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愚法師於新竹峨眉準提專修開示
明宗書院河南校編組記輯
3月26日 第三支香
念誦持咒印證中醫五行原理
我們繼續上一堂的,講第四個綱領「生命真相」第二則,法本的第十九則:
五行臟腑六根合
「五行臟腑六根合」,中國古代的中醫其實大部分是道家人物所開發出來的,五行作用顯示在五臟上,這五臟心肝脾肺腎,有的說為肝心脾肺腎,再加上六腑,等於五個陰、六個陽。臓,這個「臓」,肉字旁一個藏,它藏著、藏起來,意指密閉式的;而六腑,這個「腑」字,肉字旁加上一個政府的府,代表中空的。中空為陽,密閉的為陰。那麼這樣五臟對六腑,有點對不上。所以在中醫來說,從心臟延伸的心經跟心包經,心經跟心包經都屬於陰,合上去變成了六陰六陽,這就是十二經絡。
我後來的研究,認為心經就是佛學講的意根,臟腑互為表裡,好比裡就是陰,表就是陽。那麼首先是心經,對應的是小腸經,小腸經為陽,心經為陰,意根出現了。
中脈是由心經引領的小腸經、膀胱經、腎經,腎經為陰,膀胱經為陽。膀胱是中空的,所以膀胱經為陽,與為陰的腎經,也是互為表裡。那麼膀胱經對應的是什麼?對應的是我們的耳根,所以說腎臟開竅於耳。
再來,左脈的是屬於心包經,心包經跟到的是三焦經,心包經為陰,三焦經為陽,三焦經也是中空的。心包經相當於我們的身根,而三焦有上焦、中焦、下焦,遍及全身,能調節身體的神經反應。
那麼,心包經引領的是三焦經、膽經、肝經,肝膽為目,所謂肝臟開竅於目,佛學說的眼根。
右脈應該是屬於肺經引領的大腸經,所以肺經跟大腸經互為表裡,肺經是陰,大腸經是陽,大腸是中空的嘛,而這肺臟就開竅於鼻、鼻根。
肺經引領了大腸經、胃經、脾經,胃經中空為陽,脾經為陰。我們的胃經開竅於口,通於我們的舌根。
以上說的是十二經絡與佛學的六根的對應,在此表句為「五行臟腑六根合」,指出中醫跟佛學的融合。下有四句述義:
第一句「火土金水沐六根」。這個火,大家直接看到第二句「性火相火養土金」就清楚了。我們的意根是性火,身根是相火,我們的生命的根本在性火意根。意根,佛法小乘講到第六意識就是意根。所以意根等於也代表了阿賴耶識,是我們整個生命的總能源。我們生命的總能源在我們的意根,在我們整個的心識中稱為性火。
那麼,我們的知見正,心平氣和,性火相火調和飽全了,身體就舒服;我們知見不正,心不平氣不和,身體就難受了。知見正,心平氣和,做人處事的因緣果,了了分明,什麼都沒有問題。我們心平氣和、知見正,我們的身體自然就很鬆放,所以第二句叫「性火相火養土金」。土代表的是脾胃,金呢?代表的是我們的肺臟呼吸,它們是連帶關係的,指飲食消化好,促進呼吸充份,自然身體健康。
金生腎水潤肝木 五行相生臟腑合
那麼在五行裡頭,肺金生腎水,我們呼吸通暢了,念咒一口氣一口氣地念,風生水起,念著念著,在念清楚、聽清楚下,念清楚是金生,聽清楚是腎水生,這樣便「金生腎水潤肝木」,形成「五行相生臟腑合」的良性循環。
五行相生了,我們的十二經絡就通暢了,六根就融合了。總之,身心是一體的,不可分的。所以整個修行的總源頭在我們的性火,在我們的知見,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業力的根源,我們心平,氣才能和,心平身就和,心平身和,氣和身和。
再說火生土,我們一個人心情好,火生土,脾胃功用就充分,所吃下去的東西完 全吸收消化。食物吸收消化後,土生金,整個體力充沛,肺活量很強,呼吸非常的順暢,故而金生水,腎功能充分發揮,腎水充沛了。腎水充沛,水生木,肝膽功能好了。這裡「潤肝木」,我用的是木頭的「木」加上三點水,表示水潤木之意,如此六根通暢,所以前面第一句才會說「火土金水沐六根」。
