明無念」,那是大解脫、大歡喜,那是無量壽、無量光的解脫境界,是真空,也是妙有。對空,尤其小乘對空的瞭解偏差了,對人生充滿了灰色,人生太苦了,算了,我趕快入定,慢慢得到空三昧現前,他就住到空三昧的境界中享受空樂去了。所以大乘菩薩戒明令告誡我們,不可貪著禪定,貪著禪定犯菩薩戒。一執著禪定,你的功德、你的功夫、你的智慧就裹足不前,就停在原地踏步,那虧吃大了。所以對於明心見性,大家要明得很清楚,見得很透徹,才不會偏差。

佛陀的三法印,跟三心不可得結合在一起正好。看到「諸行無常」,不是消極的,看到三心不可得,也不是消極的,三心不可得是為了要見到生命的真實性。

首先看到生命的緣起,見依他起性,破遍計所執性,這是「諸法無我」,最後證得圓成實性,這是「涅槃寂靜」,這樣把明心見性跟佛陀三法印融在一起,你的思想才不會偏差,你越來越積極了。很多人墮落到小乘,很消極,甚至是冷漠寡情的;那麼真正的明心見性,那起的是菩薩大悲情,做什麼事情都很積極,做什麼事情都很歡喜。大悲情就是普賢行願,無怨無悔。

我們準提法,去年為什麼我把它落實到「中密三綱」,以前南上師說準提法是中密,他沒有提到具體的內容,我把這個「中密三綱」提出來,正好與中國文化融合在一起。

「中密三綱」第一個綱領,用的是禪宗三綱。世間的哲學也好,宗教的哲學、種種的文化哲學,再也超過不了禪宗了。高不高就看成果,好比五祖的兩個弟子,一個是神秀,一個是惠能,在《壇經》提到的是南能北秀,南方的惠能大師,北方的神秀大師。

南頓北漸,南頓是惠能大師講的,是頓悟;神秀大師講的是漸修。北宗一兩代以後出不了人才,就斷掉了。南宗人才輩出,所謂五宗七派,整個禪宗紅紅火火、朝氣蓬勃的發展開來,成為禪宗的正脈。

方法有限終有盡 空法無量亦無邊

你說道家文化哲學高不高?高!但是般若方面還是過不了坎。所以中國幾千年的道家文化,其實真正人才的出現也並不多。

禪宗五宗七派出了多少人才呀,最多的就是惠能大師的四十三位得法弟子;馬祖道一禪師的八十四位得法弟子,其他禪師出的,那算加起來還有許多。你看到禪宗法脈,就曉得有多少人才,這就是成果,這就是成績。

另觀儒家的學說,從唐宋文作的表現來看,有名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好幾位。不過宋朝的大儒很辛苦的,打開宋朝歷史看,政治上文人當政,文人之間那鬥爭得厲害,哪一個學派起來,另外一個學派就倒楣了。所以蘇東坡被謫貶了好幾次,那離不開儒家政治流派的問題,禪宗真証道的禪者,那種心胸是海納百川的。像儒家到了朱熹,南老師對朱熹還是有批判,其見地心胸還是不夠的。

中密三綱第一個綱領是禪宗三綱,禪宗三綱其實涵蓋了一切。中密三綱,禪宗以無念為宗,無念代表清淨法身,心之體;以無相為體,實相無相,心之相,為圓滿報身,功德圓滿能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無住為本,那就是千百億化身,心之用。

禪宗三綱其實已經涵蓋了中密三綱,但二者所著重的不一樣。禪宗畢竟還是偏向出世法的,所以把它統統歸納到「禪宗三綱心之體」,這是佛家的心理空慧觀,還是偏向性空的。

中密三綱的第二個綱領,「生命科學心之相」,這是道家的生理養生觀。道教文化在中國幾千年來,其實影響中國文化很深,包括《易經》哲學、《黃帝內經》醫學事理,《黃帝內經》的相關內容,基本上都是道家人物所開發出來的。輔佐中國歷代帝王撥亂反正的大部分也是道家人物,道家可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瑰寶。至於禪宗講無相、無法可得,有方法就有盡,沒方法就無量無邊。凡一有著法、著相者於道就欠圓滿了。

無念、無相、無住超越包容一切

好比說易經哲學,八八六十四卦,它還是相上的,相裡頭有它的義理,多元的,另外還有它的數,所謂「數」就是影響力,有它的結果。這是易的理、相、數。

那麼,這在我們佛學上就叫「法、報、化」,你的法身見地理趣通透了,能夠進入到「無念」,在易經哲學裡沒有「無念」這個理念。《易經》展現的八八六十四卦都是相,還有一個數。