學佛修証的總根源在念頭,所以我們要把念頭照顧好。只是我們智慧若不夠又怎麼照顧得好?只好藉著佛菩薩的咒語加持了。咒語就是佛菩薩的心聲心語,最精華的咒語意為總持,總持我們的身口意,總持了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就在我們的意根,在我們的性火。只要我們把握總源頭,把這念頭導正了,修行就進入狀況了。念咒就是導正我們的念頭,這一念,哦,身體熱起來了,從性火到相火。
那麼,火生土,我們的性火到相火生發都很旺相而平和,那這心情很愉悅了,吃下去的東西都充分吸收消化了,這叫火生土。一個人五行相生,吃下去充分吸收,所以體力充沛、肺活量很足。所以我們收心專注,一念咒彈動舌根,火生土了。
以我們用功來講,舌頭一彈動,心臟開竅於舌,同時舌根涵攝著意根跟身根,舌頭它一動,性火相火都帶動生起來了,一口氣一口氣念,也連著鼻根,鼻根一口氣一口氣融到命門,腎臟的中心在命門,叫腎間動氣。這樣金剛念誦持咒把代表性火的六識,代表相火的六根融化為一,整個生命的性相很良性地迴圈,即進入五行相生的境界中。
「火土金水沐六根,性火相火養土金,金生腎水潤肝木」,如此意根平順,五臟六腑通暢,身體就很鬆放得樂了,當然就「五行相生臟腑合」,臟腑合就是六根合。這一段,大家好好體會。
講到這裡我們便了解,原來老實持咒有那麼重要!老實持咒把握的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性火到相火,「養土金」後,再「金生腎水潤肝木」,這是五行相生,「五行相生六根合」,不只是臟腑,臟腑包括十二經絡。
我們這樣的一個修法的理趣已經把佛學跟中醫,包括道家法門融合在一起,就含攝在「中密三綱」裡。
(誦準提咒)
再說,五臟六腑跟六根、六識(意根),本來就是息息相關。所以,第一句「火土金水沐六根」,講我們生命的總源頭在性火。那麼,身為修行人,長養性火要如何保持心平氣和?心平氣和是五行相生,心不平、氣不和是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是向上提升;五行相克,向下墮落,沉淪到痛苦中了。
我們的用功在性火,性火為生命之根本,我們生命的總能量在性火、在意根。相火是身根,跟著我們的念頭轉。你念頭好身體就好,念頭不對身體就不對,這是一定的。所以五行相生要從總源頭修,要隨時把握心平氣和。我們智慧沒有那麼夠,沒有那麼大,因此要按照佛菩薩的心聲心語去持誦。尤其準提神咒統攝了一切咒語,只要老實持之,不但意根心平,色身也氣和鬆放了。我們這舌頭涵攝著性火的意根、相火的身根,我們一彈動、一念咒,便引發了我們的性火相火;引發了一口氣一口氣,這樣道家講的精氣神都統攝了。
修行隨時要把握心平氣和,最簡單的即老實持咒。老實持咒要「念清楚、聽清楚」。 我經常說「念清楚」相當於「脫胎」,「聽清楚」相當於「換骨」,念到「念念分明、念念本空」就是「蓮花化生」。我們「真言十要」中的「二三真言」說「念清楚、聽清楚」、「二四真言」說「念念分明、念念本空」,這修法等同哪吒太子的「析骨還父,析肉還母,蓮花化生」。你念到「念念本空」那是蓮花化生,「念念分明」象徵蓮花長得很完好,到了「念念本空」,哦,整個生命昇華了。
3月26日 第四支香
轉識要般若見地 蓮花化生要「念念分明,念念本空」
我們這一次雖然沒有講法本的儀軌,但直接講「生命真相」這一綱要,其實也是準提法核心中的核心,當然也是傳法,傳的是心地法。身心本來是一體的,阿賴耶識與父精、母血三緣和合,就是我們生命的一個緣起,而修法轉阿賴耶識需要般若見地,轉我們的前五識需要修證的功夫,轉第七末那識需要普賢行願。
我們老實持咒偏向功夫,念念中這色身一轉化,從整個肌肉到筋骨及五臟六腑整個生理系統得到良性循環的調理,即「念清楚」相當於「脫胎」,而持念時「聽清楚」則相當於「換骨」,這樣「念念分明、念念本空」修去,就是「蓮花化生」,而這也是 在轉八識成四智了。
這次來了不少新參,我今天為這個準提二傳的,其實是準提法核心中的核心,所以我們整個不管是念淨法界咒、護身咒、六字大明咒乃至準提神咒,所有咒語都融入到命門,命門也是三緣和合的一個中心。這個道理,新參慢慢去體會。