我們佛學在理上是無念,在相上是無相,在數的影響力方面,完全是應無所住,超越、包容一切,無量無邊。此所以禪宗文化之不可思議,能夠出現那麼多的禪師,五宗七派裡頭各弘各的法,也不會有矛盾,而且互相參訪切磋。

馬祖道一禪師有個弟子叫做丹霞天然,在師父馬祖道一那邊,好像怎麼樣都參不進去,他很感內疚,想去參訪石頭希遷。馬祖道一就說:小心噢,石頭路滑。石頭禪師在禪宗很機靈的,丹霞天然參訪石頭禪師,他一開口就挨棒子,石頭禪師要他「著槽廠去」。後來丹霞天然在石頭希遷禪師那邊得法後,還是回到了馬祖道一那邊。二師他們沒有嫉妒和障礙,弟子之間可以互相交流,這是佛教博大精深的表現。這些禪宗祖師很空,不會把弟子當做自己的財產一樣。

另外禪宗曹洞宗的開祖洞山禪師為例,他當小沙彌時,念到《心經》「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想:「哎呀,我明明有眼睛,有耳朵、鼻子、舌頭、身體,也有思想啊,《心經》怎麼說是『無眼耳鼻舌身意』呢?」他就把《心經》放下來,去問他師父。他師父一聽便說:「你不是我的徒弟,我教不了你。」便介紹他去五泄山禮靈默禪師出家。後來他遊方到了溈山禪師那裡,溈山撥點他後,又指示他去參訪雲岩禪師,後來終於有個入處,最後自己過河看到自己水中的影子,才澈悟到之前他參訪的幾位禪師的指示。

不過,我們的禪宗畢竟偏向心理空慧觀,道家的這一套在現實生活上很接地氣,是世間人所需要的。講易經哲學,講天文、地理、人文,這叫做「天地人三才」,有它很深的道理,儘管是在相上講,但就世俗諦而言大有益於人生,也是度眾生,此所以能成為我們中國文化三大主流之一,那不是偶然的。

大家好好把握「中密三綱」的主軸來修,我對道家的學術沒有什麼太多的研究,不過對中醫倒是開了一小竅,現在我在說法中才好引用些中醫的理論。至於中密三綱的第三個「普賢行願心之用」,這是合於儒家的倫理入世觀。當年在臺北聽南老師講《論語》、講《孟子》,其實也聽了不少;那時我們在佛學院也有涉及新儒學,就是唯識學家歐陽竟無這一學系裡頭出來的熊十力,以及他的學生牟宗三、唐君毅等幾位儒者的東西。熊十力的學問是開發性的,衍生了新儒學。我們在佛光山,有一位教授是牟宗三的 學生,教我們《論語》,他講的又是另外一套,我的印象很深刻啊!所以我對儒家講的,其實也熏習不少。當然比起我們的《華嚴經》普賢行願,那畢竟是三世因果的道理,而儒家只是一世觀,二者所談的範圍、深度和廣度有不同,大家自己去體會了。

10月17日 第五支香

從精氣神、智仁勇到法報化,看儒釋道思想融會貫通

在中密三綱,佛教最高的圓滿境界,即所謂的法、報、化三身;在道家來講是生命的精、氣、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是道家修行的三部曲。在儒家則講所謂的三達德「立智、立仁、立勇」的智、仁、勇。在「勇」叫立功,在「仁」叫立德,在「智」為立言,所以又說「立功、立德、立言」。

儒家的智從現實的一世講,對宇宙人生是「未知生,焉知死」的態度,或說「敬鬼神而遠之」,現有生命之外的不談,談的是今生今世的五倫關係、人際關係,怎麼把一個人做好,把事情做好。所以儒家重的是「四維八德」,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比較偏向人道方面。

道家的生理養生觀,比較偏向的生理方面的,在佛學上屬六根色身的功用。好比中醫針對五臟六腑,十二經絡這些生命現象的探討,而且渉及於神仙的修行事理。

南上師曾經對儒、釋、道三家有個很好的比喻:儒家重視現實,相當於飲食店,你想當官治世,你要懂得儒家的這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道家相當於藥店,生病了你就要看醫生,或者去藥店抓藥;佛家好比是百貨店,各種物品都有,道家講的東西佛家有,儒家講的這些倫理佛家也有。所以南上師就講,儒家相當於佛家的律宗、戒律,它比較偏向大乘佛教的菩薩戒方面。我們如何把三家的思想融會貫通在一起,這點很重要。

道家講的「精」,其實相當於佛家的「六根」;講的「氣」,相當於佛家的「六塵」;講的「神」,相當於佛家的「六識」。「六識」這是見地、認知的問題,見地、認知透徹了就可以成就清淨法身;「六根」與報身有關;「六塵」則在人際關係上面,包括菩薩道、菩薩行做得圓滿,可以進入到千百億化身度用無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