我們不管淨法界咒跟護身咒的意密觀想,觀想頭頂上的字放光,當一放光,就拉到跟命門的光明點融在一起。包括整個咒語念誦的音聲都是從命門中湧出來,音聲就是光,光就是音聲,光音不二,光音交融,就此我們把複雜的法變得非常精簡了。
好,我們今天下午再講兩個綱領。明天上午第一堂講第五個綱領,最後再總結。
3月26日 第五支香
般若開顯、水火既濟 耳根圓通不思議
這一堂繼續談談「生命真相」的第三則,法本第二十則。
耳門圓照攝六根我們看《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觀世音菩薩報告祂修行的經驗。祂在無量劫以前,親近了觀音如來,觀音如來教祂「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觀音菩薩一修,後邊的經文很簡要了,「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有的人看到「初于聞中」,以為說,一開始聽,就進去了,這是一個誤解。
觀音菩薩學習耳門圓照三昧,「初于聞中」只是祂最初的下手處。也不知經過多 久才「入流亡所」?!
五十一年前,我剃度出家當沙彌的階段,最喜歡看的是《楞嚴經》,尤其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不過一開始我是看《壇經》,從六祖的偈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這兩句話讓我進入到禪門。這兩句話,一直到現在,我還在參究,還在用功中。哦,「本來無一物」,這內涵有多深啊!六祖這輕輕的一句話,往往需要用功幾十年,甚至幾生幾世的因緣,不斷地去歷練。這之間,修法上我最初用的就是耳根圓通,觀音菩薩的耳門圓照三昧。那時修著、修著,聽聲音常常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頭部,所以雖然練習耳根圓通的過程中,得到很多好處,但也吃了不少苦頭。往往用功到某個時候,牙齦就會出血;到後來接近斷食的邊緣,那鼻水滴滴答答,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有時候進入到很鬆放、很空靈的境界裡面,那也有的,但是總是覺得還不夠到位。直到了2018年開發了耳通命門的修法之後,才確認這就對了。
《黃帝內經》講腎臟開竅於耳,耳根修法不能夠停留在頭部,耳根一定要回到它的根源,龍歸大海,說是開竅於耳,真正的根源,還是在命門,在腎臟的中心,腎臟的核心中的核心就是命門。我從2018年之後,牙齦再也不出血了,當然緊跟著這色身的一些轉化,等於業報身得到了修復,而這不是短時期,一年兩年就能夠完全修復回來的。所以耳根圓通,我早已經習練,當沙彌出家的那一年就開始,竟已經過了五十一年之久。
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如何尋聲救苦呢?不管是我們心理的煩惱、習氣的煩惱,乃至業氣業報的煩惱,那都是苦。
尋聲求苦耳門照 鼻舌安般融耳門
那麼,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綱要「耳門圓照攝六根」下四句的第一句:「尋聲救苦耳門照」。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就觀照「尋聲救苦耳門照」這句的法義,用耳根來返聽返聞;耳根返聽返聞還不夠,還要直接跟命門對接,才不會落後遺症,一層又一層地深入。我們修行過程中,有時候,呼吸也不是那麼順暢,那就觀想的第二句:「舌鼻安般融耳門」,舌根跟鼻根合作起來修「安般」,念誦時隨念隨聽隨息。
我們上午講的十九則第一句裡頭「火土金水沐六根」,意根性火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從意根的性火,到身根的相火,這融合以後,我們的脾胃吸收消化正常,才有好胃口攝取食物營養。脾胃是我們的中宮,很重要的。
在中國的五行觀念中,五行跟十天干、十二地支配組成六十甲子,這又是一大套關於生命與時空的學問了。
一方面東方甲乙木跟人的肝膽有關係,南方丙丁火跟心臟有關係,西方庚辛金跟肺臟的呼吸系統有關係,北方壬癸水跟腎臟功用有關係。那麼十天干順序是: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這以前上海的黃文濤醫生畫了個簡圖,表示順序不是說,講完東西南北,最後再引入到中央戊己土。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丙丁之後,當然是戊己了,而這中央戊己土在中醫來說便代表脾胃。
耳門圓照入命門 六根融合慧日明
我們修法,舌根、鼻根跟念誦和安般法門有關係;那麼耳根呢,跟舌鼻同一個系列,比如西醫,耳鼻喉是一科,它們有相依相關聯的關係。再者,舌根的上面就是意根,彈舌念誦牽動整身根,意根和心、胃、肺、腎、肝功能順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那麼「耳門圓照入命門」,把彈舌念誦和一口氣一口氣隨鼻之息連合五臟功用匯入命門中,這叫龍歸大海,回到了生命的最核心、最根本處,那修法的成效就來了。
不觀入命門,其實會有很多後遺症,這唯有你親自去用功才曉得。我過去的後遺症就是牙齦出血,到最後鼻水滴滴嗒嗒的,那就是火水未濟,在用功上還沒有完全相應。而真正的相應了,整個關鍵還是在般若智慧,也就是總源頭的性火,就在我們的意根。在小乘講到意根就夠了,大乘才講到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甚至講到第九清淨識。你「耳門圓照入命門」,這時候六根才融合,六根一融合,那就「六根融合慧日明」,大圓鏡智出現了。
各位,這是真見地、真功夫,佛法不可思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耳門圓照不可思議,大家要好好去體會!
在四種般若裡頭,「耳門圓照慧日明」是甚深般若,可見它的重要性。這一般人 哪能達到?那是佛菩薩的果位才能夠的。這一定要修到六根融合、融化掉了、融通了,這時候才「慧日明」,大圓鏡智現前。還有,我們「七七真言」裡頭的「慧日孤懸融命門」,標指的也是這一個大般若智慧,「七七真言」其中的「眼意身根點命門」則是悟毗盧法界,「舌鼻耳根通命門」是後修普賢行願海。
(修法……)
修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耳門圓照入命門」,唯有入到命門中,那修法才是立體的、通透的,入了音聲之流,入了法界之流。修耳根,如果只是在兩個耳朵頭部上面,那麼你會念得很單調平面感;你就是在念,在返聽,一樣入不了音聲之流,入不了法界之流,叫做隔靴搔癢,抓不到癢處;弄不好也會變成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
耳門圓照,一旦入了這個命門,你就會念得欲罷不能,根本不想把它停下來。這唯有你自己去實驗,你才會發現。還有,很多人修安般法門,不曉得怎麼修就不相應。 這數呼吸,數數等於在做會計出納,只是在看呼吸一進一出,這是落在生滅門中。所以,你修安般法門,一定也一樣要入到命門中,這樣的安般法門就有力量了,可以進入到腹部呼吸,甚至進入到更深的胎息,這是一個關鍵的地方。
第二十則「耳門圓照攝六根」,第一句「尋聲救苦耳門照」,第二句「舌鼻安般融耳門」,耳根跟鼻根一融合,加上舌根力量更強;當然,它的根本還是在般若慧觀。你想要耳根圓通修得深入,一定要入命門,整個六根通通融入,六根不能融合,「慧日明」出現不了。
這是我把自己的一個心得報告,毫無保留地供養給大家。你們用得上用不上,講不講在我,聽不聽在你們,相信不相信也在你們。